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后宫一片和乐,今年又是采选年,都要开始忙了,结果皇太后病了,皇太后的病还挺沉重的,皇子皇女分两班的去伺疾,秦康乐可糟了罪了,上午要伺候她皇帝爹,充当小秘书,下午要来看她的皇祖母,充当小护士,太后病了一个月,瘦了些,她倒好,整个人瘦了两圈儿。弄得小小年纪颇有点儿弱柳扶风的意思,另秦康乐非常不开心。
在秦康乐心里,自己又不是难民营里出来的,要那么瘦干嘛?竹竿子的功能是晾衣服不是穿衣服,所以还是有点儿肉好看,现在瘦了,她心里不痛快,就开始吃,她是公主,还是个表面上人人都知道的受宠公主,想吃什么没有,所以在皇太后的病好了之后,她是可这劲儿的吃,什么大补她吃什么。
大皇子的王府修的很快,其实去年订婚完事就开始动手了,准备材料什么的,年前把东西都准备足了,年后就开始建筑,所以三个月,就将王府建的妥妥当当的,精致漂亮,除了树木还有些小之外,就没有一处不妥帖的地方,皇长子表示满意。当然,他最想呆的地方不是这里,是春宫,但是他不能说,这话跟亲妈贵妃都不能说。
司天监算好了吉日,阴历五月十八,就是大皇子娶郑家小娘子的日子。
皇帝在这之间下了一道旨意,封大皇子为璟王。
秦康乐是拟旨的,仗着消息先知道,出了勤政殿直接告诉去绫绮宫,对于秦康乐,贵妃是欢迎的,就算皇帝不喜欢她,秦康乐作为元后之女,那也是一块政治招牌,善待她,让皇帝看到自己的大度,才能放心将身后事交给自己母子,她是绝对不会做粟姬的。
亲自跑了一趟绫绮宫,讹诈了贵妃两盘子桂花糕,秦康乐然后才心满意足的回了明玄阁。
贵妃的心里又高兴又不高兴,和她儿子一样,高兴的是娶媳妇就代表成年了,可以当差了,不高兴的是想让儿子入住东宫,那才是她的最终目的,可是皇帝现在正当盛年,这话儿没人敢说。
五月十七的时候,郑家的嫁妆队伍出发了,秦康乐也好奇,特意命人去打听了,来回话的人也会说:“公主,郑家不愧是世家,好大的收笔,郑家小娘子的嫁妆足足有一百二十抬,这头一抬进了璟王府,最后面的还没出郑家的大门儿呢。等于是投资无利益,郑家就不同了,如今是姻亲,郑阁老还能不帮着自己?平白得一助力,自然高兴。
喜娘们说着吉祥的话,还给吃了生饺子,然后大皇子也坐到床上,喜娘将两个人的衣裙绑到了一起,又从两个人的头上各自剪下一小撮,然后编了一个中国结,秦康乐这回可是瞪大了眼睛,感情结发夫妻真是字面上的意思。
然后就是交杯酒,一开始秦康乐还没怎么想,后来才知道,这交杯酒也是只有正经八倍,十六抬大轿抬进来的正妻才有的风光。
三公主现在是皇帝面前的得意人,郑小娘子自然是知道的,想着年岁的关系她就将目光放到了大公主,二公主,三公主。
因为她是女人,所以家中仔细的为她说过三位公主的性情,大公主端庄大方,堪称淑女楷模,二公主娇憨可爱,总是笑吟吟的,三公主么,你看着最不像公主的那个就是了。
郑家小娘子以前不懂,什么叫不像公主的公主,如今见了三个年岁差不多的女孩,她真是一眼就看出来,那个行动举止都仿佛是用尺子量出来的公主,肯定是大公主,那个笑吟吟的睁大着一双漂亮眼睛看她的肯定是二公主。
而那个也穿着隆重衣服的小娘子应该就是三公主了,果然不太像公主,怎么说的,公主是金枝玉叶,被娇宠着养大,或如大公主那样端庄高贵,或如二公主那样娇憨可爱,甚至是如同四公主那样心直口快,偏偏秦康乐脸上也带着笑,但是那眼眉间的威风仿佛不是公主而是皇子。果然不同。
心中有些忐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入得了这位公主的眼,若是把她得罪了,在皇帝面前说那么一两句,那时候不光是自己,自己的娘家,还有大皇子都跟着倒霉。
秦康乐不知道这位大嫂在想什么,她老毛病又犯了,下意识的给人家相面,黛眉杏眼的,模样儿果然漂亮,尤其是嘴角边那一点点的笑影儿,既没有露齿,又让人觉得亲切,脸上带着一丝红晕,有着新嫁娘的羞涩,明亮的眼睛则透出大方,真是绝了。田宅宽广,准头丰满,下颔有肉,绝对是个富贵长寿像,这么想着,忍不住就点点头。
“什么事儿点头?”二公主看到了秦康乐的举动。
“大嫂好漂亮。”在二公主耳边嘀嘀咕咕。
“是啊是啊,那金钗和步摇也挺好的。”
“明儿去贵妃宫里讨桂花糕去,怎么样?”
“胡闹,明儿大皇兄和嫂子肯定要去拜见贵妃的。你们别添乱。”
“哪有添乱,贵妃娘娘得一佳妇,还不许我们去分点儿好处不成。”秦康乐的脸皮绝对堪比皇城的城墙。
大公主哭笑不得,这个小吃货,二公主跃跃欲试。
在怎么声音低,架不住屋中人多啊,尤其是三位公主说话,多少人都竖着耳朵听着呢,郑家小娘子的嫂子也是送嫁人之一,如今听见了,心中长出一口气,这就好,第一印象不错就好,以后只要不出错儿,这感情就不能坏了,就怕第一个印象不好,那想要扭可得费老了劲儿了。
这边儿说说笑笑,缓解新嫁娘的压力,然后掐着点儿看时辰,差不多了,这些人也就该撤了,公主中,自然是大公主领头儿,在规矩上,秦康乐是大规矩不错,小规矩就不那么规范了,这时候跟着大公主,肯定不会有一丁点儿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