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扬帆1980 > 正文 第145章 愿者上钩

扬帆1980 正文 第145章 愿者上钩

作者:创里有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10:37: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二十世纪最后几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物质的逐渐丰富,全国各地的城市建设掀起了新一轮**。

赵馨梅在跟市计委石科长的一次饭局上得到一个内部消息,由于华兴市原来的街道和道路普遍过于狭窄,已经严重影响到全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市里已经做出规划,即将大规模扩宽城市街道和道路。

“这意味着什么?”周建平问赵馨梅。

“健生食品公司处在市区,扩建街道和道路对咱们应该有影响吧?”

“肯定会产生影响。你看看,咱们公司四周,南北是两条街道,东西是两条道路,将来也一定会发展成为街道。如果街道和道路扩宽,必然要挤占厂区空间。”周建平分析道。

“这是政府工程,到时候真要挤占厂区,咱们啥也不能说,最多根据挤占面积,政府给点补助。”赵馨梅道。

“那几个补助不值一提,政府给不了多少钱。如果在厂区的东南西北面各切下一块,即使不牵涉生产车间,厂区剩下的空间也很少了,到时候将会严重影响老厂区的生产与生活。”

“是啊,从长远看,不如趁早把老厂区搬走,免得到时候被动。”赵馨梅建议道。

“嗯----,”周建平想了想,“馨梅,你尽快请石科长帮助把具体规划搞到手,包括扩宽工程从何时开始实施,先从哪个区开始,这些信息对咱们很重要。”

“你的意思----?”

“如果最先从这一片区开始实施,咱们除了被动接受,没有其他任何办法;假如从别处开始,事情就好办多了。”

第二天上午,赵馨梅特意再次拜访石科长,说明来意后,石科长答应的非常爽快,“这点小事难不倒我,规划局跟我们市计委有很多工作交集,他们在规划过程中还要征求我们的意见,我跟他们打个电话就能知道具体情况。”

果然,石科长的一个电话,把情况了解的一清二楚,因为企业较多,又不属于繁华地段,健生公司这一片区的街道和道路的拓宽改造,被安排在最后实施,但是全市这项工作必须在三年内完成。

知道这个消息后,周建平稍微从容一些了,但下一步的工作却必须抓紧进行,他告诉赵馨梅,趁现在社会上绝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市里的这项规划,第一,抓紧时间搬迁老厂;第二,尽快寻找需要在城里买地的地产开发企业。

第一件事情很好办,滨城镇的新厂那边早就为公司搬迁预留了空地,现在企业又不缺钱,只需联系设计施工单位就可以了。关键是寻找需要土地的地产企业,还要表现出不慌不忙,稳如泰山,愿者上钩的样子。

寻找地产开发企业,周建平跟赵馨梅主动出面都不合适,他们把这项任务委托给市计委的石科长,还有两位好朋友,一位是市联社的徐继明,另一位是方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马兴伟,而且在交易方式上,只考虑出售。

城市土地资源有限,要想卖出去非常容易,按理说委托给一个人就可以了,但周建平毕竟商人出身,买东西需要货比三家,卖东西同样有必要多找几个买主,看谁出的价格高。

一个星期后,周建平陆续接到电话,都是打听健生公司老厂区这片土地的事,地块区位大家都知道,唯一要谈的就是价格,周建平让对方先报价。

一天上午,周建平接了个电话,和对方进行一番交谈后,他放下电话想外出办事,站起身来刚要往外走,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周建平回到椅子上坐下,一把抓起电话,就听耳机里传来多少有些熟悉的声音,“周总,老朋友,你好吗?”

“哦,还好!请问你是哪位?”周建平在脑子里搜索着,但一时想不起这人是谁。

“想不起来了吗?真是贵人多忘事,我是弘达地产公司的老郭薛呀!”

“弘达地产公司,老薛?哦,薛经理你好!”在对方的提示下,周建平想起了这位郭经理,当初要求跟健生公司进行土地置换的,就是老薛的弘达地产公司。

“周总,现在有没有时间?我想去贵公司登门拜访。”

“薛总有什么事,不能在电话里说吗?”周建平对这位薛总印象不太好。

“看来周总不欢迎我呀!不过我不明白,我想跟你谈生意,你为啥要拒绝一个生意伙伴的拜访呢?”这个老薛还粘上了。

“薛总别多心,不是拒绝你的来访,我是怕耽误你的时间。”

“周总不必多虑,谈生意就是咱们的工作,无所谓耽误时间,你说是不是。”老薛道。

“哦,也对,如果你认为有必要,那就欢迎你的光临。”

半个小时左右,一辆面包车驶入健生公司,停在办公区前面的空地上,来人正是弘达地产公司的薛经理。

因为周建平对老薛没有好感,在办公室见面后也没有跟他多客套,“薛总你坐,请问找我什么事?”

“周总,听说你们公司这回要搬迁了?”老薛也是开门见山。

“你听谁说的?”周建平也很纳闷,这个消息怎么传到老薛耳朵里去的?

“现在人们交往便利,接触广泛,连地球都被称为地球村,何况小小的华兴市。你托朋友帮助寻找地产开发商,我们公司就是做地产的,大家都是同行,能不相互通气吗?”老薛说的倒是事实。

“是有这么回事儿,下一步公司准备搬迁。”周建平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

“周总,这么重要的事,竟然把我们凉到一边,看来我们跟你的交情太浅了!”言语中,老薛还有些伤感。

“你这不是知道了吗?怎么叫凉到一边呢?”

“好,就算我们知道了,请问周总,你们有什么具体打算?”

“你是指搬迁后留下的这块地吧?你的同行朋友没跟你说吗?我们的处理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出售!”周建平说得毫不含糊。

“那就是说,还跟前两年你说的一样,现在打听的人多吗?”

“不少,你来电话之前,我刚接了个这方面的电话。怎么,薛总也有兴趣?”周建平明知故问,没有兴趣他来干啥?

“出售?看来其他方式没得商量了,有人报价吗?”

“当然有,跟我交谈的,每个人都跟我报了价,薛总要是有兴趣的话,也报个价?”

老薛真是相中了健生公司这块土地,否则他不会听见风声就赶过来跟周建平亲自接触,但是相中归相中,老薛始终不愿给出与这块土地价值相当的价格,这让周建平对他有点反感。

眼看得不到想要的结果,老薛觉得再磨下去也是徒劳,寒暄几句后,老薛要告辞。

“薛总如果有意的话,是不是也该留下你的心理价位供我们参考,如果我们觉得可以成交,也好再跟你联系。”周建平道。

毕竟自己主动来访,要是就这么走了,显得没有礼貌,临走时,老薛拿起笔在周建平面前的一张纸上,写下了他对这宗土地的报价。

送走老薛,周建平回到椅子上坐下,拿起那张纸,看见老薛给出的报价,嘴角流露出一丝讥笑,就这个价格你也想买地?做梦去吧!

第二天上午十点多,周建平又接到一个陌生电话,但耳机里传来的声音却有点耳熟,“周总,好久不见,现在很忙吧?”

“还可以,请问你是哪位领导?”

在不知道对方详情的情况下,这样问话最保险,如果对方真是某位领导,这话没有半点毛病,要是对方就是一平头百姓,叫他一声领导,就当和他闹着玩,也无伤大雅。

“嗯,时间长了不见面,声音有点陌生,听不出来,这很自然。周总,我是兴旺区老杨。”

“兴旺区,老杨?哦对,我们所处的位置就归华兴市兴旺区管辖,请问杨领导,你----?”周建平想问对方是区里干啥的。

“可能你还没想起来,我再提醒一句,还记得市府办那位杨副主任吗?”

“市府办杨副主任?哦,杨主任,请问后来你调到哪个单位了?现在怎么又在兴旺区?”

没错,虽然周建平现在是一家数千人的企业老总,是华兴市纳税大户的前十名,更是当地民营企业纳税第一名,但他对政界一直漠不关心,甚至华兴市的书记市长是谁,他也没有印象,什么这个书记调走了,那个市长调来了,他对类似的新闻从来不感兴趣,至于市府办一个副主任,他知道老杨变换工作岗位了,但他从来不打听下文。每当有人跟他谈论这些话题,周建平总是回答,官员们调动换岗是别人的事,跟我有一厘钱关系吗?

就在前年,老杨离开市府办以后,正好被上级安排在华兴市兴旺区当区长,周建平对此却一无所知。

就任兴旺区区长后,周建平的健生公司就在老杨的地盘上,按说对于辖区内的大企业,他本该以调研的名义到健生公司走访,考虑到在市府办因为帮朋友进行土地置换,跟周建平弄得有点不愉快,杨区长就任一年多也没跟健生公司进行任何形式的联系。

昨天下午,老杨的好朋友,那位弘达地产公司的薛老板又找到他,还是因为健生公司那片土地。

“人家已经明确拒绝跟你置换,你老惦记那事干嘛?”杨区长对于老薛也有点不耐烦。

“这回有了准确消息,他们公司马上就要搬迁了,据说已经开始在新厂区那边建办公楼。”

“哦,那又怎么样?”

“弘达公司以前一直在华兴市周边的乡镇做地产开发,我很想把他们那块地当做我们进入城市地产的桥头堡。”

“想法不错,你不是说人家不想置换,就想出售吗?”

“这我知道。同样是出售,要是你出面,价格能不能公道一点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