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朝,皇帝到勤政殿开始看奏本,对于抄家充实国库的事儿,非常高兴,今年的国库终于不空了,也许可以修一座行宫?最起码也能将打猎场好好修饰一翻,今年秋天干脆去打猎好了。看到身边勤勤恳恳的女儿,心中盘算着,这些孩子都没出去过呢,今年一道儿出去。
地方官在任几年合适呢?水阁老的奏本是三年为一任,要任两任,那就是六年,六年,足够一个底蕴颇丰的人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势力了,皇帝有些心烦,以至于今日的勤政殿没有召任何大臣议事。
放下奏本,想着心事,一歪头,却见从来都是得体的女儿小小的打了一个哈欠:“怎么昨儿没睡好?”
“昨儿上午给弟弟妹妹庆贺生日,下午外面的下人又来回话,所以睡得晚了点儿。”
“外面下人?”
“母后当年的陪嫁,店铺上的人来回话,进项的事儿。”
“这些事儿,交给你身边的嬷嬷就是,你很不必管这些。”
“是,女儿也不会管,不过是见见她们罢了,既给了她们见我的体面,又能给她们一些压力,女儿在问问话,就知道谁喜欢说谎,不堪大用了。”
“嗯?问话?”恩威并施这一点儿皇帝听懂了,问话就知道谁说谎?这可是个本事。
“是啊,我就什么都问一点,就当她们给我解闷儿,比如说一个鸡蛋几文钱,一个人告诉我五文钱,一个人告诉我两文钱,那她们之间肯定有一个说谎的,在问问别人,总是能得到最贴近真实价格的答案。”
皇帝的眼睛就是一亮,随即陷入了沉思,如果让这些地方官三年一进京诉职呢?自己一个一个的召见,政绩做不出来,欺上瞒下的,临县总是知道的?口供肯定不齐的,这样肯定能知道真正的民间疾苦,而且又回京诉职,亲自面圣,很多人必然会更加努力的做出政绩,皇帝越想越开心,望着康乐的眼神也越加柔和,这女儿虽然对朝政不了解,也不插嘴,但是这小事上处理的很得当,也很有用。
“召几位阁老和六部尚书觐见。”
“是。”梁琦立刻派人出去。
水阁老下朝之后,家中的门槛差点儿被踏平了,他正愁着怎么应付呢,那边来了旨意,至尊召见。
两个月后皇帝终于又揪到了一个小官,毫不犹豫的抄家,然后今年比较热的地方夏季的收成报上来了,风调雨顺,大丰收。皇帝的心情一直保持的很高,第一批的县令也都派下去了,皇帝对此期望颇高。
在皇帝的好心情下,很快就迎来了秦康乐八月初一的生日,这一次的生日,两位嬷嬷的眼睛都有些发直,这礼也太重了。
“公主,这礼也太重了。”
“没事,该收就收,不要多言就是。”
“是。”
两位嬷嬷脸上的笑容是止也止不住,能收到这些厚重的礼物,明显就是公主得势,她们在宫中也越来越有体面,以前这份体面来自于文孝皇后,随着文孝皇后殡天的年头越多,这份体面也就越少,如今她们更体面了,哪怕是四妃在她们面前也是给足体面,这份体面来自于谁不言而喻。
秦康乐过生日,上午也是招待诸位皇子与皇女。
虽然入秋了,但是白天也是炎热,秦康乐依旧吩咐做了果味的冰,只是每人分的不多,只有小半碗。然后就是秦康乐命人制作了花茶。
“好香的茶,好像有一股子的桂花儿味。”
“大皇兄好灵的舌头,一下子就尝出来了。”
“这是什么茶?”
“我叫它桂花茶。”
“桂花茶?”
“是啊,我命人新研究出来的,皇兄喝着可还得味?如果喜欢,我送你两罐,还有茉莉花茶呢。”
“你就是喜欢琢磨这些小东西。”
“我一女孩儿家,自然喜欢琢磨这些了。”
“两罐不够,怎么的也得四罐。”大皇子故意一副你好小气的样子。
“一定办到。”
“皇姐你不能偏心哦,我也要。”
“放心,人人有份。”
“今儿是你过生日,该着我们送你礼物才是,如今反倒得了你的好处。”大公主很端庄,说话也端庄。
“我也没把好处搭到别人身上去,何况你们今儿送的礼,我可是都拿小本本记上了,谁要是送的不好,一会儿送茶的时候我一定偷工减料。”
“哈哈”“你啊……”众人笑作一团。
下午林夫人进宫,也得了两罐茶叶,然后皇后娘娘的嫁妆铺子里面就开始出售这种茶叶了,一时间,整个京城都以喝花茶为荣。
眼看秋天了,今年一年都风调雨顺,国库是从未有过的充盈,皇帝高兴,大手一挥,带着众皇子皇女去打猎,咳咳!也算野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