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逍遥侯 > 第一百五十五章 贞观四年七月记事

大唐逍遥侯 第一百五十五章 贞观四年七月记事

作者:工具超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21:02:04 来源:小说旗

一场秋雨一场寒,前些日还大发雄威的“秋老虎”也被秋雨浇了个透心凉,失去了往日的威风。晋宇杨颖忙着求菩萨的时候,庄户们可没那个闲情逸致,祖祖辈辈都是在地里刨食的人,知道地对自个的重要性。由于来晋家庄子时间也不长,前段时间给主家赶工,一家老小的饭都是主家管,现在活少了,仅凭着下力赚的那些钱一家老小还真撑不到明年秋上。

陈瑞提种冬麦的时候还操心庄户们不愿下这个力,但他怎么能理解庄户们的心思呢?结果陈瑞一提出来就获得了庄户们的一致同意。陈瑞身为曾经的官宦子弟,变通是少不了的,种菜的地都没分,让庄户们替晋宇种,晋宇不在乎,庄户们乐意,皆大欢喜。

贞观四年七月,一共发生了三件大事,其中两件能跟晋宇扯上关系。

第一件是日食,在没有科学的解释之前,人们对这种自然现象还是怀着深深的敬畏的。这已经是贞观四年的第二场日食了,第一场发生在正月,晋宇没赶上。李二当时深深自责了一番,大体意思就是自己这个老天的儿子没管理好天下,老子您就别生气了,儿子以后会好好表现,争取再立新功。老天爷听后很满意,遂作罢,但李二的正牌老子不乐意了,你天子?那老子是啥?于是李二自我检讨后不久,武德殿北院着火了``````(历史真实记载,很真实,寥寥数语,原因啥的就要自己猜了,锄禾就是自己猜的。)

老天爷不给力,这才相隔半年就发生了第二次日食,使李二脸上很难看,总不能再自我检讨一次吧?那岂不是说自己没资格做这个皇帝?连老天都不赏脸,难道再把皇位让给自个亲爹?或者传给自个亲儿?

李二的皇位怎么来的?名不正言不顺,李二内心很忐忑,但他不打算让位,否则他的大哥和三弟岂不是白死了?既然不能从自身找原因,那就找找手下小弟的原因吧!于是乎萧瑀“东窗事发”了,什么诬陷重臣——李靖,触怒龙颜等几项罪行惹得老天爷不乐意了,结局就是李二差点将萧瑀一撸到底,只留了一个国子监学监的职位。说实话,李二很为难,当朝的大臣,他都不舍得,斟酌再三,还是萧瑀吧,谁让李渊对他评价那么高呢?明显跟自个老爹一路!

第二件事情就跟萧瑀有关系了。被摘了朝帽,萧瑀越想越憋屈,倔老头一个,跪在李渊寝宫门前说啥也不走,非要见老君王一面不可。李二准了,不看萧瑀的面子,也看萧璟的面子不是?

萧瑀觉得自己那叫一个冤,现在这个天就是下雪都不足以洗刷自己的冤屈,现在也没个说话的人,还是到李渊面前哭诉一番吧(他根本没想起自己的异母哥哥)。李渊也是感慨良多,曾经的一对模范君臣“默默无语两眼泪”,场面很是凄惨。

萧瑀看李渊也帮不上忙,回家面壁反省去了,留下李渊自个在皇宫里面凄惨悲催。一个开国之君,落魄到被儿子圈禁的程度,人家唐伯虎再怎么不如意还能“落河捉鹅医肚饿,吃完回家玩老婆”呢,他呢?跟前的娃还都是自己当皇帝时留下的,禅位以后李二倒是是不是送两个秀女进来,可就是不给他留种!留种就要给人家孩子妈一个名分吧?李二不想再给自己找妈,还是后妈!(要说李渊,可能也算个好皇帝,但算不上个好爹,贞观之前光忙着配~种产仔了,哪有空管自个已经成年的娃?看看他那些孩子就知道了,22个儿子,19个女儿,其中一大半都是武德后期造出来的。)

李二上位这四年,李渊基本上都是吃饱了干,干完了吃,那可是五十多的老头子啊!再怎么生猛吧,这身体也扛不住吧?再说他老李家还有“风疾”的遗传病(李二有气疾,杨广没有,他两个的妈可是亲姐妹,所以说李二这气疾的遗传是从李渊那得来的),于是李渊哭啊哭啊的就抽抽了,差那么一点点就挂掉了。

李二也许还在琢磨呢,让您老人家天天肉林酒池、逍遥快活,您都不挂,这也太生猛了吧?真没天理啊!不过李二没任何办法,这年头讲究“孝”,天下人面前李二也要有个交代不是?于是李二罢朝了,亲自侍候,奉汤问药啥的,累惨了。

累惨的不止是李二,太医也够呛,这年头没有心电图啥的,全凭人力,于是几个技术好的太医轮番上阵,充当心电图、ct之类的功能,要是再有个放射性,估计李二把他们变成核磁共振的心都有。反正李二在众人面前把场面上的姿态做的足足的,人家不都说“政~客是天生的演员”吗?很有道理。

李二表演的实在是太好了,夜不覆床,寐不解带,随时准备起来给自个老爹服务,三四天下来就顶了两个黑眼圈。本来李二还以为自己这老爹被萧瑀这么一闹腾就差不多了呢,谁知李渊就是不咽气,累的李二够呛。这时候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李二处理,太医压力也很大,可不能躺下一个再躺下一个啊!

李二再三追问之下,甄立言也是思量再三——把晋宇给卖了!“陛下,太上皇此乃肾虚体弱,寒气塞滞,微臣无能,不能治愈,若有晋归唐所制虎骨酒在手,尚有三分把握。”

虎骨酒啊,李二知道,秦琼就是喝那个好的,自个也喝过虎鞭酒,效果很不错。李二听甄立言说有的话也只是三分把握而已,信了,让甄立言陪着李承乾求药去。

罢朝啊,这是大事,晋宇知道,他还以为李渊要挂了呢,他可不知道历史上李渊是哪年死的,没想到又牵扯到自己了,他对甄立言的感觉很是纠结,不是不让您老外传吗?怎么就是把不住嘴呢?看来以后不能告诉你啥了。但这事牵扯到皇帝的老子,晋宇也不敢大意,当着李承乾的面,就坦言道:“太子殿下,甄太医所说的虎骨酒没了,制起来不容易,远水解不了近渴,不过在下手底下还有些泡制的虎骨酒,虽然药力不如那个强,但多少管些用,若甄太医觉得药效尚可,百八十斤的在下还能拿得出来。”

晋宇也光棍,不过那药酒确实没了,上次几个老国公说送老虎过来,也一直杳无音信。人家既然开口了,晋宇就把剩下的也都分了,这都一个来月了,应该能喝没了,即使有,人家给不给,晋宇也管不着不是?再把别人牵连进来就有些不厚道了。再说李二是知道秦琼喝过的人,既然不去秦老爷子那找,很是说明问题。杀兄弑弟赶老爹下台的人,晋宇才不信李二是个心善的家伙,慈不掌兵他还是知道的。

既然自个老师说没了,李承乾也不能抄家找不是?毕竟李承乾很是信任晋宇,晋宇说没了就是没了。好在甄立言尝过后说那酒也成,于是李承乾给李二交了一份及格的试卷,满分就甭想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李承乾怎么做,李二都不会给满分的。

对于晋宇的做法,李二很意外,以己度人,他还以为晋宇明白知道自己的意思了,不过一想也不对,归唐不是那种心思复杂的人,否则怎么会去青楼?还在大庭广众之下出手?无论怎么说,晋宇算是逃过一劫。

待李承乾回去交卷后,晋宇心下踌躇不定,最后奔马直杀棋牌社,再转战秦琼府上。罢朝后闲了一帮老爷子,正在秦琼府上玩三国杀,杀的那叫一个昏天地暗,愁云惨淡。秦琼正输的很没面子呢,晋宇来得正好,让他们先玩,自己陪晋宇说事去。

晋宇现在是拿不准自己给虎骨酒对不对,是不是应该一点都不给。他把前因后果都给秦琼讲了一遍,秦琼拍拍晋宇的肩膀,“阴错阳差,这事办的不错。既能让陛下满意,还全了陛下孝子之心。”秦琼脸色一变,郑重问道:“一路上没人跟着你吧?”

“嘿嘿,女婿再跟您交个底,这大唐军队的斥候小婿还真没放在眼里。”晋宇孬好不济也是后世受过特种兵训练的,跟踪、反跟踪技能很熟练,直杀棋牌社就是为了甩掉一切跟踪的可能。从棋牌社后门出来,他还特意换了身衣服,又灵巧的从几个店铺进进出出,确实没有人跟踪才进来的,他也怕将此事烧到秦琼身上。

秦琼这下子是太满意了,还真没想到自己这个女婿还有这个本事,也许这才是他压箱底的绝活。“如今战事愈少,有我等一干老将在,归唐还是不要在这上面出头的好。”秦琼建议道。

“刀剑无眼,小婿才不会出头,丈人放心好了。”晋宇确实也没从军的打算,让他杀个鸡宰个羊还成,杀人就免了,当初迫不得已杀了那两个突厥兵,他都恶心了老半天,要不是心理素质过硬,早就精神病了。

甄立言跟其他太医很尽心,李渊一日好过一日,终于在七月底痊愈了,不过却也留下了“后遗症”——无酒不欢,这酒还非要晋宇泡制的虎骨酒不可。对于老爹明面上的要求,李二很是痛快,准了!于是晋宇有了第一位忠实的酒众,而且地位还不低,一人之上的那种。

老爹病好了以后,李二的任务也算完成了,既然甄立言“妙手回春”了,那面面上的事情还要做,李二上朝后下了一道“感恩旨”:“都督刺史文武官及民年八十以上、教子表门闾者有差。”这是啥意思呢?总结成为两个字就是——拼爹!凡是官职品级在都督、刺史以上的,民间老子年龄八十以上的,再或者教育出杰出子女有过旌表门闾的,都可以给他们家闲置待业的娃安排工作——大唐公务员!

看来可以把“拼爹”的历史提前到唐朝了,这一点李二很是厚道,没光关照官宦之家,百姓人家也有惠及,虽然普通百姓能活到八十的不多,放后世,呵呵,民间能活到八十多的大多数是因为买不起墓地死撑吧?

对于“功臣”甄立言,李二亲自家访,去看望了他的哥哥——甄权。这一年甄权九十岁,李二“视其饮食,访以药性,因授朝散大夫,赐几杖衣服”,表彰甄权教育出了一个好弟弟,当为楷模(比历史提前了十三年)。

甄权是啥人啊?隋朝的时候可是隋文帝杨坚秘书处的副处长!级别不高,但怎么说都是整天伺候在皇帝左右吧?若杨坚对他不信任,会把他放在身边?不过甄权看够了里面的勾心斗角,称病把杨坚给炒了鱿鱼,回家务农了。

李二这一来,甄权就感觉出不对了,待李二走了以后把自个弟弟喊过来就是一通质问。前因后果很明显,甄权叹了一口气,就跟弟弟说:“我老了,日子不多了,辞官吧,回来多伺候我两年。”

长兄如父,甄立言就依哥哥之言上书请辞,李二大笔一挥,准了!还表扬了甄立言之“孝”,于是乎甄立言也回家务农了,皆大欢喜,没出人命。

要说这第三件事情,就是将造纸和印刷两个作坊定了下来,日子是李承乾回去的第二天。李二虽然面面上做的非常好,但他不会把国家大事给耽误了,他怎么说都是个尽职尽责的好皇帝。

晋宇献了虎骨酒的第二天,李二终于下了决断,让长乐出面跟晋宇合办造纸作坊和印刷作坊,官方监督。所谓的官方监督就是要长乐定期给自己汇报,这门阀始终是他心头之患,只不过以前没能力连根拔起罢了(要不说还是武则天有魄力,不服?搞你!)。长乐压根没想到这个活落到自己头上,毕竟年龄还小,可人家长孙皇后说了,身为皇室子女,就要为天下人谋福,再说你算学也称的上学有小成,学以致用才是。长乐美滋滋的接了这差事,累不累懂不懂的倒在其次,这样不就多了跟“那人”单独接触的机会?不懂才好,不懂才更要跟合作伙伴多商议吧?还是母后会体贴人!

皇家嘛,自个亲兄弟是不能出任要职的,毕竟像雍四爷跟十三爷那般兄弟还是少,李二钦点了李道宗做说客,阎立德做监工作坊建设。

李道宗很乐意接这活,又有机会跟晋宇接触,挺好。一见面,李道宗就当着长乐的面直接问晋宇:“小宇,你看这俩坊如何分配干股?”

“单凭圣裁!”晋宇很淡定,秦琼嘱咐过,不要争,李二说啥就是啥。

“父皇的意思是,老师一半,皇家一半,老师以秘方入股,场地、人力、钱财皇家出。”长乐有些不淡定,小脸紧张的通红,她怕李道宗提出那三七开、四六开,直接把老爹交代的老底给抛了出来。

李道宗很意外,自己这个侄女不愧是天之娇女,还真不会做买卖,怎么能一上来就摊底牌?至少也要讨价还价吧?李道宗还真打算先提出个四六开,当然是李二六,晋宇四,然后再卖晋宇个好,操作成五五开,看来计划泡汤了。

“成。”晋宇点头应下,他本来以为李二会来了个二八开,让自己沾个边算完呢,这个结局还可以,虽然晋宇能出得起人、钱、地,但国情不允许他私营,他也没辙,这个结果不错。

大唐贞观四年最具影响力工程于是在简短明了的谈话下一锤定音,平均每人讲了十余字,可谓是史上最短谈判。

一切都很顺利,除了选址晋宇说了一下自己的意见,其他的都有别人去做,用不着他操心。若不是看阎立德的意思要把作坊建在浐河上游,晋宇也不会开口。这造纸作坊的污染能力强悍的很,晋宇可不想夏天不开窗,这年头又没有空调,还不憋死啊?

晋宇选的地方离自己也不远,浐河、灞河交界处的三角舟上,地皮是皇家的,污水直接排入渭河,污染不了上游水源。以渭河那么大的水量,这些污水也不会造成太大污染,这年头造纸不添加有害试剂,灌溉农田还是可以的,反正百姓都是喝井水,晋宇自我安慰的想。

晋宇除了选址说了一下自己的建议以外,其他事情都是不管不问,长乐又没这方面的经验,李道宗只要再次为晋宇“擦屁股”——完善作坊章程啥的。这活他拿手,将自家生意上的章程拿来瞅瞅,合适的直接抄上,最后加上一条——军管!齐活了。

李道宗写完后象征性的拿给晋宇瞧了瞧,晋宇不禁为工匠们担忧,待遇是够好的了,但军管这一条实在是有失人道,看来李家想把这两项工程死死地掌握在自己手里啊!晋宇面上不显,把李道宗一番好捧。晋宇有些累,心累,这戴着面具的日子不好过,好在这种日子不多,要是天天这样,晋宇宁愿找个山沟沟打猎种地去,男耕女织,多好。

皇家想办一件事情很容易,选址定了当天就有二百左右的队伍驻扎了,随后断断续续又征来了上千名劳力,一时间上等良田变成了热火朝天的工地。也难怪人手多,等天再凉快些,就是起了作坊也不能立马用了,天凉了干的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