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春深日暖 > 第139章 卖家业山穷水尽寻生计柳暗花明

春深日暖 第139章 卖家业山穷水尽寻生计柳暗花明

作者:怀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7 18:01:33 来源:小说旗

蓉姐儿真的找了成堆的丝线绢布来,宁姐儿拿到绢布丝绳子的头一日,就把这些个一样样分开来,问明了两个丫头都是会做针线的,也不叫她们干别的,先把一匹绢按大小裁了出来,她自个儿劈丝分线,按着颜色绣最拿手的梅兰竹菊。

“原在家里只拿这个搪塞师傅,想不到还有用的一天。”宁姐儿笑着又锁好一道边儿,抬头冲蓉姐儿笑一笑,搁下针线站起来给她添了茶。

蓉姐儿只要下了学就过来寻她,也坐在榻边帮着她做,宁姐儿承她的情,不拦了她,她手比蓉姐快的多,做得一二日便手熟起来,这样绣一个角的花帕子,一日好做个十来方。

可做这东西伤眼睛,那些积年当绣娘的,不到四十眼睛便糊了,宁姐儿再承她的情,眼色还是会瞧的,抬头一看甘露兰针两个面上想劝不敢劝的样子,便歇一回,拉着蓉姐儿说几句话。

又或是靠了窗做上一会儿就往小院子里转一回,□□正盛,太阳又好,往哪儿看都是好景致,便是俞氏,也叫宁姐儿扶出来加了件厚衣坐在廊下:“叫我娘看一看柳色杏花也是好的。”

俞氏身子虽一日一日好起来,可人却还不清醒,时常说些胡话做些胡事,常要宁姐儿哄着她,看着她。

外头风大,劈好的丝线吹乱的耽误功夫,宁姐儿便放下绣帕,拿小竹筐儿盛了丝绦打起节子来,她打得一个玉蟾吐珠,拎起来给蓉姐儿看:“瞧,这一个我还是跟你舅姆学的。”

蓉姐儿走了,宁姐儿便跟妍姐儿成了玩伴,时常往沈家跑,跟妍姐儿两个坐在梧桐树下学的针线,既是邻居,孙兰娘初掌丝坊时又跟陈阿婆讨教,便炒些小菜,烫上茶酒送到陈家去,宁姐儿要学,指点一二就够她受用了。

“这个那么精巧,倒比那些绣帕子卖得出价去。”蓉姐儿也听了一肚皮的生意经,不独王四郎,便是秀娘在泺水,也是做过小生意的。

宁姐儿不知道价钱,却晓得东西自然是越精致的越贵,越能得出价儿,她做这些原是瞒着哥哥的,不想叫哥哥觉得他养活不了妹妹跟亲娘,不能叫安哥儿出去问价儿,蓉姐儿又是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便是问她,她也只晓得这东西贵些,到底几文全不知道。

若是问些柴米油盐酱醋,蓉姐儿倒明白,如今家里全是她在记帐了,这些个,只来了货郎叫丫头抓了大钱去买回来,看了这个络子估摸道:“这一个怎么着也要十文钱罢。”

玉穗儿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甘露也跟着笑:“姐儿还是当家人呢,管得大帐,小帐却不明白了,这一个挑在我们门前怎么着也得二十五文。”

宁姐儿听了心头一喜:“真个!”一方绣帕也不过十五六文,这还是在金陵,样样物件都价贵些才有这个价钱,若是在泺水,顶了天卖个七八文。

她先是喜过,又叹口气:“可不得贵,这丝绳比泺水贵呢。”丝绳绢布彩线,成本高了,自然卖的价贵,想要多销就得薄利,进袋里的钱还是少。

宁姐儿一泄气,蓉姐儿赶紧安慰她:“咱们家也常有货郎来,你也别托你哥哥,只托了货郎寄卖,咱们这样的要卖二十五文,往那些个高门大户钱也不少,卖出两个饶他几文钱就是。”

大宅门里头的丫头偶尔也有做这些个的,王家从江州带来的丫头少做这些,因着父母都远,家里没甚要补贴的,原留在宅子里头那些却常做,货郎担子上头还有卖绢布丝绸彩线的,这些丫头活计轻闲的,五日就好来收一回,也算是一门进项。

宁姐儿听了叹息一声:“如今也只如此,你且不知道,我原想的,是能典个铺面来,还做小食生意。”宁姐儿同蓉姐一样,小时候便看着陈阿婆开脚店,沽了酒卖,后来又有秀娘寄卖小食这一个,她到如今还记得秀娘卖面的事,陈阿婆没少感叹过,说秀娘一个女人家,靠着卖吃食,也能

养活自身还带一个女儿。

“我心里很是敬佩婶娘的,等卖了家里田跟宅子,能余下些个,便同哥哥商量着开个小食店,我自个儿当掌柜的。”宁姐儿说着把把绳儿一翻,拿红丝绳儿编了只圆头圆脑袋的金鱼,若能买些便宜珠子当眼睛,这一只好卖三十文。

往常在家,她也是个手上撒漫的主儿,打赏下人也是一抓一把大钱,哪里似如今一文一文的计算,可看着俞氏这模样,却不能不多攒着些,如今还是靠着王家才能用得起汤药,再往后还能吃别人一辈子不成。

前日大夫又给开了一付桃仁汤喝,还须得用旧年腌过的桃仁,宁姐儿问明了大夫这汤是要常吃才好散瘀的,便卖了一回帕子络子,趁着桃仁还是时鲜货价贱,买了一瓯儿回来,自个儿腌。

心里自然不是不苦,可眼下哪有她诉苦的时候,咬牙捱过去前头才有路走,家里就是靠着小脚店起来的,不过重来一回罢了。

“我算过了,家里那些能卖的都卖了,下人寻人牙子发卖出去,余下几十两总有,我看哥哥还想做丝绸生意的,先开个脚店出来,等有了本钱,再收了绸来卖。”宁姐儿心里有主意,蓉姐儿却咬起嘴唇来了,跳起来就去找秀娘。

她那陪嫁单子上头,可不就有好几个铺面,也不知还有没有没租的,好借了宁姐儿使,去寻了秀娘一说,秀娘道叹起来:“哪里似你们想的这么容易,她一个年轻面嫩的姑娘家,还没往大街上去,就先叫人说一回。你看那开脚店的,可有未嫁的姐儿?”

“再者说了,开脚店便要同那些个三教九流打交道,就是新嫁的嫩妇都不好当垆,她哪里能做这事儿,这是戳她娘的心窝子呢。”还不独这些,开脚店要进得好酒,连王家酒楼开到如今还在亏本,脚店若不寻个好焌糟,谁还来吃酒,人生地不熟的,开店哪里这么容易。

“那宁姐儿可怎办?她好可怜呢。”蓉姐儿往秀娘身上一缠,摇着她的胳膊央求,她还是小时候干过这个,等有了茂哥儿,便只看茂哥儿怎么撒娇了,果然,她才搂了秀娘,茂哥儿就从地上站起来,伸了手点住她,瞪大了眼睛:“不许!”

“就许!”蓉姐儿也冲着弟弟皱鼻子,茂哥儿听见这声扁扁嘴巴要哭,这回不独蓉姐儿,连秀娘都不理他,他委屈的蹬蹬过来,一把抱住了秀娘的腿。

“这么着,先别急,他们还不定是不是呆在金陵呢。”往泺水讨生活自然更便宜些,可秀娘瞧着安哥儿是个有心气的,不肯就这么灰溜溜的回乡去,不日就要跟着王家的船回泺水,等料理了那头,再看往哪处安身立命。

蓉姐儿丧着一张脸回来,把秀娘同她说的,一句句说给宁姐儿,两个人儿都不成想开个脚店这么难,皱了眉头也不说话,一屋子的丫头无事都帮着宁姐儿做些细活计,便是打不来络子,分丝绳儿总会的。

玉穗儿金缕兰针甘露几个俱都坐在廊下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想走一走春困,听见这些也跟着出主意,玉穗儿是金陵本地人,把一把丝绳点了五根数出来交到宁姐儿手上:“我看,倒不如租一条船,在河上卖吃食,我家原就在河边上,常有画舫路过,做些吃食,摇了橹,不比脚店开得远么。”

蓉姐儿宁姐儿两个对看一眼,跟着眼睛一亮,这活计不必交租,不必同那些个下九流的打交道,还活得开,只须买一条船来,在河上叫卖,只要东西做得好了,不愁卖不出去。

便跟江州荷花节一样,做些干净吃食,摆在船上,一路叫卖过,连脸都不须露,若是做得好了,赏钱就不少,这却比脚店更好,脚店只做下层生意,挨着画舫做的却是贵人生意了。

宁姐儿恨不能赶紧把这会动的脚店开出来:“可不是,婶娘那时候也是推了车的,这会动才活络,挂上酒幡,再唱菜名儿,我还会弹琴呢,自家不须露面,雇个人便是。”

她越想越觉得可行,心里有了奔头,脸上也笑起来,连坐着看景的俞氏也跟着笑,也不知道她听懂了没有,也不搭话,就这么看着宁姐儿,挨过去伸手摸她的头发。

蓉姐儿跟只燕儿似的到秀娘面前吱吱喳喳,等王四郎回来了,又缠了他,王四郎手一挥:“这值得什么,一只小艇而已。”

他也喜这对兄妹相依,却不靠着别个:“我今儿还跟吴兄打听呢,这事儿是百户所办的,如今却不归百户所管了,上头那一位,苍蝇腿上还得刮出一两肉来,哪里这么容易就放出来。”

“那陈家这些东西岂不是要不回来了?”秀娘叹息一声:“这些个官老爷,对着商户已是盘剥一层,还拿这些个昧良心的钱,也不怕雷公劈。”

“真个怕神明,那还做得什么官儿。”王四郎说得这一句,蓉姐儿已经端了茶上来,又给他捶肩又给他拍背,拍的王四郎通身舒坦,捏捏闺女的鼻子:“爹这点头发全叫你给骗光了,这事儿也不是这么说,济民所里好歹还有五十来人呢,这些可俱是身家性命,怎肯干休,若有个挑事儿的闹一闹,总不好全吞了,多少也要吐出来些才能抚民。”

爹,”蓉姐儿抱了他的胳膊就摇:“她们家好可怜,”说着把头枕在王四郎肩膀上,自她长大还再没这样亲近过:“我还记着呢,爹要是没了,我就同她一样。”

这话一说,秀娘伸指就戳她的额头:“呸!又说这些风话,怎么都教不会你了!”她再要上手,叫王四郎一把拦住,反手摸摸女儿的头:“已是帮着疏通了,我叫安哥儿,往吴家去拜新升的百户去。”

吴少爷新官上任,王四郎跟吴家关系这样密,既想帮着吴策讷,又想帮手陈安,便在安哥儿面前透一句,叫他去拜谢新升任的百户大人,若不是他,陈家一门都死在水寨里了。吴策讷本就算是陈家的活命恩人,又最是个急公好义的,他使了人去问,比王四郎疏通更容易得多。

“也好,总该拜见一回,到底是恩人呢。”秀娘还没转过弯来,蓉姐儿已然知机,弯弯眉毛,磨着王四郎撒一回娇,等要回房,先住宁姐儿院子里转。

甘露一把拉住:“好姐儿,天都晚了,那陈家哥儿不定甚时候回来呢。”他一向不在,蓉姐儿倒忘了还有他住在院子里,可她哪里忍得住,到底把玉穗儿叫了来,把事报给她知道。

不意安哥儿已是在宁姐儿面前说了,他先瞧了俞氏,见她睡着,退出来看看妹妹,再瞒着他,他也约摸知道些,她便不是会开口的性子,院子里头摆的腌桃仁瓯儿,还有罗汉床上那些个绢,他俱都瞧在眼里,只不说出破。

“等这儿事了了,哥哥就回泺水去,把那百来亩地卖了,等娘好一些,能上路,咱们还回泺水去。”安哥儿这句才说完,就看见妹妹拧起眉头。

“哥哥想的太好了些,爹那些货,可还差着人的帐呢。”宁姐儿说这一句便叹息一声:“光是烟丝就有千把两银,咱们遭了难,再折些总不能一文都不赔。”

安哥儿笑了:“也没这许多,都是给了定钱的,尾数付完,总还有百来两银子,维持生计也够了。”宁姐儿譬如心头一块大石落了地:“阿弥陀佛。”双手合起来念了声佛,原以为是山穷水尽,忽的又柳暗花明,等回了乡,再做什么不便宜,总是故土,样样俱是熟悉的,就是再开个脚店,也没人改上门捣乱。

作者有话要说:魑魅魍魉扔了一个地雷

小兔子乖乖扔了一个地雷

扔了一个地雷

抱住妹纸们么么哒

早上*有点抽,愫更新不上,让编辑帮忙了

想着等会把字补上,结果遇到网审

总算补齐啦~~~

有长评好高兴哟~~~~

点下面这个钮,就可以包养我啦~~~

大吉大利求包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