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富士山之雪 > 第五十七章 波诡云谲多凶险(四)

富士山之雪 第五十七章 波诡云谲多凶险(四)

作者:靰鞡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20:35:47 来源:小说旗

松浦洋行离“酒鬼小馆”没有多远,步行的话几分钟就到了。解耀先一会儿感慨,一会儿揪心,不知不觉之间就来到了松浦洋行门前。解耀先仰头看去,这座历时两年,一九一八年竣工,由“老毛子”А?А?米亚科夫斯基设计富丽堂皇的巴洛克式建筑,又吸引了解耀先。尤其是大门上方有两个栩栩如生的人像雕塑撑托着圆弧型阳台,雕像为雕塑家阿?罗曼的作品。深红色的阁楼,孟莎式屋顶和半圆穹顶创造了优美的天际线。任何人看到了这栋建筑之后,都会对其优美的造型难以释怀。

松浦洋行这栋楼对于解耀先来讲并不陌生,他叫战智湛在哈尔滨读大学那时曾经多次来这里。只不过那时候这里叫做“省外文书店”。这里虽然叫做“外文书店”,但是绝大部分书籍都是中文版的图书,这才使得时不常的来这里楼上楼下的流连忘返,蹭点杂书看。如果这里都是外文书籍,不管是哪一种外文,书认识他,解耀先不认识书上的文字,会望而却步。

解耀先正在欣赏松浦洋行这栋楼的富丽堂皇,影山善富贡准时推开松浦洋行死沉死沉的木头门,笑吟吟的走了出来。解耀先有说有笑的跟影山善富贡并肩来到了霍博士的家。

霍博士的家是一栋独具特色的典型的“老毛子”式“木刻楞”民宅建筑,占地面积足有二百多平方米。比较讲究的“老毛子”总会在“木刻楞”前面修一间像走廊一样的房屋。当地人称这个小房屋叫“门斗”,起着防风的作用。据说,这座“木刻楞”原本是一个白俄商人,据说还是“老毛子”的一个什么贵族,后来把这座“木刻楞”卖给了霍博士。

一进霍博士家门,解耀先总感觉怎么那么别扭。不为别的,霍博士家虽然是“木刻楞”,但是屋子里面的装饰却是典型的“中国风”。解耀先所在的客厅大约四五十平方米,就是是典型的中式布置。红木的炕几上垫着大红的呢毯,波斯地毯上放着紫楦木的八仙桌,高靠背椅上盖着鱼虫花卉图案的湘乡围披。客厅的一角是镶嵌着玻璃,在哈尔滨很时髦的仿造的西洋座钟。墙壁上挂满了名家字画,左右显眼的地方一边是大幅的泼墨山水,一边是傲雪的红梅。正抬头处,是一副关二爷读春秋的重彩民画,上下联上写着:“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驱驰时无忘赤帝。”“青灯照青史,仗青龙堰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霍博士身材不高,体态刚刚开始发福,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霍博士身着一件白得耀眼的白色衬衣,下身是一条藏青色色的裤子。更不协调的是脚上一双意大利的大皮鞋,那是一尘不染。霍博士的身后,跟着一位三十岁左右,一身白色西服,扎着一根枣红色的领带,也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让人冷不丁一看,整个浪儿就一个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

影山善富贡把解耀先介绍给霍博士之后,对霍博士又是鞠躬,又是极为诚恳地说了半天。霍博士点了点头,淡淡的对解耀先说道:“战先生,影山君说他和你虽然有语言障碍,但是,这并不影响你成为他的忘年交,共同探讨老子《道德真经》的真谛!……”

“谢霍老师夸奖,这是学生的一点小意思!……”解耀先对霍博士深深地鞠了一躬,将手中两包底层的纸都渗出油来的“槽子糕”,和两瓶水果罐头送到了霍博士的面前。

“战先生太客气了!……”霍博士话虽这么说,可是也没拒绝,更没有伸手去接,只是摆了一下头。他身后一个老妈子模样的中年妇女立刻走上前来,伸手接了过去。

霍博士又把他身后那个一身白色西服,油头粉面,戴着金丝眼镜的青年介绍给解耀先:“战先生,这位是我的小学弟,也是我的学生鲍力安鲍大夫。……”

“鲍大夫好!……”既然是霍博士的学生,出于礼节,解耀先伸出手去想和鲍大夫握手。

没想到,鲍大夫伸出的右手并没有和解耀先握手,而是举到头顶抹了抹油光锃亮的头发之后,正眼也没看解耀先,娘们儿唧唧淡淡的说道:“哦……战先生好!はじめまして,よろしくお愿いします(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

“他娘的!伤害虽小,侮辱性极大!你以为你个瘪犊子揍儿的是谁呀,当大夫就了不起?跟老子俩装啥犊子!……”解耀先心中暗骂道。但是,他的脸上始终一副笑容可掬。只不过是迅速抬起左手,双手抱拳,对鲍大夫拱了拱手,以此来掩饰自己的尴尬。

解耀先对影山善富贡领他来找霍博士学日语本来就很勉强,只是拘于面子,不得不来。没想到霍博士还算客气,可他的一个学生就这么牛十三,刚一见面就给自己来了个下马威。还整个啥“はじめまして,よろしくお愿いします!”真当老子连这个也不懂咋的?

解耀先此时是不怕影山善富贡不高兴的。最好影山善富贡一生气,跟着霍博士学日语的事儿就此画上一个句号。免得“连翘”和“白狐”像猜闷儿似的,猜不透影山善富贡葫芦里卖的啥药。都说无知无畏,无所求也无畏!解耀先笑了笑说道:“呵呵……鲍大夫浑身上下咋那么香呢?整个浪儿就跟‘圈儿里’的窑儿姐似的!俺听他们说‘圈儿里’的窑儿姐脑瓜子上抹的都是香油,贼香!不知道鲍大夫脑瓜子锃明瓦亮的,是不是也抹了香油?……”

解耀先说的“圈儿里”那可是大大的有名。“圈儿里”位于老道外,也就是傅家店的正阳十六道街那前儿也称“荟芳里”。那前儿哈尔滨老道外五行八作,三教九流一应俱全。特别是在北、东、南几个市场里,小戏馆、说书馆、茶馆、酒馆充街溢巷,青楼妓院也遍布于此。老道外当时曾经流行着“新世界吃个饱,新江泉洗个澡,大舞台叫个好,荟芳里睡个倒”的顺口溜。这就是对哈尔滨解放前纸醉金迷、吃喝玩乐丑恶生活的描绘。

所谓“道外是地狱”,是指老道外是穷人聚集的地方。所有的商服自然就有针对性了,包括“圈儿里”的窑子,其档次和桃花巷的“丽春院”等也是没有办法相比的。解耀先笑眯眯地说鲍大夫整个浪儿就跟“圈儿里”的窑儿姐似的,那就是骂鲍大夫是不入流的窑儿姐了。

鲍大夫愣了愣,白脸儿立刻犹如酒醉般红得如欲滴出血来。他一甩手中的手帕,扭过脸去,娘们儿唧唧的说了一句:“无聊!……”

霍博士和影山善富贡对视了一眼,随即“哈哈”大笑。霍博士一把拉住解耀先的手,用日语对影山善富贡笑道:“影山君,你这忘年交的小老弟纯真质朴,我很喜欢!哈哈……”

接着,霍博士又用汉语对解耀先说道:“小老弟,‘与君初相识,犹似故人归。华味惭初识,新声喜尽闻。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还奇怪影山君为了和你探讨老子《道德真经》的真谛,不惜来求我这个‘霍大炮’教你日语。看来,影山君目光如炬,你这个小老弟我也很喜欢。教你日语没问题,不过只教小老弟几天日语,是没有办法和影山君探讨《道德真经》的。这样吧,咱们三个人一同探讨《道德真经》。小老弟也学习日语了,影山君也解惑了,我呢,也多了一个忘年交的小友。这叫‘三全其美’!哈哈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