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 451、书院三先生,虞美人!

这位苏诗诗,身怀隐秘。

加之言之凿凿的一则密辛,一位风水大师、预测家见苏诗诗一语成谶。

“此女命格贵重,如梧桐树上之凤凰,必将诞下龙裔。”

既能诞龙子!

其夫君定是人间帝王之才。

加之还有苏相青睐,收其为义女,赐姓为苏。

故而,在西厢楼,苏诗诗地位超然,无人敢置喙。

她交往之人,皆为非凡之辈:朝堂高官、江湖豪侠、天下名士,皆在其列。

苏诗诗经常仗义疏财,在江湖之中颇有名声。

俞客望着眼前这位绮陌春坊花魁之首的女子,莫非,她便是那几次选择中,一直所暗示的“贵人”?

倒是奇怪!

除开跟在苏雅雅身后的一位貌美侍女外,倒是别无他人护卫苏诗诗周全。

俞客轻声问道:“敢问苏仙子,欲题何诗?”

苏诗诗闻言眉头微微蹙起,她与群芳宴中其他花魁不同,即便夺得前十,亦难逃束缚,得不了良人身份。

大齐的朝野岂会容一位敌国前朝公主,拥有自由之身?

苏诗诗本无意参与此宴,但苏相许诺,若能位列群芳宴前三,便许她在汴京城中自由行走,比待在西厢楼自在许多。

她才赴群芳宴!

苏诗诗闻公孙娘子的定场诗,“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委实精彩绝伦!

继之两首,更令苏诗诗心生结交之念。

她虽身居西厢楼红极一时,犹如笼中金丝雀,也就是高台之上的花瓶罢了。

苏诗诗深知,广结人脉乃是脱身的之策。

这样一位没有声明的才子,她不可不察。

岂可能知,此子未来前途远大?

她早早便至,目睹上了二皇子与燕王对谢观之“冷落”,是为要其难堪。

二位皇子岂是愚钝之辈?

谢家庶子才华横溢,于他二人而言,无论谁得之,都是为其臂助。

然而!

二人皆摆出一副不愿纠葛之态,其中必有隐情。

苏诗诗心中暗自思量,此刻对谢观施以援手,犹如雪中送炭,远胜于锦上添花。

但关键在于,谢观是否值得如此相待?

好在!

她已探得邀仙楼的消息——苏相本意邀谢观题诗一首。

此事一旦传出,谢观之名必将响彻明日汴京。

可是!

未及苏相口谕传下,先有神隐、屠魔司之密信送至邀仙楼。

信中言及谢观与大隋三真一门交往甚密,乃至与三真天师勾连,疑其通敌叛国。

故而,苏相便收回了成命。

准备派遣屠魔司和神隐之人前来捉拿谢观。

这也是两位皇子为何急匆匆下了邀仙楼寻找谢观,又在如今对其“落井下石”,急于撇开关系的原因,担心受其牵连!

所幸!

苏诗诗与书院一位先生情谊深厚,得其提前告知。

神隐、屠魔司受命捉拿谢观之人,被邀仙楼四楼的三先生拦下。

有三先生担保,谢观的清白。

苏相这才作罢。

此事,陈丰二位皇子,要不了多久便会知晓。

苏诗诗这才会在此时走出,以四百万两购得谢观一首诗词和画作。

仅凭消息中,谢观与大隋三真教天师交往甚密之讯,苏诗诗便已决意助他。

她是大隋的前朝公主,自然知晓三真教在大隋的地位。

三真的山门比之大隋皇宫还要高上三寸。

苏诗诗回过神来,略作思索,她轻启朱唇:“不知观少爷,可曾闻大隋的一词牌名?”

“名曰,虞美人。”

“不瞒公子,诗诗本是大隋人氏,只是流落在汴京之中,心中难免有思乡之情。”

此言一出,四座皆惊。

众人未曾料到,这位苏仙子竟出身大隋,此前竟毫无风声泄露。

俞客略一回溯谢观的记忆,对《虞美人》这一词牌略知一二。

《虞美人》乃著名词牌名,源于唐代教坊曲,多用于抒发哀婉之情、感伤之意、怀旧之思。

在大齐,此词牌虽稍显偏僻,却也不乏佳作传世。

张源来等人亦对此词牌颇为熟悉,知其格式为双调,共计五十六字,上下阕各四句,韵律为两仄韵、两平韵。

这时!

一位贴身太监急忙步至六皇子陈霆身前,恭敬地递上一纸消息。

陈霆展开纸条,眼神瞬间一凝。

与此同时,二皇子陈丰也收到了消息,眼神中闪过一丝异样。

三先生竟然力保谢观?

这位谢观果然非同小可,不仅与三真一门有瓜葛,竟还与书院有所牵连。

俞客只是稍作沉思,便已提笔蘸墨,缓缓写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字迹遒劲有力,挥洒自如。

贾瑜等人走近观看,不禁低声吟诵。

仅上阙便已愁绪满溢,令人动容。

张源来更是沉浸其中,春花秋月本是美好景致,却在此刻只觉痛苦难当,何时能了?

苏诗诗走近,看见“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句,心中猛地一颤!

大隋虽未亡国,但她作为前朝公主,心中那份亡我家国之痛,久久难以忘怀。

此景此情,竟是如此契合。

俞客继续挥毫泼墨: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写完最后一字,笔轻轻落下。

二皇子陈丰与燕王陈霆也一同上前观看,神色各异。

陈霆自幼长于军伍,虽受皇家礼教熏陶,又有前太子少傅的悉心教导,但对诗词这类文雅之物并不十分热衷。

他偏爱的是金戈铁马,沙场秋点兵。

相比之下!

二皇子陈丰却对这首词感慨良多。

从“上阙开头的小楼昨夜又东风”那克制的白描,到“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极致的夸张,一收一放之间,意境浑然天成。

其中流露出的无穷的苍凉之感。

显然此人在诗词上造诣极高,其中上下两阙工整之际,意像真情流露。

最主要的是!

此词实在太符合苏诗诗如今的心景。

陈丰转身望去,只见苏诗诗这位如仙子般的人物,竟从美眸中滑落两行清泪,令人心生怜惜。

俞客抬眼望去,心中不禁感叹。

美人不亏是美人,即便是哭泣,也如梨花带雨,更添几分楚楚动人。

苏云到时没有注意苏诗诗,而是看向诗词。

“做的实在太好,今日这首词怕是要流转千古而名。”

“幸载,幸载!”

张源来几人倒是不感新奇,毕竟刚刚谢观就在此“热火出炉”好几首绝佳的诗词。

苏诗诗收拾好心情,将条案上的纸张小心翼翼收走。

“观公子,此诗四百万两实在太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