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红楼之赘婿 > 72|城

红楼之赘婿 72|城

作者:慕容红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7 17:55:43 来源:小说旗

岭南音书断,经冬夏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作为进士,骆辰迈自然是知道唐代大家宋之问的这首诗歌的,听着不少人对这首诗推崇,虽然他也觉得描写的传神,可到底年轻,少了阅历,自然是体会不到其中的忐忑之感的。

可是这次,刚刚参加完宫宴,一身甲胄的骆辰迈脑海中突然冒出了这首诗来,看着御笔的骆府,看着这桐油大门,他只觉得脚步沉重了许多。

二爷站在府门口许久了,可不管是骆家的家丁们还是骆辰迈身边伺候的亲兵们,都没敢上前。

直到门内一直脚步声,他甚至能从脚步声中判断出许多的东西来。

不管这些轻的重的脚步中,都是带着急迫的。

门口的家丁们在看到老太太、二太太、五爷、二姑娘时,忙不迭见礼问好。

不过骆家的主子们可是顾不上这些的,之前有人传话说二爷快到府门口了,可是这么半晌了还不见人,骆府老太太迫不及待,也顾不上其他了,一众人急忙地赶往府门口。

醒神过来的骆辰迈也不在迟疑,甚至是为着自己的这一通胡思乱想而好笑,这是自己的家啊,不管如何,自己回到家了。

刚刚跨过府门,看着一脸激动的母亲,噙着泪水的妻子,骆辰迈双膝一软,便跪在母亲的面前,骆辰逾和妹妹骆婉瑜两人急忙地避开,

“母亲,不孝儿子辰迈回来了。”

老太太颤颤巍巍地走到了儿子面前,摸着儿子的脸,顿时老泪众横起来,

“我的儿,你可算是回来了……”

母子二人抱头痛哭,抱着儿子的骆张氏早就哭成了泪人,便是骆辰逾与骆婉瑜兄妹俩,也被眼前的这情形所感,红了眼圈,不忍再听,不忍再看。

周围的仆妇男女们自然也是触动不已,呜呜咽咽,低声抽泣了起来。

参加完了宫宴的黛玉夫妇俩没有回家,直接地赶来了骆家,听着这声音,起初也是给唬了一大跳。

不过想想,只怕是二哥刚刚到家罢。

“好了,我先下车去看看,你直接去二门上吧!”

骆辰逸对着妻子道。

黛玉闻言,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骆辰逸到了府门口,便有机灵的门房喊道,

“四爷到——”

他在骆府一直都是这个待遇,骆氏四爷,起初还恍惚呢,现在么,倒是习以为常了。

里面哭的几人听到这话,倒也渐熄了哭声,对着外面望去。

“这是怎么了?二哥还是小孩子?竟然劳动伯母和二嫂、孩子来前面接你,这老的老,小的小,更深露重,若是感染了风寒,二哥你就满意了?”

骆辰逸才不管那些有的没的,先揪住自家二哥劈头盖脸一顿再说。

骆辰迈刚刚只顾着欢喜,只顾着伤心了,此刻闻言,也是唬了一跳。

“对对对,都是我的不是,母亲,咱们先回屋吧。”

既然儿子,侄儿都这么说了,老太太也是心疼儿子,孙子,忙不迭地点头,然后众人一起地回了后院。

众人一时之间寒暄见礼,好一番忙碌之后,这才分了主宾坐下。

“二哥可算是回来了,一家子团聚,再好没有了。”

自从骆文远夫妻离开之后,骆辰逾便是二房明面上的话事人了,看着他一脸的感慨,骆辰迈感激地对着他道,

“之前我没在家,却是劳二叔,二婶照拂母亲了。”

“嘿,一家人,二哥说这么做甚么,况且还不定是谁照顾谁呢。”

骆辰逾再是厚颜,可也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连忙地摆摆手,对着二哥道。

这个二哥,之前看着就是个痞子,纨绔,可如今呢?

几年未见,却是有了大大的蜕变,一身肃杀血腥之气,目光如电,令人畏惧。

“二哥,先去换了家常衣服再说话吧,你这样自己不舒服不说,咱们瞧着也眼晕。”

骆辰逸笑着建议道。

骆张氏闻言,将孩子塞到奶母手中,和丈夫一起出去了。

众人目送夫妻二人出去了,骆老太太一脸的欢喜,双手合十,连连念佛,

“你二哥可算是回来了,我也终于能睡的踏实安稳了。”

听着老太太之言,众人连连点头。

骆辰逸兄弟俩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屏风后面的骆婉瑜和黛玉二人也深表赞同,没有什么比一家团聚更好的了。

“嫂子,佑安和佑宁如何了?我好久没有见过他俩了。”

“一切都好,两个皮猴子,过两日带着他们过来给你这小姑姑问好。”

带着笑着道。

“好,嫂嫂,我给佑安和佑宁还有姐姐的小宝宝做了衣裳鞋鞋。也不知道合不合身,手艺粗糙了些,嫂嫂可不许嫌弃呢。”

骆婉瑜笑着道。

“孩子衣衫多的是呢,妹妹万不可如此费神,费眼睛的。”

黛玉虽然欢喜,可也嗔怪道。

“不碍事,我也不是见天儿做,不过是闲着无事做两针罢了,也有个打发时间的。”

骆婉瑜笑着道。

不一时,骆辰迈脱了甲胄,换了家产衣衫,走了进来。

众人又略略地坐了片刻,黛玉夫妇便告辞了,毕竟夜深了,也不知道两个孩子睡了没有。

越是大,越是古灵精怪,没有人哄着,硬扛着不睡,惹的人哭笑不得,可也令人疼惜不已,竟是知道好坏,对着父母愈加地爱纠缠了。

如今的黛玉甚至是处理家事的时候都会将两个孩子带在身边,好在两人如今也渐大了,看着母亲一脸严肃,两人倒也会乖巧很多,不吵不闹,学着黛玉板着脸,倒挺像是那么回事儿的。

有些时候,说话动作,神态都和黛玉如出一辙,甚至是学舌的言辞都是一般,骆辰逸在觉得好笑的同时也隐隐地有些吃醋,毕竟之前两个孩子最黏的可是自己呢。

可是现在呢?

因着他忙,所以孩子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母亲身上,惹的骆辰逸不是滋味儿的同时也在反省,日后要多多地陪着孩子们呢。毕竟这种陪伴,只有一次,再是没有回头的机会的。

想好了之后,骆辰逸就将公文在衙门里处理好了,从来不会将这些差事儿带回家里来,回到了家中之后,自己就彻底地陷入到了家庭的温馨中去了。

享受家庭团聚的人不止是一个骆辰逸,还有他的兄长骆辰迈。

庆功宴之后,皇帝给了他一个月的假期,先和家人团聚,在老太太跟前尽孝两日,然后再来说当差的事情。

皇帝不急,骆辰迈更加不着急。

骆旭对于冒出来的这个和自己抢祖母,抢母亲的男人很是警惕,骆辰迈只要靠近,小孩子便扯着嗓子开始哭,哭的众人心中挺不是滋味儿的。

可见这男人的领地意识不论大小,是天生便具有的,骆辰迈对于自家堂弟的这个理论也是醉了,哭笑不得的同时也只能放低了身段,然后将臭小子给哄好了再说。

因为时常地便有祖母,母亲在他耳边念叨着父亲的好,说父亲是威风凛凛的大将军,是保家卫国的大英雄。

所以骆旭的心中对于这个父亲还是存着崇拜心里的,又有现在他如此予取予求的,甚至是带着自己去骑了大马,过足了少年将军的瘾头,所以骆旭这才对着自家父亲略略地和颜悦色了些。

成百上千,甚至是上万的兵丁自己都不打怵,可面对这样一个小人儿时,反倒是束手束脚,骆辰迈虽然嘴上抱怨不迭,可是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断过。

骆辰逸也懒得理会他的口是心非,不过也为他们父子的亲近感到高兴。

这样就好,最怕的便是父子之间不亲近,令大伯母无法展颜便不大好了。

曾经的茜香女王,成为了现在的安乐公,无诏不得出京。

公主为安乐郡主,儿子为安乐世子,而探春么,自然便是安乐世子妃了。

对于探春的求恳,让自己青灯古佛,落发修行的旨意,皇帝却并未让她如愿,皇帝的心思很简单,毕竟这茜香郡主和王子之间并不大和睦,可是这个儿子略略地是有些不中用的,所以希望能用探春来搅合的他们府上不大安宁,总不能让他们拧成一股绳,然后在京中闹腾吧?

虽然不见得会闹腾出个什么来,可是对于皇帝来说,多一重保障便是好的。

探春尽管各种失望,可既然皇帝已经给了自己保证和承诺,那自己也只能尽力完成,当今金口玉言,肯定是不会忽悠自己的吧?

探春有些不确定地想到。

探春的日子并不大好过,可到底这府中上上下下伺候的人基本上都是听她的命令,所以探春竟然能以一敌三,闹的这府上就没有一天消停的时候。

这样番邦的后院大戏,也是让京中之人看够了笑话。

当然,大家对于这位如梦郡主的战斗力也有了新的认知,这样彪悍的女子,谁能想的到呢?

牛家的当家太太看着低眉顺目的庶子媳妇儿,顿时觉得顺眼了许多,同样的庶女,自家这位庶子媳妇儿真心是柔顺许多,不禁地庆幸许多。

不过这一桩不大好,庶子媳妇进门这几年,竟然是三年抱俩,如今庶子子女双全了,可是自己的嫡子呢?

膝下只有一个闺女,各种地让牛家太太心中不自在。

迎春儿女双全,丈夫敬重,虽然需要伺候婆母,这家中庶务也与自己无关,可迎春也并未有什么不满的,相比于不能生的三妹妹,遁入空门的四妹妹,自己简直幸福的太多。

她心怀感激,少了苛求,整个人平和安逸,性子又是柔和可亲的,自然是招了不少人喜爱。

又有顾家和林家时不时地下帖子邀请,迎春的生活真心是不错的,她自己知足,并未有其他的苛求,这也是生活幸福的缘由之一。

人生八苦,求不得为其中之最,想想自己的生活,再看看林氏女和二姐姐的生活,探春的心情更加地苦闷,越发地在这府中闹的天翻地覆,让所有人都不痛快才好呢。

茜香女王本来因为国破家亡,心情抑郁,又是这样一路上的惊吓波折,年纪大了,身子便不大好了,现在的囚禁生涯,她眉头能舒展才怪呢。

可偏生,又有探春这样的不消停,两个孩子恨不得对方去死,茜香女王心中郁结,竟是没有挨到年底便病倒了。

为了表达自己的仁慈,皇帝也打发了太医去诊治了几回,可惜,终究还是无法挽回茜香女王的生命。

她缠绵病榻,安乐郡主和安乐世子俩人终于消停下来了,不再折腾,一心一意地服侍母亲左右,希望她能早日里康复起来。

可偏生,已然晚了。

饮食上虽然没有怠慢,皇帝打发来的太医也是好医好药地供着这位安乐公,可她有个气人的儿媳妇,所以最后一命呜呼,撒手人寰。

安乐郡主和安乐世子两人看着探出的眼中淬着毒一般,毫无遮掩。

探春嘻嘻一笑,浑不在意,一身大红的衣衫衬得她眉清目秀,肆意张扬。

自己当初在茜香国的时候,不管是大姑子还是丈夫,何曾对着自己庇护过一回了?自己的孩子没了,可不仅仅是丈夫的那些女人动的手脚,这母子三人就没有一个清白的!

探春冷笑了两声,转身离开了。

安乐公没了,皇帝为了表达重视,也是亲自地上门祭奠,责令礼部和鸿胪寺要好生地为她举办后事,务必要盛大。

可不管多么地盛大,也不能挽回母亲的性命,所以安乐郡主和安乐世子二人哭丧着脸,心中愤恨不已。

探春尽管也是去红就白,一身孝衣,可脸上毫无悲伤之色,看的来往吊唁之人惊讶不已,这位如梦郡主也真心是个无情无义的。

不过谁也没有想过探春的处境,所以对于这些隐晦的指责,探春冷笑不已,世人可鄙,与自己何干。

她马上可是要成为安乐公夫人的人了,安乐世子不降爵,原爵承袭的旨意已经下来了,她成为了这个府邸真正的主人,这些人都活该看人眼色过日子,被人踩在脚底下才好呢。

现在的她反倒是不着急着让这些人死了,死干净了的话,自己岂不是真的要去姑子庙了此残生了?

那样的生活多么地无趣?

探春的心思谁也不知道,反正这安乐公府上时常地便有乐子传出来,成为了京中一景。

黛玉也曾经和探春见过几回,可终究姐妹之间少了谈辞,看着生了孩子,可还鲜嫩的一朵花儿一般的林黛玉,饶是探春不断地说服自己,可终究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心中的猛兽,嫉妒差点儿就将自己给吞噬,令她觉得难堪尴尬,羞愤的同时,对于这位虚情假意的静孝公主,再也无法亲热起来。

探春的疏离黛玉自然也是看在眼里的,姐妹俩人渐渐地便少了往来,某些不得已的场合见面了之后,彼此问候两句,便也没了下文。

这位安乐公夫人和自己的娘家都不大亲近,更别说是别人了,所以这表姐妹二人之间的僵硬,大家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

黛玉也曾经想过,当初外祖母提起那幢事情时,自己同意了的话,如今又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呢?

三妹妹她是不是仍旧会有这样的偏执,心存戾气?

可终究,她还是无法说服自己,哪怕是设想下,都无法让自己将丈夫给让出去。

现在,她在想,是否应该再生个孩子,然后随了丈夫的姓氏?

不过这样的事情,暂时也只能想想,无法宣之于口,且等日后吧。

贾政在听闻女儿回京后,也曾亲自上门去看望过探春,也不知父女俩说了些什么,反正自此以后,贾家和探春之间再也没有什么往来便是了。

贾兰如今是翰林院的庶吉士,自己过的逍遥自在,不过这自在的日子也没有几日了,马上就要考试选官了。

可是贾兰却不确定自己的前程。

李纨母子俩便想起了“心善”,“大度”的静孝公主。

毕竟她是贾家的亲戚,是如今贾家唯一能依靠上的助力。

对于李纨母子的登门,骆辰逸心知肚明,黛玉起先有些惊讶,不过随后便也明白过来了。

既然客人上门,也没有不见的道理,所以夫妻俩分开,一个接待李纨,一个接待贾兰。

李纨仍旧是老样子,毕竟有求于人,姿态放的极低,又准备了不少的好东西送到了林家。

贾兰少年人,面皮薄,有些话不好直白地说,所以和林姑父之间东拉西扯,聊着京中的趣闻,说着翰林院中的传言。

翰林院的这些人,不管是老夫子还是年轻人,别的不行,可勾心斗角,耍手段,玩阴谋,这些满腹经纶的人一个比一个擅长,听着这其中的纠葛和凶险,骆辰逸也是挺惊讶的。

真心是没想到啊,明明都是些文雅的读书人,这般腥风血雨,比衙门里更甚!

最后,还是骆辰逸主动地提及了他的前程问题。

“嘿,我也不知道,祖父成日里酗酒,二婶又是那样的状况,家中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个人操劳,我想在京中谋个缺,早日成家,也为母亲分忧。”

贾兰是个孝子,这是毋庸置疑的。当然,许是因为生长环境之故,所以这人也是个冷漠之人,除了母亲李纨之外,不大将别的人放在心上的。

骆辰逸闻言,点点头,

“你这样孝顺,却是大善,你的亲事,家中长辈可有眉目了?”

骆辰逸又问了一句,毕竟是年轻人,说起了自己的亲事,贾兰便涨红了脸,一副期期艾艾之态。

内室的李纨和黛玉也谈到了关于贾兰的婚事问题,李纨曾经想着要和娘家联姻的,可惜的是,之前贾家败落,娘家人压根儿就不将自己这孤儿寡母放在心上,冷眼和风言风语的,母子二人听了不少,寄人篱下的日子真心是不好过的,所以后来贾兰上京应考,李纨便再没有想过要和娘家有往来了。

现在自己的儿子功成名就,显见地便要飞黄腾达了,她才没心思理会娘家人的谄媚巴结呢。

李纨对于儿媳的要求不多,可更加地令人为难,高门显户。

黛玉听着她对着适龄的姑娘们如数家珍,都是四品以上的朝中大员,黛玉忍不住地蹙眉。

即便是人家愿意低嫁,可大嫂子难道不怕齐大非偶吗?

再者说了,娶个高门大户的媳妇儿,到时候大嫂子万一受气,为难的还不是兰哥儿?

还不如找个门当户对的呢。

不过黛玉也知道这位嫂子的性子,如今也是越发地偏执,只怕不是个能听人劝的,索性地闭嘴不提。

李纨本想请了黛玉做中人,向自己看好的这几家透话的,可谁知,黛玉竟然不接话茬儿。

李纨这几年在家里当家做主,威风习惯,顿时心生不悦,虽然极力控制,可林家这几位,谁不是人精子,除了黛玉外,便是万嬷嬷,马嬷嬷等人都看出了一二。

想想自家公主为贾家操的那份心,众人便略略地有些不忿,简直就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却是要告诉公主,日后少和贾家往来才好呢,这省的没落下好,反而遭了别人埋怨。

黛玉既然不接话,李纨也不能自说自话下去,两人又聊起了迎春,探春姐妹的境况,总算是将刚刚的那个尴尬情况给圆了过去。

对于贾兰的前程,林家可能还会周旋一二,可他的终身大事,黛玉决定避的远远的,省的真的跟众人提醒的那般,再生出了怨怼来。

“远则怨,近则不逊”。

看来自己还是需要再斟酌一下这人际了。

自己这样的一番真心付出,不求别人的感激,可落下了抱怨,自己心里头也堵得慌。

在送走了李纨之后,黛玉的容色便不大好,骆辰逸听闻了之后,心中冷笑不已。

这人啊,忒是不知好歹。

果然这次黛玉伤了心,日后不再搭理这些闲事儿,大善!

黛玉郁郁不悦了几日之后,便撒手不去理会了。

骆辰迈和贾兰却是同一时间接到了好消息,骆辰迈如愿地成为了城管大队队长,负责京中的这些鸡毛蒜皮子的事情,当然更加具体的事情其实是不需要他们做的,反正还有神都府尹衙门的官差的。

骆辰迈对于自己的职位很是满意,拱卫京城的重担轮不上自己,护卫禁宫的责任也是轮不上自己,又是这样逍遥的实权,他还哪里能不满意了?

贾兰对于自己进入兵部去做文书一职略略地有些懵逼,毕竟自己是文人,这去哪个部门不好,非得要去兵部?

可是从六品的职位,这已经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好事儿了,他还能挑剔什么?

想想今科状元,也不过是从六品的官职罢了,安慰了自己一通之后,李纨母子也是满意的。

如今李纨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儿子的亲事上面,她最后圈定的人选却实在是有些让黛玉郁闷,正是太后孙家的女儿。

年岁上倒是相当,女方比贾兰大两岁。

不过如今的孙家可与以往不同,因着当今是个孝子,是以对于母族的孙家也是各种的优待,贾家除了贾兰之外,还有什么值得人家看重的呢?

当然,也许贾兰就是最好的硬条件了,然而孙家也是有自己的心思的,毕竟是外戚,靠着裙带关系繁盛的,想要将这样的富贵延续下去,那么最好的便是联姻了,人家怎么可能会选择贾家这样败落的家庭呢?

探口风这种事情黛玉倒是没有拒绝地应了下来,可她并不觉得孙家就会答应将闺女许给贾家,所以尽管李纨的表情很不好看,可她还是直言了。

李纨总觉得自家孩子天下第一好,黛玉也承认,贾兰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可孝顺又不能换回荣华富贵。

“大嫂子,即便如此,也不该只看重这么一家的闺秀,凡事总要有个两手的准备呢!”

黛玉略略委婉地道。

李纨一心想要和婆婆或者是太婆婆那样,当老封君,使唤媳妇儿,小门小户的闺女哪里能比的上高门大户的?

那种感觉不同的!

尽管她未回嘴,可心中却是认定了,依着儿子的能耐和资质,前程,总会有慧眼识珠之人的。

听着大嫂子这话,黛玉便不再多嘴,多说无益,这又何必呢?

李纨眼巴巴地等了好些日子的好消息,然而却是失望不已。

孙家的闺女婉拒了,说是自家姑娘年纪还小,家里还想多留两年。

转头就传出了孙家姑娘定亲的消息,当今皇孙正妃,虽然不是皇长孙,可也是二皇子的次子。

这么响亮的一巴掌,李纨心中却还不敢生出任何的抱怨之意来,毕竟对方是皇家,孙家又是国舅!

不能抱怨孙家,难道还不能抱怨黛玉了?

当然,明面也是不敢的,不过背地里,和儿子在一起时,李纨却是将黛玉给埋汰成了渣渣。

人家是公主贵人,瞧不上咱们这样的穷酸亲戚,生生地看着咱们被打脸云云。

贾兰心中之前并非是这样想的,总觉得母亲要求太高了些,可被母亲说来说去,心中也觉得母亲的言辞到底是有几分道理的。

生了怨怼之心的贾兰便发狠,一定要不择手段地往上爬,然后将这些曾经看不上自己的人都给踩到脚下。

林家,也便成为了贾兰的一个心结。

殊不知,早就盯着他们母子的骆辰逸却是决计不会给了贾兰母子这种机会的,少年丧父,少年丧服,晚年丧子,李纨成为了人人嫌弃的不祥之人。

纵然她有诰命,名下也有产业,有银子,却没有几个人愿意和她走的近……

命运便是如此地残酷,虽然不一定要心怀善念,可万万不能心生歹意,恩将仇报!

天地轮回,报应不爽,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便会轮到你头上了。

京中的生活渐渐地恢复了平静,除了三不五时地安乐公府上会有新的谈资流出阿里外,大家的生活大多都是波澜不惊的。

不过对于顾家和骆家等人来说,又多了一桩喜事儿。

孩子一岁半的骆婉慧再一次地有了身孕,骆辰逸心中很不高兴,连续产育,对于妹妹的身体伤害肯定不小。

可是想想如今老迈的大长公主,他除了叹息之外,也是无能为力。

骆辰逸即便心中后悔当初将妹妹嫁到顾家了,可是看着众人欢喜的面容,他这样不合时宜的情绪自然是无法展露出来的。

这道理骆婉慧是明白的,嫂子怀孕之后,方嬷嬷和万嬷嬷便说过这方面的话题,可又能如何?

祖母眼巴巴地盼着重孙,丈夫虽然嘴上不说,可只怕也是差不多的心思,骆婉慧自己也想要个儿子。

有宋嬷嬷和方嬷嬷每天洗脑一般地在耳边念叨,骆婉慧心中也渐渐地生出了执念和后怕来,万一,万一自己生不出儿子呢?

有了心事,之前还略显丰腴的骆婉慧,在怀上这一胎之后,瘦的几乎只剩下了一把骨头,小脸没有巴掌大。

诊脉的太医都说是她心思太重,伤身的同时也不见得对会孩子有多好。

顾家人只怕猜也能猜出来骆婉慧的心思,顾子言这个做丈夫也先后宽慰了她不少回,可到底没有什么效果。

往日里大大咧咧,最爱显摆自家闺女的顾子言愁眉苦脸地找上了骆辰逸,这是最后的希望了,之前嫂子也曾经去宽解过的,可惜没有用。

骆辰逸对于妹妹的情形自然是一清二楚的,可再恼,再火,也不能丢下不管。

他觉得自己的妹子并不是这样的人啊,可为何竟这么想不开呢?

骆辰逸看着含着泪,可怜兮兮地望着自己的妹子,还能有多少的气呢?

“生不出来儿子又不是你的罪过,生儿生女这种事情是要看缘分的,是老天注定的,你自己到底在纠结什么?心思这样重,累的所有人为你操劳忧心,你这几年可真是长进了!”

听着大哥的疾言厉色,骆婉慧忍不住地委屈。

她总觉得自己大哥成婚之后,对着自己没有以往上心了,对着嫂子百般体贴,现在又将两个侄儿当成了心肝宝贝儿,自己出嫁了,竟是成了外人了,本就觉得心思重,现在更加委屈了。

虽然明明知道不该,明明该为大哥欢喜的,大哥能获得幸福,自己是该高兴的,可骆婉慧想想以前兄妹俩相依为命,大哥将自己当成宝的情形,忍不住地便酸了起来。

大哥这么久都没来看自己,可一见着自己,竟是劈头盖脸地一顿斥责。

委屈的骆婉慧眼泪都掉下来了,骆辰逸看着她这样,自己也手忙脚乱起来了。

“唉……你可千万别哭,这样对自己和孩子都不好,道理你都懂的,所以你到底是在委屈什么?”

骆辰逸也是有些想不明白,无奈地问道。

“哥哥明明在凶我,你都好久没来看我了……”

说着说着,便哽咽了起来。

骆辰逸闻言,也是无奈,明明自己几日前才来了顾府,送了一大包吃的喝的,这个好久没来,却是从打那头说起的?

“婉慧,这几年你到底在别扭什么?我虽然没有深究过,可总觉得你自己在别扭着,今日能和哥哥说说吗?”

骆辰逸放柔了声音,对妹妹问道。

希望自己这次真的能解开妹妹的心结,大善,否则,长久下去怎生是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