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模拟成真,我曾俯视万古岁月? > 423、杀局刚刚开始、谢家多龌龊、小人!

“来迟了一步!”

大隋太子刘渊眸光微沉,凝视着谢府门前那少年从容自若的身影,指节在车窗沿上轻轻一叩,帘幕随之垂落。

车厢内!

长生天太子贺兰真术低叹一声,“终究我等非是大齐之人,消息传至我们耳中时,大局已定。”

刘渊却道,“即便早来,只怕也难改结局。谢观此人,有大儒诸葛间,又有屠魔司都统张轼载相助,今日连长公主都亲临谢府……”

他顿了顿,声音渐冷:“更何况,还有那位我一直想会一会的——东山先生。”

贺兰真术望向窗外渐散的烟尘,淡淡道:“如此阵仗,谢家岂会不卖这个面子?”

“况且,今日来了这诸多学子。”

“于情于理,今日谢观也不会出事,这位历经大齐朝堂几代人的老太君不是吃素的。”

空度眸光微动,低声道:“那依大哥之见,我们该如何?”

“是……静待时机?”

刘渊抬手示意,马车悄然驶入谢府旁的小巷,避开众人视线。

阴影笼罩下,他的侧脸显得格外冷峻。

“等不了。”

刘渊摇头,声音沉凝,“大齐内乱,局势瞬息万变,此时若拖,必失先机。”

“大隋的密信前日送达,父皇……也要动手了。”

此言一出,贺兰真术与渡空皆是一震。

他们二人自然知晓刘渊所说的动手是指何事。

大隋要对三真一门动手!

三真一门,天下显教,道统绵延三千载,底蕴深不可测。

大隋和三真一门,本是相互依存,如鱼得水才是!

他们二人倒是无法理解。

刘渊目光幽深,缓缓道:“你们不在大隋,不知三真一门的可怕。如今大隋境内,百姓只知终南山,不知我刘氏皇族。”

他冷笑一声,继续道:“而今,三真一门弟子尽出山门,大齐内乱之时无暇插手大隋,正是千载难逢之机。”

巷外风声渐紧,似有无形暗流,正随他话音涌动。

刘渊紧接着道,“所以,如今拖不起,再拖上几个月,我就算回国,怕是也于事无补。”

三人自然是明白。

若真等到那时,不论大隋皇室与三真一门的争斗结果如何,这储君之位恐怕都再与刘渊无缘了。

贺兰真术眼中寒芒闪烁,声音里透着刺骨冷意:“我这边又何尝不是?我那好弟弟的生母,可是大汗最宠爱的妃子。如今那老糊涂竟想立那个被长生天厌弃的废物为太子……”

他忽然狞笑一声,指节捏得咯咯作响:“待我回到长生天,定要亲手斩下这颗头颅,用金漆封存,日夜供奉在帐前。”

度空也是脸色阴郁,似乎也有难说的苦衷。

刘渊长舒一口气,眼中寒芒闪烁:“所以,我们等不起。”

他声音低沉,带着几分压抑的狠意:“初入汴京那三个月,我们谁曾睡过一个安稳觉?每夜闭眼,都怕再也见不到第二日的太阳,怕被身首异处,身死异乡。”

“若回国时太子之位已易主……”他冷笑一声,“你们觉得,那些得势的兄弟,会容我们活着吗?还是继续兄弟和睦?”

“如今有苏相暗中相助,正是我们放手一搏的最后机会。”

贺兰真术与渡空对视一眼,俱是凝重颔首。

“那具体该如何行事?”

贺兰真术沉声问道,“如今谢观也算风口浪尖的人物了!”

刘渊指节轻叩车窗,眼眸闪烁着,“怎么样才能除掉一个人?”

他伸出左手,竖起一食指,“其一,先摸清他的敌人是谁。哪些能为我们所用,哪些必须严防死守,不能走漏半点消息。唯有借势而为,方能壮大己身。”

贺兰真术闻言立即接道:“谢家内部就有现成的刀子。那几位夫人和谢人凤,怕是比我们更想看到谢观死。”

度空转动佛珠,低声道:“贫僧探查得知,群芳宴上谢观已得罪多位大齐皇子。尤其是燕王和二皇子,杀心已起。”

刘渊微微颔首,修长的食指与中指相继竖起:“其二,找到他的命门弱点所在。再坚固的铠甲,也总有接缝处,是人就不可能没有薄弱处!”

贺兰真术笑道,“论对谢观的了解,这些仇敌恐怕比我们更清楚他的软肋。”

刘渊看向窗外,伸出第三根手指。

“其三,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今日谢观的底细我们已经摸清,算一次隔岸观火。”

“其四,要以雷霆之势,用全力扑灭,不留对方留一丝生机,敌在明我在暗,不可有丝毫轻视之心。”

伸出五根手指!

“其五,兵法云:乘其不备,击其盛时。现在谢观正处得意之巅,恰是最松懈之时。”

说完,刘渊五根手指又骤然握紧,仿佛要将无形的猎物捏碎在指间:

“谢观,你逃不出我们手掌心。”

刘渊转身看向二人,眼中锋芒毕露:“你们即刻前往燕王和二皇子府邸。那位殿下既然对谢观心怀杀意,不妨再添一把火。”

“至于我……”

刘渊掸了掸衣袖,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正好去会会那位谢人凤。听说这位谢家二院嫡子,最近可是寝食难安啊。”

贺兰真术会意一笑:“妙极。让谢观以为风波已过,却不知真正的杀局才刚刚开始。”

刘渊下了马车从西南门,有人通报下,施施然暗地进了这座定远侯府。

贺兰真术和度空,乘坐马车离开。

等春楼!

“母亲!难道就这么轻易放过他?”

谢人凤站在雕花窗前,指节捏得发白,眼中翻涌着怨毒。

“我要谢观死——不,我要他生不如死!”

赵夫人看着儿子消瘦的面容,心疼地抚上他的肩头:“人凤,你放心,他的好日子长不了。”

“今日你也瞧见了,诸葛间、张轼载为他撑腰不说,连长公主和东山先生都出面了,老太君也得给几分面子母亲也是不得已。”

谢人凤猛地甩袖,“诸葛间、张轼载也就罢了!谢原那个混账东西,仗着老太君偏宠,三番五次坏我好事——”

他忽然转身,眼中迸出嫉恨的火光,“可长公主,甚至那位东山先生!他谢观一个卑贱庶子,凭什么?!”

窗外骤雨初歇,檐角水珠滴答落下,仿佛在应和他扭曲的面容。

谢人凤脸色阴沉至极,“为什么,都要和我作对?”

“我是谢家的嫡子,谢观乃是一卑贱的婢女所出,他就不应该要违抗我。”

“他凭什么!”

谢人凤抄起窗台上的盆栽就要摔在地上。

“放肆——”

“够了!”

赵夫人一声厉喝,“这可是你父亲最珍视的等春楼!你手里这盆君子兰,更是他亲手栽培了数年!”

她美眸含威,“你今日敢砸吗?”

“父、父亲.”,这两个字,谢人凤癫狂的表情突然凝固。

他颤抖着深吸几口气,终是将花盆缓缓放回窗台.

赵夫人见状,语气转柔:“人凤,急什么?有为娘在,有你父亲在一切都没事的。”

她轻抚儿子后背,“谢观那贱种,迟早会跪在你脚下求饶。”

谢人凤闭眼平复呼吸,再睁眼时已恢复清明:“是孩儿刚刚莽撞了。”

“这才对。”赵夫人忽然绽开笑容,从袖中取出一封信笺:“你父亲昨日寄来的家书中,特意有你一封。”

谢人凤眼中迸出亮光,急不可待地伸手:“母亲,怎不早说!”

“为娘本准备今日让谢观死的干净,再告诉你的。”

谢人凤小心翼翼接过,看着上面写着几个大字“人凤亲启!”

不由神色激动,拆开信件。

里面写着一篇劝学,抄录的极其认真。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也不必不如弟子,儿子和父亲同样如此。”

谢人凤看完之后,眼角都是湿润,“父亲!”

后面是写着,“居君子之位而为庶人之行者,患祸必至也。”

君子要有君子的德行,如果君子不守自己的德行,祸将至矣!

最后一句,写着。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反之就是灾祸。”

时势要求停止就停止,时势要求行动就行动,或动或静都不违背适当的时机,这样的前景就光明灿烂,反之就是灾祸。

“望我儿行事慎重、当有进取之心。”

谢人凤将信纸被反复展平三次,又三次小心折起。

赵夫人也是看完劝慰道,“人凤,你应当把心思放在学业上,你的父亲才会高兴。”

谢人凤点头,“放心吧,谢观一死,孩儿就会进太学读书,不负父亲之望,不让父亲蒙羞。”

谢人凤告退。

赵夫人看着自己孩子离开的背影,脸上有着欣慰神色。

她坐在梳妆台前!

从袖口拿出一封信件,是谢鸿写给她的。

开篇是女子必读的《女论》,“凡为女子,先学立身,立身之法,惟务清贞。”

……

“贞女贵殉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似乎平平淡淡的几句。

赵夫人读完却从昨日到现在已经茶饭不思,难以入睡。

镜子之中映出的美妇人,神色难明。

恰在此时!

一名中年男子自屋后踱步而出,其面貌与谢鸿有几分相似,连步伐都刻意模仿,只是面上敷着薄粉,略显阴柔不自然。

“娘子,你这是怎么了?”男子轻声细语,语气中带着关切。

赵夫人脸上面无表情,不作应答。

见状,男子语气一转,多了几分冷漠与威严:“娘子,见到为夫就这般表情!”

赵夫人听后喉间微动,嘴唇干燥,还未及反应,一记耳光已重重甩在她脸上。

“啪——!”

“给我摆什么脸。”

“来!”

清脆的声响在寂静的室内格外刺耳。

赵夫人娇艳的脸颊,顿时浮现红痕,眼中的抗拒渐渐化作顺从。

她低眉顺眼地走近,在男子大马金刀坐定的身影前缓缓伏下身去。

梳妆台上的谢鸿的信件也是缓缓掉落……

刚刚出大观园!

谢人凤正沉浸在父亲书信的教诲中,思虑后半段话的含义。

忽见二院心腹匆匆而来,附耳低语。

他眼中精光一闪:“当真?快带路!”

谢人凤如约见到这位大隋太子刘渊。

“凤公子,久仰大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