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庶得容易 > 第274章 薄荷凉糕

庶得容易 第274章 薄荷凉糕

作者:怀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21:42:09 来源:小说旗

黄氏要给纪舜英置宅子这件事,纪氏还是打明沅嘴里听来的,夜里摆饭的时候,见着几个都少动筷子,还当是苦夏,叫厨房再添凉菜送上来,又问她们吃不吃冷淘面线。

明湘轻笑一声:“才刚冰吃多了,这会儿倒用不下。”吃的时候贪凉,吃完了又觉得撑,明芃拿出一套烧琉璃的小碗小碟来,一碗碗分放好了,拿细长的银勺子舀出花蜜来,一勺勺的浇在冰上,等浸透了,才分着吃。

各色口味的都吃一小半,肚里可不就撑满了,明洛也笑一笑:“倒要多谢表哥,那一盒子,一院子分完了还多呢。”她在姐妹们面前还能由着性子,在纪氏跟前却是被张姨娘耳提面命过的,再不许摆那付脸。

张姨娘如今日日吃素,嘴巴也不是不馋,可只想着纪氏保下明洛这场大祸事,再听见另一家定的那个姑娘如今守着阴森森的宅子当活寡妇,就恨不得多给纪氏磕两个头。

她原来嘴碎,关过一回好了些,经得这桩事,嘴里再不说纪氏一个不字儿,那些个经文她念不会,这辈子爱听的也就是女先儿说书,连戏也只爱听热闹的,哪时学得会念经。

既不会念经,就只管往菩萨面前一跪,嘴里都是巴望着纪氏怎么怎么好,又替明潼求这一胎平安,时常念叨:“若没太太,你这会儿还能穿红?守上三年重孝,若是好还能过继一个孩子给你,若不好,那这辈子你就看着四面窗过日子了。”

詹家惨是惨的,后头有了谋反的事儿,把詹家那场官司给压了下去,詹家活下来的媳妇里头,有人夜里扯了腰带上吊了。

惨事连着惨事,旁人还只当她是殉了的,可那家子却吵吵起来,说是詹老太太把女儿给逼死的,守寡的妇人,只要婆家肯放,娘家肯收,也不是没有了去处。

这姑娘是嫡出的女儿,如珠如宝的养了十六年,出了门子才一年,又没丈夫又没孩子,娘家的亲妈替她打算,接回来贴补些妆奁也好,哪怕为着詹家守三年再回家,二十岁也不算大,往低了嫁就是,往后还能有孩子,有依靠。

哪知道詹老太太不肯放人,说了生是詹家的人死是詹家的鬼,余下这些女人,一个个牌位都已经刻好了,这辈子,活就在詹家活,死也得在詹家死,活着住詹家的屋子,死了进詹家的祠堂。

那年轻媳妇因着有回家的心思,她娘家又很是来闹过一场,詹老太太便半点好脸色也没给她,给她一套女四书,叫她好好学学女德,夫死就该守节。

詹家老太太这样认死理,若不是纪氏通了明蓁的关系,趁着詹家男人还活着的时候写了退亲文书,手里缺了这张纸,说不得就要把明洛要过去,两家虽有官司可打,可张姨娘也知道,真个弄到上公堂,明洛这辈子也别想嫁个好人家了。

颜连章还会为着女儿出头?张姨娘自个儿都不信,那个小媳妇眼看着没指望了,天天听冷言冷语,牢里都活下来了,可还不是一根罗带了结了性命。

张姨娘是真个感念纪氏,恨不得为她塑金身,纪氏一半儿是为着明洛,一半儿是为着颜家,那时候风声不定,詹家还是附逆,可只看着她救了明洛一命,张姨娘就肯为她念经。

明洛天天听她劝,虽还少笑,却总有了人色,姐妹不揭她的伤疤,当着纪氏也能笑上一笑,说上几句话了。

沣哥儿官哥儿那儿自然不能少,明沅不许沣哥儿多吃,纪舜英送去的就是外头卖的一大碗,他正是贪凉的年纪,全给吃了,还是小厮瞧着劝两句,要不然官哥儿也吃了。

这些个街面上的东西,自然不比府里自家做的精致,却胜在有味儿,里头再是加奶再酱,就是没街面上这个味儿正,官哥儿舔了舌头:“表哥下回甚时候来?”

问的却是明沅,他也知道,纪舜英是必要看一看明沅的,明沅脸上微微泛红,吃不准纪氏知不知道纪舜英要搬到十方街的事儿,可怎么着也得提一句:“纪表哥说家里要替他在十方街上置宅子,这一向怕不能来。”

纪氏还真是头一回听说,她心里也是一奇,黄氏的性子无人不知,头一个想的便是她想把纪舜英踢出家门,眉头一蹙,嘴上却道:“那倒是好事儿了,十方街离翰林院近些,他上差也便宜。”

知道官哥儿吃了冰,叫厨房端个胡辣汤来,怕他们再吃凉的冻坏了肠胃,不许再吃桌上的冷食,官哥儿馋道:“我想吃细料饳馉儿,吃前门鱼肉的。”

纪氏伸手摸了他的头:“家里也有的,非得吃那外头的,那个不干净。”官哥儿也不强要,家里有便吃家里的,一桌子人都吃了,喝得一肚子暖汤,吃的鬓角冒汗,这才放下碗来。

明沅且还又叮咛沣哥儿一声:“夜里盖好被子,穿着衣裳睡。”还在给他做小背心穿,连着官哥儿的一并是明沅的手艺,两个穿着这个,再怎么翻身也不容易卷起来,倒能护一护肚子。

吃了饭便是听官哥儿背书的时候,他早就背惯了的,一点也不怯,一篇背完还学着先生的样子讲了一回,这才吃了夜里的酪,纪氏再看一看明湘画的画,明沅做的小衣裳。

到掌了灯,告辞了出去时,纪氏才顺嘴把明沅留下了:“舜英这孩子,倒跟我外道了,家里替他置宅子,他竟一字不漏,我知道了,总还好帮把手。”就是当着官哥儿,纪氏也不肯说一句纪家的不是,虽不能夸一个好字,却也不说坏话。

对着明沅又不一样,明沅往后是纪家的媳妇,算是半个自己人,瞒也没甚好瞒的,对她道:“按理说买屋子,也得请个风水先生相看相看,四邻问问可有恶事,白日里看一回,夜里看一回,阴天落雨都得去看。”

明沅还是听一回听见这个说法,纪氏便细细教她:“那些个经济哪一个不奸滑,里头老实的也得把七分坏处说到一分,这才好脱手。带着去看房子,必是青天白日,日头最好最盛的时候,便差一些的,也衬得好,若是屋顶漏雨脚下浸水,买了来还得自家修补。”

十方街那儿住的都是小官,邻居里倒不曾有什么恶事,那一片都是为官的人家,兵丁巡起来也勤快,打听打听邻居是甚样人,再看看上一任住着是谁:“这可有讲究,若是贬官的再不能要。”

一样的道理,若是原主升了官儿,那这宅子就抢手起来,明沅光想也知道黄氏定不会花大价钱替纪舜英办个好宅子,这宅子归不归他是一说,既是给他住的,黄氏就不会挑好的来办。

纪氏也是一样的想头,可这总是纪家事,她插不去手,叹一口气道:“罢了,你细细写明白了,把这事儿告诉他听,他既没在我跟前提起来,怕是不想说,可别说漏了。”

明沅一点头明白了,估计又是男子汉的自尊心,她看着沣哥儿长起来的,刚会走路的时候一直跌,他却不要人扶,小牛脾气上来了,还把丫头的手给打开,喜姑姑看见了就笑:“再小也是少爷,有气性呢。”

这会儿看纪舜英也是一样的,他约摸是怕纪氏知道了又来补贴他,明沅也想过一回,可她若要替他办些东西,再怎么也绕不过纪氏,倒不如告诉了她。

喜姑姑不在身边,纪氏便自家告诉些明沅新置下的宅子要怎么料理,风水先生看一回不算,既是新宅子,还得请尊菩萨来。

要杀虫打老鼠,屋里头有洞就得填上,再下了窗隔门扇,好好把屋子晒两天,里里外外熏一熏:“可别小看这些,住的舒服不舒服全看前头料理的好不好了。”

明沅把这些细细记下来,前边还排了序号,第一桩做什么又得在什么时候做,俱都写得清楚,也不把信送到纪家,怕叫黄氏截了去,直接送到翰林院去了。

纪舜英接着信放进怀里,看字迹就知道是明沅写的,只觉得心口这块微微的热,不住想着拆开来看,趁着午间无人,打开细细看过,房子怎么收拾,厨房怎么归置,院子里有没有井,井水得掏干净,最好能上在头建个小木头亭子。

不过巴掌大点的院子,她足足写了五张信纸,还加上一句,若有漏的再给补上,纪舜英回去就找了纪长福,把一桩桩事都吩咐完了,叫他到了地方照着做。

纪长福苦了一张脸,这些事不必吩咐他也知道,宅子里的老积年了,这些便是听也听会了,可要办却没钱,又要粉屋子又要补瓦还得掏井,金陵又不比锡州,人贵料也贵,且不知道里头有没有家具,这些全都补上怎么着也得有个七八两银子。

纪舜英拿了一锭十两的银子出来,预备着修葺屋子用,哪知道这回黄氏办下的宅子,里头竟还算干净,屋瓦不必补墙也需要略粉一粉,里头家具都是全的,还有两间耳房,倒不是开门见底的屋子,前后有两层。

略收拾一回,换上新窗纸,贴上新门联,放过鞭炮,就算乔迁了,纪氏送得礼盒过去,这回倒压了二十两银子在里头,还送了新的被褥铺盖来。

纪舜英常年在外,还是那几口箱子,抬出来就算是全付家当了,黄氏还道,既领得月俸钱,就不再给月钱了,屋里碗筷锅瓢总得备下,这时候倒可惜起锡州那间院子来,早知道该把要用的都给带上。

新搬家得给邻居分送些点心吃食,她料想着纪舜英也不及备,自家摸了银子来,叫厨房做得薄荷糕,蒸得满满两匣子,就放在乔迁礼里头给纪舜英送过去,长福婶一看就知道预备着送人的,心里叹一声“这个没过门的新夫人,倒是个周到的。”

把这一些一家家送了,别人家里自然也有吃食做回礼,虽不贵重总是新意,纪舜英见着小院四处妥当,屋角下还种得两盆兰草,除了差个女主人,再不差什么了,他弯弯嘴角:“把这兰草挖了去,种上茉莉花。”哪知这一挖,挖出了个木偶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