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俺爹朱高煦,江湖人称造反大帝 > 第四章 再次被惊到的朱棣

“什么事”汉王问道。

“你先答应了再说”

“壑儿,怎么能和你父王谈条件”韦氏瞪了他一眼。

姬阳只是一笑,并没松口,他深刻得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唯有争取这个道理,就和汉王想要皇位一样。

“好,我答应,只要不是让我去云南就藩,什么都行,不过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办法,别说充盈国库,你能把救灾钱解决了就行”汉王指望并不是很大。

“说定了,我这法子不但能充盈国库,甚至以后通运河朝廷也无太大负担了”

汉王蹙眉,能有这么好的事。

白嫖?

“也不算白嫖,我得办法就是把运河分段卖出去”

“什么混账话,运河乃国家重中之重,怎可买卖,我都知道不能得事,你觉得老爷子知道了能同意?”

姬阳才说完,汉王一下急了。

“父王,你听我说,我们卖得不是运河,而是运河使用权,比如买下的人能免费使用运河,运送货物十年到二十年等等,而不是运河所有权,运河依旧还是朝廷的”

“而你不卖,朝廷每年都得掏钱来疏通运河,对朝廷来说是损耗,与其这样,不如变革”

“可就算这样,你要卖,可有人买吗”

“父王你先听我说,首先,现在运河虽然能让各地流通,有利经济发展,可朝廷对运河管理并不完善,先说朝廷收取运河过路费,不论商人平民,都是按照每公里两文钱来收,这合理吗?”

姬阳问道汉王,汉王眉头一蹙,没什么不合理啊“本王觉得挺合理,难道是费用低了,要不加点”

“不,费用一点也不低,可却也很低,因为这对平民来看,无疑是笔巨款,但是对那些商贾之人来看,也就是毛毛雨而已,无论怎么看都不公平”

“我看挺公平,都是一样的钱”韦氏插了一句,显然有些不明白,都是一样的钱,何来不公平。

“娘,平民是过路,走大运河是为了图方便快捷,对平民来说是损耗,而商人则是运货,到各地贩卖,走大运河对他来说是盈利,因为走陆地,所需要的人马都得翻上几倍,甚至还得面临土匪强盗的风险,而走大运河一公里只需要两文钱,就能节省下大量钱财,所以何来公平”

“可这样,和卖运河有何关系,难道把运河以高价卖给商人,让他们管理,收过路费”汉王的铁脑袋没想通。

“不对父王,买卖运河并非彻底将运河卖给他们,而是运河制度的改变,因为在原有的运河政策并不能卖运河,卖了是弊大于利”

“想要利大于弊,首先要卖运河前,父王得先把运河政策中过路费加一条,那就是利用运河运送货物,改收运费,而运费根据货物价值以及行程距离来定”

“这样对于那些常年需要,运河运送货物的商会来说,卖下运河使用权要比每回都交运费划算,同时对买下使用权的商会可给予一定恩赐,如官兵随行押运保护商会货物安全,以及朝廷需要运送货物,优先选择等等”

“而且运河使用权,可以分为三个档次,一个是运河百分之二十使用权,运送货物运费打八折,百分之五十使用权,运费打对折,而百分百使用权,可免费使用运河运送货物,进行售卖”

”这样一来,朝廷每年对运河不再是单方面亏损“

“能行”汉王听完,有点疑惑问道,这能行吗?

“可以,先颁布运河收费制度更改,再放出买卖运河消息,当然最重要的是,价格要控制好,必须是贾商觉得有利可图,能捡便宜的范围,当然若是不行,运河政策上面依旧加一条运费,虽然不能短期盈利,但是对于长期来说却是朝廷财政一项收入”

汉王开始有点云里雾里,但是姬阳这么一讲解后,顿时间如同拨云见日,心中震撼一番,恍然间这个好大儿是越看越顺眼。

因为这计划,哪怕他这个铁脑袋听后,都感觉有很大可能行得通。

汉王大喜之下,便开口道。

“行,你说说你要我答应得事吧”

“我不想去国子监了”

“没问题~什么,不行”汉王闻声本能答应,可反应过来,立马变脸,就连韦氏也都严词拒绝。

“父王,你是答应了我得,现在反悔可不是君子做派啊”

“本王可不是君子,你换个要求,除了云南就藩和这个,其余都行”

“原来父王不守信用,不,应该是汉王不守信用,连自己儿子都骗,这传出去,以后谁还敢为父王做事”

“嘿,小兔崽子,你敢威胁我”汉王气得就要打人。

“你要干什么,我才帮你解决问题,现在就要卸磨杀驴,娘,你看看,父王要是以后权势登天,岂不将我们娘俩,给赶去冷宫,不管我们死活”

“壑儿,别闹”韦氏虽然这么说,可也看去了汉王。

“王爷,壑儿病也才好,你别动怒,就让壑儿多休息几天吧”

汉王这才作罢,说道“行,你我各退一步,你上十日休沐一天”

“娘,我头疼,能把御医请来看看吗?”姬阳顺势虚弱下去。

“七日,休沐两天”

“五日,休两天”姬阳回到,毕竟在大明还没有星期这个说法。

汉王气得咬牙,不过最后还是同意了。

吃完饭,汉王带着韦氏休息去了。

第二日一早,汉王揉揉腰,立马奔向皇宫,上完早朝后,就到鸡鸣寺找朱棣去了,毕竟运河买卖和收费规则改变,朱棣没在,他还敢自作主张,但是朱棣就在鸡鸣寺,他可不敢自作主张的将命令发下去。

鸡鸣寺位于应天府玄武区,鸡笼山东麓山阜之上。

汉王没花多久便蹬上去了,侍卫也转身进入寺中,禀报朱棣。

里面,朱棣听见朱高煦来了,点了点头道“让他进来”

他知道,自己钱袋子可能不保啊,毕竟朝廷国库是什么样子,他再清楚不过了,这两年要不是丢给太子,他头发可能早就愁白了。

不过这回算好了,毕竟能以最小代价,解决黄河两岸灾害,已经不错了。

得到朱棣允许后,侍卫出去传话,汉王顺理成章进入寺庙之中。

朱棣依旧躺平在躺椅上。

“儿臣,叩见父皇,父皇圣躬安”

“朕安,起来吧”朱棣懒洋洋地说道,显然刚吃早膳,然后此刻再睡回笼觉。

汉王看这样子,点点头,心中想道,谁说皇帝苦了,等他以后若能登基,他也这样,然后把苦差事丢给太子皇子去办。

“朕内库钱也不多,你先取五十万两出来应急,剩下得过几天在补上”朱棣丢给了,汉王一个金牌子,让他去内库领钱。

“父皇,儿臣不是来找你要钱得”汉王说道,同时将怀中奏本掏了出来。

“不要钱”朱棣半天没反应过来,这不对啊,是他今早起猛了,听错了!

“真不是要钱”汉王有些无奈,这老爹反应不对,他把奏折递了上去。

朱棣接过,便观看起来,开始第一眼,见到要卖运河,他差点就暴起对老二怒骂,可强忍着怒火,越往下看,怒火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震惊,好计策啊,这让朱棣暗中吸了一口冷气,这是老二想出来的?

不但把运河疏通解决了,还充盈国库,简直一箭双雕。

“这是你写得”朱棣不相信得问道。

“回父皇得话,是儿臣昨夜,一夜未眠想出来得,还请父皇审阅,可行不可行”

汉王脸不红心不跳,顺理成章把好大儿的计策收入囊中,在他看来,儿子孝敬老子,是天经地义,他不能说,是他朱瞻壑想出来的吧,那多丢脸,从来只有虎父犬子,哪有犬父虎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