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贞从小就知道,祖母非常喜欢自己,因为她刚一生下来,祖母就给她取好了名字——元贞,取自易经乾卦,元亨利贞之意!而她最崇拜的人绝对不是自己那对儿不靠谱的爹妈,而是自己的祖母,从很小的时候起红/袖添香两位姑姑就给自己讲祖母的故事,大一点儿她就看史书记载看自己这位被史官成为千古第一明君的祖母同乐大帝的生平。
别问她为嘛不去祖母膝前尽孝,因为她祖母在她四岁的时候就将帝位禅让给她那不太靠谱的亲爹,然后同祖父游山玩水去了,这就导致她只能通过别人的口,以及史书来看祖母的事迹。
长兴七年,元贞十一岁的时候,祖母与祖父一同回来了,祖母的身体很健康,精神却有些差,原来是祖父病了。
据说祖父先天不良,年幼时身体就不好,如今上了点儿年纪,身体变颓败了下来,哪怕小小的吹个风,也会感染风寒,出去游玩儿总是比不得皇城的环境,因此祖父与祖母这才一同回来。
祖父很慈祥,对自己,对自己的两个弟弟都非常疼爱,祖母则是满身的威仪,两个弟弟都有点儿怕祖母,不过我不怕,祖母是最喜欢我的。
长兴八年秋,病了一夏天的祖父瘦的不成样子,御医那边说病得不好,元贞从东宫出发,第一个到永寿殿,然后她见到了从来都是满身威仪,霸气十足的祖母在哭泣,祖母握着祖父的手道:“这辈子是我对不起你。”
“没有,能与你相伴一世,是我最开心的事,若是来生我还有这福气,我们还相伴一世。”说道这里,秦康乐一顿,随即又说:“可是谁家甘心做空架子呢?你祖父作为国公府的嫡孙,从小习文练武,希望有朝一日大展宏图,可是这个愿望被祖母亲手打破了。一朝选为驸马,断送大好前程。”
“可是祖母给祖父领兵的机会……”元贞看过很多关于祖母年轻时候的记录,因此对于祖父三番五次平乱的事她自然如数家珍。
“不过是一个放风的机会罢了,你祖父是帅才,皇城如何精致繁华,怎比得外面天高云阔。是祖母亲手斩断了你祖父一飞冲天的翅膀。”秦康乐这话绝对是肺腑之言,前世很多喜欢事业的女子尚不喜欢被家庭束缚,何况这个男子自由的时代,明明可以天高云阔,却被束缚在四角的天空,所以她对卫泽总有一分愧疚。
“所以祖母命秀才教授乡村孩童识字,尤其是小娘子,现在可以做很多事,再也不用被完完全全的束缚于深闺之中。”元贞联想到这个。
秦康乐失笑,让小娘子这样倒不是因为对于卫泽的愧疚,不过自己有着前世记忆的事没办法对元贞说,她这么理解也成。
“这些不算,你要让天下的小娘子真真正正的和小郎一样,生男勿喜女勿悲,祖母给你开了头,现在也算颇有成效,你要继续努力。”
“是,孙女儿一定会做到生男勿喜女勿悲。”
秦康乐高兴,非常高兴,在她这么多年的治理下,女科是有的,女学也是的,甚至在赚钱养家这一块,因为工业技术的兴起,女娘也没落下,但是这么多年男子传家的想法是刻在人们骨子里面的,这个只能靠一代一代的侵润。
“你有本事,能够将天下抓在手里,若是后人没有这个能力,不妨君主立宪制,保全全族。灵活变通,切勿眼界狭隘,只看眼前之利。”
“孙女儿遵旨。”
“还有奴籍,买卖/贩卖/人口,这些你都要是你要去治理的,我希望天下同乐,真正大同。”
“祖母!”
“我累了,扶我回去吧。”
“是。”
长兴十八年,元贞接到了父亲禅位的诏书,长兴帝见到从军营历练回来的女儿霸气十足,简直与其祖母宛如一个模子出来的样子,立刻眉开眼笑,然后就将皇位给了女儿。
秦康乐亲手为元贞戴上代表皇帝的十二冕旒冠,眼里泛着水光,第二任女帝,从此以后,女子登基不在是笑谈,也不在艰难,她也相信,孙女儿能做到生男勿喜女勿悲。
元贞登基为帝,年号永隆。同乐年间对待小娘子是放,从深闺中放出来,长兴年间是敬,让天下人都认识到女子的不容易,深闺的辛苦艰难,当时闺怨诗颇为盛行,最后到永隆年间的用,各行各业,传家传嗣,最终做到了生男勿喜女勿悲!
永隆三年,秦康乐驾崩于永寿殿,天下同悲——后天下人认为女皇乃是天上帝星下凡,供长生牌位,尊中天北极天仁大帝!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