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春深日暖 > 第76章 曹先生以花为题女学生技压群芳

春深日暖 第76章 曹先生以花为题女学生技压群芳

作者:怀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7 18:01:33 来源:小说旗

这一个年自然过得喜庆非凡,可蓉姐儿却一点热闹都没沾着,除了守岁那夜放过烟火,只往沈家王家拜了一回年,初一回去的泺水,初三就又往江州赶,因着初四夜里要在新宅里头迎财神,蓉姐儿还没能跟几个姐姐玩一回,就又叫秀娘拘到案前习字。

小人儿哭过闹过,哭完闹完还是要写,半点偷赖耍滑的法子也无,先头还闹了两天,待知道眼泪无用,连哭的力气也不费了,只老老实实在案前描字儿。

先头那份帖子买错了,待到铺子里头打听过,才晓得初学写字须先用描红薄子,就同那新学绣花的,把花影儿描下来才能往处下针。

蓉姐儿一天五张,初时薄子上头沾的一个个的墨点儿,待写完了捧了薄子去交差,秀娘每掀一张就皱皱眉头,一个描的好的都挑不出来,连墨都磨得不成样子,不是晕得一团团的水渍,便是浓黑墨迹,枯笔涩意,写得不畅。

银叶是叫蓉姐儿带了去女学里头侍候的,连磨墨铺纸且还不利索,怎不吃人笑话,买人时候专想着给前头书房添一个书童,会磨墨裁纸识几个字,却没想到往蓉姐儿身边添一个,此时再买人哪里来得及,只好叫那个小厮教银叶磨墨。

蓉姐儿习字,银叶练磨墨裁纸,绿芽就预备吃食点心帕子,一屋子三个人忙得团团转,急急补了四十多天。练得久了,腕上有了点子力气,渐渐就能描在框子里,一张里统共十个字,也能有一二个描得像样儿的。

女学开课,是在二月十二花朝节这一天,这个女先生有个讲究,除送上的束修不算,还要一人奉上一道花做的菜,不拘什么,只要是时鲜的花便可。

李家送了信来,却把秀娘给难住了,若是月份再往后一些,玫瑰糕蔷薇糕都不难做,就是再等些时候桃花也开了,今年雨水不多,枝上才抽了绿芽芽出来,花儿也只有花苞,后院里一朵开花的树也无,屋子里摆的水仙盆景倒是开得热闹,一朵朵压低了叶片,却没听说过用水仙花做点心做菜的。

连厨娘都叫难住了,秀娘特特把她叫进来,那婆子搓了手,脸上堆满了笑:“蒸个糕咱是能手,重阳菊花糕,玫瑰蔷薇都使得,便是那玉兰炒肉片也是成的,可也得枝头上开出来,又不是玉皇观里头的道士,作不得法叫那枝头开花。”

秀娘也晓得难为了她,这哪里是考学生,可不是在考学生的爹娘!想是这样想,又不好不照着办,难不成头一日送去女学,女夫子的第一个题儿就答不出来?

秀娘绞尽脑汁,日想夜想,还是不得法,还是杏叶说:“莫不然去收些旧年的桃花酱来,做成糕饼混过去,今年的同去年的,又能差得了多少。”

也是实在无法了,今年桃花未发,便是把枝上的小花苞全摘下来,也苦涩得很,根本不能拿来拌酱。秀娘又赶紧叫了来安到外头铺子去打个新模子,自家的点心做得越大越好,那官家的却不一样,一个个须得小巧,捏在手里看比吃的意思还大些才好。

新造的桃花模子,跟铺子里买来的去岁桃花酱,用刚熬的饴糖再拌一回,取一点新麦芽的香气,拿糯米裹好了蒸出来,一个个叠在食盒子里。

蓉姐儿穿着一身鹅黄衣裙,还似模似样的戴了条披帛,头上扎两个花苞,垂两条系了金铃儿的丝绦,由秀娘领了送到李家去。

许家是做丝绸生意的,每年都有人往乡下去收绸缎,秀娘跟着王四郎去过一回,许家晓得王家在泺水置了五十张织机,雇了百来个工人,起意要在秀娘这里收绸,王四郎只把事儿推给秀娘,说这小活计全是浑身管的,他再不插手。

许夫人这才对秀娘另眼看相,秀娘也不说绸坊是才立起来的,只说已经置下绸机好些时候了,正无处销货,便是库里也积了好些,许夫人一听立马同她谈妥价钱,因着是一批一百匹的收,价便比市价上的低上二分,只图个要的货多,不必积在库中,有个霉坏潮湿的,便折损了,倒不如一起出脱。

一来二去的,秀娘便同许夫人熟络起来,就是许家也带着蓉姐儿去了好些回,跟许夫人的小女儿悦姐儿也玩过好几回,倒不是头一回上门。

秀娘到大门边,就有二门里的婆子出来接,看见秀娘满面堆笑的一福身:“王家太太来啦,大姐儿长日不见。”说着领了秀娘往里头去,一路还道:“大姐儿来得到早,咱们家的姐儿正在房里等着呢。”

许家的生意做的有年头了,大宅不似王家那样新置,处处都透着积年的富贵气,树木茂盛高檐广屋,因着今儿是花朝节,一进二门便见满枝条都系了红粉各色的丝条儿,远远瞧去还以为看了一树树的春花。

王家却没有这些个,只在院子里的树上系了几条彩带,蓉姐儿牵了秀娘的手往里头走,略站住了要看,就被秀娘扯一扯往里头去了。

悦姐儿果然早早就在等着,连李夫人也端坐着,看见秀娘进来,相互行了个礼儿,看见她拎的点心匣子便是一叹:“可做得了?我这儿想了好些法子,这时候哪儿去寻当令的新鲜花朵儿。”

这两个日子久了便熟起来,又俱是商户出身,比秀娘同吴夫人交际起来更轻便,李夫人只觉着秀娘性软好说道,不似别家夫人同她颇有些争长短的意思在,见了几面就同她亲近起来,拉了她的袖子坐下:“也不知道那平家的要出个什么幺蛾子。”

平家的便是平记米坊的,平记虽是商户,却娶了个小官的女儿,平太太因着官家出身,虽则身上无诰命,也不肯低头跟商户里头这些大娘子们平坐一处,每每都要显着些不同来,时时不叫人忘了她的出身。

秀娘只见过她两回,此时听见李夫人说话抿了嘴儿一笑,平太太那个女儿,不过比蓉姐儿大两岁,就已经很有才名了,秀娘心头自然跟李夫人更亲近些,却也不去挑事说谁的坏话,只道:“可不,一家子都没想出法子来,还是蒸了个糕,只盼着不出差子便好。”

蓉姐儿已被悦姐儿拉到内室去了,悦姐儿比她小一岁,在学堂里就是最小的学生,蓉姐儿比她大却比她晚来,她隐隐有些当了“姐姐”的意思,一向都照顾蓉姐儿,一个学堂五家的女孩儿,年纪大些的一处玩,她倒有些挤不进去,蓉姐儿来了,她便有了玩伴。

“我叫福儿喜儿把坐次儿都安排好了,你挨了我坐,可别同那个平五一处玩。”悦姐儿把头挨到蓉姐身上,两个人说小话,头一句还是小大人的模样,后一句便露了端倪出来,还伸出小手指头:“拉勾勾,你要是同她玩,我就不跟你玩了。”

蓉姐儿点点头,两个小人拉了勾,由丫头领着往后头的函玉馆去了,函玉馆三面种了竹子,一面临水,此时天冷,屋子里的窗子俱都关了,竹子的绿意透进来更觉得身上寒冷,银叶赶紧把小手炉子拿出来给蓉姐儿。

蓉姐儿最不怕凉,冬日里没手炉子的时候也不曾长过一处冻疮,她接过去就递给悦姐儿,悦姐儿却怕冷,手里抱着的炉子交给丫头添炭,赶紧接过去捂手。

一间净室,五张几案,地上放着厚厚的绣褥,蓉姐儿就坐在悦姐儿身后,那个平五已经来了,她不过大了两岁,瞧着已经是大姑娘的模样,看见她们进来行了个礼,桌上没有食盒,却有一盆子茶梅。

不一刻何记药铺的两姐妹也来了,俱都落坐,蓉姐儿没见过这阵仗,看看身边跟着的银叶,银叶也没见识过,两个相顾都有些惴惴。

女夫子进来的时候,蓉姐儿隔了一会才同大家一起站起来行礼,行礼她是学过的,可这女夫子跟她见过的所有女人都不一样,一身缁衣,通身半点珠翠也无,只耳朵眼里扎了一对银丁香。

开馆之前,王家倒是使了人送帖子过去,想叫蓉姐儿先拜见一下这位曹夫子,却叫她拒了出来,只说开了馆便见着了,也不差着一二十日,她冷眉冷眼,淡淡一扫,声间清凌凌的,倒似檐上结的冰棱子,看见蓉姐儿点一点头,便道:“把功课摊出来罢。”

蓉姐儿也带了功课来,却是她写的字儿,挑了几张好的,有样学样的铺在桌上,各人的功课却不一样,悦姐儿的也是习字,那平五桌前却放了一纸销金的小笺。

曹先生走了一圈,个个桌上的不过略看一回,到平五跟前才立住了,拿起小笺看一看,唇角微微一翘,带出些笑意来,悦姐儿把头一扭。

曹先生收捡了功课,坐在堂上,便出书来,点了一段,四个学生一齐捧了书念起来,只蓉姐儿干坐着,也把书拿起来,跟着动动嘴唇。

曹先生招手把她唤过去,带到门边换了鞋子,银叶赶紧跟上去,曹先生睨她一眼,她就又站定了,立在廊下看着蓉姐儿跟了这个女夫子走到外院的一株桃花树下,那里早早燃起一炉香,曹先生也不说话,点点案前没点着的那一柱,蓉姐儿还以为是摆桃花神,走过去点了香,似模似样的摆上三拜,往香炉里插上。

“你识得几个字了?”曹先生一问,蓉姐儿就点起手指头来,数了半天还是数不清,抬头看她:“不知呢,好些字的。”

“会背什么诗?”

蓉姐儿哪里会背诗,只会百花历,张口就来,曹先生却没拦了她,牵了她的手一路听她背一路往回走:“你的蓉是芙蓉的蓉么?”

蓉姐儿不知道芙蓉到底是不是荷花,却知道她是荷花节那天生的,笑眯眯:“我是荷花节生的。”说着举起指头:“六月二十四!”

曹先生便如看见平五一般嘴角翘了起来,待回了屋里,一段书也念毕了,点了平五,指指外头的竹子叫她作一首诗,何家的姐妹两个继续往下念内训,悦姐儿跟蓉姐儿一齐学《女论语》。

整整一个上午,炉中的香都换了三柱,她便只教了十多个字,蓉姐儿很快就会背了,曹先生把她叫起来,她一气儿把这一段都背出来,曹先生点点头,却不去细说行莫回头,语莫掀唇。 坐莫动膝,立莫摇裙。喜莫大笑,怒莫高声。这些是个什么意思。

到得午饭时分,曹先生叫她们把当令鲜花做的菜拿出来,蓉姐儿是桃花饼,悦姐儿是炸玉兰片儿,拿鲜玉兰的花瓣裹上湿面粉炸出来,再撒上红白糖,也亏得李家有暖房,不然玉兰也还要大半个月才到花季。

何家的同蓉姐儿一般,也是调的花酱做的点心,便只平五不一样,她唇边噙了笑意,娇滴滴唤了一声:“点雪,把茶拿进来。”

这茶水已经滚了一早上,拿一个甜白瓷的杯子盛了捧进来,平五伸了手指头,在茶梅树上摘下一开一合两朵花来,扔进滚水里,拿茶盖子盖严了焖上一会儿,亲手把茶奉给曹先生。

四个女孩的菜曹先生一样都没吃,单平五奉上的一杯茶,她却喝尽了,待午间下了学,蓉姐儿便跟着悦姐到后头去寻母亲,悦姐儿咕咕咕把平五的事告诉亲娘,蓉姐儿却赖在秀娘身上,把头埋在她裙子里直扭,甩了手直叫酸。

李夫人听见女儿说这些冷哼一句,看见蓉姐儿抬起脸来,便问:“蓉姐儿呢?”

蓉姐儿眨眨眼睛:“我读书,吃饼,曹先生生喝了茶。”她不单吃了饼,为着嫌硬,还叫银叶给她在小炉子上烤了烤,竟是一点儿也没摆在心上,李夫人哑然,秀娘摸摸她的头:“我这个女儿,有些痴傻,这些个浑不知呢。”

李夫人却掩了口笑:“倒是个心宽的,福气好呢。”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暗恋我的扔雷的亲

没错,我又打不开了

咳,果然一次美的冒泡,两次就想你这个磨人的小妖精,你到底叫甚么名儿~~~

平五是别人家的孩子

蓉姐儿不是~~~

大家感受一下,九岁的娃儿如此清雅脱俗是不是有点,呃。。。。。

大吉大利求包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