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东陵护宝秘档 > 第78章 七言诗

东陵护宝秘档 第78章 七言诗

作者:月半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20:28:53 来源:小说旗

第78章 七言诗

忽而之间地动山摇,顶部的洞口顷刻间震落塌陷,被封土堵死。而主墓道墓顶也不断掉落土屑,仿佛下一刻也会崩塌。

赵平安叹口气,一只手举在头顶遮挡土屑,对众人说道:“看样子乾隆爷没给我们这个机会。”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姜磊倒是淡然,站在原地不躲不避:“现在恐怕无法从洞口回去了,只能接着往前走了。”

赵平安心中思索,这个洞口出现在这里,实际上是很不正常的。即便不用风水学原理考虑,在一个九死一生的机关室旁边,竟然有一条可以直通到主墓道的“近道”,这本身就极其不合理。

即便是最差的设计师,也绝不会设计出这么一个弱智的墓室来。那么第一道墓门旁的甬道,以及主墓道顶部的洞口,显然不是修坟人所凿。那么这些甬道是如何出现在这皇陵里的?赵平安百思不得其解。

众人眼看退路忽然被截断,士气显然消沉。

孙殿英哈哈大笑起来,他环视了仅剩的士兵一圈,豪迈地说道:“兄弟们,老话讲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后路虽然被断,但我们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现在我们有了火种,不用怕那些飞蛾,兄弟们,既然已经没了退路,不如一路往前,捣烂皇帝老二的棺材。”

事到如今,众人别无他法,只能继续前进。

重走墓道一路无话,地上都是些被飞蛾剜去了头颅的尸体,一些尸体甚至明显干瘪了下去,显然是被吸干了体内的血液。一路走来,众人也是心有余悸,他们都明白,自己差一点便和这些人的下场一样。

众人越走越深,墓道深邃漫长,一些新的无头尸体逐渐出现。

“是徐三水的部下,大名叫王武,小名叫二狗子。”孙殿英举起一颗人头,缓缓说道:“看样子他们提前来过这里,我们接着走。”

“后面那是什么东西?”一名士兵忽然开口说道。

赵平安闻言往后看去,就见一根类似于章鱼触手一般的东西快速从塌陷中的墓道中掠过,眨眼又消失于黑暗之中,不知去往何处。

身后是一段封闭的墓道,这触手到底是从什么地方来到墓道的,这触手又是什么怪物?这都让众人有些惊颤。

但那触手仅是一闪而过,并没有朝众人袭来,才让众人松了一口气。可大家都明白,这地宫中惊险无比,稍一松懈,便有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墓道依旧在震动,赵平安心想这震动或许和刚刚出现的触手有关。这地下的飞蛾都和人一般大,这触手的本体,还不知道有多大。赵平安不去想着些,或者是逼着自己不去思考这个问题。

他安慰了众人几句,让大家不要在此久留,继续前进。

路上,众人在墓道内捡到了几个手电筒,总算是解决了光源问题。人其实不害怕黑暗,害怕的是未知,这几个手电筒极大缓解了众人的心里压力。有了光源,众人也走得快速了起来。

这墓道极深,众人走了不知道多久,终于见前面豁然开朗,一个大殿出现在面前。

这大殿极大,却略显空旷,几只手电筒甚至不能直接照到前后左右的墙壁。

地宫大殿富丽堂皇,简直不亚于地上皇宫。大殿分有八根汉白玉石柱在边角撑住殿顶,中间一根朱红色的木柱约四五人合抱之粗。八根汉白玉石柱上刻满了一些满文,而朱红色的石柱上雕刻着的则是汉字。

大殿正前方是九阶高台阶,一阶足有一米左右。九米高台之上,是一口九龙棺椁,棺椁似是纯金打造而成,在手电筒照耀之下熠熠生光。

“乖乖,这就是乾隆的棺椁了吧?”张半仙用手捅了赵平安的胳膊一下:“赵平安老弟,要不然咱们上去看看?”

孙殿英却开口说道:“不着急,按理说徐三水比我们提前赶到,现在就应该在这大殿之中,可偌大的地宫里没他的人影,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恐怕有蹊跷,还是不要轻举妄动。”

赵平安隐约看到了高台之上的陪葬品,几个高大的花瓶五颜六色、光彩夺目十分精致。他原本以为孙殿英见到棺椁会直接冲上去,却没想到很是克制。

这个地宫大殿的确不太对劲,赵平安总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主墓道之中有不少尸体,可进来这大殿,不仅不见那些飞蛾的踪影,甚至连一具尸体都没有,这种情况属实反常。他知道不论发生了什么,小心一点总是不错。

“这四周不见有门,又不见徐三水等人踪影,恐怕这大殿另有机关。”赵平安提醒众人几句,又指了指那九阶高台:“但无论如何,需到了那上面再做打算。”

赵平安说得有理,众人小心翼翼往石阶处移动,远看这朱红色木柱便已经极其粗大,走近之后方察觉真是顶天立地,也不知是取了何方参天大树刨成。

这木柱上用金粉刻了八列字,各个形大如斗,显然是一首诗。

张半仙照着这字念道:“蛙声紫色总男儿,拔山扛鼎兴何暴……”

董懿静立马阻止了张半仙:“行了行了,不会读就别硬读了。”

原来这张半仙虽然识字,但对诗律是一窍不通,这八列字绕着木柱围成一圈,他也不知道这首诗该从哪儿开头。

董懿静绕着柱子,一边看一边念道:“鹿走荒郊壮士追,蛙声紫色总男儿。拔山扛鼎兴何暴,齿剑辞骓志不移。天下不闻楚歌些,帐中唯见叹虞兮。故乡三户终何在?千载乌江不洗悲。”

“这说的是霸王啊?”张半仙挠头说道。

“霸王?”孙殿英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也上过几年私塾,知道这霸王指的是西楚霸王项羽:“奇怪,这裕陵的柱子上怎么刻着西楚霸王?难道这是项羽的墓?”

“不。”董懿静摇了摇头:“乾隆酷爱写诗,各诗集记录约有四万多首。这首绝句是乾隆亲自写的,这字体也是乾隆本人的字体,恐是在他还未驾崩之前,就已经将此后事吩咐下去了。只是我没搞明白,他干嘛要把这首诗刻在这里。”

孙殿英却感同身受:“若是这皇帝老二所写,倒有一种沧桑在其中。世事变幻,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打来打去,终究要决出一个霸王来。可百年后,霸王也成了土,千秋霸业终究是一场空。但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他能成就的,我孙殿英亦可!轰轰烈烈走一趟人间,要劫就劫皇纲,要盗就盗皇陵!”

张半仙已经继续往石台阶上走去:“看这劳什子诗做什么,这诗能吃还是能卖钱?你们看见了么,那高台上可都是珍贵的陪葬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