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 356、上邀仙楼,仙人为题!

俞客继承了谢观的记忆,也沾染了他的平常的行为风格。

他步履谨慎而稳当,紧随在掌印太监身后。

身着猩红蟒袍的老太监,眼神微微一动。

少年跟在其后,衣袍下摆随着步伐轻轻摇曳,每一次摆动的幅度都分毫不差,仿佛经过精心计算。

他的步伐稳健,既不急促,也不拖沓,每一步都如同丈量过一般精准。

少年目不斜视,既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又不显得拘谨。

老太监心中不禁生出一丝赞赏——做人如学步。

尤其是!

他们这些深居宫廷的老人,仅凭走路的姿态,便能窥见一个人的气质与城府。

这位今日群芳宴出尽风头的少年,又得到了三先生和苏相的青睐,如用“平步入青云”,如此大幸事。

他却透着一股少年老成的沉稳,不喜不悲。

或许是老太监在宫中谨慎了一辈子,加上多年养成提携人的性子,才能青山不到。

对谢观多了一份善意的提醒。

“观少爷,待会儿进了邀仙楼,切莫上四楼。”

老太监低声说道,“你在三楼候着便是,奴才自会为你安排妥当。”

“进了邀仙楼,不要多看,不要多问,不要多说。”

俞客微微颔首,心中知道,少说话,多做事,总归不会错。

他暗自思忖,这位苏相的御用太监,面容虽显阴冷,性情却出乎意料地和善,颇有些反差之感。

从模拟来看,俞客得知苏相对自己怀有杀意,而苏相的孙子苏云,虽出身大族,性急难以相处,却颇有正人君子的风范。

这位御用太监,似乎也不似那种为“非作歹”太监。

这苏相,究竟是何等人物?俞客心中疑惑重重。

从模拟的记忆来看,他对苏相的印象模糊而复杂。

苏相是独断朝野、剑履上朝的一国宰相,权势滔天。

同时,他又是书院的四先生,学识渊博,备受尊崇。

传闻中,他是天下用棋第一人,智谋无双。

更召集群芳宴,治理黄河水灾,救国救民,被百姓褒誉。

然而!

另一方面,九大姓这种结党营私的门阀势力,似乎又是他一手缔造。

这样一个集权臣、儒生、谋士、良臣于一身的人物,究竟是忠是奸?

是正是邪?

俞客一时难以分辨,只觉得苏相的形象如同一团迷雾。

俞客随着掌印太监来到邀仙楼前。

邀仙楼是一座四层高的塔形建筑,底层面积最为广阔,随着楼层的升高,面积逐渐缩小。

四楼是便是最高层,象征着对那座书院的敬意,而书院的最高层也不过五楼,邀仙楼自然不会超过其高度。

老太监轻轻一挥手,守卫们便恭敬地让开了两旁。

俞客紧随其后,踏入邀仙楼。

一楼虽不算宽敞,但老太监那醒目的猩红蟒袍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作为苏相的御用太监,他的身份无人不识。

众人好奇地打量着跟在太监身后的少年,窃窃私语声在人群中蔓延。

“那位少年,莫非是草堂诗会的谢观?”

“苏相和三先生邀请他上邀仙楼,为这群芳宴题诗。”

一楼之中,大多是朝中品阶较低的官员及其子嗣女眷,气氛虽热闹却略显平淡。

掌印太监并未停留,很快带着俞客登上二楼。

二楼则是九大姓的夫人、小姐和公子们的聚集之地,气氛更为矜贵。

谢观的到来,立刻引起了众人的窃窃私语。

“那不是谢家的庶子吗?莫非就是十几年前那桩让谢家名声扫地的公案之人?听说至今汴京城里还有在饭前茶后,提及此事,谢府对他可是避之不及。”

有人低声议论,语气中带着讥讽。

“据说他连学堂都没进过,不过是个学下蒙童,连功名都没有,也配来这种地方?”

嘲讽之声此起彼伏,众人对谢观的出身和不正经的学子身份嗤之以鼻。

然而,也有人为他打抱不平。

“哼,一群腐儒长舌!”

一道清亮的女声响起,语气中带着不屑,“当年的燕王下终南山时,不也是个从未读过兵书的道童?可后来呢?他横扫天下,建立千年基业,谁人敢小觑?”

“再说夫子他老人家,如今又有何功名在身?难道他的学问就不值一提了吗?”

女子言辞犀利。

涉及燕王和夫子,几人倒是不敢反驳。

燕王出山之前确实只是一个终南山无名道童。

夫子在儒家却无任何功名,当然儒家之中称呼为其至圣先师。

“他那三首诗词,你们这些人穷尽脑汁,可写得出来?”

刚刚开口的女子冷笑一声,目光扫过那些讥讽之人。

女子头戴一顶垂脚幞头,脸上未施粉黛,却自有一股英气逼人。

她的反驳让那些嘲讽之声顿时低了下去,众人面面相觑,一时无言以对。

若是谢观在此就能认出,此女正是在谢府小院内和他下了十局棋的陈九宴,苏相的关门弟子。

陈九宴目送俞客缓步登上三楼,心中却觉得这一切本该如此。

若非如此!

一个区区无名之辈,又怎能在黑白之道上连胜她六局?

凡俗之人,岂能轻易胜过她?

她心中不禁生出一丝好奇。

今日谢观受三先生和苏相之命,为群芳宴作诗词,不知他会写出怎样的佳作。

这无疑是一个展露锋芒的机会,但书院九大姓的无数双眼睛正紧紧盯着他。

若是诗词未能写好,恐怕会引来万般谩骂,无异于将他置于烈火之上炙烤。

然而!

想到谢观那副沉着的模样,下棋时谋定而后动的从容,陈九宴心中又生出一丝笃定。

“应该……难不倒他。”

她轻声自语,嘴角微微扬起,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俞客踏上二楼,目光沉稳,并未东张西望。

他已是元神修炼的七境,神识敏锐,轻易便察觉到二楼中有一道阴冷的目光正紧紧锁定自己。

他不动声色地用余光扫视,发现那道目光来自一位年轻公子。

那人身形瘦削如柴,身着锦衣玉带,腰间挂着四五个香囊,面容狭长如驴脸,脸上敷着厚厚的粉,脸颊微微凹陷,显得格外阴郁。

俞客在谢观的记忆中,认出此人——赵家的赵洋,曾在谢府鸿景院中与谢人凤交好,两人曾试图欺辱梧桐。

谢观早已与他们结下梁子。

俞客只是淡淡斜睨了一眼,便不再理会,继续迈步,缓缓登上三楼。

二楼是九大姓的子嗣、亲族和家眷聚集之地,气氛虽显矜贵,却仍带着几分年轻一辈的喧闹与浮躁。

而三楼!

则是九大姓的主事之人、大齐的后宫嫔妃以及朝中高官的所在。

还有书院的先生。

这里的气氛截然不同,沉稳而肃穆。

每一张桌案旁,坐着的皆是权倾朝野的人物,他们的目光深沉,举止从容,言谈间虽轻声细语,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后宫嫔妃们衣饰华贵,仪态端庄,眉眼间皆是深宫历练出的从容与冷峻。

朝中高官们则或低声交谈,或举杯浅酌,举手投足间皆是久居高位的气度。

谢府的谢老太君、谢鸿、大院主母袁夫人,二院主母赵夫人,就在三楼。

俞客拾级而上。

他注意道,就连身前的莽袍的老太监也放轻了脚步,神色间多了几分谨慎。

三楼之上,尽是九大姓的权贵显赫。

俞客低眉顺目,眼观鼻,鼻观口。

在他的感知中,三楼内十数道气息浑厚绵长,或为武道九境高人,或为元神不可测之辈。

俞客暗自运转陆华所授秘术,内敛气息。

此术玄妙,若非出手,纵是武道九境“璇丹“强者也难以察觉其修为深浅。

蓦地!

心海之中大鼎轰鸣,一股玄之又玄的气息流转全身,将“谢观“心神牢牢镇住。

周身气息尽数收敛,恍若常人。

俞客这时才安心了一些。

心中感叹,这“鲲虚鼎”在他自己的地盘,多有几分玄妙。

在神霄宗内却从没有敲响过。

谢观二人甫一登上三楼,便引来诸多目光。

谢家老太君一行四人皆投来视线。

老太君神色淡然,手中的握着鹿头手丈,皱纹纵横的面容似古潭无波。

袁夫人面若寒霜,全是冷意。

赵夫人眉梢轻挑,似有所思。

谢鸿只是随意一瞥,便移开目光,毫不在意。

俞客谨记掌印太监叮嘱,目不斜视,紧随其后步入一间早已备妥的静室。

转过十二折紫檀屏风,推门入室。

空无一人。

黄花梨翘头案上,澄心堂纸映着夜明珠光,紫玉砚,狼毫笔架,一应俱全。

室内陈设雅致,书案之上文房四宝齐备。

老太监躬身道:“请观公子以仙人和群芳宴为题,题诗词一首。”

“老奴便在此恭候。”

“时间至群芳宴结束。”

赵洋的紧紧锁定着那道背影登上三楼的背影,心中怒火中烧,手中紧握的精致茶杯竟被他猛然一甩。

“啪嗒——”

一声脆响。

茶杯应声而碎,茶水与碎片四溅,地面茶渍横流。

“谢观,当真是该死至极!”

赵洋咬牙切齿,声音低沉却满是愤恨。

“这谢观什么东西,竟有资格踏上邀仙楼三楼?”

“还有那谢人凤,也是个不中用的废物!不是说已经重金聘请了玄月堂的顶尖杀手吗?”

“为何还让谢观活蹦乱跳地出现在了这群芳宴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