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俺爹朱高煦,江湖人称造反大帝 > 第二百八十七章 陈祖义的计划

“老大,咱们这样做,会不会多行不义必自毙啊”

有人抬头,看去一个稍显魁梧的男子,然而男子直接给了他一巴掌,“满嘴顺口溜,你要考状元啊”

“我们是什么”

“海盗”

“海盗是什么”

“坏人啊”

“那你还他娘的废话,我们既然是坏人,抢劫船队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吗?”

没错稍显魁梧的男子正是陈祖义,此刻他盘踞于距离马六甲海峡稍远的一个岛屿上,正准备干票大得。

“可这是大明官家船队啊,而且水师庞大,兵精将广,我们能行吗?我这心里面有点发抖啊”

因为他知道陈祖义有多么大胆,想要打劫得可不再是什么商船,而是去西洋回来得大明水师。

“哼,我可是调查过了,这个郑和叫马三保,原本就是朱棣小儿身边得太监,一个没卵蛋得东西,你也怕”

“大明船队虽多,但是操船者初涉远洋,大多为河塘之师,赶赶路还行,而且他们船虽大,可行动迟缓,且不熟悉地形,多年未战,在加上这段时日恐有季风来袭,我天时地利都占据了,怎么就不敢试一试”

“要知道,这些船队去了西洋诸国,带回来的宝贝,定然不计其数,打劫了这一单,我们所有人就发了,能打造更多战船,招募更多人马,我们到时去西洋诸国,或者就在南洋,打下一片大大的领土,我称帝,到时封你们为将军大臣,岂不快哉”

随着陈祖义的大饼一画,下面得人,都纷纷起哄,高呼,“万岁”结果很快被外面传来声音打断了。

“报,老大,老大”

有小弟从外面跑来,高声呼喊着报告,“老大,老大,有大明人,给你送了一封信”

陈祖义一愣,还有人给他送信,是谁?

“拿来,我看看”陈祖义说道,拿过了信件,撕开后,查看了起来。

看见内容顿时间,他先把眉头紧紧锁住了,因为这信件,是郑和写给他的。

信中内容很简单,大致意思是要招降他,只要投降,他可以向朱棣给他请一个官位,让他在大明担任水师都督。

陈祖义看完了后,哈哈笑了起来,因为他是真心看不上,郑和这一个太监,现在竟然还要招降他,这更让他感觉好笑。

“哈哈哈,我都还没去找你,你个三宝太监,竟然来找大爷我了”

“大哥什么事”有下面小弟问道。

“你们看看吧”陈祖义也不怕,直接将招降书给几个心腹看了看。

看完后,众多心腹脸上也是神情各异,“大哥,我们这才刚刚准备劫他们,这就送来招降书什么意思”

“没意思,干他丫得”有人鲁莽嘶吼道。

“大哥,这封官好似也不错啊,熟话说,想当官,杀人放火被招安,这回去大明也好似不错,还能有个官当当”

自然是各人有各人心思,但是这话说出来后,立马就被其他人怼了。

“你放屁,你也不想想,朱棣能给我们一个官当?这些年,抢了多少大明商船,当年还在大明沿海攻打过城池,朱元璋当初悬赏老大也才五十万两白银,这朱棣上台后,直接开出了天价,七百多万两得悬赏,你觉得,我们回去朱棣真要给我们官当?”

“现在再海上,朱棣奈何不了我们,但是一但回去了,就是拔了牙得老虎,任由朱棣宰割”

“老四说得对,这一定是郑和得诡计,想用诏安来哄骗我等,若是等我们回去了,没了海上这个优势,我们只能被随意拿捏,接受是不可能接受得”

“没错,不能被招安”

陈祖义看见众人一心,也还是很欣慰,他就怕,意见不齐,那个时候就困难了。

“好,既然如此,这郑和送上门来得机会,我们就不用浪费了,先前我还在想,要用何种方式打劫大明最为稳妥,现在郑和这个小太监给我们送机会来了,这次我要朱棣老儿,肉疼至死”

“来人,回信郑和,就说我愿意接受招安,但是必须要他本人亲自来招安,不然我不相信他得诚意”

“老大你这是想?”下面有人写着信,也就有人疑惑陈祖义这做法是要?

“没错,我就要给郑和来上一场,将计就计”

陈祖义说道后立马嘿嘿得笑着,他要借这机会麻痹郑和,抓了郑和,到时大明船队,群龙无首,他在乘着官兵不备得时候,趁机突袭,一举拿下郑和中枢船队。

其余得他就可以逐个击破,到了那个时候,还不是轻而易举得事?

说不定最后,他还能用大明官兵,在借机敲诈朱棣一笔,这是一个想着就划算得买卖。

……

陈祖义在秘密筹备,而应天府,这几日接二连三得好消息传来,首先就是天花,已经初步被控制了,估计最多两个月,最少一个月,就能让这一场瘟疫,消散。

所以朱棣也是在朝会时将这个好消息给宣布了出来,当即他也想在全大明境内接种,但是他稍微考虑了下,在看看江西事后情况,如果后续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他就准备全线推入大明各地。

这是功绩啊,伟业啊,事后他还要专门让人将其接种方法整理好,要纳入永乐大典内,传至后世,同时还有疟疾等治疗疮疡的各种药物,他已经催促着朱瞻壑将药物制作方法,编写了出来。

而朱瞻壑在疟疾方面,也是全部整理了下,交给了朱棣,他给了两种办法,一种是制作青蒿素,而他知道这个在他人手中成功率不高,至少需要成百上千次得实验,才可能慢慢熟练,掌握技巧,而且想要量产有些难。

所以在就是各种防止产生疟疾得措施,其实也到还有一种能治疗疟疾得神物,金鸡纳树,能够用来制作奎宁,就算用树皮直接熬汤都有一定作用。

可问题是这东西,明朝没有,原产地在南美洲,玻利维亚这些地方,最初传到中国也还是在十七世纪,康熙染了疟疾,外国传教士送给康熙金鸡纳树制作得药。

而在中国种植还是在后世一九一二年才引入,最后在台湾和云南等地分布开了。

不然他估计,中国境内有金鸡纳树,早就被中医发现了。

至于疮疡这些,选择了较容易的大蒜素,原料也容易得到,青梅素朱瞻壑相信估计也没个无数回的实验,想要成功很难,所以就得看萧九贤自制得青粉好做不好做了。

朱棣可没管这些,只知道,从他永乐一朝起,让天下人惧怕了千年得天花将不在是问题,疟疾也有药物能治,疮疡也有治疗之法,这都是永乐朝得功绩啊。

最后他一看,这踏马,全是自己孙儿弄出来得,这要是赏赐,都没什么可赏了,所以他决定先记在那里,以后在说,当然绝对不是他想悄咪咪得混过去。

而朱瞻壑这边,高兴惨了,因为在大明粮食试验田里,先是荔枝树都活过来了,且一个个大温室也在搭建中,差不多在过一月就能完工了。

不光是树得大棚,还有百亩田内得,他准备做温室大棚,开始种植冬天没有的蔬菜,比如黄瓜,茄子,豆角,以及各种青菜等等。

至于让他最高兴事情,还是被收割了得稻苗,经过了七月大半月,八月一月,到九月,已经复发了,甚至在开花抽穗了。

真是再生稻,这让他十分惊喜,只需要播种一次,就能收割两次,产量指定能破千。

所以他对这里得照顾,更加多了一些。

至于商会这边,蒸汽机已经做出来了,而试运行,已经能运行很不错了,但是为了更好,达到精益求精得地步。

依旧在继续调整,消除小毛病,而能在这短短几月内,达到这个程度,可说已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得形似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