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抗日:大将之路 > 第532章 李家村变迁

抗日:大将之路 第532章 李家村变迁

作者:阿牛哥的蓝白情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8:23:46 来源:小说旗

不仅仅是柳镇在发生改变,李家村同样也在发生着变化,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李铁牛这个儿童团团长,已经不用再在村口放哨了,儿童团被民兵连送进了教室里,他们成了李家村小学第一批学生。

学校是李家村全体村民一起建起来的,用的是烧制的红砖,所有的课桌是李耀祖捐献的;

为了庆祝李家村小学建成,李耀祖当众宣布将田租减少到三成。

老师是柳镇政府派过来的,政府从投奔柳镇的知识青年中,吸收了一批愿意投身教育事业的青年,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派到各村去当老师,政府每月给发一定的生活补贴;

他们白天教孩子们读书,晚上还要开扫盲班,教村民们识字。

在李家村,谁家小孩到了年龄不读书,会被所有人看不起。

楚雄等人到了李家村后,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学校,来自后世的他自然是知道教育的重要性;

只要条件稍微好了一些,他就跟高万诚建议在每个村子里建一所小学,在柳镇建一所中学。

柳镇中学正在建设中,最主要是没有合适的生源,先把各村的小学给办起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需要循序渐进,长期投入的,村小学和夜校识字班只是一个开始。

“天”

“tiān”

“人”

“rén ”

……

“同学们,现在跟我学写人,一撇一捺即为人,写人的不能歪歪扭扭,做人要堂堂正正……”

久违的感觉,楚雄听了非常的亲切,他跟孟佳琪等人就静静地站在窗外听着,醉在其中,久久不愿离去,也不愿打搅他们,这才是民族的希望所在。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

楚雄见他们快要下课了,立马转身离去,他不忍打搅他们,也没权利去打搅他们,就让孩子们在没有炮火硝烟的教室里专心学习,打仗的事就交给他们这一代。

“小孟,我们这一代人打仗,就是为了下一代人不再打仗,这才是我们八路军打仗的意义;

任何人都不能剥夺华夏人享受和平的权利,谁敢,我们就消灭他,一个不剩!”

孟佳琪轻轻地点了点头,她也是上过大学,又是经历过战乱和苦难的人,自然是知道和平的珍贵。

如果没有侵略者强加给华夏的这场战争,她现在可能还是一个不知人间苦难的大小姐:

鬼子的侵略,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自然也包括她。

如果说之前的她是为了惨死在鬼子屠刀下的家人而战,那从现在开始,她将为和平而战,为华夏而战!

下一站他们就直奔武工队和民兵连部而去,现在的柳镇虽然成了大后方,但并不表示就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

十一月的乡村算是农闲季节,冬小麦已经在十月底前种了下去,地瓜也已经收获完;

这个时候应该是民兵训练最佳时期,他正好去看看李辰南有没有放松民兵训练。

他们进村子的时候,李辰南就已经知道了,只是他没有迎接出来,民兵连和武工队正在冬训呢;

开玩笑,村子里一下来了三个外人,如果民兵连的潜伏哨都没有发现的话,李辰南、陈二喜就等着挨收拾吧。

民兵连的训练还是在祠堂前,科目是班的进攻战术;

而陈二喜的武工队已经拉进深山里,开展山地作战训练。

楚雄远远地看了一会,不得不说把李辰南放在民兵连,有些屈才了。

“李老头人虽然挺固执,但几个儿子都是个顶个的汉子,就是李辰东那小子,虽然是政见不合,但也一直在坚持打鬼子,也是条汉子。”

这个年代,只要是愿意打鬼子的,他楚雄都会敬重,所以虽然李辰东对他动过手,但他还是对他手上留着情呢。

李家村的民兵有点主力部队的意思了,战术配合非常的熟练,一看就是没少训练。

楚雄都到跟前了,李辰南就不好再装没看见了,于是就跑步过来向楚雄报告,被他用手制止了。

“李连长,带我们去看看你们村的地道,平时有地道战的战术训练吗?”

“旅长,有的,我们从来没敢放松过,生产训练两不误;

现在的安宁日子来之不易,所以更需要居安思危,常抓不懈,不能让鬼子闯进我们的家园。”

楚雄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就在李辰南的引导了钻进了李家村的地道,犹如走进了一个地下迷宫。

“旅长,我们现在各村的地道,都已经连通到一起,通道还不止一条;

各村实行村村严防,只要一个村庄受到鬼子的攻击,其他各村的民兵都可以通过秘密通道,増援过来,形成多打一的局部优势。

每个村都布有地雷阵,用的都是不易探测到的陶雷,装药都是苦味酸炸药,里面加了料,威力大,隐蔽性强

另外我们村现在也可以自己生产飞雷炮和炸药包;

研制出各种地雷十几种,平时都是不见鬼子不挂弦,鬼子要敢进李家村,绝对会让他们有来无回。”

楚雄用了差不多一天的时间,转遍了李家村的地道,同时也观看了民兵连地道战、地雷战结合麻雀战的战术训练,动作非常的熟练,能够看出来平时的训练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辰南,一定要教育好民兵,不能麻痹大意,所有的准备都不会有丝毫多余,这些地道、地雷,宁愿一直用不上,也比让鬼子冲进村庄好太多了。”

现在的柳镇成了后方,鬼子已经一年多没有杀进来过了,在很多鬼子那里,柳镇就是禁区;

就是筱卓义男制定进攻计划,都是下意识地避开柳镇,鬼子也养成了规避风险的坏习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