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娱乐大丈夫 > 第二章 明朝那些事儿

娱乐大丈夫 第二章 明朝那些事儿

作者:书之贤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10:31: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姜成的父亲姜德均是一个很传统的人,或者是工作的原因,总是以传统文人、学者身份自居,因此身上免不了有一些传统老旧的思想。当初姜成报考上海戏剧学院的时候,虽然最后姜德均点头答应了,可一直还是有些微词。

姜德均总想让姜成把自己所谓的传统文化、思想传承下去,因此一直想让他以后从事文学类专业,比如历史、文字研究什么的,可没想到姜成最后选择了演艺专业,想以后当一个演员。

演员,在古代就是戏子,是下九流的行业。尽管现在早就不是了,演员也属于艺术家的范畴,不过姜父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以前的姜成总想做点什么,向姜父证明,即使自己以后当了演员,也不会忘记我华夏文明传承下来的文化、传统、思想,而且还会努力的发扬他们。

聪明的姜成想到了写书,如果能写出一本能让姜德均这个大才子也承认的书,想必他也不会再有异议了。

遗憾的是,尽管姜成很聪明,尽管他从小学习成绩优秀,尽管他因为父亲从事书籍出版编辑工作、从小耳目共染,非常喜爱文学,在写作上也很在行,但想要出一本书还是太难了。毕竟,写书不但要有文笔,还要有长时间积累的功底、素材,最重要的是要编好一个故事,而想写好一个故事,没有一定的经历是不行的。

所以,原来的姜成一直有这个想法,可惜却一直未能实现。

不过现在就没问题了,现在的姜成有着江城一辈子的记忆、经历和经验。不提这么长时间的深厚积累,而江城本身就是一个编剧,正是编故事的能手,而且在他的记忆里还有着大量未来十几年各国红极一时的优秀畅销书,随便拿出一本来都可以让姜德均无话可说。

不过考虑到自身目前的年龄、身份,姜成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把未来那部红遍大江南北的历史著作《明朝那些事儿》剽窃出来。

在以前,一提到历史,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历史教科书上那些死板的记载,除了研究历史的人,没有人会特意的去查阅历史书。除了因为自己用不着,就是那些历史书实在是不好看!

而《明朝那些事儿》的出现,却打破了以前的那些常规,让人们第一次发觉历史还可以这么写。

虽然一样是说史,但本书的作者当年明月用的笔法,却不是以往那些史书笔法。而是一种充满了活力和生气,字字都欲跃然而出的鲜灵笔法。在他笔下,人物不再是一个刻板的名字和符号,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那些事件更是跌宕起伏,叫人读来欲罢不能。权谋之术、战争之策、诡计之术大饱人胃口。

就像本书开篇的话一样:历史应该可以写的好看。

身为编剧的姜成知道,一本好书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读者在读它的时候会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如果有了代入感,读者就会在不知不觉间陷入书中的世界,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而相反,若是没有代入感,读者也就不会有兴趣再去研读那本书。

无疑,以前的那些死板的历史书给不了任何人代入感,尤其现代人对古文的研究越来越少,现实生活中有不需要,懂历史的人越来越少。

而《明朝那些事儿》却不一样,作者当年明月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将那些历史事件像讲故事一样叙述出来,期间给与那些历史人物更多的人性,让那些历史人物的性格更加丰满,犹如一个个活在身边的人一样有血有肉。读者这时才发现,原来历史上的那些帝皇、那些王侯将相同样是普通人,同样有着喜怒哀乐,同样有着这样那样的烦恼忧愁。仿佛穿越了时空,读者感到了强烈的共鸣,那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仿佛近在眼前一样触手可及。

此书成功的将历史草根化,从此历史不再是一个常人遥不可及的字眼,而是所有人都能接触到的事物。

所以,将这本书写出来,不但可以应付姜父的牢骚,还能间接打响自己的名声,一举两得,尤其是自己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名声了,何乐不为?

越想越兴奋,姜成马上行动起来。

首先,找来大量有关明史的书,毕竟是前世的东西,姜成对这本书的记忆只是它的大概以及它的语言风格,还有一些经典的语句。而且姜成也不打算完全照搬当年明月的著作,其中还想写一些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只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才是自己以后立足的根本。

好在是书香门第,别的没有,书是一堆一堆的,而历史书也有好多,其中有不少都是写明史的。

找齐了书籍,姜成再次打开了台式机,点开wod,切换到万能五笔,再次打起字来。

首先输入的是个硕大的标题――明朝那些事儿,接着在标题下面那句著名的话:【历史应该可以写的好看】,然后署名“当年明月”。

紧接着就是第一部《洪武大帝》的正文了,随着传奇皇帝朱重八的故事慢慢展开,这本书也开始一点一点的成型……

※※

横店影视城,上海唐人影视公司下榻的酒店,总裁蔡艺侬缓缓靠在办公椅上,慢慢舒了一口气。

最近唐人正忙于制作《杨门女将》,剧组大小事务、公司的事务,她全要操心,事必躬亲,真的是忙坏了。

身为公司总裁,本不用如此劳累,可惜唐人公司如今不过组建三年,起步太晚,目前公司里的人还太少,能用得上就更少了。身为总裁的蔡艺侬只好身兼数职,将公司慢慢撑起来。

好在唐人公司虽然组建晚,可这几年来却出了几部热播的作品,像《苏州二公差》、《绝代双骄》、《天地传说之鱼美人》、《天地传说之宝莲灯》,都获得了不错的反响。现在正在拍摄制作的《杨门女将》汇聚了两岸三地大量的优秀演员和影视制作人,而且制作精良,可以预料到以后出版一定会热播,到时上海唐人影视公司的名气将彻底打响,正式在娱乐圈立足,到时上海唐人影视公司的将迎来一个蓬勃的发展期,她也就不会那么累了。

不过正因为《杨门女将》十分重要,出不得一点差池。所以唐人公司上下现在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一切都围绕着这部戏打转,确保这部戏制作的精益求精。蔡艺侬现在天天都要片场视察,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亲自过问。有时她也觉得是不是有些太过紧张了,不过一想到这部戏事关唐人影视以后的发展,由不得她不紧张。

这时,蔡艺侬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蔡艺侬微一皱眉,拿起手机一看,是项目部的徐奕明,这么晚了,也不知有什么事?

接听电话,就听见徐奕明兴奋地说道:“k姐,你现在忙吗?”

蔡艺侬又是微皱眉头,这怎么了,一惊一乍的,说道:“不忙,出什么事了?”

“不忙?太好了!k姐,你现在赶紧打开电脑,我今天发现了一个好剧本,已经发到你电脑里了,您赶紧看一下!很不错!”徐奕明连忙急切地说道。

徐奕明是公司项目部总监,负责塞选剧本,从业多年,眼光独到,既然他说是好剧本了,一定很不错。

公司现在正缺乏好的影视项目,若是真的不错,正好明年立项制作。

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连好网,点开公司内部共享文件里面的剧本文件夹,正有一个新的剧本文件。

“下一站,幸福?名字起的到还不错。”蔡艺侬自言自语道,“就是不知内容怎么样?”

【有些人的人生,是直达车。】

【有些人却是慢车,中间总要经过许多站,经历许多人。】

【有人总是下错站,坐过头,不是错失了窗外风景,就是错过了身旁的人。】

【没有人知道,能陪自己坐到终点站的人,究竟会是谁。】

【相爱的人,真的就能一路到达人生的终点站吗?】

蔡艺侬很快就被企划案的大纲吸引住了,眼神中流露出几丝凝重与光彩,反复阅读几遍企划案后,又立刻拿起接下来的剧本仔细阅读起来。直到八集剧本全部看完后,蔡艺侬才意犹未尽的将眼睛移开电脑屏幕。

揉了揉太阳穴,缓解一下微微有些发胀的脑袋,蔡艺侬又是自语道:“有多久没有这样看剧本了?”

从业多年,经手的剧本不计其数,好坏一眼就能看出来。蔡艺侬可以肯定这个剧本很好,有大卖的潜质。

拿起手机,拨给徐奕明。

“怎么样?奕明知道蔡艺侬一定已经读完剧本,连忙问道。

蔡艺侬一边看着电脑屏幕,一边对徐奕明沉声道:“这个剧本是谁写的?”

“是前两天有人寄到咱们公司的,被下面人发现后送到我这里的。我看不错,马上联系你了。”

“速度联系这个作者,我们一定要拿下这个剧本,明年公司业务就全靠它了。”

“那这部戏……?”蔡艺侬知道他的意思,拍板道:“你马上通知策划部的,就此立案,等剧本拿下来后,马上开始前期准备。这部戏你挂名做个监制,负责一部分事宜。”

“好嘞,k姐!”徐奕明兴奋道,“你就放心吧。”

“对了,”蔡艺侬想了想又说道,“你联系完这个作者,把他约出来,我明天就回上海,我想见见他。”

“知道了,k姐。”

两人又说了几句,便结束了通话。那边徐奕明兴冲冲地去准备了,这边蔡艺侬又把《下一站,幸福》的剧本点开,重新看了起来,一边看一边喃喃自语道:“希望这回又能挖掘出一个人才。”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