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娱乐大丈夫 > 第四十八章 我为歌狂的启发

娱乐大丈夫 第四十八章 我为歌狂的启发

作者:书之贤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10:31: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月份对于学生来说已经是离寒假不远了,但是更重要的是期末考试要到了,真是痛苦并快乐着。当然作为影视类的院校,上戏的期末考试肯定会有些不一样,但是考试就是考试,都是很让人紧张的,挂科可不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不过这对于此前一直很用功读书的姜成来说不算什么难事,不敢保证门门都九十分以上,但八十分以上还是有把握的,所以并没有紧张复习。

不止姜成,这几天胡歌他们三个也都没有拿着书本埋头苦背,而是天天捧着一本厚厚的剧本在宿舍里看着,还不时阴阳怪气,哦,不是,是抑扬顿挫的朗诵着剧本中的台词。

原来,经《长生不老》的宣传,胡歌三人最近也是人气飙升,被远近所熟知。这不,一个话剧团找上门来指名要他们去演一部话剧,名叫《我为歌狂》。其中胡歌是演男一号楚天歌,袁弘是演另一个男一号叶峰,而孙晓则是出演其中的活宝盖世爱。而且“楚天歌”的原形甚至就是胡歌,可见他现在的人气。

本来,那个话剧团还想找姜成的,不过被姜成婉拒了。

《我为歌狂》,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继《宝莲灯》之后的又一部动画大制作,也是中国第一部校园音乐题材的动画片,影片以青春、节奏和崭新的视听形象开辟了中国动画片历史的新篇章。在不少大人眼中,《我为歌狂》一书和电影《哈里-波特》一样,具有不可思议的魔力!

去年夏天在上海,同名卡通片热播,该片同名短短几月中加印6次,销售30万册。在温州的情况更有些特殊,卡通剧尚未播放,前期也未有对书进行炒作,但书却先热起来。

当时甚至有些人说以《我为歌狂》为代表的中国动漫开始觉醒,不过姜成却不以为然,并非是姜成有意偏袒日本漫画。事实上,中国动漫无论在画工、人物构造、声优还是故事情节都和日本有着一定的差距。

首先是画工,这点是姜成最奇怪的地方,难道中国就没有好的动画师吗?看这几年,《西游记》、《宝莲灯》、《我为歌狂》,都是不错的动漫作品,可再待几年呢?什么《哪咤传奇》、《大耳朵图图》、《天眼》、《美猴王》、《围棋少年》……有的画风画工上就是在吃老本,有的甚至不如《西游记》,怎么回事?这进入了,别的行业都在进步,怎么这中国动漫行业还在倒退呢?像2009年中国内地版的《三国演义》,不说画风是否老旧,也不说剧情是否雷人,就说这人物塑造,基本上就是完全照搬原著《三国演义》的描写,像青脸的吕布,矮挫胖的曹操……倒是挺尊重历史,可这有什么美感吗?

其次是人物的构造,这点姜成很无语。好人就必须是帅哥o美女,而坏人不管本身是美若天仙还是帅得乱七八糟的,一律面目狰狞,一副吃人的样子。这样的动画根本没有悬念,让人索而无味。就不知道多注重一下心理描写吗?看看《eva》,人家那心理描写是多么的细致!怎么中国就没有呢?东方人的细腻都跑哪去了?

再次是非常致命的缺点。缺乏现象力和过于保守!都是从小看到大的那些崇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像《哪咤闹海》、《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大闹天宫》等等,翻来覆去的拍,翻来覆去的播,就不能换点新的?我国上下五千年,文学著作犹如恒河沙粒不可计数,随便挑出一个,再旧瓶装新酒地加工一下不就成了?像《功夫熊猫》,那剧情有什么新意吗?还不是老套典型的那一套,一个平凡少年追逐梦想、寻找自我,从普通人成为神龙大侠的一个成长过程,最终击败大坏蛋,找到了自信勇气,明白了责任,当然这个少年是一只废物般的胖熊猫。怎么人家就能迷倒全世界,而我们就做不到?仅仅只是技术不行吗?最让人羞愧的,人家还是用的我们的东西!

再来是声优,这点中国差日本九条街都不止啊!人家有专门培养声优的学校,而中国呢?动画片配音都是影视明星客串的!不是说不行,只是没有人家那么专业。人家可以同一个人在同一部动画片里配好几个不同人的音,中国人有这能耐吗?古时那口技都传哪去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动画面对的对象太低龄化,基本都是五岁以下的小朋友,完全没有面对青少年,乃至成年人的。而日本动漫呢,基本上面对的是所有年龄段的观众,每个年龄段的人都能从中找到乐趣。

所以难得碰到一个青少年可以看的,江城当时是非常喜欢《我为歌狂》的,不说动画片看了n遍,就是它里面的歌曲他也听了n遍,他当时还得意了一把,因为从小家境贫寒,他对流行什么的一向都不怎么敏感,经常比起其他人要慢上一拍,但是这一次他可是被青春闪了一把腰,走在流行当中。

《我为歌狂》动画电影、卡通片姜成都是看过的,但是胡歌他们几个有没有出演这部话剧他就不知道了,究竟是本来就有呢,还是自己重生以后的蝴蝶效应?真是没想到《我为歌狂》竟然还有话剧版!姜成不知道的是,不止是话剧版,还有歌剧版,甚至在今年夏天还会开拍电视版的。

不过《我为歌狂》倒是给了姜成启发。他想了一下,《我为歌狂》之所以能够大获成功,无非就是扣住了时下年轻人的喜好而已――流行音乐,年轻、流行、叛逆、好听的音乐,还有乐队间的对决,无一不让时下的年轻人觉得帅呆了,酷毙了。

一个想法隐隐在他的脑中形成,是不是可以拍摄一部歌舞电影出来?

歌舞电影作为一种类型片,曾在上个世纪30年代在西方曾风行一时。中国歌舞片的发展与世界同步,但又有别于好莱坞类型的歌舞片。中国歌舞片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歌唱片、音乐片,以1948年的《歌女之歌》为代表;第二阶段:独特的样板戏形式,以《东方红》为代表;第三阶段:剧情片 音乐唱段,以香港老歌舞片《三笑》为代表。只是汉民族的性格偏于深沉稳重,对礼仪的重视使得歌舞方面历来受到限制。

但是无论在哪里,人们都是喜欢歌唱,喜欢跳舞,喜欢在此之间释放自己的热情,其中尤以青少年为甚。年轻人就像朝阳,总是青春洋溢,到处散发着青春阳光,喜欢表现自己,将自己“秀”出来,也许虚荣,但这是年轻的专利,这让会让青年人更加的成熟自信,而歌舞正是最好的途径。君不见,虽然家长都不允许,但还是有很多青年人喜欢去迪厅跳舞吗?而ktv更是年轻人们的游乐场!

而事实上,中国一直就缺少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舞电影。

不过这并好做,因为一些传统观念的作祟,很多家长都认为唱歌跳舞是一种不误正业的表现,偶尔为之还行,可要是以此为追求,那就是反主流了,这也是为什么歌舞片在中国发展艰难的原因。

所以要拍的话,就不能拍摄那种文艺性的歌舞剧情片,因为他们在中国没有市场,无论大人小孩都不会去看。所以只剩下了第二种选择,青春类、校园类的歌舞片。这类歌舞片没有什么沉重的主题,主要就是讲述那个时代里年轻人的心态;或者是对梦想的执着;或者是对爱情的追求。这种电影一旦拍好,就会爆发出无与伦比的热潮,瞬时席卷全球的学生阶层。

如果此时有一部像《我为歌狂》这样的青春时尚的歌舞电影出现,想必一定会吸引一大堆年轻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