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 340、一人还能盖过群芳宴,青衫湿?(第一更)

云婉眉宇间流露出沉思之色,她早已备好的定场诗,此刻正静候时机。

对于此次群芳宴,她心中重视程度非同小可,几乎倾尽全部身家,购置簪花。

前十的花魁席位,势在必得。

云婉,这位在月华轩中一向端庄娴雅、与世无争的女子,已连续三年稳坐花魁宝座。

而今,面对这难得的赎身良机,她心中早已暗下决心,誓要一搏。

不成功,便成仁!

云婉看着纸张上的这一片诗词,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犹豫。

若去求一位素昧平生的少年郎,去赌一个未知的结果。

一旦被拒,难免心生不畅,影响群芳宴登台。

李香君见其脸色,带着几分宽慰道:“我知晓云姐姐心中所想,可是我见过哪位观公子,就算不予诗词,也不会落了姐姐颜面,让其难堪。”

云婉看着李香君的希翼神色,知晓这位妹妹当年输了花魁,一直有口气憋在心头。

这次群芳宴李香君不为了她自己,也要让云婉争一口气,盖过胡芸娘等人。

李香君更是倾尽大半身价以助云婉一臂之力。

她接着说道:“姐姐,莫非你已忘却?当年霓凰姐与三先生的故事,三先生初入月华轩时,不过是个烂醉如泥的酒客。”

“谁又能料到,正是这位酒客,为霓凰姐赢得了青楼十年的盛名。”

“公孙娘子即将揭晓定场诗,谢观之名一旦传出,我料定会有诸多花魁娘子争相与他结交。到那时……”

云婉闻言,脸上再无半分犹豫。

“此次多亏香君妹妹了,我们即刻前往。”

言罢!

云婉轻戴面纱,携着李香君步出群芳宴的幕台。

此地空间狭小,周遭几位月华轩的花魁皆已听闻二人交谈。然而,她们早已准备妥当,对“谢观”此人并不熟悉,只是暗自留了个心眼。

胡芸娘却早已知晓谢观是何人,今日还与苏云一同去请他作诗词。

她望着云婉二人离去的背影,心中莫名泛起一阵失落之感。

沉香满不在乎道:

“云婉怕是急病乱投医了。若谢观真有其才,云公子相邀时他便应了,何必如此曲折!”

“就算谢观确有才华又能怎样?今日群芳宴上,多少学子名士、书院先生齐聚一堂。”

“难道他谢观一人,还能盖过群芳宴众多才子?”

胡芸娘听后,深以为然。

谢观即便才华横溢,又能如何?在这群芳宴上,众多门府的清客、名士早已知晓诗题,准备良久。

他真能当场作出压过众人的佳作?

胡芸娘收敛心神,专注于即将到来的群芳宴。

她今日所备的琴艺虽已不俗,但在这众多花魁之中,自然也有琴艺佼佼者。

她必须全力以赴,方能在这场盛宴中脱颖而出。

“燕王那边的诗词,可已准备妥当?”

一位身着红衣绸缎的女子问道,她的眉目在灯火映照下如画般精致,英气勃勃。

此人正是刚刚于台上舞剑,风采夺人的公孙娘子。

“公孙姐姐,燕王早已提前呈上。”一旁女子答道。

公孙娘子微微颔首,将手中的轻钢长剑轻轻置于剑架之上。

此处乃紫潇阁的退场之地,亦是公孙娘子独有的私密阁楼。

放眼望去,剑架之后排列着一排剑器,其中不乏汴京之名剑,闪烁着寒光。

公孙娘子步至梳妆台前,轻轻解开马尾,一头乌黑青丝如瀑布般洒落。

贴身丫鬟随即上前,为其梳理长发。

公孙娘子并未停歇,而是拿起司仪已收集好的诗词,慢慢端详。

她的出身非同一般,父亲是军中正三品武将,母亲则是江湖名门之后。

她从小就不爱红装,却喜欢舞枪弄棒,小时候笑着对父亲说,想做一个女子将军。

她在众多花魁中独树一帜,擅长舞剑,她本就家学渊源。

然而,公孙家的命运却因牵扯到当年“谢家老大与咸和帝那场公案”。

家中父母流放北海道,其余女子则被充为官妓。

公孙娘子则因美貌过人,被卖入紫潇阁。

凭借着过人的姿容与一手红衣剑舞,公孙娘子开始在汴京声名鹊起,成为紫潇阁中的花魁。

又得六皇子燕王的青睐,公孙娘子渐渐成为了紫潇阁的花魁之首。

这些年来,她从未灰心丧气,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个愿望——为自己赎身,并为父母求得一个“恩准”的身份,求一个家人团聚。

那件公案,实在太过重大,牵扯极广,乃是九大姓之中不可轻易言说的秘辛。

就连六皇子燕王也无法轻易插手其中。

但公孙娘子通过六皇子的关系,得到了朝中“苏相”的一句口谕。

苏相承诺,若她能在这次群芳宴中进入前三,便能换取父母的自由。

正因如此,公孙娘子已多年未出阁,但这次群芳宴她倾尽所有,只为达成心愿。

她仔细翻看着燕王早已为她准备好的诗词,其实这些诗词她早已一一过目。

前三首诗词,她心中已有了定夺。

今日购买簪花的金银也早已准备妥当,然而簪花虽多者为胜,但每位花魁身后的贵人都不缺钱财。

真正的关键!

在于书院先生和朝中重臣手中的簪花数量。

他们的投票,才是决定花魁娘子归属的天平。

这首定场诗尤为关键。

燕王下面的门客其中也有书院先生,其中三首词也是极为出彩。

剩余群芳宴上其余的人所做,都是由司仪送上,然后再有燕王门下的清客先行查阅,以免错过佳作。

不过!

往年来在群芳宴会少有能称足的诗词,毕竟各花魁网罗的才子都是早就得知诗题,已经做足了准备。

公孙娘子随意翻看了几首送上来的诗词,不禁感到有些失望。这些诗词大多老生常谈,缺乏新意,索然无味。

公孙娘子见第二位花魁表演已经到了中场,就是她再次上台报出今日的三首定场诗。

公孙娘子见此,似乎也没有满意的诗词,已经准备换一套罗衣,把已经原先准备好地位诗词献上。

“帮我换衣吧。”公孙娘子轻声吩咐道。

“好的,公孙姐姐。”丫鬟应声上前,开始为公孙娘子更衣。

公孙娘子看着铜镜中的自己,束发马尾被梳成乌云鬓,散了几分英气多了几位典雅端庄。

她心中早就暗下决定,此生唯一摆脱牢笼的机会,自己决不能放手。

这时!

一道轻盈的脚步声响起。

一个带着带着书卷气的娇俏女子走进,语气多了几分喜色道:“公孙姐姐,且慢,这还有一首诗词。”

公孙娘子略感讶异。

这位女子,既是她的闺阁挚友,亦是助她甄选诗词的良伴。

“公孙姐姐,请看。”

那位娇俏的女子将纸张轻轻铺展于梳妆台上。

时间也还尚早。

公孙娘子也是不着急,抬眼看去。

一声由衷的惊叹随之响起!

“这字……写的好生不俗。”

娇俏女子一笑,催促道:“姐姐,你快看其诗词。”

公孙娘子见其笔墨,心中已经升起期待,逐字望去。

“小住汴京,早又是除夕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秧容如拭。”

她刚刚读完,不由一怔,这不是她多年的心境吗?

连忙继续看去。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江南。”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公孙娘子不禁心中一震,在西厢楼多年愁苦似乎就在这几句上阙其中。

她虽是女子花魁,却从不做矫揉造作的女儿态。

娇俏女子已经把后面两句念出,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凡夫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

话音未落,公孙娘子手中已经拿起纸张,泪水已悄然滴落在其上。

通镜中一双妙眸已经泛红。

“这是何人所作?”

娇俏女子看向纸张上的署名。

“草堂诗社。”

“谢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