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雪中:开局白狐脸给我生了三胎 > 第142章 最终赢家徐凤年

朝天殿外面电闪雷鸣,大雨滂沱,屋内张巨鹿拱手对答如流:“广陵落入北凉手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北凉本身要制约北莽,本来兵力就不对等,若要再防御一个广陵,定然没办法分出那么多的兵力来,北莽若是知道北凉兵力分散,竟然会趁机南下,与北凉决一死战。”

“到时候,北凉北莽两败俱伤,广陵便会孤立无援,到时候朝廷就轻而易举拿回广陵,又能拿回广陵,又起到了削弱北凉的作用,还可以趁机削藩,此乃一举两得。”

张巨鹿胸有成竹地笑道:“而且广陵这么快落入北凉之手,定会让广陵旁边的藩王们心生戒备,主动替朝廷围困广陵,减轻朝廷的压力,或许北凉还会跟其它藩王兵戎相见,互相消磨战力,等削掉北凉的番后,就可以腾出手来削其它的番了,此乃一举三得!”

还有一个愿意张巨鹿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如今离阳的皇帝将死,谁也不知道他死了会是什么局面,一旦离阳乱起来,在这个时候跟北凉交战,绝对是自掘坟墓,所以对待北凉只能安抚为主。

赵惇听完张巨鹿的分析后,不禁开怀大笑:“哈哈,张相料事如神,得一个张巨鹿,胜过百万大军!”

顾剑棠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暗暗腹诽:“张巨鹿这个家伙,真是一门心思想削藩,难道他就不怕削藩之后,他会成为藩王们的陪葬品么?”

对于顾剑棠有些怜悯的眼神,张巨鹿淡然一笑,他又何尝不知道皇室赵家天性凉薄,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是注定的事情,但为了离阳百姓,他可以不顾自己,哪怕粉身碎骨,也要让天下百姓多过几天太平日子。

张巨鹿从自己宽大的长袖之中取出一个奏本,呈递给年轻宦官,并说道:“陛下,近日我收到关于广陵的情报,说徐凤年在广陵推行了官员一体当差一体粮的新政,深受百姓好评,被广陵百姓称为青天世子爷,臣找了户部尚书商讨过,若是此法在离阳推行,一年能为朝廷节约白银两千万两。”

赵惇只粗略瞥了一眼奏折,便摇头道:“此法虽然有利于百姓,但会得罪世家门阀,我离阳能吞并春秋诸国,依靠的不是百姓,而是世家大族,他们才是离阳根基,若是将他们也得罪了,那我离阳该如何继续留存下去?”

听到此话,张巨鹿心凉了半截,他的一厢情愿,被赵淳一句话就顶了回来。

一个扰乱离阳根基的大帽子,让张巨鹿根本没办法反抗辩驳,他出生清贫,能走到今日已经殊为不易,从小便知道民间疾苦,当看到徐凤年在广陵推行的新政后,一时间惊为天人,暗叹北凉出龙子。

若是拿赵家的这些个皇子去跟徐凤年相比,简直是腐草比大树,萤火之光比皓月之明。

若非立场不同,张巨鹿真想跟徐凤年促膝长谈,好好聊一聊他为何出身富贵,却要对广陵百姓这么好?是单纯为了俘获人心,还是心中藏着一颗爱民如子的仁爱之心?

“此事容后再议,朕今日乏了,你们先跪安吧。”赵惇看着张巨鹿发呆,便面露不悦地摆摆手。

现在的离阳已经跟世家互相交织在一起,共荣共损,要想动世家大族的根基,便是动摇离阳的根基。

赵惇即便有些魄力,那也只是用在跟大臣钩心斗角之上,要让他去撼动世家的利益,自掘坟墓,他却是没有那个胆量的。

“张相顺带替朕拟旨,封赏一下徐凤年,一切就按照先前你所提议的去办吧。”

随着朝天宫大门缓缓关上,赵惇的声音从门缝里面传出来,张巨鹿拱手称是,一脸落魄地走在雨中,向宫门外走去,背影显得十分苍凉。

世人皆知这位张首辅生活奢靡,就是为了给寒门士子树立一个目标,只要努力,什么都能得到,他确实给天下寒门开启了一丝上进之门,但在世家门阀的挤压之下,这一扇门里的光明终究太小了。

跟北凉世子的铁血手段相比,他也不过是为离阳治了苔藓之疾,并不能医治内腑,彻底盘活离阳这个风雨飘摇的宫殿。

“天下,终将归于北凉,真想去广陵亲自看看啊。”走出阴沉高大的皇宫,张巨鹿抬头咽下一丝苦涩的雨水,无奈地摇了摇头。

赵惇所言确实没错,离阳之疾不在外面,就在这皇城里,就在皇宫之中,守旧不敢触碰官僚大族利益的皇帝,终究也只是世家的傀儡,任凭其如何改朝换代,坐庄的都是世家推出来的傀儡罢了。

第二日,皇城内便接连出了两道震惊天下的圣旨,引发人心浮动,天下震撼。

第一道圣旨,离阳赵惇不顾众多大臣的反对,打破了立储以长以嫡的皇室传统,立皇四子赵篆为太子,总管朝堂皇宫一切事物,让夺嫡之争仿佛落下了帷幕,朝廷内外议论纷纷,有人叹息,有人赶紧巴结赵篆,也有人整日睡不着,梦里也会惊醒摸自己的脖子,看看脑袋还有没有在头上。

若是第一道圣旨还能让许多人有心理准备的话,第二道圣旨就非常之离谱了,简直让所有人猝不及防,整个天下一片哗然。

第二道圣旨,朝廷居然将广陵暂时划给北凉管辖,并且还悬而未决的北凉王世袭罔替的决定,也被皇帝应允,这就意味着只要不出意外,北凉的王位将会一直流传下去,成为一个国中之国,北凉世子的身份瞬间水涨船高,跟太子爷不遑多让。

而且连富饶的广陵都归于北凉,这就更加促进了北凉的繁荣,此时的北凉若是抛却外部因素,已经成为了可以跟离阳比肩的国家。

让所有藩王感到震撼的是,被徐凤年斩掉头颅的广陵王赵毅,居然在圣旨里面成了吃里扒外意图叛国的小人,徐凤年杀之不仅没有过错,反而还得到了圣旨嘉奖。

这就让赵姓藩王们非常蛋疼了,若说别人叛乱他们还有点儿相信,赵毅可是跟赵惇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当初赵惇上位,离不开赵毅的帮忙相助,赵毅在富饶的广陵当土皇帝作威作福,除了没有当皇帝以外,他已经跟皇帝差不多了,还有什么造反的理由?

我造我的反?开什么玩笑,三岁小孩都不相信的理由,居然就这么堂而皇之写在圣旨上,惊爆一地的眼珠子。

拿到圣旨的藩王们,一时间人人自危,特别是那些距离北凉和广陵近的藩王,更是神色严峻,匆忙调拨大军驻防在广陵北凉边界,生怕不知何时自己也落得一个“通敌叛国”,被北凉刀砍下脑袋的下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