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位宫女等等收拾起来更加小心,林嬷嬷与秋嬷嬷这是抱着小皇子到外面给卫泽观看。没想到卫泽虽然爱惜孩子,却仍是先问:“嬷嬷,陛下如何了?”
“陛下精神不济,先睡下了。”
卫泽点点头,这才将目光挪到小皇子身上。刚出生的孩子都是红红的,皱巴巴的,绝对没多好看,但是卫泽只是看一眼,就觉得整个心神都被吸引,那种血脉相连的感觉,让人心悸。
秦康乐与卫泽在规矩上都并非严谨之人,但是在口舌上却盯得十分紧,因此直至秦康乐将小皇子生下,也未走漏一丝风声。
今天并非休沐日,因此大臣们自然正常来上早朝,刚一进皇城,就觉得气氛与往日不同,来往的太监宫女纵然还是端庄肃穆,规矩甚严下脚步也带着一丝轻快,眼睛里面也带着一丝喜意,这些人精大臣彼此对看一眼,皇城里面有喜事?
直到女皇陛下没有正常临朝,大家心底都有了隐隐的猜测,果然,天光大亮的时候皇夫满脸喜色前来,亲口向他们宣布,女皇陛下果然于晨曦十分生下一名皇子。
大臣们,尤其是那种阴阳之道拥护的大臣们蓦然有一种天晴水蓝的舒爽,女皇陛下确实天纵英才,可惜终究不是男子,如今这男孩是嫡长子,就是妥妥的继承人,太好了,终于不用再次迎来一位女皇。
这次不单单是工部尚书,而是将众多大臣都宣进勤政殿中。
“朕欲修路。”
“陛下圣明。”此时这些大臣们还不知道秦康乐准备修什么,只以为是修一些官道。
“朕欲修的,并非只是官道,蔡卿家曾经主理此事,有两处试验之地,效果颇为不错,诸位卿家可以看看。”
秦康乐话音一落,身边伺候的宫女就将一个个记事本分发给诸位肱骨重臣。
大家仔细翻阅,心惊不已,董家村和赵家村都是不起眼的两个小村落,因为山高路远,距离县城颇远,虽然山上物产丰富,温饱得以解决,但是却过于偏僻落后,很多人终其一生也难以从村子中出来几回。
工部尚书派人修路,除却不要赋税,超过徭役天数还给工钱,另两村的村民都很开心,路修的很快,开垦之后,这两个地方的物产都十分丰富,瞬间有大量商人涌入,两村的民众生活水平翻了几翻。
“陛下是想修民间小路?”德沛长公主第一个出言。
“正是,朕不单单想修官道,这些田间小路才是重点,这样南来北往,互通有无,方是富民之道。”
“陛下此举高瞻远瞩,必能福佑天下百姓。”蔡尚书非常高兴,那两个村子的发展他一直都看在眼里,如今陛下再次拨款修路,真是再好不过。
“陛下,这路确实可修,与民有利,只是颇有些升斗小民,眼界狭隘,修路所用石头黄土等等经常被这等小人偷取,县衙等人手有限,以前只能守住官道,如今这些路都修起来,恐怕守不住。”永康伯祖上也是穷人,现在也有好多门穷亲戚,自然颇为了解那些升斗小民。
“此事朕也想过,那路对更多的人有用,便是告之几年一休整,若是那些眼皮子浅的小民去偷,总会被当地不容的。”
永康伯点头,心中还是有些顾虑,那些小民目光狭隘的很,而且腿脚都利索,有路就能过,未必愿意维持平路。
“既然修路,自是不能随意都行,命人收养路费。”
“养路费?”水义第一个好奇,难道陛下有想到什么敛财的法子?
“此费地方收取,不归朝廷户部,至于收取,朕暂时拟定,来往商客过路,收取一定费用,这钱用以养路,剩余的则分与上下官员。”
大家一时静默,有点儿感觉不太真实,秦康乐一贯集权,强硬,这么个大馅饼落到大家的脑袋上,实在有些不敢相信。
“至于怎么收法,朕这里只有草稿,你们补足疏漏,在执行不迟。”
“臣等遵旨。”
然后秦康乐极为大方的就开始拨款,倒也不是盲目的全部一起修,而是一点一点来,先从北塞开始。
然后群策群力,很快也将收费的标准定下,都是按路途的远近收取一定费用,至于普通的过路的则不收,本地经商的人员也不收取。大家对这个接受度都挺高,秦康乐又定了各地的最低收取费用,至于最高她却没定,众位大臣不解其意,秦康乐笑而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