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逍遥侯 > 第一百九十一章 家事国事,各怀心事

大唐逍遥侯 第一百九十一章 家事国事,各怀心事

作者:工具超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21:02:04 来源:小说旗

李二作为一代帝王,生活并非事事如意。和观音婢欢好以后,李二就辞别家人,带着番邦的小弟上路了。李二这次出门,挑了个理由——行大蒐礼!大蒐礼据说起源于周代,那时候实行的是分封制,把各个地区分封给诸侯,于是每到一个时节,各路诸侯就带着人马到天子指定的地点进行一项半迷信活动,这就是大蒐礼。大蒐礼,按后世的说法就是多国联合演习,其中政治意味多与娱乐成分。

李二很会挑地方,去的地方离长安不远,来回百十里路的一处湖泊——昆明湖。相传昆明湖是汉武帝时建成的一个人工湖,面积大概相当于后世西湖的六倍。汉武帝开凿昆明湖的本意是在这里练习水军,李二这次来也不例外,有水军演练的项目。

天家无小事,事事动人心。没有人会认为李二这么做只是随意为之,所有藩夷里面最心惊胆战的大约就是高句丽、新罗和百济,其中以高句丽首当其中。

李二没有掩饰自己的意思,就是冲着高句丽去的!在众藩国面前耀武扬威了一番自己的实力,然后屁颠屁颠打猎去了。

其实这些事情前面都有苗头,去年的时候,李二下令收拾了长城难隋朝士兵的遗骨,接下来就是高句丽的“京观”了。要说这京观,是杨广造的孽。杨广多次征讨高句丽均铩羽而归,把自己手下的士兵遗骸就那么丢弃了。高句丽待杨广军队撤退后倒是把遗骸给收拾了,不过并不是埋葬了,而是堆了起来,用来炫耀自己的武力——瞧瞧,我多牛叉,连天国的皇帝都给打败了!这也就是后世棒子们为啥老说这玩意是他们造的,那玩意是他们发明的,更有甚者,他们教科书上的历史地图竟然包括了大半个中国!

说实话,隋朝国力不弱,该做的杨坚、杨广爷俩基本上都做了,论国土疆域,现在的唐朝都没有赶上;论人口,相差也很多;论经济,隋朝国库留下的物资比现在国库都要丰盈。李渊稳定了唐朝,下面就轮到李二稳定人心,开拓大唐疆域,建立不世伟业了。

前朝杨广的种种不作为,跟李二有关系吗?李二不会认为没关系,有了杨广的逆天虐民,才能衬托自己的“仁爱”不是?李二还是想超越,超越隋朝的鼎盛时期。高句丽的种种作为激怒了李二,怎么说那些士兵都是中国人,里面有很多现在子民的长辈,若是替他们复仇了,民心会不会使大唐这艘船行驶的更稳当一些?答案是肯定的。

现在有水泥、砖头在手,西北已经不用再担心了,按照当初李道宗的建议,突厥人也安稳的很,若吐蕃、吐谷浑肯安稳,那下一个李二动手的目标很有可能就是高句丽!

李二盘算的不错,一切事情都在按照他的预期进行,甚至远远高出了他的期望值,这里面有晋宇很大的功劳。杨广攻打高句丽为什么失败?民心等等不去说,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高句丽的天气!可作战的日子屈指可数,若不能在天暖的时候拿下,天冷了更是别想,不过现在有了棉花,一切将变得不一样!最多三年,李二有信心把棉花推广在军用上,打造出一直不畏苦寒的精锐之师!

李二盘算的很好,但有人也不卖给他面子,那就是他的老爹——李渊。对于自己这个老爹,李二有怨气,怨他不直接把皇位传给自己,还让自己背上了杀兄弑弟的罪名,不过李二还是想尽量做到一个人子的责任,前提是老爹配合。

李渊呢,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做的憋屈。事实上,现在他被自己的儿子幽禁在了大内皇宫,吃喝都不错,但就是不让出去!李渊心里也有怨气啊,感觉自己这个太上皇做的很窝囊。

李二从昆明湖回来,兴致冲冲的去给自己的老爹上贡品——自己猎获的猎物。这时候天气还没有转暖,而且李渊的身体确实不怎么好,出行基本上靠被别人抬着。几只被箭射死的猎物罢了,李渊接受了,看着外面天气暖和,李渊说道:“走,抬朕去外面晒晒太阳!”

贞观四年,国泰民安,贞观五年又下了一场瑞雪,一切都让李二很满意,李二心情很好,所以老子发话,李二就从了,而且打算亲自抬自己的老子出去。“诺,儿臣抬父皇出去。”

对于自己儿子的好意,李渊没接受,摆手拒绝道:“这些事情让二郎的皇弟做就是了,堂堂天子岂可做这等力气活?”

好意被拒绝,李二的脸上就不太好看,但守着自己众多同父异母的弟弟,李二也只能是装出一副孝子的模样接受了。

李渊这个人心肠还算比较软,否则当年他明知道李二跟其他两个儿子有矛盾,还是一再封赏、放任不管?因为他也不知道怎么去管,手心手背都是肉啊!但他实在没想到李二胆大到杀兄弑弟,逼宫造反的地步,若他知道有这么个结局,会不会制造些人为意外?很难说。

其实李二错怪李渊了,虽说他有些怨自己的这个儿子,但他也不能因为这个就不管其他孩子了吧?今天李渊趁着李二来,把其他儿子也一块喊了过来,就是想提醒李二,你的这些弟弟也都成年了,该有个王位了,不要忘记了。

看李二脸色不太好,李渊放下当老子的姿态,对李二说道:“身为天子虽不能做这等力气活,但可让高明代劳。”

老爹给了个台阶下,李二当然也不会守着弟弟们不给老爹面子,这一小插曲当然算是平稳过渡了。

外面太阳很好,晒得人暖洋洋的。人老了,再加上这四年的宫廷生活,让李渊对李二的怨气轻了很多,可以说是看来了,黄土埋到脖子里的人了,还能求啥?

李渊喝着香茗,跟自己的皇帝儿子讲着自己当年的英勇事迹,讲自己跟兄弟们相处融洽,齐心合力的故事。其目的不外乎一个——要李二主动给自己其他儿子封王!

李二装作听不懂,这封王出去就要开府,到处都要用钱,自己修缮一下洛阳的行宫都让大臣阻止了,却要拿出钱来给自己的弟弟花?虽说这钱出自内府,但自己也会肉痛。

“元裕藏书不少,阅书无数,这书法也是越来越好了,二郎很久没见了吧?一会让人拿过来瞧瞧。”李渊看旁敲侧击不管用了,直接挑开,说到了具体人上,“要说元裕也不小了,现在还没有个王位,唉!”李渊说这话就是想告诉李二,你这个弟弟就是个书呆子,对你的皇位没有任何影响,若你善待他们,还能给你添个美名。

老爹都说到这个份上,李二就不能装傻充愣了,当下立马表态:“儿臣回去后就下旨给皇弟封王。”

“好,好!”李渊一脸说了两个好,脸上的笑容犹如盛开的菊花,到处是褶子,“朕老了,啥念想也没了,就盼着你们兄弟几个能相处和睦,平安一生就好!”李渊能说出这话已经很不容易了,也算是正式放下了李二当年的大不逆。

“儿臣谨记父皇教导!”李二心里也高兴,自个老子说这话不容易,当下就起身肃手听了,在兄弟们看来,确实是一副孝子的表率。

李二回去以后并没有接着下旨封王,他有其他事情要做,至于弟弟们封王的事情,他当然没有忘记,而是有意的拖后几天再说。放在平常人家,老子有吩咐,当儿子的就必须当仁不让,比如程怀默,只要程咬金想从晋宇那讨要什么东西了,都是程怀默厚着脸皮去干。但那毕竟是平常人家,在天家,这一点行不通。李二要考虑哪些兄弟现在就适合封王,自己的父亲到底是不是真的放下之类的东西。做皇帝,很累。

虽说家事很麻缠,但国事不可废。李二下一站去的地方是左藏库。左藏库,按现在的标准来说就是国家储备金金库、国家粮食储备所等的综合体。这里存放着整个朝廷赖以生存的国家税收。

国库的账面很喜庆,盖几座王府远远用不了,再加上对高句丽作战也绰绰有余,李二龙颜大悦,看赏!

要说李二能坐上这个位置也不是没有道理,起码李二就很会收买人心,各种打赏不断。在冷藏了自己老爹的建议几天之后,李二终于下旨封王了,这还是贞观朝至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封王。朝堂上很热闹,没有预计当中的阻止,大臣们上来就是对李二一通马屁,什么兄弟和睦之类的,反正都是好话。

朝堂上都是好话,自己的内人就不一定了。长孙皇后一点都不着急给自己的儿子封王,反而是长孙之下的韦贵妃着急了。

韦贵妃,就是韦挺的族人,只不过身份要比韦挺高贵一些,属于直系。李二当年还是秦王的时候,就有意拉拢城南韦氏。当时有名正言顺的台子啊,韦氏就琢磨着考验一下李二,韦贵妃正是考验李二的试金石。

韦贵妃在进入秦王府之前,结过一次婚,而且跟前夫育有一女,更是曾经沦落为奴。但李二没嫌弃,直接就收了房。韦家看李二这么有度量,大喜!后来更是把韦贵妃的堂妹送到了李二府上…emm……也算不拘小节吧。

要说李二有点像曹贼……曹操不敢的,李二敢!李二连自己的嫂子和弟媳都没放过!

李二喜欢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对那些世家的一些安抚,表示承认哥哥和弟弟当初对他们的承诺,自己也会照办。

韦贵妃的驾驶技术一骑绝尘,轻松驾驭重卡、挖掘机等特殊车辆。

一番竞技切磋后,李二对其技能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还是应下封慎为王一事。

李二答应韦贵妃不假,但却没说只封李慎,所以在封了自己的弟弟们以后,李二又大把的封了自己的儿子。

“要说这归唐,点子还真不少。”李二看着面前的算盘,夸了一句。旁边的长乐心里乐开了花,脸上喜不自禁,哪有不愿意听自己父亲夸情郎的?

“这算盘不错,比算筹省事了很多。”长孙皇后坐在李二旁边,一副贤妻良母的模样。

“嗯。”李二点头附和道,又问道站在一旁的长乐:“丽质,朕看你刚才用的颇为娴熟,这用法可有口诀之类的?”

“回父皇的话,有。而且简单易懂,上手很快。”长乐乖乖的说道。

“那就好,回头你跟归唐那小子说一声,就说朕说的,要他准备一下,把这用法教给户部的人。”学人之长,李二很拿手。前几天去左藏库,虽说东西很多,但盘点也是费事的很,李二这次见了,当然要推广一下。

“是。”长乐行礼领命,心下爽开了花,又一个单独见那人的机会了,而且是名正言顺的!

“那两个作坊怎么样了?”李二胡乱拨弄着算盘珠子,问道长乐。虽说不着急于一时毁掉门阀的地位,但也不能拖太长时间。自己有这个能力驾驭门阀,但自己的儿子、孙子呢?李二心里没底。为了李氏的长久,这个问题自己必须解决。

“回父皇的话,若天气好,二月中旬就能开工,最迟不会拖过三月。”长乐对这个项目很上心,不是因为政治意义,只是因为是跟晋家合作的。

“嗯,那就好。”李二欣慰的点点头,这可是他手中的一把利剑。李二随即想起一件事情来,对长乐吩咐道:“听说归唐那小子家里还有个小的印刷作坊?”

“这个```女儿没听说```”长乐小脸有些红,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替那人遮掩一下。

李二看长乐脸红,还以为长乐是怕失察,自己会责怪与她,于是开口道:“若是有也不必在意,只要不过分就行。”

“是。”长乐松了一口气,看来那人这一关算是过了,回头要跟他报一下喜。

“若无它事,先退下吧。”李二对长乐吩咐道。

长乐自然是无事,拿起桌上的算盘,施礼从屋里面出去了。

“观音婢,给你看个好东西。”待长乐关上门以后,李二神神秘秘的跟长孙皇后说道。

“什么好东西还怕见人不成?”长孙皇后面带疑惑,伸手接过李二从怀中掏出的书册。打开一看,脸就红了,啐了李二一口,嗔道:“陛下从哪淘换的下作东西?就知道拿来羞辱妾身!”

李二拿出的东西正是晋宇印刷作坊生产的“二十四式知识启蒙篇”!李二看长孙皇后抬手欲扔,起身抢过来说道:“嘿嘿,外面都卖断货了,好不容易才买到的。你猜这是谁画的?”

“臣妾不知。”长孙皇后脸上的红晕还没有消退,在李二看来倒是娇羞多一些。

“哈哈!”李二卖宝道:“恐怕观音婢想破脑袋都想不到,朕也是费了好大功夫才查到。这是晋归唐那小子整的!”

“啊?”长孙皇后很吃惊,用手掩上了嘴。

“知道朕为什么不让长乐管那小作坊了吧?若是关了,上哪去弄这种好东西?”李二神色幽幽,他还向往启蒙篇之后的后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