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庶得容易 > 第229章 豉汁蒸凤爪

庶得容易 第229章 豉汁蒸凤爪

作者:怀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21:42:09 来源:小说旗

纪舜英自扫尘日过来了,便见天儿的往颜家跑,往年不过年前来一日,拜年再来一日,他跟明沅两个一年也不过就见这几回,今岁倒改了性子,日日得闲就往颜家来,门上的见他走的勤,又是亲戚,也没人跟进去通报了,他自个儿熟门熟路就往后院里去了。

纪氏自然高兴,见着他来就打发他去园子里,年节里头又不动针线,姐妹们聚在一处玩乐,他头一回跑来,明洛掩着袖子打趣一回,等他天天来,也无人觉得稀奇了,倒还都问一声,这个点儿可是来了,要不要多加一付碗筷。

今儿他来晚了些,进得阁子几个姐妹已经用罢了饭,明洛还一奇:“还当表哥今儿不来了,才刚撤了席。”

明沅便问:“厨房里色色都备齐全的,表哥要用什么?”后头那几个睇眼色她也只作看不见了,

纪舜英这些日子回回见着她都觉得跟原来不同,可到底怎么不同,却又说不上来。

不见的时候想着,见着了又说不出话,比在石舫里头胡扯还没谱,他何曾有过张着嘴说不出话来的时候,此时听见她问,便道:“随意用些便罢了,吃面就很好。”

明沅笑一笑:“厨房里有才点的豆腐,表哥不如先吃一碗豆花垫垫肚子,今儿厨房里有做蒸点心的。”院子里一天到头的吃,除开三餐饭,还有各色点心随叫随上。

今儿中午一道糟凤爪原是下酒的,明洛忽的想想穗州做法来,她在那儿呆的最久,说起吃的如数家珍,说要拿豉汁蒸凤爪,先炸再蒸,蒸得骨酥皮烂,入了味儿连骨头都吮个不住。

里头明芃明陶不曾吃过,当下几个人叫她勾了馋虫出来,凑得份子,叫厨房里专做穗州菜的厨子治一桌点心出来,午饭都将将吃得几口,又匆匆抬下去了。

这两个说话,见得多了也无人再揶揄取笑,他们俩说着话,后头已经玩起投壶来,就拿蒸笼点心作彩头,明洛急的差点连外头的厚袄子都脱了,她输了一屉儿烧肉包子了。

“好。”他说得这一句,便坐着看她们玩乐,明芃是个中好手,别个投大圆开口的,她还嫌这个太容易,叫丫头抱了个美人弧来,把竹箭往小口里投,依旧越投越满,座下只她最多。

“我不跟二姐姐赌了,都输干净啦。”明洛急的冒汗,不住拿袖子扇风,明芃便转着竹枝轻笑:“得啦,我让你。”

说着叫丫头拿一枚铜钱摆在瓶口,拿了细竹枝往那孔儿里投,这般她进的便少了,明洛手熟起来,两个堪堪打了个平手。

明沅坐在后头,见着人人都轮着投竹枝,无人往这头看,便对纪舜英笑道:“我听九红说,穗州街市上,常有人担着桶儿卖及第粥,表哥要不要吃上一碗?”

纪舜英这番倒笑起来:“那边人口音古怪,及第的人可不多。”穗州人说话难懂,便是学子也不个个都说得来官话,文章作得一团锦绣,开口却是乡音,圣人连话都听不懂,怎么还会点状元。

两个说得这句,明沅见他不再一言不发,问得一声:“表哥可是家中有事?”要不然为什么天天过来,是在家里呆不住?

“此间清净。”纪舜英知道她问的是什么,托得茶盅儿吃一口茶,她连着几天熏的都是茉莉香,今儿一身胭脂红的织金小袄,却换了玫瑰香,比茉莉香竟还更淡些,侧着脸儿听他说话,耳边缀得一颗明珠,纪舜英忽的想起文定侯的诗句来“这边风景独好。”

“明儿我们一早就要去观音庙上香的,表哥来不来?”明沅怕他扑个空,今岁颜连章不在,纪氏便那许多交际,忽的想起往寺庙里上香去了,她自家得着官哥儿是求得一支好签,这番便想替明潼也求一支。

明潼虽不说,纪氏又怎么不知道,她派过去的嬷嬷,前儿回来走亲戚,特意往宅子里来,旁的什么也没说,只说明潼屋里连着几天吃的雀儿药粥。

纪氏听见心里欢喜,补是一回事,能给她求个送子的好签,也在节里沾一沾喜气,说不得来年就怀上了,生下儿子来,明潼才是什么都不怕了,这才定下举家都去上香,连着梅氏听见了也要一道去,她是替女儿求签的。

明沅低头吃一口茶,嚼得茶沫子吐在帕子里:“表哥若是无事,正好舒散舒散。”见他应下,点一点头,又侧过身去看沣哥儿投壶,他拿捏不住力道,满把竹枝,也只投进去两枝。

不一时豆花端了过来,大块的嫩豆腐加了酱料,纪舜英试了一口便搁下勺子:“这里头点的什么酱?”比去年吃的还更好。

明沅微微一笑,知道他喜欢吃豆花,这时里的肉酱是拿牛肉熬的,虾油是挑的三月里才刚出水的小虾熬出来的,可不比外头买的鲜,他饱吃了一碗,吃的头上冒汗,舒展了手脚下场去,不一时就把沣哥儿手里的签儿都用完了。

等一桌子蒸点摆开来,明洛上手就啃了烤鸽子,调得酸梅酱沾脆皮肉吃,这里头还有掌故,说是文定侯在穗州兴船厂练水兵的时候,把整猪往炉子里头扔,专割上头的脆肉,大块的便分散给穷人。

明沅听了抿唇一笑,关于文定侯的传说流传的很广,冷不丁听见一桩事,便跟他沾着关系,蜀中一代还有人替他立祠,托个神仙的名儿供奉了他,郑家原来也有,叫长公主给改了,说他不过凡人,怎么好享用圣人都没有的香火。

这话拍在太祖皇帝的心上,虽没下令去禁,也不再风行了,还是郑家后代把神像又立在家庙里头,跟长公主一道受着早晚一柱香。

桌上俱是小笼小屉,却叫这些个姑娘少爷吃了个干净,沣哥儿官哥儿两个最能吃,吃了点心还喝了粥,沣哥儿还问纪舜英:“表哥今儿别回去了罢,还住在我院里,明儿跟咱们一道上山去。”

纪舜英原就这么想,叫书僮往家里报一声,黄氏知道要上山,还特意包了一包衣裳让他带回来,嘴里嘱咐了又嘱咐,叫上山的时候当心,别摔着碰着了,等人一走,她便变了一付脸色,叫了嬷嬷进来:“那符,可画好没有。”

纪舜英天天不着家,她想尽了法子也没法儿从他头上弄下头发来,这东西得是才离了身的有用,

黄氏倒是收着纪舜英的胎发,可师婆却说离体久了,早就不沾着精气了,又是掐又是算的,说纪舜英命里是该中状元的,若不下手,往后就得打马御街赴宴琼林。

黄氏怎么能忍的,一面越发对他好起来,一面加紧了叫师婆画符,又后悔自家怎么早没想到这法子,可是考秀才前能叫他进不得场,家里还有哪个还能再看重他,也不会招一个母大虫进门来了。

黄氏得着这个法子,干脆把婆婆曾氏也一道算在上面,这个老虔婆害她不浅,她却拿她半点法子也无,若能早下手,何必吃她这许多苦头。

黄氏也知道师婆磨磨蹭蹭是为得什么,她摸得一支金头银脚的簪儿下来:“叫她先给我验一验,若真个灵验,我自然不会亏待了她!”

嬷嬷拿了东西出去,黄氏便往纪老太太那里去,告诉她纪舜英又留在颜家,面上带笑,口里却道:“一年到头不着家,好容易回来,偏偏煞不住脚儿。”

纪老太太自来不把这当回事,黄氏也不过报备一声,心里却哂,骑马滑下来才好,这雪天儿的,偏想着去上香。

哪知道晴得一日,雪倒半化了,坐着车碾得一地黑雪往前城外去,纪舜英也不骑马,跟沣哥儿官哥儿一辆车,沣哥儿跟纪舜英住了两日,比原来更熟些,他笑眯眯的看着纪舜英:“姐姐说了,替我求一支签的。”

他跟官哥儿两个裹得毛团似的,官哥儿更圆,车里颠着也不觉得难得,两张脸看着纪舜英,纪舜英也学着明沅的样子,伸手刮了沣哥儿的鼻子,官哥儿等了一会儿,嚷道:“我怎么没有?”

观音庙里自然香火鼎盛,纪舜英落后一步,跟在明沅身后,婆子给她打伞掩了脸,一路往后殿去了,他并不信这些鬼神之说,背着手在后殿前的院子里,看一树的冰花,雪是不下了,可冰棱子却没化,枝条上全冻得是霜雪,远看着倒似开了一树白花。

他正抬头去看庙檐上结冻的铜铃儿,沣哥儿自里头跑出来,脸上笑嘻嘻的,手里捏得个黄签子,伸手往他手里塞去:“给,这是你的。”

纪舜英把那黄纸卷儿细细展开,只见左边写着四个大字“龙门得过”,右边写着“罗通拜帅”,反面还有四句小诗,“自小生在富贵家,眼前万物总奢华。蒙君赐紫金角带,四海声名定可夸。”

小小一枚签儿,挤挤挨挨写得许多事物,纪舜英手指顺着那一串儿家宅山坟往下看,见着婚姻旁写得个“合”字,脸上透出笑意来。

这签虽是中吉,可字字句句都合了纪舜英的心事,罗通十七拜帅,他再有一年也是十七,就该下场春闱了。

里头纪氏也抽着一只中吉签,她捏着签文到后头请人解,原是报着好意头来的,可听那签上所说,却是一句一个机锋,布施得些香油钱,说定了要请一尊观音回去,连素斋也不吃了,又坐上车回城。

满座也只有纪舜英一个高兴,等到了颜府,还不曾进门,里头的婆子就跑着迎出来,见着纪氏便弯腰:“家里递了白帖子来。”

纪氏心里一突,那婆子便道:“老太太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