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逍遥侯 > 第二百七十一章 谁说卖地瓜干不能起个高大上的名字?

前前后后忙碌了七八天,地瓜才马马虎虎的抢收完毕,虽说地瓜刚收完,但已经有不少人来问能否卖点地瓜种,有临近庄子的地主,有官员,也有世家、门阀,可惜晋宇对所谓的五姓七望了解不多,也不太感冒,一概推脱自己还没想好,并暗示要参考朝廷意见。晋宇也不算撒谎,毕竟李二爷还没出台如何推广,所以来问的人只好悻悻而归。

由于去年地瓜种储备的足,所以在今年大面积种植的收成就非常可观。晋宇5倾地就收了将近135万斤,当然里面包含了明年的地瓜种。数字够大,得知大致结果的杨颖已经在犯愁了,这么多地瓜往哪儿放?

“小傻瓜,谁说都要鲜地瓜了?咱只留那块头适中的,个头小的都让下人切片晒成地瓜干,块头大的跳出来,切片一部分,留一部分为夫自有妙用,快去安排吧。”晋宇溺爱的默默杨颖的头,虽说这阵子杨颖个头长高了很多,可晋宇仍然有点点邪恶感,这不是一天半天能改的过来的。

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晋宇拎着一筐鲜地瓜骚扰了自己的师弟——孙思邈,孙老头原来还有些仙风道骨的模样,来晋家庄子没几个月已经彻底放弃收拾自己了,整天泡在晋宇给自己准备的实验室里,鼓捣着各种小玩意,当然了,人家这叫研究。

“老孙!”晋宇梆梆敲了半天门没人理会,直接大声喊上了,这称呼估计独一份了。

“师兄来了?贫道正在研究师兄说的细胞分裂,真的很神奇。”孙思邈胡子邋遢的跑出来给晋宇开门。

“嗯,有这幅研究劲头是好的。”晋宇看孙思邈一副科学狂人的模样有些哭笑不得,他的本意是拐带来让他研究点医学的,没想到人家研究上生物学了!“师弟啊,师兄还是要劝你两句,我觉得你还是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医学研究上,不能放弃本心啊!”

“师兄教训的是。”孙思邈尊师重道,这位小师兄说啥他都点头听着。

“你看这样行不行?我给你准备些纸墨,你将自己认识的草药、有何习性、能治疗什么病都写下来,还有什么病症会是什么症状,该如何配药治疗也写出来。花销上你不用担心,待你写完,师兄找个合适的机会给你印出来,不仅能救助更多的人,还能帮你扬名天,你觉得怎么样?”晋宇淳淳善诱道,这不修边幅的老道可是写出了《千金方》、《新唐本草》等着作,在以前会因为印刷等原因都亡佚,但现在就不同了,自己有能力帮他实现印刷,并流传下去!若是他一味沉迷在生物学上,也许会有所成就,但这中医巨着靠谁来写?损失多大?

“这……这……”老孙搓着双手,神情激动,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既然你乐意,那就这么定了!”晋宇拍拍孙思邈的肩膀,一副语重心长的语气,这让他特有成就感,“撰写的时候,一定要检查错误,拿不准的地方可以去找咱师傅讨论一下,等初稿写完,我也帮你看看,把不正确的删掉,咱只要准确无误的精华版!”对于这一点,晋宇是很有感悟的,因为科学水平不高,人们对病症认识不足,就是老孙也犯过低级错误。比如说写个符,让病人烧成灰和水喝,再比如抱个大公鸡就能治病等等不一而足。虽说这两样都跟他的身份——道士有关,但能不能不这么扯淡?晋宇肯定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

“成!贫道听师兄的!”孙思邈挠挠自己的头发,应承了下来。

“我给你拿了些地瓜,你研究一下有没有什么药用。地瓜秧好像对消渴症也有些作用,地头有的是,你抓一些回来研究就行。”搞定了孙思邈,晋宇心情大好,指着孙思邈的头发问道:“你头痒吧?头皮多吧?顺带着配点药什么,能去脑油和头皮的,验证有效后给我份配方。”

“治头痒头皮不难,贫道这就给师兄写。”孙思邈一边写还一边跟晋宇解释:“贫道最近对研究有些入迷,没空清理自个,所以才显得有些潦倒。贫道以前就是用这个方子,十分好用,师兄拿去用就行了。”

“行,那师兄就不跟你客气了。有空常去师傅那走走,将他肚子里的医学知识都掏出来,写在你的书里,我回头跟他老人家说一声。”看孙思邈这么上道,晋宇又给他加了一项任务。其实中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唐朝的时候已经很发达了,但由于敝帚自珍的原因,导致很多药方失传。尽管晋宇还没想到怎么推广,但不妨先整理出来,剩下的问题以后再说。

青霞子这老道十分惫懒,除了吃就是吃,不过到了他嘴里就成了修炼……就跟吃货说吃饱了是为了有劲减肥一样可笑。

晋宇没个能力能指使青霞子干什么活,不过让他捎带着给孙思邈传授些医方还是能办到的。刚开始青霞子肯定是一万个不乐意,在晋宇增加地瓜的供应量后,他也只能屈服……谁让他是一枚标准的吃货呢!

晋宇感觉自己就像是一枚陀螺,忙的根本停不下来。备课上班批作业就不用说了,剩下的时间里还要指导着进行大棚种植,晋宇对气温没把握,所以趁天还没冷,就开始着手往大棚上按窗户、搭架子,最好能在天冷后有第一批大棚蔬菜问世,秦程两家的一天两批的管事往这边派,学会了再回去指导。

见缝插针的功夫还要传授劳力怎么制作地瓜干,这地瓜干的制作也很有讲究,蒸熟最佳,煮熟次之,为了熟的快,要把大块的地瓜切成上锅。蒸熟后放凉去皮,切成条后晾晒,一天翻身晒个两三次,软硬适中后就可以储存起来了。若是晒得软就会容易发霉,晒得过硬了就会费牙,这个度还要晋宇尝一下才能确定,以至于一连几天胀气——地瓜干吃多了。

晚上晋宇还熬夜写了一份地瓜推广策划书,包括各个方面的宣传以及专卖店的装修标准等。李二爷亲笔赐名的手稿晋宇已经拿到手了,是长乐在课堂上转交给晋宇的,虽说没有大摇大摆的宣传,但招牌挂出去,能见到李二爷手批的那帮官老爷肯定会认出来,这样一来带来的影响就会更大,所以晋宇现在派人盯紧了专卖店装修。招牌也在紧张的制作中,一切以李二爷的题字为蓝本,就叫——玉薯轩!虽说是一个买地瓜干的专卖店,但谁说不能弄得高大上一些?晋宇要求务必保证玉薯轩能在八月底开业,而且要在专门店的墙上写明玉薯的来源、食用方法、营养价值、禁忌等。写明来源当然是为了表达这玩意是自己带来了,最正宗!为以后长期零售打好基础。来了一年多,晋宇也算折腾明白了一件事,等明年再有其他人做这个,自己也可以理直气壮的称老字号!更重要的是老百姓认!哪怕自己只是提前了一年做这个买卖!

为了那个“轩”字,晋宇可没少费周折,他肯定不敢再往皇宫送一趟地瓜了,只好又跑了一趟杜府,求杜相从李二爷的批复中找了一个“轩”字描下来的,杜相还算比较给面子,只不过当时杜相脸上那个精彩模样就甭提了。也就杜相谨遵李二爷“由着他折腾”的指导任由晋宇胡来,否则早就将晋宇乱棍打出去了。

进了八月,晋宇还忙里偷闲的做了一批月饼,搭配着地瓜挨家送,也算是给玉薯打名气了。到了八月底事情才稍微理顺些。由于秋收早已完毕,往长安运售货物的商贩也多了起来。去年晋家庄子曾引起围观,今年一样引起了商贩的围观,并排着一溜大锅专蒸地瓜,近一段时间砍柴的山民算是开了利市,只要有就朝晋家庄子送,来者不拒,通通吃下。虽说晋宇家里有煤,但也搁不住这么大规模的应用。用柴带来的唯一坏处就是烟多!老远就能看得很清楚,不知道的还以为发生火灾了呢,为了这烟衙役也来过,知道怎么回事后,人家哈哈一笑就回去了,也不会蹦出来义正言辞的指责说:你丫这么玩命的少木柴,产生多少黑烟?知道污染多少大气吗?雾霾这么严重就是你丫烧出来的!罚款!

若是衙役真敢这么说,不带晋宇出来说话,庄户人家就会出来跳着脚骂:你丫吃饱了撑的吧?中华文明五千年,百姓年年这么烧,也没雾霾!我看雾霾就是就是从你丫嘴里喷出来的!(仅此献给熏腊肉躺枪的百姓)

当然,衙役不会指责,庄户们也不会跳出来骂街,过往的商贩只会觉得晋家庄子有人气、热闹,何况还有酒楼伙计出来派发地瓜条?每人一小根,就让你尝尝,替玉薯宣传个名气。这也是晋宇的宣传策略之一,商贩对货物的销量及利润最敏感,有了走四方的商贩宣传,地瓜知名度小了才怪!

很多商贩了解过情况后,也会过来打听玉薯,想小打小闹做批发的有之,想大量承包做总代的有之,当然更多的人是想弄到地瓜种,面对这种情况,晋宇将伙计将早就印刷好的宣传单页交给咨询者。上面无非是列举玉薯的营养价值、产量等信息,更重要的是透露一条信息——晋家庄将在十一月初进行玉薯种子的拍卖!并对拍卖做了详细说明,门槛、保证金、预计收益,及中标后将会得到技术指导等信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