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钱局 > 第四章 无功而返

钱局 第四章 无功而返

作者:茶里叔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10:25: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林英喝了一口水,慢慢的把水杯放在茶几上,看着林军的那张老脸,突然有些厌烦了起来,但又不好表现出来。她知道老大并不知道这件事,林军留在北京完全是他自己的安排,与工作并无关系。于是便放心的说道:“哥,你这就让小妹为难了。我今天要带男朋友回家见父母,男朋友都已经在家等我去接他了。”

林英看了一眼林军的脸,也察觉了林军有些失落的眼神。但她仍然坚定的说道:“哥,小妹这次真的没时间陪你在北京玩,下次吧,下次你来北京,我一定好好带你在北京逛逛,去吃遍北京的美食。”说完便站起身来:“哥,既然你不走了,那我就先回去了。”没等林军开口,她就向门口走去。“哥,等我从廊坊回来,我再联系你。”

“好吧,妹子路上慢点,注意安全。”林军知道他的计划泡汤了,呆呆的望着林英,满脑子的混乱模糊了身影。只好礼貌的回到:“代问你男朋友好,祝你新年快乐!”

“祝你新年快乐!”林英说完,赶紧把房门带上。在走廊里开心地向电梯走去,心里如释重负。

林军一个人在房间感觉很无聊,便拿起遥控器,打开电视翻到新闻频道。电视里正在播报关于雪灾的新闻,屏幕下方滚动着字幕“本期节目主要内容:......举行春节团拜会,...发表讲话;春运,铁路,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106万人次;关注英国“脱欧”,英国扫除“脱欧”所有法律障碍。今日我国西部出现严重的雪灾情况.....”

林军看完消息心里有些紧张起来,雪灾情况那么严重,不知道家里情况怎么样了。我一个人呆在酒店里,吃的用的都不方便。犹豫了片刻,还是鼓足勇气拨通了何文权的电话。他准备告诉何文权,他打算下午回去,等雪灾过后再来北京。

“林哥,什么事?”何文权接到林军的电话慢条斯理地问道。

“你看新闻没有?现在雪灾比较严重,昨天有的城市被雪灾封城了,估计春节假期要延长,延到什么时间上班还不清楚。”林军老实巴交地把新闻的重点说了一下。“我估计上班得推迟到三月份去了,我还是回来,等雪灾结束我再来北京。”

何文权想了一下,也认为他现在呆在北京没什么用了,回来商量一下张行长让归还贷款的事也好。于是体贴地说道:“那好吧,你坐最近的一班航班回来吧,回来再说。”

林军匆匆地的收拾好行李,暗自庆幸自己没有退票,看了下时间刚过11点。他走到门口,回头扫了一眼房间,看看还有没有东西忘拿。在确定东西都带齐了之后,他关上房门。

出租车沿着长安街在飞雪中缓缓前行,**城楼在雪花中显得更加的巍峨雄伟。长安街,是北京历史上有名的天街,早在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永乐皇帝朱棣建都北京的时候,皇家就精心地在皇城的正前方安排了这样一条东西走向的横街。

**,明朝称作承天门,是取真龙天子受命于天的意思。是皇城的大门,大门之外还有一道门厅,叫大明门。大门左右还各有一座门,左称长安左门,右称长安右门。在从长安左门到长安右门的这条横街,即是长安街。长安街取长治久安之意。当初,长安街前,左右长廊庑殿,称千步廊,正中央有石板路,称为御道。不过这御道是不许常人步入的。只有皇帝的龙车凤辇,才允许通行御道。通常大臣们受皇帝之召入宫,只能绕过御道进长安左门或长安右门,经长安街,上金水桥,入承天门,继而进午门,才是皇宫。

到了清代,大明门改为大清门,承天门改为**,长安左门改为东长安门,长安右门改为西长安门。东长安门的位置,就在今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门前80米处。西长安门的位置,就在今中山公园门前80米处。东长安门以东到东单,称为东长安街;西长安门以西到西单,称为西长安街。

故宫已经关闭,金水桥上还有不少的游客在拍照留影。有几对年轻的情侣在打着雪仗,还有些大人正和孩子们一起在堆着雪人。北京的生活仿佛完全正常,没有一点雪灾的感觉。

林军向**行了个肃目礼,回头看了一眼人民英雄纪念碑,他回想起自己名字的来历。

林军原来的名字叫林涵,在61年困难时期的夏天。他当时只有几岁,跟着母亲去**寺敬香。林军的母亲是个典型的中国南方农村五十多岁的妇女,一头花白的头发,因一路走到**寺汗水打湿的两鬓发丝紧贴在脸上,看起来很疲惫,但是两眼却非常有神采,岁月的风霜在脸上刻下的沟壑却掩饰不住她曾经的美丽.身上蓝底白花的衬衫已经洗的有些泛白,却很整洁,裤子也是那种臀部和膝盖补过补丁的发白的蓝布裤,脚上的黑色布鞋沾满了路上潮湿的黄土。

中午时分,太阳把树叶都晒得卷缩起来。知了扯着长声聒个不停,给闷热的天气更添上一层烦燥。母亲还在经堂念经,他饿得实在难受,见庙里没人,便把香案上供菩萨的糕点偷了几个,一个人跑到后山去藏着吃。糕点也不知是放了多久的,他吹了吹上面的灰尘,三下五除二就吞了下去,是咸是甜都没有尝出来就吃完了。然后躺在草坡上,在冬日暖洋洋的午后睡着了。

睡梦中的他被肚子的一阵绞痛惊醒了过来,痛得满地打滚,直到尔后昏死了过去。

他的母亲念完经到处都找不到他,急得在寺庙门口大哭。嘴里一直不停地祈求般的喊着:“菩萨啊!求求你救救我的小儿子,不要让那些挨千刀给吃了,他们要吃就吃我吧,放过我的儿子吧。”传说那个时期人饿极了连小孩都吃,想到这些,他母亲都快急疯了,一直在庙前歇斯底里的哭喊。

说来林军命不该绝,当时离**寺不远处驻扎着一个连的解放军部队。他们闻讯后,便立即组织寻找,派了几个班分头去后山搜寻。几个小时才在后山的一条沟边找到了昏迷中的林军,立即派车把他和他母亲送到了江安市人民医院。医生后来说他是食物中毒,还好送得及时,如果再晚几分钟估计就救不回来了,他算捡了一条命回来。

出院后,林军的母亲带着他去感谢解放军,因为他的命是解放军救的,所以他母亲给他改名叫林军。从此以后,只要一见到军人,他眼里就会绽放出感激之情目光。

飞行2个半小时后,林军回到了省城。一看时间还不到下午4点,便在机场叫了辆出租车直接往江安市开去。

冬天的黄昏来得总是很快,还没等山野上被日光蒸发起的水气消散.太阳就落进了西山。于是,一路的北风带着刺骨的寒意,驱赶着高速公路上白色的雾气,向车的两边游荡;而远处山峰的阴影,更快地倒压在村庄上,阴影越来越浓,渐渐和乌云混为一体,但不久,又被夕阳穿破透出几束金色的光芒。

在路上,林军给女儿打了个电话。“宝贝儿,爸爸回来啦!给妈妈讲,等我一起吃团年饭。”

林军和现在的这个老婆陈英是二婚,他们是典型的老夫少妻。他比陈英大了20岁,他们女儿今年十三岁,刚上初中。个子挺高的,身材均称,不胖也不瘦,是块跳舞的料。她留着齐耳短发,头上总是一左一右地夹着两只发夹,把头发紧紧地拢在耳朵后面,显出一张光滑白净的脸庞。她那张小嘴巴蕴藏着丰富的表情:高兴时,撇撇嘴,扮个鬼脸;生气时,撅起的小嘴能挂住一把小油壶。从这张嘴巴说出的话,有时能让人气得火冒三丈,抽泣不止,有时却让人忍俊不禁,大笑不已。

“好的,爸爸!你给我买什么礼物啦?”电话里传来女儿娇嫩的声音。

“现在保密,回来给你惊喜!”林军神秘的说道。

“好吧,快点回来!”林军的女儿说完匆匆的就挂了电话。

出租车在通往江安市的高速公路上飞驰,沿途车辆较少,天空灰暗的云层压得很低,收音机在播报着雪灾的情况。

“大哥,你从哪里回来?”出租车司机从后视镜里看了一眼林军问道。

“北京。”说完轻轻的笑了几声。

“难怪你穿那么少,不要介意哦!主要是现在雪灾严重,你刚回来,估计还没有来得及加衣服吧。”出租车司机礼貌的说着。

“没事,回家就暖和了。”林军感觉的确比北京要冷一些。

林军的电话响了起来,一看是女儿打来的,急忙接通问道:“宝贝儿,什么事?”林军是老来得子,所以对女儿特别溺爱。叫起“宝贝儿”来心里感觉特别的开心和幸福。

“爸爸,你什么时候能到家,妈妈要炒菜啦?”女儿催促的问道。

“快了,估计还要半个小时吧。”林军挂了电话,看着窗外路旁一排高大的云杉树,一颗颗的向后倒流,感觉时间在飞逝,感觉自己在慢慢老去.....

一阵电话铃声打破了林军的思绪,一看是何文权了的电话。心想想着他咋就那么多事,还要不要让人活了。便怨声载道的拿起电话:“喂!何董,什么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