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红楼之赘婿 > 87|城

红楼之赘婿 87|城

作者:慕容红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7 17:55:43 来源:小说旗

毕竟涉及到内宅的丑闻,骆辰逸也只能将此事给烂到肚子里,贾赦不过是发泄之意,聊完了也就揭过不提了。

不过后来,贾赦这个当兄长,对着自己一母同胞的兄弟还是有些放不下,所以听说他将喝得烂醉如泥的贾政给狠揍了一通,然后带走了,剩下的庄子上只有一个疯了的史湘云了。

有了接盘侠贾兰母子俩人巴不得呢,还哪里会想着和大伯抢人?

反正二房的钱财如今都是他母子二人的了,若不是碍于孝道,碍于贾政一旦没了,贾兰这个承重孙要丁忧三年,贾政还哪里有好命活?

都说祸害活千年,这话倒也不假。

虽然这么多年折腾下来,可是贾政的身子反倒是没有多少的毛病,毕竟养尊处优的几十年,三五六年的糟践还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被自家兄长揍了一顿的贾政倒是多了几分的活力,跳着脚地和贾赦吵了一架,兄弟俩从现在一直吵到了小时候,一个嫌弃他在祖母跟前长大,眼里傲的谁都瞧不上;贾赦说弟弟仗着父母疼宠,装腔作势。

索性这小祠堂只有兄弟俩,吵翻了天也不会有人进来劝架就是了。

翻起了旧账,不管是贾赦还是贾政,都有一肚子的委屈要说,吵到了后来,年过半百的两个老头子,又直接地干了一架。

可最后,还是打了个平手,贾赦毕竟年纪大,年轻时候不得志又糟践了身子。

贾政虽然年轻几岁,可到底这几年也过的是醉生梦死的日子,所以能和哥哥打成平手,殊为不易了。

兄弟俩人看着对方的狼狈样儿,忍不住地哈哈笑了,笑到了后来,想想现在的贾家,落魄成了如今的这个德行,又忍不住地一把辛酸泪,哭了!

贾赦毕竟还算好些,他的两个儿子,一个闺女都成家的成家,出嫁的出嫁,虽然他们自己的日子不好过了,可是几个孩子过的都算是不错。

可是贾政呢?

长子早夭,次子无影踪,两个闺女,一个早逝,一个如今成为了满京城的笑话,对着自己这个亲爹没有任何的孺慕孝顺也就罢了,对于老太太,对于自己,探春是毫不遮掩地憎恨着。

庶子贾环,前些年找到了赵姨娘,如今虽然也在京城住着,可日子过的如何,贾政真心是不知道的,他没有关心过。

至于长孙贾兰,说起来也算是贾家最为出色的后辈,可有一个吝啬刻薄的母亲,养成了他那样的性子,贾政简直提也不想提起这个孙子。

以前虽然自己夫妇不大重视这母子俩,不过是因为怕触景伤情罢了,看着贾兰,就能想起自己早逝的长子,如何地能不让自己这个当父亲的伤心?

可兰小子和儿媳妇竟然不理解自己,贾政也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比较好了。

现在也不知道是兰小子撺掇着他娘还是儿媳妇撺掇着兰小子,反正他和自己这个做祖父的也不亲近。

贾政一把的的辛酸泪,最后直接哭成了狗。

贾赦看到他这副没出息的样儿,也是恨铁不成钢,踹了他两脚之后,吩咐人搀扶着他去梳洗上药去了。

当然,他自己也需要,老胳膊老腿儿的了,浑身各处的关节也疼的厉害,总要贴上一剂膏药才好呢。

毕竟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虽然有几十年的怨气,可到底没有多大的仇恨。

如今贾家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翻篇儿了,所以贾赦总觉得不管如何,都不能放任子孙不孝,不能让自家弟弟任由孙子欺辱。

好容易地挨到了休沐日,贾赦兄弟带着贾兰去了书房,

“你祖父虽然不像话的很,可毕竟也是长辈,你既然是贾家子孙,难道要背上不孝的名头?你自己只怕也知道如今的你,若是有人告你不孝的话,别说是做官儿了,就是辛辛苦苦得来的功名也保不住吧?是不是啊,兰小子!”

“依着大爷爷之间呢?”

“你带着母亲搬出去,另外找地方去,带着你们的家产财力走,可老太太留给你宝二叔的东西应该是你祖父的,留下七成给你祖父养老之用,余下的三成给你二婶子治病,你瞧着如何?”

“……”

贾兰的嘴唇翕动了两下,最后看着大爷爷一脸的狠色和自家祖父脸上的漠然,最后点点头,同意了。

“你如今也是一家之主了,出去自己顶门立户,好自为之吧。贾家人虽然都不大中用了,没办法为你的前程锦上添花,可想要坏了你的前程,却也是易如反掌,你母亲辛苦守了这么多年,最心疼的肯定是你,所以她一定会为你着想的,是不是啊,兰小子?”

贾赦自己反正也从来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威胁起贾兰来,也没想着这事自己的侄孙,是贾家的一份子。

“是的,大爷爷。”

虽然他极力控制,可是贾赦兄弟还是从他的脸上看出了愤恨。

“老二,你先回去休息吧,我和兰小子聊聊。”

打发走了贾政,贾赦觉得自己有必要和贾兰说道说道了,最怕的是不仅没有感恩,反倒是给自家儿子添乱子,使绊子。

要说起来,因为李纨青年守寡,又是节妇之故,所以老太太对于他们母子多有包容,兰小子若不是依仗着贾家,还哪里有今日这样的风光?

虽然也不能否认他自己的刻苦和李纨的付出,可到底他们只觉得自己委屈了,可也不想想,自己这个当家人受了多少年的委屈?

自己的儿子,国公府的继承人,跟个跑腿儿的又有甚么差别?

兰小子母子二人只要自己吃饱了,还哪里有什么仇怨?

府中除了宝玉之外,谁还没受过丁点儿的委屈呢?

兰小子自己也忒是偏激了些,成天地盯着自己的那点子小委屈,忒是小家子气。

男儿家,长与妇人之手,就容易成为这副小家子气,成天地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又能有啥出息?

可贾兰闻言,只觉得满腔的愤恨,若不是母亲战战兢兢,处心积虑地谋划,谁会将自己这个二房的长子嫡孙给放在眼里?

即便是贾家败落了,可还是没有自己母子的出头时日,若不是母亲带着自己离开了神都,回了金陵,他怎么可能会有出头之日?

哪怕江南的岁月比起京城来,更加地龌蹉,可他还是觉得,那些艰苦的岁月算是锤炼了自己的意志,让自己更加坚定了一定要出头的心思。

到了现在,贾兰觉得自己有了今日,也许需要感谢的人有很多,可那些人都是外姓人,都是亲戚,可真的不干贾家人什么事儿。

这是贾兰的真实心思,半点儿都没有掺假的那种。

现在听着大爷爷说起这些,他虽然面上不显,可心里头谁知道怎么想的。

贾赦说了半天,口干舌燥,可到底贾兰是否听进去了,谁又知道呢?

反正贾兰只要尽到了自己的心,他也就懒得管了,毕竟不过是侄孙罢了,自己的亲孙子,孙女儿他都顾念不过来呢。

多说无益,随他去吧。

贾兰自己应下了,转身离去了。

这之后,贾兰很快地就带着母亲搬了出去,算是彻底地独立出去了。

贾赦又去找到了贾环,问他要不要搬回来,不管怎么说,老二还是他的老子不是?

贾环对于老爷倒是没有多少的感情,可到底也有孝道规矩地压着,以前有宝玉,有贾兰在前面,他不过是个庶子罢了,又何必上赶着让人糟践呢?

可现在,大老爷既然问到了人家头上,那么就没给他多少拒绝的余地。

贾环回了自家,又征询了如今在家里闲着无聊的赵姨娘。

如今的这种生活是挺好的,可赵姨娘还是怀念自己曾经在高门大户里的生活,所以执拗着想要回了贾家,再者说了,老太太的私房大部分都就给了宝玉,如今可不就该是她的环儿的?

赵姨娘的私心贾环并不知道,依着自己现在的能耐,虽然比不上曾经的锦衣玉食,可到底也能让姨娘吃喝不愁,也不用伺候人,也不用受人奚落。

母子二人这样多好?

贾环甚至已经想好了,娶个小门小户的闺女,让姨娘能好生地享上几年的清福,可赵姨娘做出的这个决定外加上孝道压着,他也只能回到了老爷身边去。

至于将来是个什么情况,也只好将来再说了。

好在一旦回到了贾家,只怕是万事不由人了。只怕是媳妇儿人选也都不会是跟自己想的那般,小门小户地出来的,虽然彪悍些,可也是心地善良之辈,持家孝顺,也不会嫌弃姨娘出身。

可惜的是,现在这一切都成为了泡影。

贾环是带着惆怅的心思搬回了老爷身边的,贾政对于这个失而复得的儿子倒也不算是不重视,可是他的重视和贾环的设想完全不同。

贾政毕竟是受了几十年儒家教育之人,又自诩是读书人的贾政自然是希望自家儿子能科举上进,被成日里地鬼混。

尽管贾环如今以已经成为了二掌柜的,自己每月拿回来的五两银子也自己母子二人生活的了。

可五两银子是个什么?

还不如贾政喝一顿酒花费的多,所以贾政完全地不将他的这点子的钱财和收获放在心上,直斥儿子就是不上进的畜生!

贾环除了气苦之外,又能如何?

对方可是自家老爷,有孝道压着,他还能如何?

至于自己是否要走上宝玉和兰儿的老路,贾环并不看好,自家人知道自己事儿,他并不是念书的料,所以也从未做过这样的美梦。

曾经太太生怕自己上进,然后压了宝玉一头,所以拉着自己见天儿地抄经,所以贾环练了一笔的好字儿,所以他才能在大掌柜的手底下脱颖而出,才能拿到每月五两银子的月钱。

尽管还不如当初自己在内院成天闲着拿的多,可纵然如此,这是自己每月辛苦挣来的,是自己费了心血挣来的,是完全可以供养姨娘和自己生活的。

自己也是远近有名的能干孩子,是大家看好的女婿人选。

可是现在呢?

回到了这个浮华的圈子里,看着端着架子不肯放下的老爷,想想见天地让自己上进的姨娘,贾环只觉得日子简直太苦逼了。

他尽管每日地咬牙坚持着,可真的,他已经后悔了!

可是看着姨娘每天的欢天喜地的模样,又想想老爷的态度,只怕自己就算是想要提出搬出去,他们也不会同意的。

赵姨娘确实是不会同意的,因为她现在作为一家的主妇,又有下人伺候,又有产业可以捞私房,她当然不愿意去跟着儿子去过那种穷苦日子了。

这些日子,她已经兴致勃勃地想要给儿子说亲了,毕竟儿子如今的情况不同,再不是无依无靠的小子了,儿子孝顺又能干,小门小户的嫡女赵姨娘看不上,可人家高门大户的自然是看不上如今的贾家,更何况是贾环还是个庶子呢。

所以赵姨娘就还算是务实地盯上了大家族的庶女。

庶女嫁个庶子,倒也算是门当户对,是不是?

若是贾环是贾家长房的哥儿,有个能耐的做官的哥哥,又有个嫁给镇国公府,子女双全的姐姐的话,恼不得别人还会考虑一二。

可是贾家二房又是个什么情况呢?

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的,贾环还是庶子,大家族谁家会疯了将闺女许给贾家二房?

听着媒婆的言辞,听着这话里话外地婉拒,赵姨娘心中恼怒不已,什么阿物儿,不过是个是庶女罢了,又金贵到哪里去了?竟然敢嫌弃贾家如今又没落了,自己的环儿是个庶子。

可即便如此,赵姨娘也并未放低标准,反倒是专门地盯上了人家的庶女,越发地是贾环的名声传扬了出去。

最后竟然是惊动了黛玉,对于出现的这种情况,黛玉也是哭笑不得,奇葩亲戚谁家没有,可是想自家这样,奇葩到这种程度的,也真是少见。

不过饶是如此,黛玉也不能不过问,毕竟是骆婉慧问的。

毕竟贾环如今也算是顾家铺子的二掌柜,如此地猖狂,是不是后面有侯府撑腰?是不是有公主府撑腰?

当初不过是想要拉拔贾环一下,可谁能想到,竟然会有这么多的麻烦事儿呢?

可到底也不能不闻不问吧?

所以黛玉对着骆婉慧保证,自己一定会好生地解决好此事的。

骆婉慧也知道嫂子的为难之处,万一嫂子不好出面,自然是可以让丈夫出面去警告贾环,让他别轻狂。

黛玉闻言只能苦笑,可毕竟环儿不是个混的,不知好歹的,这种事情,不是二舅所为便是后院的妇人了。

不过是一个姨娘罢了,竟然也敢这般没骨头,不知轻重,黛玉自然是恼了。

可赵姨娘是个什么德行,别人不知,她这个在贾家生活了五六年之人还能不知道了?

所以黛玉觉得,不论如何,都不能给她好脸色就是了,冷着脸训斥一顿,也许还能有个更好的结果。

打定了主意之后,黛玉便去了贾家,对于这个外甥女儿,贾家人一直都是观感复杂的很,之前不过是个寄人篱下的小姑娘罢了,后来更失父之人,落魄到了贾家一根指头可以碾死的地步。

可如今呢?

人家贵为公主,儿女双全,驸马能干,可是贾家人呢?

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便是贾政最好的写照。

所以在听到黛玉来时,他的感觉还挺复杂的,再想想如今活的乱七八糟的探春,对比一下光鲜亮丽的黛玉,更加不是滋味儿了。

黛玉和二舅和赵姨娘之间完全没有啥要聊叙旧,聊情谊的地方,所以直接地开门见山了。

赵姨娘一脸的不忿,贾政一脸的羞愤,这对父母的表现自然没有出乎黛玉的意料。

到了最后,还是匆匆赶回家来的贾环对着黛玉连连保证,绝对不会有下次了,黛玉这才算是满意地回去了。

没过了几天,却是听骆婉慧之言,贾环和他师傅的女儿下定了。

闹明白是贾家使媒人上门提亲之后,黛玉也便不再理会了。

贾环既然能说服父母接受自己的妻子人选,黛玉觉得也挺好,至少不用担心齐大非偶的情况。

到了贾环成亲时,林家降等送上了厚厚的礼物,不过仍旧是亲戚中最丰厚的一份儿礼物了,赵姨娘总算是满意了些。

不过这之后,和林家的关系虽不至于断了,可也没有再亲密过了。

贾环媳妇儿娘家是世代是顾家的掌柜的,养的姑娘自然是精明能干的很,等熟悉了环境之后,家里家外的一切自然是要交给她来当家的,可没听过谁家的姨娘当家的,是不是?

所以赵姨娘又过上了和以前差不多的人生,她只要伺候好老爷就行了,至于家里的安排,自然是由儿媳妇儿做的,贾环两口子也是孝顺,不想让父母操心这些有的没的,所以你们只要好生养老即可,吃好喝好玩儿好,至于别的,完全不用你们担忧的。

贾环又拜托了大伯,有什么好玩的事儿都要带上自家父亲,往来交际的抛费银子贾环也直接地都交给了贾赦,多的就当是自己孝顺大伯了,果然少了,您也告诉侄儿一声,完后给您补上。

贾赦心中痛快了,二房难得的有个清明人物,不枉自己这么折腾了一场。

自此,贾赦就将贾政当成了是自己不大甜蜜的负担,着实地算是为贾环减轻了不少的负担。

和祖父彻底撕撸开的贾兰和母亲的幸福生活也展开了,上司青睐他,将自家闺女许给了贾兰。

碍于种种缘故,李纨贾兰母子二人便应了下来。

贾兰是五品的郎中,尽管也算的上是年少有为了,可与上司相比,自然还是高攀的,尽管也担心齐大非偶,可李纨为了儿子的前程,也是咬牙地应了下来。

可惜啊可惜,儿子成亲之后的李纨日子过的还不如之前在贾家仰人鼻息的时候呢,这个时候,她即便是想后悔,可也已经晚了。

贾兰的确在衙门里的日子好过了,可代价却是儿媳妇在家中越发地跋扈了。

世家贵女,下嫁落魄的贾家,自然是因为贾家烧了高香了,难不成这做婆婆的还要磋磨儿媳妇不成了?

所以为了儿子的前程,李纨也只能忍着了,而且还严令身边人不许告诉给儿子。

贾兰毕竟是男人,他媳妇儿自然也不是傻的,表面上的戏码还是愿意做的,所以贾兰也一直以为自家母亲真的是在安享晚年的。

此为后话,暂且不提。

贾家因为贾环和贾兰的这两桩喜事儿,渐渐地归于了平静。

不用为别人操心,黛玉其实也挺高兴,毕竟谁愿意给自己找上一堆的麻烦事儿?这样刚好。

一时之间,海清河晏,简直是再美好也没有了。

不过户部开始渐渐地清查往年的旧账了,渐渐地也是生出了不少的风波。

户部用了新式的记账方法,如今这种只有纸面上有钱的情况自然是一目了然的,尽管不管是勋贵还是宗亲都蹦跶不起来了,可是皇帝对于这些人拿着自己的钱挥霍的情况还是十分地不爽的。

尤其是在这样的对比下,简直是触目惊心的。

震动的不止是皇帝,朝臣们看着这专门列出来的亏空专项,想想朝廷这些年竟然能支撑下来,也是佩服当今的能耐和隐忍。

可即便是户部官员,从上到下的也有不少人欠着户部的存款呢,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的情况下,谁愿意去还债?

今上是个什么性子,这么多年下来,大家自然是一清二楚了,这位绝对不是个好性儿的,绝对不是先帝那样的仁善之君,所以这欠款肯定是要清缴的。

有些远见之士已经在折腾家产,想想自家的欠款,不管皇帝是个什么心思,可先将钱准备好总是没错儿的,是不是?

皇帝比谁都清楚户部是个什么德行,如今能腾出手来,自然是要彻底地解决此事的。

可皇帝却是在迟疑犹豫,此事该找谁负责?

尽管于国于民大大有益之事,可到底一下子要得罪的是庞大的官员阶层和他们身后的世家,所以皇帝想想也是头疼的很。

这样一件得罪人的事情谁愿意总揽?

太子?

便是太子愿意,他也舍不得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太子去冒这个风险,万一群臣激愤,集体抵制太子的话,太子日后可该如何是好?

可除了太子之外,还有谁有这个能耐和威慑力呢?

这个时候,皇帝倒是分外想念已经死去或者是高老的几个老家伙了,毕竟有他们在,那个震慑力绝对是不同的,事情肯定也好办的多。

可是现在呢?

先帝时期重用的老臣也是凋零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不过是几个鹌鹑似的人物了。

虽然皇帝心中还是有那么几个人选,可他还无法最后地拿定主意。

不过这个纠结的过程肯定不会太长的,皇帝知道的。

户部侍郎林骆辰逸,北静王水溶,户部尚书文新安,兵部侍郎王成喜(贾兰的岳父),这些都是皇帝心目中的人选。

不过最后的结果么,却是户部牵头,尚书文新安和北静王水溶为主要的负责人,王成喜这个并不搭噶的兵部侍郎协助,清缴欠款。

骆辰逸并不知道自己幸运地躲过了一劫,他和其他人一般,都是带着同情的眼神看着这三位主要的负责人。

这都是皇帝点名的,最后不管是好还是坏,事情都要落到他三人头上的。

北静王水溶一向文雅的表情此刻也是挂不住了,显然皇帝钦点他的主要缘由便是水溶和宗亲勋贵的关系极好,文新安也是世家出身,在士林中口碑极好。至于王成喜,也许就是个打酱油的居多了,皇帝只怕是为了震慑之故。

纵然是火烧眉毛之事,可众人还是有闲情闲心地分析皇帝这一任命的深意。

倒也是八、九不离十的,大家分析的便是如此地差不离的。

太子本想坑几个蠢蠢欲动的兄弟一把,可到底谨慎起见,还是放弃了,不过他将静孝驸马从这个坑中给拉了出来,这个人情,林骆氏是领也得领,不领也得领。

太子淡淡地想道。

这些□□消息传出来之后,骆辰逸果然也是哭笑不得。

太子好算计!

户部清缴欠款,大家茫茫然地没甚么头绪,反正旨意已经明发出来了,可即便是家中的银钱已经准备好了,铺子田庄的地契,房契也准备好了的众人谁也不敢当出头鸟就是了。

最后没办法行使逼迫之法的北静王,文新安和王成喜也只能自己先带头还了自家的欠款。

北静王府的账目最是令人侧目,毕竟这几代的北静王借款下来,也没人想过要还,到了水溶这里,就成为了一个巨额数据。

哪怕是自家府上有钱,几代人积攒下来的浮财都快能赶得上皇帝的私库了,可到底他也不敢一下子地都给拿出来,所以水溶就算是只还了五分之一,也从家中五六十万两的金银和东西,一时之间,轰动了朝野。

水溶的这一举动可不止是让大家开始慢慢地还钱,也是让皇帝站在不败之地,毕竟似北静王府这般豪奢,是应该还钱的啊,总不能永远都亏的是朝廷吧?

大家的视线已经转移到了谁家应该还钱,而不是之前的皇帝不应该如此逼迫朝臣了。

变化的缘故么,皇帝自然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北静王水溶得到了皇帝的嘉奖,赏赐了一大堆的有的没的。

这下子,大家对于水溶的观感更加地不同了,这位风流无双,爱才子,喜欢折节下交,礼贤下士的王爷啊,似乎也是不简单的呢!

林家也是有户部欠款的,不过只有十来万两,数目并不多么地巨大,可到底该什么时候还,黛玉拿不定主意,可也知道不能将林家推上风口浪尖,所以暂且只能等着,只要有户部催账的上门,林家肯定是第一时间就会将这欠款给还上的。

因着欠款问题,不少的人家已经开始变卖古董,字画这些东西了。

京城的各大画铺,古董铺子都开始降价收购这些东西,明明不大想干的百花楼也掺和了一脚进来,不过他们却是不压价,非精品不收,非传世之物不收,至于价格么,倒也不可以压价,双方可以协商。

只要东西好,完全可以拿到一个满意的价格。

百花楼的专门有字画书籍专场,古董器具专场,零零总总地举办了十个八个的专场,着实地花费不少,可进项也不菲,这些东西,都是可以传承子孙后代的好东西,平时可不见谁家会这样射出来。

所以百花楼这样也算得上是一次打劫了。

不过大家还是愿意拿着自家的好东西去百花楼试试。

毕竟钱谁不爱?

黛玉看着骆辰逸使人抬进来的这几箱子的东西,也是目瞪口呆,

“这,这……你哪儿来的?”

黛玉看着仇英的画儿,宋徽宗的字,瞠目问道。

“呃,都是好东西,留着你把玩把玩,留着日后给孩子们当传家宝。”

骆辰逸避重就轻地对着妻子道。

“你还没告诉我这些东西都从哪儿来的呢,这一样儿都是传家之物,你如何能成箱子的搬家来?”

黛玉瞪了丈夫一眼,问道。

“陛下清理国库亏空,不肖子孙不少,所以也只能将这些东西低贱贱卖,赎钱还债罢了!”

骆辰逸对着黛玉道,仍旧是避重就轻,不过也算是对着黛玉有了交代。

想想骆氏二房的那百八十万两的欠银,也不知道骆辰逾到底是怎么打算的。

他也是没想到,骆文远短短的几年,竟然会从国库借银这么多,所以现在父债子偿,也是天经地义之事。

骆辰逾果然也是大吃一惊,他是真的没想到。

百八十万,二房倒也可以还上,不过此时还是要看其他人的,跟在二哥的身后行事就成。

骆家长房也有欠银,不过并不多,不过也有三四十万两,也不算是个小数目。

有了北静王水溶和户部尚书带头还钱之后,户部陆陆续续地便有低阶的官员开始还债了。

可朝廷重臣们,仍旧是没有任何的动静,大家都处于观望之中,万不可成为出头鸟。

顾子言倒是没有这个顾虑,敲锣打鼓地去还了顾家历代欠下来的欠银,虽然不至于将顾家的府库搬空,不过也算是伤筋动骨了。

因着皇帝后来补发的旨意,没有银钱,古董字画,古籍产业,铺子田庄这些东西都是可以抵债的。

之前那些卖了自家的田庄产业的人家,还不知道如何懊恼呢。

骆辰逾想想自家库房的那三四箱子和外面的无数的好东西,欢喜极了。

因着顾子言还债还的痛快,所以皇帝等同于异姓王的赏赐。

这下子,不少人简直是眼红了。

陆陆续续地便又有人家开始还债了,林家,骆家两房将自家的欠银抬去了户部,当然,也不完全是现银,还有一部分的田庄铺子,古董字画儿,都是些不大值钱的。

都说无债一身轻,可不少人的人家却是空架子也要撑不下去了,可这些人又是享受习惯了的,哪里能是吃糠咽菜的?

所以各大的府邸又用各种借口,放出了不少的下人奴才的,以节俭开支。

迎春便是在这样乱哄哄的当头红肿着眼睛,出现在了林家。

镇国公牛家也是老牌子的公府,这么多年下来,谁家没有三五十万两的欠银呢?

可牛家却是不同,竟然欠着国库百万之巨。

公中、老库的银子并不多,能还上三分之一也就罢了,剩下的可该如何是好?

牛家家大业大,子孙不少,儿孙们都各自地有属于自己的产业,所以牛家的家主就为儿孙们的定好了任务。

迎春嫁的庶子,能分到的产业并不多,可是现在呢?

这家中有了事情,自然是跑不了他们的,可是二十万两的巨额数目,对于小夫妻二人来说,无疑是无法承受的。

可惜的是,牛大人对于这种情况完全视而不见,打的就是庶子媳妇的嫁妆和她的几户亲戚的主意,毕竟这种欠债,可完全是还不上来的,个人的日子都好过,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姐姐饿死吧?

迎春的嫁妆折价下来,总有三四万两之巨,也不算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可离着总数还缺的厉害。

小两口这几年也算是节俭度日,攒下了小一万两的家产,可也不过是四分之一罢了。

迎春也只能求助娘家了,求助亲戚了。

贾赦对于亲家的这种算计直接地看不上眼,贾家也是有欠银的,如今贾家败落了,所以资助了女儿一万两,这已经足够让迎春夫妇俩感激不尽了。

至于黛玉这儿,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借到多少了,不过不管如何,勉力一试,果然不行的话,那么就只能任由父母处置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