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娱乐大丈夫 > 第九十七章 收购

娱乐大丈夫 第九十七章 收购

作者:书之贤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10:31: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距离确定克里斯托弗-诺兰为《休斯先生》的导演的事已经过去了一周时间,那天下午几人就到奇城电影公司总部拟好了合同,之后姜成将电影剧本正式交给了诺兰,而林奇则直接将那6000万资金拨给他。

俩人的干脆利落再一次惊到了诺兰夫妇,却也让他们更加感动,诺兰一再强调自己会拍出一部精品电影出来,回报奇城电影和姜成、林奇对他的信任。

之后奇城电影第一时间就公布了这一项最新计划,将会制作一部霍华德-休斯的传记电影,投资6000万以上,导演是克里斯托弗-诺兰,编剧又是那个神秘的city-jiang,电影命名《休斯先生:飞行家》,预定会在2003年年底上映。

电影界、影迷粉丝、媒体都再一次惊讶得张大嘴巴,这奇城电影的步伐也迈得太快了吧!

二月末成立的公司,四月初第一部电影就问世了,随后上映近三个月,赚下了2.65亿美元的全球票房,震惊世界。而在此期间,那位年轻导演林奇的脚步却没有停下,紧接着就是第二部电影的拍摄,如今这部名叫《宿醉》的电影已经制作完成,年底就要上映,速度快得惊人。而现在,奇城电影公司的第三部电影就要投资制作了。不过导演换了人,不再是那个年轻导演了,也对,这种传记类的电影还不是他那种年轻人能玩得转的。

但导演换成了克里斯托弗-诺兰,他是谁?《记忆碎片》、《白夜追凶》的导演?那个刚刚证明了自己的商业能力,不过却被质疑艺术性逐渐丧失的怪才?奇城电影就那么放心大胆的把6000万的资金交给他?

这件事很自然的形成了轩然大波,不过一般人只是吃惊这家公司的大胆举动,而米拉麦克斯和华纳这两家公司却在暗自后悔自己慢了一步,让奇城电影钻了空子。他们一直对霍华德-休斯的故事感兴趣,原本计划明年就确定拍片计划,目前已经确定了导演会是马丁-斯科西斯,只是还没有去购买影改编权。没想到奇城电影公司的下手速度这么快,不但很快就搞定了改编权的事,还马上确定了导演,就是那个之前就想要制作这部电影的克里斯托弗-诺兰,那个他们之前排除掉的导演。

这让那两家公司好像吞了个苍蝇一样难受,只能一边遗憾这个电影计划的破产,一边诅咒奇城电影在这个计划上的失败。

“从1万美元到2000万美元,再到如今的6000万美元,不到半年时间,奇城电影就完成了大跨步的发展。但只希望这个发展是稳定的、持久的,而不是像流星一样转瞬即逝。奇城电影公司在年轻的领导者miacle-lin的领导下究竟能走多远?让我们拭目以待。”――《洛杉矶时报》。

流星?

奇城电影公司自然不是,不过这点除了那两位年轻的领导者外谁都没有绝对的信心。不过现在,连林奇都有点不自信了……

“我以为你只是说说的,没想到你的动作这么快!”林奇一脸无奈的看着姜成道。

姜成斜眼看着他道:“我以为相处了这么久你已经有些了解我的性格了,没想到你还是不了解,这让我有点失望!”

“这不能怪我啊!我只知道你是说到就要做到,谁知你这‘做到’会这么快!”林奇颇有些无语道。

“我这人做事不喜欢拖着,能快点做完就尽快做。时间宝贵,能省点是点!”姜成严肃说道,看着林奇的眼神颇有些奇异,好像在说“你怎么这么不懂得节约时间?”

“我忍!”林奇看着心中有火,但面对这样一个怪才,他却不得不忍耐,只是说道:“动作这么快你就不怕有什么遗漏之处,以后会出问题?须知,慢工出细活!”

“把合约做好就不怕以后有什么问题。”姜成耐心解释道,“我们只是投资者,只负责出钱和验收成本,至于中间的过程我们一概不用过问!又怎么会有问题?”

“好吧,希望你是对的!”林奇无奈叹道,默认了姜成的说法。

你道林奇为何如此无奈,只因姜成的动作实在是太快了,在一周之内就将之前进驻it业的计划做完了,而且还是超额完成!

首先,他花了两天时间找到了一家名为pya工作室的公司,直接找到公司的负责人,言明自己想要收购这家公司,并直接答应注资700万美元。那家公司如今已是负债累累,作为公司创始人的埃文-威廉姆斯一直撑得很辛苦,如今有人愿意收购但却还同意他继续出任公司的负责人,他考虑了不长时间就同意了。

上个世纪90年代,埃文-威廉姆斯和梅格-胡里汉一起成立了pya公司,并于1999年8月向公众开放测试blogge服务,现在快要三年过去了,blogge越来越成功,pya公司却游走在倒闭边缘。

因为blogge的业务是完全免费的,目前它找不到任何的可盈利方式,随着2000年纳斯达克科网股泡沫的破灭,它变得更加的举步维艰。那时公司的账款只出不入,又没有一块钱的风险投资,pya公司很快就没有钱了,更是连续几个月地拖欠着员工们的工资,这件事的糟糕后果很快在2001年初爆发了。

公司员工们大规模地离去,包括了创始人之一的梅格-胡里汉。连创始人都辞职?!这可以说是必死无疑的局面,倒闭似乎已经成了事实,剩下的只是选择今天还是明天宣布而已。

但是另一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没有放弃,他依然苦苦地支撑着blogge的正常运转,但他也放出了寻求资金的消息,希望能得到帮助,度过难关。但几个月下来,却无人问津,苦得他只好四处借钱用以度日。

苦苦又支撑了一年多,眼看公司有了起色,却天天被债主逼上了门,已经有些绝望的埃文-威廉姆斯此时已经起了把公司卖掉的念头。而这个时候,却有一个人愿意对它注入700万美元的资金。

“是的,此时我没有打算靠它赚钱。”姜成耸了耸肩,看着眼神有些呆滞的林奇和约翰-韦伯,笑道:“我收购它主要是觉得它很好,你知道每个人都可以写、可以秀、可以分享,这会是以后潮流!”

博客是未来的潮流,这点他可太清楚了。

这东西类似于一种分享式日记,可以和别人分享自己最新的生活、心态、观点;以后自己可以回去翻看,看看自己当时的情况,也可以同样地去了解朋友们和其他人的,非常有趣。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之间的距离正被不断缩进,这加剧了人们对于分享和互动的渴望,blogge正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生活上的事、对于时事的评论、等等……你想分享什么就是什么,也难怪这在未来会是潮流。

而在未来,尤其是随着手机的快速发展,**的兴起使博客爆发出巨大的力量,进而深入到各行各业,成了一个联系人们关系的重要纽带。

姜成知道,如果此时自己不出手的话,pya公司将会在明年被快速发展的谷歌公司收购,而这个起初被所有人都不看不好的项目却在几年后为谷歌赚下了每年十几亿的利润!

“博客就是一只长线潜力股,它以后一定会赢利的,但要慢慢来,前提它他现在不会倒闭!”姜成笑道,“所以我会注资,相信我,这个东西会在未来震惊世界!”

不过这句话此时除了他谁都不信,只有陈旭稍稍考虑了许久,但还是没能看出这个blogge会有什么作为。但此时木已成舟,谁都无法再说什么了。

姜成对pya公司注资了700万美元,除了帮埃文-威廉姆斯还清公司所有的欠款,还购买下这家公司60%的股份。他没有选择100%收购的方案,因为blogge是要继续发展的,这都是埃文的工作,而一个拥有公司40%股份的第二大股东,和一个受雇打工的人,对于公司的心态是截然不同的,pya公司需要一个充满热情和才能的ceo!

由于整家pya公司就是埃文-威廉姆斯和他的公寓,所以提出意向后,埃文便从旧金山来到洛杉矶面谈,一切都很顺利,在律师编好合同之后,就在奇城电影公司的会客厅完成了签约。而后埃文-威廉姆斯将把整个pya公司搬来洛杉矶,并拥有一家正式的公司住址。还完债款后,他还有400多万的资金,凭这些钱blogge将能有一个飞跃式的发展,而新的pya公司将很快腾飞!

……

第二项计划在众人看来还稍微靠点谱,那就是购买谷歌公司的股票。不过姜成的手笔依然是那么大,直接掏出1500万美元购下了谷歌3%的股份!虽说这家公司这几年发展势头良好,不过现在一般人喜欢用的搜索引擎还是雅虎啊,也不知道那个一脸“赚到了”表情的姜成哪来的信心。

其他人不了解,姜成还不了解吗?以后未来全球第一的搜索引擎,谁不知道是google啊!这几年正是这家新兴it公司快速腾飞的时候,需要大量资金,股票正便宜,那还不大收特收?

不过他也没有料到,不过1500万美元就能在此时买到谷歌3%的股份!未来谷歌每年营业额都在百亿以上,凭着这些股份他每年的分红都能拿到几亿美金,这么好的事上哪找去?

……

第三项计划又不那么靠谱了。他找了一个名叫陈士峻的华裔,给了他100万美元,要求他为奇城电影设计一款全新的官网,能分享图片和视频,说是为了以后公司电影的预告片的宣传使用。

开玩笑!有钱也不能随便花啊!只是重新设计一款能看和分享图片、视频的网站而已,用得着花费100万美元吗?还找了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

姜成的目的其他人自然不会知道,他投资的其实不是那个网站,而是陈士峻这个人。

陈士骏,1978年8月在台湾出生,8岁跟随父母移居美国伊利诺伊州,1999年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就读。还差几个月大四毕业时,他就前往了旧金山硅谷投奔校友拉夫琴开办的第三方支付公司paypal,2002年paypal成功上市继而被ebay收购,他分到了200万美金。

就姜成前世所知,在明年他会离开paypal,而后进入the-facebook任工程师。2004年,他又辞掉了在the-facebook的工程师的工作,与老友乍得-赫尔利一起创业,这两位也就是youtube的创始人。

youtube,未来全球最大的影音内容分享网站。2006年10月,google公司以美元,收购了这个网站,是google有史以来最大笔的并购。而在未来,它每年都能给谷歌带来几十亿的利润回报!

当然,现在还不是youtube出现的好时候,所以姜成也就没有提这个计划。不过有了奇城官网这个计划在前,相信会给陈士峻很大的触动,未来当youtube出现的时候,谁会是它的投资者?

奇城电影公司无疑会是首选!

……

除了这三个计划外,姜成没有忘了自家的电影公司。

由于要制作《功夫熊猫》,x-lin特效公司最近已经开足了马力,拿出了最好的特效成果,但姜成却有点不满意。虽然这特效已经很不错了,但离姜成心目中08年版的《功夫熊猫》的水平还有段距离。

寻找一家适合收购注资的特效公司,是最近奇城电影的一个工作重点,经过姜成、约翰-韦伯和x-lin公司总裁莱尔顿-斯科特等人的挑选和考察,终于把目标定在一家名为“图像引擎”的加拿大公司身上。

1995年,格雷格-霍姆斯和合伙人克里斯托弗在温哥华成立了图像引擎,目前的规模并不大,主要做一些电视广告的视觉特效;而在影视方面,它的作品只有电视剧《星际之门sg-1》。但《星际之门》从1997年开播到现在,好评如潮,它的特效也受着粉丝们的赞美,图像引擎的工作有一部分的后期合成,还有建模等等。

它的主要合成软件是数字领域的nuke,自然是购买回来的使用权,也许没有数字领域用得那么好,但它对nuke的再研发和使用,绝对是值得称道的。而建模方面,这个把第一步工作,图像引擎也有着不容小视的经验。

但总的来说,它现在只是一家很小的公司,虽然名叫“图像引擎”,却缺乏强大的3d视觉引擎,没有毛发骨骼等的生成技术……

不过这一点是正常的,如果直接收购有能力的特效公司,价格必然会翻几番,而且别人不一定肯卖。他们之所以看中图像引擎公司,是因为它的发展潜力,它现在的员工来自于世界各地,加拿大、美国、新西兰、中国……有十几个国家,背景非常多样性,他们不停地招收着各地的人才,说明这家公司勇于创新和探索。

公司创始人格雷格-霍姆斯并不是什么技术狂人,而是一个很善于经营之道的人,多年的工作让他拥有着广泛的人脉,包括很多业内的后起之秀,例如《黑客帝国》的高级技术总监霍恩-沃尔什、运动图像公司的计算机图形学研发主管彼得-伍尔斯等人,以他的话说:“我可以花一个月时间,招募到一支成熟的、足以应付一部电影工作的视觉特效团队;还有一个顶尖的技术研发部门。但是我需要资金。”

而奇城电影可以提供资金;x-lin特效公司还可以分享3d引擎、毛发骨骼生成等的技术,还有约翰-韦伯、莱尔顿-斯科特的人脉,两家公司可以互补,共同组建一个超级的3d特效动画技术的研发部门。

所以姜成决定收购图像引擎公司,再向它注入资金,招募和组建顶尖的团队,购买现有的软件技术,扩展成为一家蓬勃向上的新兴特效公司。

格雷格-霍姆斯对此自然是非常高兴,只要有了资金,他就可以开展自己筹谋已久的发展计划。原本在他的计划里,图像引擎起码先需要再平稳地积累五年,才有机会慢慢地发展起来。但是现在奇城电影资金充沛、目标远大的收购,直接把图像引擎提前了五年,甚至是十年。

他也带着公司的团队们,从温哥华来到了洛杉矶,就具体的收购和注资方案进行商议。注资方面其实不需要多谈,当奇城电影成为了图像引擎的最大股东,不可能放着不理,违反自己的收购目的;关键是收购的细节,包括股权的比例和收购价,办公地点要不要转移、以后的薪水福利,还有会不会做出裁员的调整等。

奇城电影给出的方案是,收购后图像引擎会是一家独立子公司,自主地运营,薪水福利会得到相应提升,更不会有裁员的情况;至于办公的地点,依然在温哥华就好,姜成和林奇已经计划将来会在那里兴建一座属于奇城电影公司的摄影棚,那里也将会有一堆后期剪辑、配乐等的后期制作工作室将要建立,再加上图像引擎的特效制作,正好不用两头地跑。

不过技术研发部门,或者说一家新的合资公司,将会设立在洛杉矶。

格雷格-霍姆斯等人对于这个方案很满意,所以现在谈判桌上的重点,就是收购价的问题。奇城电影的目标是700万以内得到85%的股份,也承担着招募人才时稀释的合伙股份,但不会超过25%;700万似乎不多,但对于目前的图像引擎来说已经很公道了,而且真正花钱的地方是收购后的注资扩展,原先图像引擎的股东们的股票,自然也会更加值钱。

尽管价格很公道,但完成整个谈判还是需要时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定,一来是因为合同细节需要慢慢敲定;二来是因为正常的一个表现:“矜持”。

但收购的事基本已经板上钉钉了。

而这几件事全加起来用的时间只有短短一周。

“说实话,你是不是纯粹来打击我们的?看你的办事效率,我真有一头撞死的冲动!”林奇颇有些夸张的说道。

姜成耸了耸肩说道:“我已经三番五次说了,我做事不喜欢拖着。”

“就city这个办事效率,以后要是不怕电影了,全力经营公司的话,相信很快就能成为一个商业巨头。”约翰-韦伯却是对姜成大加赞赏,直说这几件事做的干脆利落,真有顶级ceo的风范。

这次姜成却没有说话,只是笑了笑。

开玩笑!这几件事要是没有前世的记忆保底,他根本做不来,搞金融、做生意都不是他的活,他还是安心拍他的电影好了。

不过姜成又一次证明了自己也很会烧钱。

做这几件事他都没有花奇城电影公司的钱,而是自己掏的腰包,转眼间又是3000万美元花出去了。

再算上投资《功夫熊猫》的1亿美元,短短几个月内,他那3亿美元就只剩下1亿2000万了。不过好在美国这边一时没有地方用钱了,他可以安心把这些钱都用在国内那边了。

在国内,他还有一个大计划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