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抗日:大将之路 > 第487章 破冰王村(1)

抗日:大将之路 第487章 破冰王村(1)

作者:阿牛哥的蓝白情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8:23:46 来源:小说旗

涅县,黑泉镇,王村

王家大院,庭院深深,大院四周用上等的青砖建有一圈4米高的围墙,大院每个方向都有一座用条石建成的坞堡,紧贴着围墙,高六米;

每个坞堡上留有数个射击孔,堡内有十几个家丁长期戍守,一水的快枪,正门和北门的堡内各有一挺捷克式轻机枪,守卫森严,据说连鬼子都给王家几分薄面,轻易不来王村祸害,当然该上交的粮食和岁供一分也不能少。

王村是大村,东依巍巍太行山,其他几面都是适合耕作的平原,汾河的一条支流月牙河流经村头,灌溉了王村五千多亩良田。

王村有两大姓,一个王姓,一个是张姓,一个住村东头,一个住村西头,两姓之间世代通婚的比较多,王香草和张富贵就是一对。

“老爷,不好了,八路军又来了,是王老七家闺女领过来。”

“王争,跟你说过多少次了,遇事要冷静,大呼小叫的成何体统?慢慢说,天塌不下来!”

王老爷子喝斥着管家王争,王家高门大户的可丢不起这人。

王争这才想起老爷的忌讳来,王家以耕读传家,最讲究一个“气”字,就算天崩于眼前,也应该气定神闲,不动如山。

王争连忙收拾好神色,强自镇定地回家主话:

“禀老爷,村子里来了一群八路军,约60余人,一水的快枪,光机枪就不下3挺,还有炮,领头的据说是个营长,一来就钻进了那群泥腿子中,好像说留下来打鬼子,不走了。”

“谁允许他们进来打鬼子的?王村还轮不到那群泥腿子当家!”

王老爷子也淡定不起来了,王村世世代代是王家的,几百年前来了个张家,已经搞的王村乌烟瘴气了,两姓斗了几百年,最终也没把张家赶出去;

但在王村还是王家说了算的,张家家主在王老爷子面前没什么话语权。

当然,这一句话张家家主是不会认同的,用张世杰的话说:

“几百年了,我张家什么时候怕过?”

“王争,姓张的是什么态度?”

王博道虽然嘴上从来没把张世杰当一回事,但事关外来势力入侵的大事,他还是想看看张家的态度。

“回老爷,张老爷好像并没有反对,还给八路军送去了两坛好酒,半扇猪肉,说是犒劳打鬼子的仁义之师。”

王博道听了后忍不住骂了一句:

“老狐狸!”

王争不解地问道:

“老爷,张老爷之前不是也很反对八路军进入王村吗?怎么一下变了一个人似的?”

张博道不屑地说道:

“此一时彼一时,之前只是十几个八路,就那么十几条枪,能翻起什么浪花?

现在不一样了,来了60多号人,还是一个营长,有枪有炮的,指不定后面还有多少人,他姓张的自知惹不起,就想着祸水东引;

盘算着把我们王家顶在前面,他好坐山观虎斗,等着看我们王家笑话呢!”

王争小时候就是王博道的陪读书童,也是上过不少学的人,这些大家族的争斗他一听就明白了,姓张的还是阴险。

“老爷,那我们不能着了姓张的道啊,要不要给二老爷捎个信?

我听说八路军也是归国府盐长官管的,二老爷的面子,他八路军一个小小的营长总要给吧。”

“王争,你就省了这个心吧,这个年代有枪的就是草头王,盐长官连泰源都管不了,都退到关中去了,他能管得了几百里外的王村?

“记住,王村的事谁也帮不了我们,老二也不行,还得靠我们自己!

咱们先摸摸八路军的底,以我的名义给八路军的营长下个贴子,就说我明日中午请他到寒舍喝杯薄酒。”

王争忍不住拍起了马屁:

“老爷,此招与张老爷上赶子送酒送肉立判高下,尽显王村当家人的风范!”

王博道习惯性地捋了捋胡须,暗暗得意道:

“哼,姓张的想对老夫使阴招,你还嫩了一些!

我王家虽然不惧一个小小的八路军营长,但也不能着了你姓张的道,让你看了好戏!”

高峰路上已经找香草将王家村的情况打听了清楚了,对王家和张家那点事略有了解;

毕竟香草只是一个寻常的农家女孩,大家族争斗的事,她看到的只是皮毛,但这些信息对他来说已经够了。

王、张两家的矛盾是可以做一些文章,但这不是决定性的,他要在黑泉尽快打开局面,留给他的时间不会太多;

现在鬼子主力正在跟八路军打大仗,一时半会顾不上他们后院,这是最好的发展时机,趁鬼子腾出手来之前,他要将鬼子的后院都点燃了,独立旅来了,就不会走!

所以他一来王村就直接扎进了老乡群中,虽然很多老乡对八路军还不了解,也害怕鬼子报复,但他们也不会赶八路军走,只是不愿靠近。

高峰跟着李青在柳镇外围开辟过根据地,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跟老乡们建立军民鱼水情是不能操之过急地,得先实实在在的为老百姓做事。

通过两天的走访和跟老乡们交流,他发现王村虽然地处平原地区,土地肥沃,但他们的日子过得并不比柳镇的马家村好多少,都是辛辛苦苦干一年,丰年还能混个半饱,一遇灾年家家户户靠野菜度日。

自从鬼子来了后,需要交的钱粮几乎多了三成,地主富豪将这三成都转嫁到地租上,老乡的日子更苦了!

现在丰年也只能靠野菜糊糊勉强度日,一到荒年只能向地主家拉饥荒,借高利贷,最后卖儿卖女,卖自己。

王家村总共不到1500人,王家的奴仆就超过了百多人,家丁也是上百;

张家做的是官盐生意,当然私盐也是偷偷贩的,他们家的盐丁也不下百人,偌大的一个王家村就没几个自耕农;

不是给王家种地和为奴为仆,就是卖身到张家当盐丁,王家和张家占了王村九成五以上的财富!

这个必须改变,就先从减租减息开始!

就看王家和张家如何应对了。

“营长,王家派人送来请贴,请你过府喝个水酒,不会是鸿门宴吧,我看还是不要去了!”

高峰的嘴角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果然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