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灵异 > 带刀后卫 > 第68章 李欢引起的辩论

带刀后卫 第68章 李欢引起的辩论

作者:不如踢球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04 18:50:28 来源:小说旗

从德国回来之后,阿森纳成为了英国媒体的宠儿,受到的赞誉甚至超过了当年曼联夺冠,难怪当年弗格森爵士对媒体赞誉阿森纳感到吃醋,他认为阿森纳没有赢得任何冠军,却能够赢得这么多的赞誉,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一心只看成绩的弗格森爵士忘记了球队的打法同样重要,阿森纳的打法是整个英超最漂亮的,甚至在世界足坛来说,也仅仅只有巴萨和他们相提并论。一旦阿森纳成绩上也拿得出手的时候,受到媒体和球迷的追捧也就正常了。

不过也难怪弗格森吃醋,媒体对阿森纳的赞扬实在是非常的过分,甚至都有些肉麻了。《太阳报》把阿森纳说成是英超第一支把艺术与胜利,个人和整体,成绩和观赏姓结合在一起的球队,认为只要阿森纳能够赢得一项冠军,就完全可以冠上梦幻球队这个称号。就像着名记者罗伯特说的,“既然0506赛季的巴萨能够称为梦二队,阿森纳如果能够夺取欧冠,他们也完全有资格叫梦一队。”

《泰晤士报》把霍芬海姆主场输给阿森纳看成是新老霸主的权杖交接仪式,“夏季转会的时候,霍芬海姆把他们的国王送给了兵工厂,但是直到现在,霍芬海姆才在自己的主场莱茵内卡竞技场向阿森纳进行权杖交接。”《泰晤士报》认为李欢的加盟改变了阿森纳的传统打法,提高了阿森纳的攻坚能力,让阿森纳从一支花拳绣腿的球队变成了一个犀利的剑客,一个亨利让阿森纳赢得了联赛冠军,现在阿森纳又从远东找到了他的新酋长,赢得欧冠的条件已经成熟。

《每曰邮报》对李欢几乎是顶礼膜拜,认为李欢即便一个冠军不拿,他在阿森纳的表现也将成为一个传奇,对于一个后卫,经常上演进球帽子戏法是非常恐怖的,《每曰邮报》说李欢颠覆了传统足球理论对于球员的认识,在足球进入21世纪10年的时候,随着全攻全守足球曰益成为主流,对球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球员越来越全能,而李欢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攻全守型的球员,如果一支球队有10个李欢这样的球员,按照米歇尔斯的全攻全守理论,这支球队必将无敌于天下。

《每曰邮报》的全攻全守球员的理论在英国媒体之中率先引起了争论,《泰晤士报》认为像李欢这样的天才一百年出一个,是不可能量产的,所以《每曰邮报》提出的观点根本就是一个笑话。

《每曰邮报》却认为,既然能产生一个李欢就能够产生更多的李欢,21世纪的科学技术更加发达,运动科学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李欢这样的天才是能够通过训练产生出来的。这也是为什么米歇尔斯时代的全攻全守理论到现代才越来越被运用到实践之中的原因。

随着这两家媒体的辩论和互相攻击,更多的媒体发现了这个吸引读者的热点,也都加入了进来,英伦三岛竟然因此引起了一场关于“天才能不能量产”的大辩论。

随后阿森纳的主教练温格和曼联主教练弗格森也加入了这场争论之中,随着两位世界着名教头的加入,“天才能不能量产”这个宽泛的命题也随之具体化深入化,变成了“全攻全守足球需要不需要全攻全守的球员”。

温格对自己的弟子李欢喜爱有加,李欢请假他准,李欢的绯闻他开口解释,但是对他并不认为李欢这样的天才球员不能通过科学的训练产生。在接受《每曰邮报》的采访的时候,温格教授认为虽然通过训练不可能复制小李飞刀,但是训练出像李欢这样能攻善守的球员并非不可能,而李欢就是下一个时代球员的模板,全攻全守的球员和全攻全守的战术,这是打造一支全攻全守球队的必要条件。

作为温格老对头,弗格森爵士对温格的见解不以为然,弗格森爵士说:“米歇尔斯所阐述的全攻全守理论要求除了守门员之外,所有的球员都能够进攻也都能够防守,这是违背人类自身的特点的,每个人都有长处短处,都有自己的特点,让所有人都变成全能,结果是哪一样都平庸,真正的进攻足球并不一定要求每一个球员都像李欢一样能攻善守,如果足球场上都是李欢那样的球员,教练也就该失业了。”

英国老一派足球的代表人物博比查尔顿爵士对此也谈了自己的看法,查尔顿爵士认为李欢这样的天才球员不可能通过训练产生,天才如果通过科学训练就能够产生出来,那就不能叫做天才了。查尔顿凭着他对米歇尔斯的认识,认为米歇尔斯的全攻全守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像李欢那样神奇,只是要求球员在专精的基础上技术更加全面。

很快这场起源于英伦三岛的争论又蔓延到了欧洲大陆,西班牙人认为英国人不配谈全攻全守,只让球在天空飞的英国足球不可能打出全攻全守的足球来,他们只要好好的把自己的身体锻炼的更好就可以了。只有西班牙人才能够领会全攻全守的精髓,而巴萨就是全攻全守足球的代表。

意大利对英国人讨论全攻全守感到很好笑,在意大利人的眼里,足球就是泾渭分明的攻和守,守住自己的球门,并且不让对手守住球门,比赛就赢了,比赛赢了就好,能够赢得漂亮点,吸引球迷更好,至于用全攻全守、长传冲吊,还是防守反击,都无可厚非无可指责,也都是无所谓的。

不过意大利的媒体还是谈了关于全攻全守的认识,意大利媒体认为米歇尔斯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所以他提出的全攻全守理论也是很理想化的,实际上就连米歇尔斯也从来没有建立过一支真正的全攻全守球队。

浪漫的法国人对这个话题倒是很感兴趣,他们的媒体,国内的媒体、球迷各执己见,争论不休,有的认为没有全攻全守的球员怎么能谈得上全攻全守,有的说全攻全守指的是打法,而不是球员。

关于这个话题的争论绝对少不了巴萨教父克鲁伊夫,这位荷兰飞人是米歇尔斯的足球思想的继承者和实践者,对这样的话题他绝对不会无视,他在自己的专栏上谈到了对这场辩论的看法和自己的观点。

“将进攻始于后卫,在开拓全面进攻格局的同时,让前锋参与中场工作,又让中场球员协助后卫的职能。这就是米歇尔斯的全攻全守理论,这是足球的巨大变革,也造成了技术足球的迅猛发展。

有11个像李欢这样的球员组成球队是全攻全守的完美境界,这些球员既有高超的个人技巧,同时又是整体机器上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这样的球员很难找齐,所以现在所有的球队都还无法完全做到全攻全守,其中包括巴萨和阿森纳,他们都是米歇尔斯主义者,我希望未来有球队能够做到。”

和克鲁伊夫齐名的德国凯撒大帝贝肯鲍尔却有不同的看法,贝肯鲍尔认为像李欢和自己这样的球员只是一个特例,进攻和防守需要的身体条件和思维方式大不相同,一个球员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成为某个位置上的佼佼者已经不容易,不可能做到攻守兼备,前锋中场后卫全都能胜任。而且贝肯鲍尔认为,世界上不仅有全攻全守一种打法,即便由11个李欢组成了球队,也不一定能够击败11个不全面,但都是各个位置佼佼者组成的球队。贝肯鲍尔把足球比作战争,认为通讯兵、炊事兵固然也能杀敌,但是他们最大的作用不是杀敌,而是配合队友作战。

两位威名赫赫的足球前辈的话为这场辩论做了了断,虽然依然没有结论,但是人们也知道这个命题再争论下去也没有什么结果。足球从来就没有一种固定的打法。都是很多种战术不断对抗和渗透的过程。

这次争论结束,最大的受益者除了媒体之外就是李欢了,辩论之后,李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又大大的提高了,很多人现在已经把李欢和贝肯鲍尔、克鲁伊夫这样的天皇巨星相提并论,认为李欢在退役之后,就算是没有参加世界杯也能够在世界足坛的名人堂里占有一份立足之地,而且地位不会比荷兰飞人和德国凯撒差。

外界的争论再激烈,也影响不到阿森纳的训练和战斗准备,这些关于战术理论的辩论阿森纳的球员也就是听听,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还是周末和西汉姆联队的联赛,就算是下周中的联赛杯都比全攻全守、自由人等战术重要。这场联赛并不难打,也不算重要,但是有一点却让阿森纳的球员不能不重视,因为这场比赛是阿森纳14连胜之后的第15场,只要赢了,阿森纳就又创造了一个连胜的新记录。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