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无限诸天从红楼开始 > 第277章 鄱阳乱事、夺情之议

无限诸天从红楼开始 第277章 鄱阳乱事、夺情之议

作者:二手电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04 19:36:36 来源:小说旗

第九章

9.23鄱阳乱事、夺情之议

京城皇宫,大明宫御书房,数日前,在确认江南民乱没了影响后,永正帝兴奋的搞了两年多来第一次御门听政,原本以为恢复正常,结果没几天又回到了起点。

“啪——噼里啪啦——咣当!”先是一个官窑的茶杯,再是一个装饰用的花瓶,最后是一脚踹翻了椅子,充分展示了永正帝现在的心情。

“说啊,都哑巴了?”永正帝满脸通红,表情甚至都已经只能用“狰狞”来形容,像一只斗牛场上愤怒的公牛一般盯着下面的文武重臣,“朕不敢自比各大圣君,但自问还算勤勉。

可如今不过在位十五年不到,这天下已经爆发了民乱,还是在素来富庶的江南之地,幸好卫爱卿忠于王事,浴血厮杀将战乱平了。

可是才不到半月光景,赣省就紧跟着出了战乱,这些杀不尽的白莲逆匪,真是好大的胆子,‘白莲圣后’?连个女人都能如此!

难道当地的官员是废物吗?堂堂一座府城,一夜之间就被人夺了去,三千守军,竟然毫无用处!还是朕行事昏庸,惹怒上天,这才降罪至此吗?”

“臣等死罪!”这话一出口,一帮文武重臣赶紧跪下请罪。

“要是你们的死罪能换回天下太平,朕一个都不会留!”一通狂怒总算让永正帝恢复了不少,说完之后回到御案后坐下,“都起来吧,平乱该是什么章程,都说说吧!”

“启禀陛下,臣在接到战报后,已和各位同僚商议过,目前的情况下,必须集结重兵,以雷霆万钧、犁庭扫穴之势平定乱事,既能护佑地方,也能震慑宵小。

因此,臣等专门草拟了一份章程,请陛下过目,只是时间仓促,不及细论,还有不少疏漏之处。”王枫第一时间出列,顺便递上去一本折子。

“王爱卿有心了!”粗略的翻了翻折子,永正帝总算松了口气,“照此办理吧,详细问题你们和五军都督府多商议,不要再让朕听到下一次!”

“陛下——咳咳——这次民乱并非是当地爆发,而是江南乱匪残余逃入了赣省,臣弹劾江南提督卫旭,作战不力,虚报战功......”新任礼部尚书李守义出列说道。

“陛下,这不是正说明,卫将军作战强力,以至于宵小之辈无胆在江南逗留,只敢逃窜到临近省份!”柳芳立刻出列打断了李守义,“倒是李尚书,说话毕竟不用花力气啊!”

“够了!”这种时候,永正帝实在没心情看底下人撕逼,“江爱卿,这次平乱的钱粮筹措如何了?可还有什么难处?”

“启禀陛下,臣全力运作,必能保证钱粮无误!”让大部分人惊讶的是,一向铁公鸡的江兴这次竟然敢立下如此豪言。

“好!”这下永正帝更满意了,“不过是一群逃窜的乱匪,朕相信各位上下齐心,必能早日平复!到时朕自然不吝重赏!”

“谢陛下!”一群重臣自然不介意跟着走走程序。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戴权很狗腿的按朝会程序喊了一嗓子。

“启禀陛下,臣有事要奏!”这次牛继宗的事情没啥人觉得意外,因为已经传开了,“忠勇伯府老夫人前几日不幸去世,其子廊坊千户所千户卫兰已上了丁忧折子。

可能是消息尚未传过去,卫夫人次子、现任江南提督卫旭尚未有折子递过来,依例也应丁忧,只是如今江南战事刚刚有了眉目,偏偏临省又有战乱......”

“启禀陛下,孝道大于天,即为人子,自当秉承孝义,为母守孝,天经地义!”这时候出来做恶人的,自然是礼部尚书李守义。

“天地君亲师,国事不可轻忽!”柳芳毫不犹豫的出来,把问题顶了回去,“如今江南乱事刚刚有了眉目,就把大功之臣安排归家,民心又该如何?”

“或者说,接下来的问题,就由李尚书出来收拾?”石光珠冷笑着出列,“毕竟前明有的是各位督师,一个个打的都很好!”

“文不掌军,武不干政,此乃我朝铁律!”如此杀人诛心之言,文官方面自然不敢接,工部尚书杨南立刻出列把问题怼了回去,不管私底下怎么争权夺利,台面上必须顾忌。

“只是——”吏部尚书沈言适时出来圆场,说出的话却让全场惊讶,“柳大人所说也有道理,这种战乱之下,自当和衷共济......”

他也恨不得把卫旭扔到九霄云外,但前几天武勋已经传过来信息,江南战乱他们扛不住,没了卫旭战事必然反复,因此没法动!

“沈大人何出此言?”李守义没有一点退缩的意思,开口就把文官之首打断了,“为母守孝天经地义,难不成还能随意更改?”

“我武勋之事向来如此,若是天下太平,那自然什么都好说,但如今战事正急,军人从来都是父死子上阵,兄终弟披甲,若是丁忧守孝,仗谁来打?

当年宋朝如此无能,仍有一帮武将为国尽忠,杨家将就是只剩下一门寡妇,也无一人退缩,要是照着李尚书之言,是不是她们都不用出门了?”石光珠不屑的说道。

“杨门女将之事,本就是民间之言,正史之上从无记载.....”李守义立刻开始玩起了文人最擅长的科目——咬文嚼字。

“这话你别和我说,自己去和天下百姓说。”柳芳一脸笑容打断了他,“别忘了卫将军有的是银子,戏班子更是满地都是。”

这一句话怼的,别说是文官方面没人敢接话,就是刚刚一直看热闹、其实就想让卫旭滚蛋的永正帝都不敢接。

有句话叫什么来着?开始容易收尾难,现在的“戏班子宣传”问题就是这样,武勋那边看到了好处,自然是有事没事就拉出来用用。

这事儿文官那边倒是想禁了,但没法开口,因为人家唱的全是几十甚至几百年的老戏目,你不能不让百姓看戏吧?

这样一来,武勋那边只要稍微觉得委屈,就拉出戏班子唱上几天大戏,什么《十二寡妇征西》、《呼延庆哭坟》、《风波亭》之类的,哪个惨烈就唱哪个,眼药上的足足的。

文官也不傻,本来操纵舆论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更别说新写个戏本子对他们来说根本不叫事儿,什么《司马昭之心》、《杨贵妃洗儿(安禄山)》一个接一个上演。

武将那边紧跟着就开始给文官扒衣服,什么《朱熹与儿媳二三事》、《铡美案》、《莺莺传》、《秦淮八艳》之类,一个接一个的涌上来。

问题是宣传对骂这玩意儿,从来都是两败俱伤,这么多年下来,武勋那边本就稀巴烂的名声更加垃圾,但文官这边也没落好儿,老百姓不懂这么多,就知道跟风骂人。

更别说大家都知道,这种方式就是卫旭搞出来的,真要是把他逼急了,就像刚刚柳芳所说,人家有的是银子,说不定皇帝都会挨骂,《风波亭》里加点儿宋高宗的戏份很难吗?

至于说卫旭敢不敢......有句话叫做“屁股决定脑袋”,坐的是什么位置,说话自然就会以此为基础,卫旭现在可是手掌十万大军、天下数得着的封疆大吏!

别说是玩点儿内涵,就是朝堂上和皇帝吵起来,只要占理,皇帝也得忍着!真要是皇权至上,文官还能在长达两年的战乱中几乎一毛不拔?

再有就是整个京城都知道,卫旭和忠勇伯府早就连面子事儿都没了,最基本的一点,如今他也是儿女双全,却连洗三、百日宴之类都没给京城这边通知!

就算是儒家的规矩,那也要求是“母慈子孝”,而且是“母慈”在前,能干出孩子定完亲就直接分家、连彩礼都不管的“母亲”,“慈”在哪里?

儒家虽然讲究孝道,但也不能睁着眼说瞎话,“不孝”的罪名确实不好抗,可“不慈”的名号同样很难背得动,更何况是在早已名声在外的情况下,甚至连卫旭名为嫡次子实为庶子的问题,现在也早已不是秘密!

真要是强行按照“丁忧”来走,是不是能废掉卫旭没人有把握,但自己的名声臭不可闻那是板上钉钉的事儿,这么大代价到底有人愿意付出吗?

“陛下,如今江南乱事再起,正所谓‘国难思良将,板荡见忠臣’,值此艰难之际,正是我等忠心国事之时,臣请陛下下旨夺情!”沈言代表整个文官阵营发了言。

“臣等附议!”一小半的文官重臣跟着发言,但也有站着不说话的,比如李守义,几次想要继续弹劾,都被身边的人拉住了。

“陛下,如今战事正急,实不宜临阵换将,但李尚书所言也有道理,为人子自当为母守孝,不如取个折中,让卫将军在任上守孝吧!”牛继宗出面做了和事老。

“陛下,母丧,依例守孝三年!”李守义立刻出面继续做恶人,这意思就是三年内卫旭不能动了,三年后热度一过,谁还记得他今日的功劳?

“戴权,拟旨,江南提督卫旭,适逢战事紧急却遇母丧,本应丁忧尽孝,然国事为重.......特下旨夺情,望不负朕心!”也不想背负恶名的永正帝正式做了决定。

“陛下圣明!”

PS1:原本按照大纲,卫夫人、卫若兰母子此时坟头草都已经几度青黄了,不过“闲余S”老爷在3.28章提到了丁忧的特殊作用,作者菌觉得很好,就在这里用了。

PS2:这也是这俩人一直没戏份的原因,大纲里他们早就死了,作者菌没安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