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五代梦 > 第八百二十二章 方便

五代梦 第八百二十二章 方便

作者:宝庆十三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9:27:43 来源:小说旗

而这个黑衣青年,又有条不紊的安排了下去,让十多个操单刀的随从,从女墙侧面上城楼。这边剩下的随从,便有人听黑衣青年的,过来绑这些跪在地下的人。

直至被人绑得紧紧的,还不敢相信这一切。被人牵到一旁的时候,便看到刚刚上去的这些随从人员,押着几个浑身是伤的人下楼。显然战斗也已经结束了,他几乎就此晕厥了过去。

不过让人惊讶的便是,此时惊慌失措的,竟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那人显得意气风发,那居然是一个拎着双刀的女子。

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可是看着那个女子,笑盈盈的在几个人的陪同下来,却真是看得清楚,她居然是清楼老板的小妾娘。

霎时一切都明了,自己看着那个黑衣青年面熟,原来他们是一起的。清楼居然胆敢里应外合,攻击了赖以生存的城门。

在中原朝廷的眼皮底下,私自占领朝廷州府之地,妄图建立自己的势力,谁会敢如此大胆!原来居然是有内奸配合,霎时间心如死灰。

莫不如残喘求生的北汉小朝廷,虽然也是在中原占据一席之地,但是人家毕竟当天乃是从中原割据而去,而且背后还有着契丹辽国撑腰。

如今倒好,居然在四面环敌的状态下,硬生生的占据了中原一州县府之地,想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如果中原朝廷有时间,只要四面八方合围的话,哪里还有个好的!

看着娘在大家簇拥之下,走到了城门那边,井井有条的安排人,去配合那个门口的狼骑。让人去城楼肃清战场,又安排人下去城内维持治安。

那个一直看着宋三娘的男子没有过来,他便是三朝名捕周余楼。站在城垛上的周余楼有些静思,他也可以看清外面的形势,知道大清湖要变天了。

霎时间明白了许多的东西,白狼寨显然早有准备,占领阿城只是第一步,聊城不出意外也危险了。

聊城府最有名的酒楼。

华灯初上,今日的聊城府平静的令人安逸。

街道上悠闲的百姓,丝毫没有感觉到今天的日子,和平时有什么不同。

丝竹不绝于耳的从这周围的楼阁里不断传来,每天上灯的时节,自然就是聚福楼最热闹的时候。

这里是聊城府的主道,路两边都是聊城府有名的各大商家,一派繁华的景象,如今在东平郡也是极为难得的。聚福楼作为聊城最有名的酒楼,自然是令很多商家都羡慕的。

可以在这里经营酒楼,不但需要雄厚的资本,也是要看东家的人脉关系的。因为路前不到几百米就是聊城刺史府,和聊城几家主要官衙办公的地方,可以说聚福楼的位置也占尽了优势。

说这聚福楼是聊城第一楼也不为过,因为如今聊城府的本地人,认为可以在聚福楼吃饭请客,就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外地人来聊城,那自然就更不用说了。

整个聚福楼建筑结构浑然一体,就像一座超大版的佛家塔楼。当年在前朝最早建成的时候,据最早修建此楼的主人当初的用意,便是仿照佛家的浮屠来修造。不过在真正实施的时候,却是按照传统的楼阁来建造,所以如今看起来风格却是两者兼具。

如今大家可以看到的聚福楼,三层楼的飞檐楼阁十分气派,完全都是雕花全梨木修建的高大建筑。据说这种结实的建筑古香古色,可以说百年难得动摇。

单纯从规模上来说,聚福楼除了楼顶的屋脊,稍矮于聊城刺史府最高的屋脊以外,其余完全就是聊城最醒目的建筑。当然这种等级森严的习俗,是有史以来便存在的。

聊城府的老老少少都知道聚福楼,因为这里几十年来,它几乎就是聊城府的标志,也是聊城人的骄傲。多少辉煌都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可是作为聊城府的地标,聚福楼依然伴随着大家存在。

外地人来聊城府,不管是公干、经商、或者路过,听到最多关于聊城府的景观,或者有名的去处所在。自然便是这座修建于前朝的楼阁,如今作为酒楼存在的聚福楼。

据说聚福楼历史悠久,乃是在前朝僖宗年间为一位大人物所建。

当初这栋楼阁所处的位置,最早是属于一处庄园中的一栋楼阁。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如今它处在了聊城府中间位置。当年这栋楼阁在建成之后的主人,因为有事冒犯朝廷被灭族,这栋楼阁最后便成了朝廷的产业,自然便归历代东平郡郡守管辖。

后来据说有一代看守东平郡的郡守,特别的爱好丝竹,便通过各种手段,把它改建成前朝官家教坊所在。

那位郡守大人居然也是前朝皇家本家,而且在朝廷里也有一定的势力,可以说至死都在官途是一帆风顺,在聊城府一直盘踞未动。因为他爱好诗词曲艺,更喜欢纵酒和丝竹,平时便命人蓄养了一批声色俱佳的官妓,在聚福楼经常和人斗酒吟诗,当时也传为一时佳话。

后来因为改朝换代,别说教坊的生存,就是聊城府的官衙都几经毁灭。后来藩镇的势力都懒得管这些事情,一度在聊城府遭受毁灭之后重建,因为聚福楼的屹立不倒,居然把它当成了中心位置,建立了聊城府的新城。

因为建筑风格的问题,虽然聚福楼没有成为官衙,却成为了聊城府的一道风景。还是有一届的藩镇贪钱,居然把这聚福楼卖给了一个大门阀,成为了这个门阀敛财的工具。

时过境迁改朝换代,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因为割据势力藩镇的流水更换,中原各地的大门阀自身难保,这家门阀退出了聊城府的舞台。其家最终不知去向,最后聚福楼成了无主之物,难免又划归后来藩镇势力的财产。

虽然随着时代的更替,聚福楼也遭受了不少的风波,甚至当年辉煌的教坊如今早以不复存在,但是聚福楼雄伟大气的规模,还是令人震撼也得以保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