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 392、大隋太子、士为知己、梧桐羞涩!

【苏云手中之物,乃是一鎏金请帖,上面刻着“崇文太子”四个字,显得格外庄重。】

【她微微一笑,语气郑重地说道:“这次来观公子这里,还有一件正事,便是为这大隋太子的邀约。”】

【“大隋太子?”】

【你心中有些诧异,眉头微皱,在汴京之中,怎么会有大隋的太子?而且还是邀约于自己?】

【苏云见你疑惑,轻声解释道:“观公子有所不知,在汴京之中,确实有一位货真价实的大隋太子。”】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如今的隋圣帝膝下有三子,其中这崇文太子本是长子,又是皇后的嫡长子。他在十七岁时便被大隋送来当质子,这件事还与夫子有关。”】

【你心中越发奇异,大隋与大齐两国交战,本就水火不容,就算是质子,怎么会让一国太子来做质子?】

【谢原接过话茬,脸上洋溢着自豪之,“此事我略知一二。想当年,大齐威震四海,夫子居书院,四位先生则游历天下。谈及大齐,世人唯有‘畏惧’二字。”】

【“长生天、南方佛国及大隋,皆惧我大齐气吞万里如虎,遂遣太子入汴京书院求学,实则为人质。其余小国见状,亦步亦趋,纷纷效仿,将太子囚于汴京。”】

【“那些异国太子的居所,名曰‘雏凤台’,昔日尚可供百姓一观,其中却暗含屈辱之意。”】

【“此规矩沿用至今。然如今……”】

【谢原叹了口气,有些感叹道,“大齐夫子已寻仙而去,四位先生亦分崩离析,三国结盟之意渐显。昔日之雏凤台,时过境迁,今朝已成朝廷重地,那些太子虽为质子,却在汴京鲜有人敢轻易招惹。”】

【云婉闻言,眉宇间泛起微蹙,“这些太子在汴京横行霸道,尤以长生天那位大汗之子为甚。月华轩的姐妹,多有受其欺凌者。”】

【你低头凝视手中鎏金请帖,如今大隋之势,已经不弱于大齐,再加上其余三国似乎有结盟之意,其实对于大齐不利。】

【大齐这些年确实逐渐丧失了对天下的控制,由极盛开始衰落。】

【周允儿轻拍胸口,脸上带着几分担忧,低声说道:“对呀,那位南方佛国的佛子更是过分,还曾调戏过霓凰姐姐。要不是当时书院的先生在场,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她的语气中透着后怕,显然对这些太子的行径心有余悸。】

【苏云见状,宽慰道:“观公子不必多虑。崇文太子乃是爱慕儒学之人,我爷爷也曾夸赞过他,说他该生在儒家的大齐。在一众太子之中,他最为低调,从不与其他太子同流合污。”】

【提到这位崇文太子,公孙娘子也插话道:“这位崇文太子确实与众不同,在汴京颇有美誉。他曾在书院求学,被金子叹老先生夸赞‘文章妙手天成,不爱江山爱文章’,长于时文。”】

【“他极善书法,自创的花鸟体在西厢楼的姐妹中颇受欢迎。他崇拜二先生的笔墨,曾多次拜访书院修身楼,却都被拒之门外。”】

【苏云笑着点头,语气有几分得意,“此次邀约,观公子不必多想。你的才华早已名动汴京,谁人又不知这写出‘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乃是草堂诗会之人。”】

【“观公子你且放心,这位崇文太子,是一位值得一见的儒雅之人。”】

【“我与他交往多年,深知他品行端正。若不是他不愿在群芳宴上出风头,惹得汴京风言风语,草堂诗会的诗词我本是想找他来写的。”】

【“观公子,你在群芳宴所做的几首诗词,他都是极其欣赏,尤其是那句,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更是抄录多遍,挂在家中。”】

【公孙娘子笑道,“看来这位渊太子倒是和我志趣相投!”】

【李书婉思考后道:“这位大隋太子确实是难得的妙人,温文尔雅,在九大姓之中都颇有盛名。”】

【你点了点头,心中对这位崇文太子多了几分了解,品行端正暂且不论,至少这城府与养望的手段,绝对是行家中的行家。】

【毕竟,能以敌国太子的身份在汴京博得如此名声,还能让苏相之孙如此推崇,甚至与九大姓交好,绝非简单之人。】

【苏云看向你,眼中带着期待之色,轻声问道:“观公子,你看如何?”】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若是观公子同意,我便给他一个答复。观公子也不必看在我的面子上,不过这位渊太子确实是值得交往之人。”】

【面对此事,你决定……】

1.同意此事,收下请帖,赴约。(提示:有可能对未来有利。)

2.不同意此事,拒绝赴约。(提示:有可能对未来不利。)

3.不理会此事。(提示:有可能对未来不利。)

4.亲自参与。(1/3)

大鼎敲响,吐露出霞光万丈,上面的文字缓缓定格。

俞客看着上面的四个选项。

看来这大隋太子的邀约,似乎事关重要。

没有犹豫,直接选择。

1.同意此事,收下请帖赴约。(提示:有可能对未来有利。)

【你笑着点头,收下了请帖,语气从容:“既然是苏公子相邀,那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便去见一见这位崇文太子。”】

【苏云闻言大喜,“必不会让观公子失望!时间定在下个月十五,地点在西厢楼的琦陌春坊。”】

【云婉听到“琦陌春坊”四字,心中一动。琦陌春坊是西厢楼三家青楼之一的青吟小班所在,也是汴京第一美人苏诗诗所在,苏诗诗正是此次群芳宴的花魁之首。】

【琦陌春坊与月华轩和紫潇阁不同,它坐落于一处皇家园林之中,环境清幽雅致,虽不及两家热闹,却是书院雅士们心向往之的地方。】

【谢原听到地点,眼中闪过一丝兴趣,开口道:“云公子,我也和观弟同去,无妨吧?”】

【苏云笑呵呵地点头:“自然可以。”】

【谢琦月闻言,撇了撇嘴,低声嘟囔道:“狗爱仄出,真喜欢凑热闹。”】

【苏云似乎完成了一件大事一般,脸上满是欣喜之色,轻声道:“这渊太子算是我少有的知己,观公子又是我的好友,今日能促成此事,也算是了却一桩心愿了。”】

【苏云笑盈盈道,“琦陌春坊那地方,茂林修竹,竹涧焚香,溪流潺潺,溪水流觞,吟诗作对,自是快意!”】

【她看了看天色,日头已是正午,便起身告辞:“我得快些把这个消息告诉渊太子,就不多打扰了。”】

【谢轩脸上隐隐有着不快之色,这位崇文太子他自然是见过,想不到也是对谢观如此看重。】

【不过,谢观去这次宴会,怕是没那么简单,其余几位太子可不是那么好相与的。】

【苏云临走之时道,“我还有一份礼物要送于观公子。这次为草堂诗会搏名,若是送些黄白俗物,怕污了观公子的眼睛。日后但凡有吩咐,苏云绝不会推辞。”】

【梧桐听后,脑袋一歪,脸上露出痛惜之色。】

【你见此一笑,亲自送到门外。】

【苏云匆匆离去后,月华轩的众人却并未离开,而是留在小院中,在等张源来等人归来。】

【小院内,梧桐树随风轻摇,阳光洒在青石地面上,映出一片斑驳的光影,原本的寒气也被驱散。】

【你从屋中找来瓜果,生起炭火,小院内顿时暖意融融。】

【众人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不时有银铃般的笑声飘过墙头,引得西苑的下人们纷纷驻足,有意无意地往院内张望,想要一睹这些风姿绰约的女子。】

【没过多久,张源来、冯雅雅和李香君三人走进了小院。】

【张源来脸上满是喜色,手中紧紧拉着冯雅雅。】

【你见此情景,心中便知,冯雅雅的赎身之事已圆满解决。】

【李香君跟在两人身后,眼神中带着几分惊讶,打量着这简陋却热闹的小院。】

【张源来缓缓走近,拉着冯雅雅对谢原行了一礼,语气中满是感激:“这次多亏了原少爷帮忙。”】

【冯雅雅的作保书上有诸葛夫人亲自署名,一般的下人自然没有这个待遇。张源来情况特殊,既是书院弟子,又得谢原多次关照,这才受到重视。】

【谢原坐在椅子上,正掰开一个橙子,闻言无所谓地摆了摆手。】

【张源来又转向你,神情郑重,正准备弯腰行礼时,一双手扶住了他。】

【你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轻声说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张先生,这本是你应得的,何必谢我?平生志,水投石,首已皓,心犹赤。今日应该祝贺张先生一展抱负,得偿所愿。”】

【张源来闻言一愣,不由用袖子遮住了眼角,涕泗横流。】

【他声音哽咽,低声道:“观公子大恩,源来没齿难忘。”】

【小院内一时静默,众人看着这一幕,心中皆有所感。】

【沉香等人心中清楚,张源来能进入书院,多是因为你的关系。】

【李书婉看着你与谢原截然不同的反应,若有所思。她似乎在你身上看到了自家那位列三公爷爷的身影。】

【无论何事,即便有恩于他人,爷爷总是真心诚意,常让人感怀于心。】

【院中少年也是这般气度!】

【冯雅雅则更明白张源来那番话的分量。对于谢原,张源来多是感激;而对于你,却是真正的知遇之恩,甚至带着“士为知己者死”的粉身碎骨的心意。】

【张源来等人入座后,小院中又是多了几分热闹,梧桐找来了露芽,两人一起在后厨忙活,为众人准备饭菜。】

【小院内笑语不断!】

【到了下午,太阳渐渐西沉,众人用过晚饭之后,这才陆续告辞离去。】

【月华轩的花魁们一一告别,周允儿却一直依依不舍,目光频频落在你身上,似乎有千言万语未曾说出口。】

【公孙娘子和李书婉等人也相继离去,小院渐渐安静下来。】

【最终,院中只剩下谢原、张云芝和谢琦月三人。】

【夕阳的余晖洒在小院中,为这简朴的院落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辉。】

【谢琦月回想这刚刚小院之内的只众人,有苏家公子,一众花魁。】

【今日在外哪里都有在讨论这位谢家庶子诗词的话题。】

【一句名震汴京真不为过!】

【这个在鸿景院认识的表哥,似乎真是个有本事的人。】

【张云芝倒是谈及一事,脸色有着笑意,“观公子,这几日我父亲从剑南道归来,说是要见观公子一面。”】

【谢源倒是惊讶,“张伯父也回来了吗?最近父亲也是要回汴京了,倒是都赶上了。”】

【张云芝微微颔首:“上次向观公子请教泽湖之事,正如公子所料,朝廷出兵朱崖郡,家父因早有准备,此番立下大功,苏相已命他回京述职。”】

【张云芝心中其实略感无奈,在给父亲的信中,她并未提及这个建议是出自何人之手,若是说明是一位还未及冠的少年,怕是不会受重视,只是含糊说是谢家一位的清客。】

【父亲执意要见一见这位清客,说是此人多半是隐居的大才。】

【不知父亲回京后,见到这位大才竟是如此年轻之人,会作何反应呢?】

【天色渐渐暗淡下来。】

【张云芝等人道别离去,谢原却悄悄留了下来,将手中的《草灯和善》轻轻塞入你手中,嬉笑道:“观弟,晚上看。走了,走了。”】

【你望着手中的书,颇感无奈,将其置于桌上,随后收拾起小院来。】

【原本热闹非凡的小院,此刻只剩下你和梧桐两人。】

【你走进屋内,再出来时,却见梧桐正捧着谢原刚刚给你的书翻开几页,脸上泛起一抹羞涩的红晕,他手里纂着裙子,整个人娇滴滴的。】

【梧桐腰肢纤细,盈盈一握,正面也是颇为壮观。】

【“少爷,你也想这种事吗?其实梧桐也是可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