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国之东帝 > 第三百八十八章 赠送典籍

战国之东帝 第三百八十八章 赠送典籍

作者:腊月青梅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10:19 来源:小说旗

冠氏,河水东岸。

此时,田冀与田礼下了船,站在岸边,回望正在渡河的齐军。

“唉——大王。”田礼叹息道:“虽说我们答应了秦国,归还西河之地。可是如今秦国自顾不暇,而魏国被秦国绑架,又受到楚国的严重威胁,还与赵国翻脸,此时此刻,魏国自顾不暇,难道我们就这么将西河之地还给魏国?

西河之地两百余里,乃是膏腴之地,就算我们占据西河,秦魏两国也不能怎么样。”

田冀闻言,笑道:“寡人既然已经答应了秦国,又岂能出尔反尔。”

说着,田冀摇了摇,看着田礼道:“大将军这是被两百里膏腴之地晃花了眼了。如今楚国吞并巴蜀,实力膨胀,只要楚国稳住局势,那楚国的下一个目标,十有**便是魏国。

同时,秦国虽然失去巴蜀,但是实力依然不容小觑,秦国出兵的方向不是韩魏就是楚国。所以,此时此刻,一个强大的魏国,才能拖住秦楚两国。寡人虽不取西河之地,但是,西河之地却依旧能助寡人拦住秦楚两国,如此,寡人又何必在乎区区一点名义呢?”

此时,田冀又脸色沉重的道:“寡人如今已经即位五年了,可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向燕国复仇。甚至,寡人即位之初重金悬赏的三人,触子与田文皆已伏法,唯独叛徒田通一直在燕国逍遥法外,寡人心中不能再忍下去了。

所以,寡人接下来准备攻伐燕国,以报当年燕国险些灭亡齐国的仇恨,并将叛国投敌的田通绳之以法。而攻伐燕国,就要保住寡人没有后顾之忧。

楚国现在还不用担心,楚国短时间内还顾不上东方。虽然赵国现在已经与寡人交好,但是,现在赵国将冠氏让给我们,然后我们又夺取西河。

如此一来,赵国在河济的顿丘、刚平等地,就将成为被我齐国隔断的飞地,如此,赵国必惧。同时,寡人占据西河,也会得罪魏国,使得魏国恐慌。

因为区区两百多里地,而同时得罪赵魏两国,甚至还会因此而破坏寡人的伐燕大计,如此,寡人不为也。”

田礼闻言,哀叹一声。

田冀听出田礼心中的哀叹之意,迟疑的问道:“怎么,将军还舍不得西河吗?其声何哀也!”

“不。”田礼摇了摇头,悲道:“臣刚刚听到大王的话,想起先王来,若是先王也如同大王一样大气,视两百里膏腴之地为蝇头苟利,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那我齐国何至于遭到燕赵欺凌啊。”

田冀闻言,张了张口,欲语还休。

君臣二人沉默许久,然后,田冀转身向东,道:“将军,继续催促大军尽快渡河,准备返回临淄。”

“唯。”

······

魏国大梁。

范雎想魏王拱手行礼道:“大王,之前敝国为了调停秦赵冲突,没有得到大王的准许,就率军进入西河之地,对此,寡君心中十分担忧,担心大王会误会寡君出兵伐魏,占据西河。

如今秦赵两国接受调停,已经各自退兵回国。故,寡君特派臣来向大王说明,敝国的军队将会全部撤出西河,不会占据西河一丝一毫的土地。”

魏王遫闻言,惊喜万分。

之前楚国攻入巴蜀的消息传来,可是令他担心死了。他既担心齐国出尔反尔食言自肥,趁机占据西河,又担心齐魏从此交恶,还担心齐国不听秦国的劝解。

现在,没有提出任何条件,便主动愿意归还西河。

这···

魏王遫喜道:“齐王乃是仁义之君,齐魏交好,寡人岂能不信齐王,只是之前寡人被秦国挟持,所以才不能与齐王沟通交流。

这等小事,只要齐王说一声,寡人岂会怀疑齐王呢!”

范雎笑了笑,他对魏国现在的状态,可是十分清楚,知道魏国现在可不敢再得罪齐国。

于是,范雎附和了魏王两句,再拱手道:“大王,寡君终究是不告而占据西河,对此,寡君心中有愧。

故,这次寡君派臣来大梁,除了是向大王致歉意外,更带来一份珍贵的礼物,欲献给大王。”

魏王一怔:“齐王还给寡人带来礼物了?”

范雎点了点头,拱手道:“大王,寡君知道,贵国的西河学派,在魏国的支持下,曾经是天下第一学派,享誉盛名。

是以,寡君以为大王也是极为重视教化的君王,魏国也是极为重视教化的国家,而西河学派以儒家为首,兼顾兵法。

故,寡君这次送来的礼物,便是魏国流传最广的儒家典籍,还有我齐国流传最广的道家典籍,以及各国流传极广的诸子典籍。

不仅送给大王一套,而且还送给贵国的西河学派一套。”

“奥!”魏王一听齐王只是送了一些典籍,便兴趣缺缺。

现在这天下,各国贤士流动极大,今天在魏国,明天就可能在齐国了,所以,各家典籍也在天下各国流传。

齐国的道家典籍,他又不是没有,何须齐王赠送。

虽然这样想着,但魏王没有表现出来,而是赞道:“齐王真是有心了,知道寡人爱读书,居然就送一批典籍给寡人。”

范雎听出了魏王赞美的极为敷衍,也没有在意,而是对一侧的侍者道:“请阁下将在下送来的典籍上呈大王。”

“诺。”

很快,十几个侍者捧着一批书籍进入殿中。

“咦!”魏王遫一看侍者捧着一批从未见过的东西进入殿中,顿时惊道:“先生,这难道就是齐王送给寡人的典籍吗?不是木简制成的?”

“大王明鉴。”范雎点头道:“木简制作困难,且一卷木简多的也只能记载三四千字,而少的只能记录千余字,仅仅是一篇五千言的《道德经》,就需要两卷木简来记录。虽然《道德经》只有区区五千言,但拿在手里也沉甸甸的,难以久持,只能摆在木案上看。

而寡君所赠的这批典籍,所采用的书写材料乃是我齐国最新研制的纸张,每张纸都薄若蝉翼,且一张纸可记录数十上百字。

一本《道德经》只需数十张纸张,便可全部记录下来,且整本书籍,还也不过两三片木简厚度,重不过二两,拿在手中十分轻便。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那就是同样一本《道德经》,用我齐国纸张制作而成,其售价只有木简抄录的一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