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重生七零,从夺回空间开始 > 第12章 土窑洞

重生七零,从夺回空间开始 第12章 土窑洞

作者:空山灵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20:44:50 来源:小说旗

吃完饭后,秦寒舒瞅着空朝马朝阳招招手。

见秦寒舒挂着一脸温和友好的笑,马朝阳屁颠颠就跑过来了,“啥事儿?”

秦寒舒笑道:“也没什么,就是想问问你,关于咱们的住宿问题,你知道队上是怎么打算的吗?”

马朝阳挠挠脑袋,“这我哪知道啊,支书不是说明天开会再宣布?”

秦寒舒叹了口气,“队部的两间窑洞显然是不够住的,难道要把我们分到老乡家里去?我这个人生活上有些矫情的习惯,万一磨合不好,别人难受,我也不好过。”

“唉,真担心啊......”

马朝阳认真思考了一会,“不然还能怎么办?总不能......”马朝阳一顿,看向秦寒舒,不确定道:“队上会给咱们建新的宿舍吗?”

秦寒舒道:“要是建了新宿舍,肯定也是几个人住一块,跟在老乡家区别不大。”

马朝阳搓着下巴有些发愁,“你不说我还没想过这个呢。我打小就是一个人住一屋,想想跟别人长期一起住......就算是林之恒我都不太乐意,忒不自在!”

在这个年代能从小一个人住间屋子,马朝阳果然家庭条件很好。

秦寒舒知道林之恒出身不错,只是这个阶段他父母都去了干校,他才插了队。

马朝阳她原本不认识,不过之前在言谈中得知他跟林之恒是住一个军区大院儿的。

秦寒舒接着道:“马朝阳,咱俩跟队上申请申请,自己出钱箍一孔窑洞自己住,你觉得怎么样?”

马朝阳眼睛一亮,又犹疑道:“好是好,可队上会同意吗?”

秦寒舒想了想道:“应该会同意吧,我们又不影响别人,还给队上省钱了呢。”

“好!”马朝阳痛快答应,“明天咱俩就去找周支书。”

***

第二天上午,所有知青都集中到了队部的院坝。

周支书果然说的是修宿舍的事。

“......修宿舍呢,队上会全权负责,不让你们出什么,但你们得派两个女同志给箍窑的劳力们做做饭。”

“放心,粮食也是由队里出。”

说完,周支书便看向一个男知青,“薛知青,安排做饭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薛新锐虽然去年才来,但他就住在队部,队上有什么事就由他来传达给知青。一来二去,干脆就给他了个知青队长的头衔。

薛新锐立马应道:“是,我一定安排好。”

等到会散了,马朝阳冲着秦寒舒使了个眼色。

二人默契地往队部办公室去了。

周支书一个人在窑洞里,正在写着什么,见到二人便抬起头问:“甚么事?”

秦寒舒和马朝阳对视一眼,说了来意。

周支书听了,皱起了眉头,却没说话。

秦寒舒道:“支书,相关的费用您放心,我们会自己负担的,只是要劳烦队里帮着安排箍窑的匠人。当然,匠人的伙食也由我们出。”

周支书摇头道:“我是担心你们两个单独住一个窑,别的知青会有意见。”

见秦寒舒想说话,周支书抬了抬手,“就算是你们自己出钱,难免也会招人眼红,我怕你们今后跟其他人处不好。”

秦寒舒道:“人生在世,哪儿能跟谁都处得好?更何况,能眼红别人的人,可见本身就是个心眼小的,不定就因为什么事戳到他的嫉妒心,难道为了顾忌别人,我连日子都不过了?”

马朝阳看了看秦寒舒,然后忙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秦寒舒又道:“支书,谢谢您为我们考虑。可事情有轻重,对我来说,独居比其他的更重要。”

马朝阳又跟着点头:“我也是!”

周支书沉吟一番,道:“那好吧,就依你们自己。”

大队对知青的态度一向都是放养,不会干涉太多——只要不给队上添麻烦。

周长安将独居可能产生的不好后果点出来,就已经算有心了。

秦寒舒回去后,赵茹先就凑上来道:“寒舒,等宿舍修好了,我们住一个窑,好吗?”

赵茹想跟秦寒舒一起住,不光是因为跟秦寒舒熟些,更重要的是她发现秦寒舒看着娇弱,实际上比她可强多了。

生活中难免会有些重活,她自己怎么应付得来?而张抗美一看就是不好相处的人。

张瑶看着也挺能干,就是感觉条件不太好,住一块的话可能会被占便宜。

算来算去,就秦寒舒最合适。

谁知,秦寒舒道:“我已经跟支书说好了,自己出钱箍一孔窑,自己住。”

秦寒舒的话,让张抗美和张瑶都停住了手上的活,看了过来。

秦寒舒道:“也不光是我,还有马朝阳。”

张抗美拧着眉道:“让你们下乡是来帮助农村建设的,又不是来享福的,你们倒好,还搞特殊。”

秦寒舒当没听见。

张瑶若有所思,没说什么。

赵茹是最失望的,“啊......那我怎么办?你就这么抛下我了?”

一路走来,赵茹的行事作风秦寒舒也有了基本的了解,就是一个觉得自己弱,什么都想靠别人的人。

她想跟自己住的那点小心思,都明晃晃摆在脸上了。

秦寒舒皱眉道:“什么叫抛下你了?我又不是你妈。”

张抗美也一本正经接话道:“就是啊,她又不是你妈,你用词不当!”

张瑶忍不住抿了抿嘴角,不过很快背过身去。

赵茹一滞,脸上攒出来的可怜表情瞬间僵住,显得有些扭曲。

心里对秦寒舒的那点亲近之意,瞬间就消失了。

***

窑洞分很多种,从建造方式上来说有三种,一种是直接在山壁上挖洞,一种是在平地上用土坯建,还可以往地下挖。

给知青们建的,肯定是成本最低的从山壁上挖洞,也就是俗称的土窑洞。

好湾村几乎大半的人家是住的土窑洞。

土窑洞虽然冬暖夏凉,但缺点也是很明显的,例如不通风,光线不好,夏天潮得很,容易生跳蚤之类的小虫子。

更重要的是,土窑洞有坍塌的风险,从前不是没有出现过塌死人的事情。

家里条件只要好一些,都会选择在平地上箍窑。

条件更好的,是建砖瓦房。

比如周支书家,住的就是宽敞明亮的五间砖瓦房。

不过整个好湾村大队近两百户人家,住得起砖瓦房的,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秦寒舒和马朝阳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是不要太过高调,建跟知青宿舍一样的土窑洞就行。

宿舍建着,新来的知青们也不能干等,很快就参与到农业劳动中去了。

不过这会正值秋收前的平静,农活相对较少,每天上工五六个小时就行,分配给新知青的也都是轻松的活计,大家还能应付。

而距离好湾村大队六十里路的光明农场,里面新来的兵团知青,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

跟插队的知青比起来,兵团知青虽然每个月有31块工资,不用担心工分问题,但劳动强度却是插队知青远远不及的。

兵团管理严格,不存在偷懒逃避劳动的行为。

前天从首都新来的一批知青,才经历了仅仅两天劳动,就中暑倒下了三个。

其中一个就是胡文文。

医务室里,躺了半个小时的胡文文终于悠悠转醒。

她先是惊恐又茫然地环顾了一会。

接着,面色大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