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 394、儒皮道骨佛家心,石像挑动天下反!

【日子如常,院中的草木又发了新芽,春意渐浓。】

【小院之中隔三差五便有人来拜访,尤其是西厢楼的花魁娘子来得格外频繁。】

【你家小院的门槛几乎被踏破,却无人开口求取诗词。毕竟,苏雅雅曾以四百万两白银购买你一首词、一幅画的事迹早已传遍汴京,一众女子自然望而却步。】

【期间,倒是有一件趣事!】

【胡芸娘和云婉在群芳宴中夺得前十之位,成功离开语月华轩,不再是官妓,恢复了良人户籍。】

【云婉和胡芸娘用多年攒下的积蓄,在谢府所在的长宁街开了一间酒楼。她们本就是迎来送往的行家,加上花魁之名和昔日姐妹、恩客的捧场,酒楼生意红火,客人络绎不绝。】

【胡芸娘等人特的前来求你娶一个酒楼之名。】

【你写下了,“太平”二字,挂在酒楼的匾额上。】

【开业之时,你也让梧桐送去贺礼,是最近长宁街最热闹之事。】

【梧桐回来后,兴致勃勃地讲述酒楼的盛况,见到一众月华轩的女子都是激动流泪。】

【对于这些沦落天涯的女子来说,落叶归根般的良人身份便足以慰藉风尘。】

【张源来去书院求学,冯雅雅赎身后在太平酒楼帮闲,日子倒也过得安稳。】

【期间也有不少书院的学子前来请教诗词学问,最后被其先生耳提面命之后,便没有学子再来。】

【书院对于这次群芳宴之事也是反应平平。】

【张云芝倒是奇怪,书院本不是墨守成规之地,可是书院为何会禁止学子和谢观往来,到让她不得其解。】

【转眼又过半月。】

【谢原以往每日都来,最近几日却不见人影。他因武道修行加深,每日累得不行,完成修炼药浴后倒头就睡。】

【诸葛夫人又请来书院的先生,传导谢原的元神修炼之法。半月过去,谢原也跻身元神第一境“感应”。】

【谢原欢喜不已,特地来找你表演他元神第一境的特异“听声辨位”的绝学。】

【他本想将这元神修炼之法传授于你,却被书院的先生明令禁止。】

【“法不传六耳!”那位先生严肃道。】

【谢原有些失望,他总感觉若是自己修行“武道元神”,之后与你的差距便会越发拉大。】

【这种感觉让他心浮气躁,却又无可奈何。】

【至此之后,他少有来你院中谈及武道和元神修炼。】

【公孙娘子这几日来了一次,她已脱离紫霄阁,却没有留在汴京的打算,只是在此小住两月便会离开。】

【人各有志!】

【至于你开蒙之时的事,似乎已被众人忘却,无人提及,你也不在意。】

【日子如水一般流过,你依旧在小院中读书修行,生活平静。】

【你却每日过得充实,只是将夜晚的修炼改为日出之时。】

【短短五日之后,你散去的修为完全恢复,因炼化日精,你的元神竟能在白日现身,不惧日头。】

【要知道,能在赤阳之下元神显露,需修为跻身第十境阳神。】

【这半月之中,梧桐每次从菜场回来,都会告诉你一则消息:菜市的米价每日都在上涨。】

【原因是涌进京师道的灾民越来越多,平准和朝廷的供给已捉襟见肘。】

【汴京之中,风波渐起,人心惶惶。】

【梧桐趁着家中又银子,便多备了些粮食,以防不测。】

【然而,这些事与九大姓无关。抬高米价本就是他们特意安排,如今九大姓家家户户都有米仓,粮食堆积如山,十年都吃不完。】

【梧桐曾说过,最近家中不少管事清理粮仓,发现不少粮食已经发霉。九大姓宁愿让粮食烂在自家的窖内,也不愿物尽其用。】

【今日正午。】

【你送走了周允儿等人,站在院中修习武道,已至武道五境“春雷”。上次魔师的“天魔血髓”和莲池大师的“龙眼菩提”的药力,至今仍未完全消化。】

【也得益于此,这些天来你的武道根基越发厚实。】

【你已不再修习司马亭抄录的《太祖圣猿桩》。莲池大师曾提醒过你,这功法前六境虽无问题,但上三境却埋下不少隐患和反制之法,九大姓子弟也只是用它来筑基。】

【上三境的功法只有大齐皇室才有,便可知其中必藏有猫腻,你也是弃之不用。】

【你如今兼修两门武道宝功,一者是莲池大师赠与的《金刚不坏体神功》,此乃佛门武学,练至大成,金刚不坏,可直达九境。】

【然而,修习佛家功法,怕是难入大齐入书院门墙。如今的书院,不会容许一个会佛门功法之人进入,这个你倒是不在意。】

【二者是,魔师所赠的《紫霞洞魔真经》,是一门内气迭加之法,共有九层,每一层都会内力倍增,即便是比之三真一门的《大黄庭》也不遑多让,内息浩如瀚海。】

【你武道之路,佛魔双修,皆是能直达武道九境的宝功。】

【其一修外根骨皮膜,其二修内丹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这些天来,你已将这两门功法修炼至武道五境,中三境也是水到渠成。你估算,还有半个月便能突破到武道六境“绕指”,也将面临武道的第二座鸿沟“上三境”。】

【你脱下上衣,体表热气翻滚,运转《金刚不坏体神功》,体表浮现一层金黄色光泽。】

【身后凝结出佛陀罗汉的虚影,你深吸一口气,两手相击竟发出金铁敲击之声。】

【你摆出拳架,背后的脊椎骨如大龙般扭动,发出一节节爆响。】

【你再缓缓呼气,佛光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森森魔气。】

【两种截然不同的功法真气在你体内交融,你初时修炼时还觉得奇异,本以为双方会水火不容。】

【然而,出乎你的意料,两者竟融合得相安无事。】

【你渐渐明白谢鸿当时的良苦用心,他一直给你送来佛、儒、道三家的典籍,让你研读。】

【谢鸿便是以三家学问为根底凝聚的本命,比之夫子以佛门功法融合百家也不遑多让。】

【你心中感慨:“看来天下的武学都是殊途同归,有言道,儒皮道骨佛家心。”】

【这时!】

【你手指轻轻一抬,院中大水缸的清水如灵蛇般涌动,洗涤你上身的汗水。】

【你甩了甩头发,浑身皮膜发涨,如同气蒸云梦泽一般,身上的水汽瞬间蒸发干净。】

【你披上外衣,整理了一下头发,走向院门外。】

【一道急促的身影跑来,身后跟着一人。】

【来人是谢原,或许因群芳宴后你声名鹊起,他昔日那些声伎玩伴他便全部辞退,唯余谢猴儿一人。】

【“观弟,大事不妙!”】

【谢原匆匆而至,神色激动,跨过门槛之际,低头瞥见门槛破损,不禁愕然:“观弟,你家门槛何以破成这样了”】

【“六哥何事如此着急?”】

【谢原连忙答道:“反了!全反了!”】

【你微微蹙眉,忽地心中一动,沉声问道:“莫非是治理黄河之事?”】

【谢原点头,焦急万分:“据兵部与江南道州牧今日所报,黄河征调的民夫前日集体罢工。晚上两名监工竟与民夫联手,将看守的征调将军杀害,局势瞬间失控。三十万民夫揭竿而起,趁夜进了大营杀了大齐一万驻军。”】

【“最新的军情,据说这次黄河之乱,江南道响者如云,已经聚集了近四十万人马,将江南道州府团团围住。”】

【言罢,他眼中还满是震惊之色。】

【如此大规模的起义在大齐已经山几百年没有出现。】

【你闻言,眉头紧锁,群芳宴筹集的那么多金银,不是用来治理黄河,为何才刚刚过去半个月,便有了如此变故。】

【谢原在石椅上落座,啜一口茶水,看了一眼院内,问道:“梧桐呢?”】

【“她去街上菜市了。”】

【谢原连忙道,“如今汴京街头全堵住了,乱象丛生,大街上都是在抢粮食,人心不安,还是快些让梧桐回来吧。”】

【“无妨,她是与四表姐同行,有谢家的护卫在。”】

【谢原这才点头,又面露疑惑道,“这消息怎会传得如此之快?朝中也是刚刚得知不久,汴京百姓就已经得知。”】

【你缓缓道,“或许是有人刻意为之,故意将消息散布出去的。”】

【“若是没有提前布局未雨绸缪,怎会如此迅速?能在黄河驻军的将领文武,也绝非全是痴傻之人。”】

【谢原接着道:“事发前一天,有人在黄河之中挖出一尊铜像,头戴红布,怒目圆睁,极为可怖。其中有道人路过,说这是封在黄河底的天煞星,今朝一现,天下大乱。”】

【“监工的将军把道士哄走,下午民夫就罢工了。”】

【“道士?”你微微一愣,不知为何,脑海中浮现出三真一教的影子——这个天下道家的魁首,莫非这其中有三真一教的插手。】

【你沉吟片刻,问道:“他们如今打出的旗号是什么?”】

【谢原神色凝重,“他们打出的旗号,乃是一直流传在江南道的一句谶语——‘莫道苍生不怒目,一朝燃尽王侯家’。”】

【“其中为首之人自号‘赤目天尊’,众人皆头戴红布为表示,也叫‘赤目军’。”】

【“哎……这天下,终究是要乱了。”】

【谢原叹道:“赤目军来势汹汹,朝廷若反应迟缓,江南道恐将陷入浩劫。”】

【他语气沉重,继续说道:“兵部正在调集兵马,但江南道距离汴京千里之遥,怕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还有一事,原本父亲定的明日回京,如今被苏相调往江南道平叛去了,这……过家门都入不了。”】

【你轻轻颔首,此事虽出乎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

【时下大齐治下,赋税苛重,加之黄河肆虐、天灾连连,百姓苦不堪言,起义不断。】

【这次治理黄河被征调的民夫,多为九大姓之驱口,亦即奴隶。九大姓自朝中领取银两,却不顾其生死,肆意克扣工钱与口粮,致使民夫生活困顿至极。】

【治河工程浩大,劳役沉重,民夫承担着难以言喻的繁重体力劳作。许多人或因劳累过度,或因瘟病而死。日夜不息,其中多数竟难以活过一月之期。】

【你瞧着谢原神色忧虑,问道:“六哥,怎突然对家国大事如此上心了?”】

【谢原重新喝了口水,语气郑重:“男儿不忧心家国,难道还整日惦记小娘子的肚皮不成?我谢家毕竟是以军功立家。”】

【“六哥有此心,倒是好事。”】

【谢原起身道:“观弟,近日你也莫要外出,汴京也是乱起来了。”】

【他抬头望向天空,朝阳虽已高挂,却难以驱散他眼中的阴霾:“这世道,愈发不太平了。”】

【谢猴儿宽慰道:“如今大齐有书院在,朝中更有苏相坐镇,少爷您不必过于焦虑。”】

【谢原面露怅然:“书院吗?……总觉得它已非昔日之书院。”】

【“至于苏相,他那等高深莫测的大人物,我们又岂能轻易揣测其心意。”】

【谢原来去匆匆,未做久留,便告辞而去。】

【你送至院门口,望着谢原渐行渐远的背影,轻轻关上院门。】

【乱世将至,汴京为九大姓盘踞之地,局势尚稳。】

【但保全自身方为上策,你身后并无大树可依,唯有自身修为才是立足之本。】

【你又忆起群芳宴后,大先生的离开之时所说,“飞升之契机,就在这未来十年之间。”】

【莫非唯有这天地大乱之时,飞升台才会显现于世?】

【如此千载难逢的飞升良机就在眼前,任谁都会全力以赴,放手一搏。】

【未来不久,你将与魔师、莲池大师、三先生、大先生等名震天下的大宗师交锋。】

【你缓缓漫步于梧桐树斑驳的光影之下,心无旁骛,继续修行。】

【每一寸光阴都是如此紧迫,不容虚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