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 > 第497章 孔鲋的学馆观

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 第497章 孔鲋的学馆观

作者:零七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20:11:14 来源:小说旗

“科举制应该有更加细致的划分。”

“不应该所有的读书人,全部都到咸阳城来参加一场考试,就决定所有人的命运!”

“每一个郡,应该先行组织初次考试,然后合格的人再来咸阳城这边,进行最后一次的考试!”

“我大秦既然已经准备把科举制度当做一项国策制定下来,那就应该有一个非常完备方案。”

说出这番话的人,让嬴胡亥觉得又惊又喜。

孔鲋见皇帝并没有说话,但脸上却已经露出惊讶之色来,便继续说道:“臣是我大秦第一次科举主考官之意,所以这一次科举之中发现的问题,臣下不得不上报。

哪怕诸多大臣都对科举赞誉有加,闭口不提其弊端所在,可臣身为当朝大臣,却不得不说。”

这话一出,直接把许多人都得罪了,可是孔鲋却一脸正气。

嬴胡亥道:“爱卿之意,朕能不能理解为将科举分级,在各自郡之内,为初级。

通过了初级以后,来到咸阳城,方才是最后一考?”

“不错!”孔鲋心中似乎松了一口气,毕竟在所有人都对科举制度充满溢词的时候,自己却站出来说它的不好,确实是顶着很大的压力。

嬴胡亥道:“爱卿所言倒是不错,但爱卿可曾想过,我大秦各地,尚未建立起来完整的学馆体制。

这是其一。

其二,各地正在征战,战况会发展到什么情况,任何人都无法预料,所以朕觉得,不如就先行把各地读书人,都聚会道咸阳城来。”

“陛下此举,臣不敢苟同。”孔鲋拱手道:“臣认为,大秦的强盛,不在于都城一地的强盛,更不在于关中之地的强盛。

而在于但凡是我大秦疆域所在之地,虽逆贼三尺剑加于我头,读书声却依旧不绝。

这,方才是我大秦读书人的骨气所在。

所单纯的因为将来战况的危机,而忽略其他地方,不再其他地方修筑学馆,教化一地之民众。

那,只要有人站出来煽动百姓,就像东南三郡一样,其地方的百姓不懂得什么是忠君爱国,更加不懂的什么是帝国统一。

所以,只要有人站出来,用些许利诱威逼,那些混混沌沌的人,就会跟随他们造反。”

嬴胡亥没说话,也在思量着。

孔鲋见皇帝尚且迟疑,又继续说道:“又比如陛下北征北地郡乌氏城的时候。

乌氏城中百姓虽然迫于逆贼的强大力量,短时间选择蛰伏下来,可是看到皇帝陛下到了以后。

便高举义旗,杀贼诛暴,打开城门,恭迎陛下入主城中。

这就会是因为那个地方的人,对于我大秦有归属感,他们有忠心于陛下的决心和勇气。

而忠臣、勇气这些东西,是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

“那依照爱卿之见,我朝应该在那些地方修筑学馆?”

“只要是没有出现叛乱的地方,依旧在我大秦控制之下的地方,全部都要一视同仁的修筑学馆。”

孔鲋不容置疑的说道:“六国遗族作乱,之所以还会有人跟随,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以前六国的那些臣民,对于我大秦尚且没有足够的归属感。

所以,以前六国王族后人站出来高举旗帜造反的时候,总会有人盲从的追随上去。

倘若陛下从现在起,能对天下之民,一视同仁。

无论是关中老秦人,还是关东六国民众,都像是父母爱护孩子那样爱护他们。

那样的话,天底下任何心怀不轨之人站出来,都不需要陛下发兵平乱,地方上的百姓就会自动站出来扞卫自己家园了。”

嬴胡亥不得不承认,孔老夫子这话说的很有道理。

“那……爱卿可有预算?”

孔鲋闻言大喜,急忙从衣袖中去处一份奏折,双手跪地,呈给皇帝道:“臣自然是有过预算的,且这一次科举虽然为天下学子打开方便之门,但却也有许多人未曾考中。

我们就可以从这些未曾考中的人之中,挑选一些尚且优秀的人,授给官职,前往各地开设学馆!”

嬴胡亥取来奏折,认真翻看起来,这边上所需的钱粮加在一起,尚且不足供养人屠军半年开销的一半……

“朕再给追加一倍的钱粮,教育乃是立国之本,无论是朕,还是下边执行官吏,任何人等,都不可以懈怠。

着,锦衣卫和东厂同同时出人监察,务必令地方官员严格执行下去。”

“此外,但凡是送幼童入学之家,免除一成赋税,若学有所成,则减一家三年赋税。

至于这个学有所成如何裁定,我大秦学宫已经修筑而成,爱卿可以和诸子百家的太学生们,互相商议着,尽快拿出一个方案来执行下去。”

“陛下圣明!”孔鲋激动得浑身发抖:“先祖曾言,大同盛世,而今臣似乎已经看到了一样。”

嬴胡亥提起来朱笔,缓缓地写道:“但凡是有学馆之地,必定需要有一锦衣卫和番子坐镇监察。

若学馆之人学有所成,则坐镇此处的锦衣卫和番子可擢升官品,重新更换人员镇守监察。”

孔鲋看着皇帝如此写道,又惊又喜:“陛下,臣……臣下不知该如何说才好,若臣下尚且年轻二十载,当真是恨不得为陛下提三尺剑,诛灭关东逆贼!”

嬴胡亥笑了笑,把奏折放在一边上:“朕和你一样,想看到一个繁华的盛世。

朕不想看到我们这个民族衰落,被外族欺凌,朕还有很多想要实施下去。

但实施这些想法的前提,都需要你们大秦学宫的诸位先生,帮助朕培养出足够多的人才来。

否则的话,所谓之大同盛世,终究是一句空谈之言!”

孔鲋郑重跪拜:“吾皇放心,臣等定然不敢让陛下失望!”

“你等皓首穷经,为求帝国昌盛,大秦学宫落成之日,朕尚且在北地郡征战。

而今归来,不可不重视,那朕就送你们,送天下读书人一句话吧!”

孔鲋抬起头来,就看到皇帝转身挥了挥手,左右两个宦官抬着一张字画,缓缓地展开,只见得上边写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