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勤政殿等了一会儿,皇帝就到了,秦康乐特意学了泡茶,肯定没有茶艺师傅泡的好,但是也不差了,皇帝来之前先泡好,等皇帝到了勤政殿,正好茶的温度也适合人品尝,皇帝对于女儿的贴心很是受用。
今天处理的是王阁老提交上来的第二份奏本内容,当地的官员以及这一次根据的官员贪墨渎职等问题。皇帝看的心烦,将奏本扔给秦康乐,让她念。
略去那些不重要的,大意就是永平伯家三郎君作为督粮官贪墨了三千石(折合银子大约是十万两)还有永康伯家的五郎君作为派粮官,贪墨了一万两,还有李参将家的郎君贪墨了两万两,以及当地贵省的郡守贪墨了二十万两,何知州贪墨了五万两……等等。
王阁老的写的很详细,贪墨的数目从大到小。
“拟旨。”
秦康乐老老实实的拟旨。
“贵省郡守降五级,追缴贪墨的银钱,没收部分家产;另外两个,降三级,罚俸三年,另罚五万两赈灾,李家的教子不严,革职不用,李将军、永康伯、永泰伯,忠武侯,忠勇侯教子不严,罚俸三年,追缴贪墨的银钱,其子革职不用。”
皇帝说的简单,秦康乐的旨意则要一份一份的下,看着这些,忍不住心中叹惜,皇帝真是太仁慈了。
“至于旨意,林卿家回来之后在下。先让他们在牢里呆几天。”
“是。”
贵妃在绫绮宫中端坐,身边放着冰,伺候的人下人连大气儿都不敢说一下。
“回娘娘,三公主出了勤政殿,奔着明玄阁去了。”
“下帖子,吴嬷嬷,你带着春兰和秋菊亲自去请公主过来。”
“是。”
秦康乐回到明玄阁,刚刚做到浴桶中身边的夏巧就报给她:“公主,绫绮宫来人了,贵妃娘娘亲自做了桂花糕,请公主品尝。”
秦康乐心里叹惜:“来了。”脸上倒是露出一个笑容:“好,待我休息一下就过去。”
“韩姐姐吉祥。”
“吴姐姐吉祥,今儿怎么有空过来了?”
“贵妃娘娘做了桂花糕,请公主过去尝尝。”
“哦,你稍等,我去回了公主。”
韩嬷嬷同夏巧一碰头,然后又出来了:“吴姐姐,公主说,休息一下就去。”
“那我回去复命。”
“急什么,吃杯茶在走。”
“快请。”
“奴婢给侯爷请安。”
“请起。”虽说是自己女儿身边的奴婢,但是侯爷也是不敢怠慢的。
“看座。”
“谢侯爷。”秋菊斜着身子坐了,这才道:“今儿娘娘请了三公主过去,三公主同娘娘这么说的……”
将秦康乐到绫绮宫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说的分明。
忠勇侯听了,长出了一口气:“有劳姑姑,看来是没大事了。”
“奴婢告退。”
“嗯。”侯爷身边的管家立刻相送。
“给老夫人送信,四郎没事。”
“是。”
“爹,没事?”
“没事,公主不是说了,贵妃娘娘有福吗,还说娘娘的福气能福泽到侯府,那就是没事儿。只是你三叔就不好说了。”
“三叔的罪状被王阁老公布出去了一些,想来是不太好办,四郎的事儿看来是没什么了。”
“只是陛下恐怕还是会申饬。”
“这不算什么。”忠勇侯摆摆手:“出了这么大的事儿,四郎和侯府都能保住已是万幸。”
“很是。”周围的人都跟着说,其实对于他们来说侯府能保住就行,至于三老爷和四郎君如何,他们不关心。
“回侯爷,老夫人叫世子过去。”
“去见你祖母。”
“是。”
世子退出了正厅,去了后宅,到了后宅就被女人们围住了。
“大郎,你三叔和四郎真的没事?”老夫人心疼孙子,儿子不是她生的,但是屏风后是三老爷的生母,扭着帕子听声。
“四郎肯定没事,但是三叔未必,王阁老将三叔的罪状公之于众了,就算娘娘想求情,恐怕大臣和百姓也不答应。”
咕咚一声从屏风后面传来,原来是侧老夫人晕了。
一通的忙乱。
“快扶到后面休息。”老夫人歪着身子,不咸不淡的吩咐了一句,对于庶子,老夫人没有太大的偏见,在这个大环境如此的情况下,没有人会提出质疑,就好像古人永远无法想象到现在的电脑一样。但是庶子有一个不讨喜的妈就会让老夫人不太喜欢了,然后这个庶子还不是明面意义上的帮助自己的儿子,反而拖自家儿子后退,这就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讨厌。而是十倍的讨厌,可是在讨厌,那也是冯家人,不尽力施救,不说会不会招人诟病,就是自己面子上也抹不开,现在王阁老这么一出,倒是颇得老夫人的意。
忠勇侯府除了冯海的亲妈和他的妻子外,在没有人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