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逍遥侯 > 第三百零七章 晚育更有利!

大唐逍遥侯 第三百零七章 晚育更有利!

作者:工具超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21:02:04 来源:小说旗

很遗憾,由于李二爷的大朝会拖堂,侯君集没有能够正常下班。韩武错过了见证侯君集当场发飙的机会,同样也避免了风险,谁知道侯君集丧失理智会做出何种过激行为?反正事后传闻,侯君集在家将眼前能够得着的瓷器摔了一个遍。

对于这种喜闻乐见的事情,晋宇是持赞成态度的,反正被摔的不是自个家的东西,不心疼,把侯府拆了才好呢。

作为学生,没人喜欢老师拖堂,老师同样也不喜欢,拖不拖堂都拿一样的薪水,白费那些功夫干嘛?责任感强的老师会踏实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偶尔拖堂也是迫不得已,这种老师值得尊敬。

晋宇读初中的时候,值得尊敬的老师还是非常多的,他的语文老师能算一个,晋宇对他印象非常深刻。语文老师年龄已是临近退休,但责任心不减,同时也是位非常有特点的老师。他口头禅是“呦”,三五句就能带出一个“呦”来,学生听着很带感,估计老师自己也感觉很带感,站立讲课的时候,左手捧书、右手拿粉笔、右脚支地、左脚轻轻打着节拍……没错,就是打节拍!晋宇看过费玉清老司机的节目,唱歌非常投入,头微扬、眼轻闭,双手捧话筒,左脚踩节拍,沉醉在自己的歌声里……语文老师也是差不多的状态,在自己的课堂中畅游,就差再哼“切克闹,煎饼果子来一套”了。然而总有几个不会水的学生在课堂上瞎扑腾,语文老师讲课的时候,私底下给老师配乐,还别说,挺搭!

小孩子嘛,注意力没那么集中,私底下小动作不断,不一会的功夫,大部分学生都知道了,终于有同学忍不住的笑出了声,犹如小池塘里不断有石子落下,砸起水花一朵朵……

课没法上了,语文老师知道原委后也没生气。下半堂课的时候,让始作俑者站起来唱了一曲,他亲自给学生打节拍,事后大家一致认为语文老师有兼任音乐老师的实力。

负责人的老师正在慢慢变得稀有,上课不好好教,让学生下学后去报补习班,更有甚至连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的工作也交给了家长,若是家长擅长此道,还要你老师、学校做什么?

李二爷拖堂是家常便饭,所以光禄卿张亮才有表现的机会,这也是他以后得以晋升的原因之一。国营食堂大锅饭嘛,不花自个钱不心疼,张亮每次都准备的特别充分,给元老们照顾很到位,理由也很充分,再苦不能苦国之栋梁,万一有个头疼脑热拉肚子的,耽误的是国事。张亮也会做人,每次都把李二爷挂在嘴边,张口闭口都是“陛下体恤朝臣,特令张某备下饭菜”等等。李二爷不介意在这方面给朝臣些实惠,所以皆大欢喜。

当然了,勤于政一直是鉴别明君的条件之一。有资格参与李二爷朝会的,也非常认同这种工作模式,这点责任心他们还是具备的。所以对于李二爷的拖堂,当朝大臣还真没有跳出来说三道四的。

今天这次拖堂说起来还和晋宇有那么点点关系——生育年龄的问题。

王睿翔非常务实,执行力棒棒哒,前阵子在接受了晋宇面授机宜后,回去连夜赶制了一批表格。第二天上班就把手下的文员喊齐了开晨会,像这种牵扯到具体事务的唐俭一般不参加,他不愿费那个脑子,谁让人家是世家子弟呢。

表格挂墙上,一目了然。王睿翔逐张讲解如何填写,待办事员们都弄清楚后,老王又让他们自己照葫芦画瓢,手工复制了一份表格。接下来的才是重头戏,每个办事员负责一个片区,快马加鞭,带着民部颁发的政令,奔着周边县城疾驰而去。

俗话说“天子一怒,血流漂杵”,屁股的位置决定了事情的结果。李二爷郑重其事的让唐俭做个晚育的数据报告,民部的办事员们算是体会到什么叫累断腿了,也就是马不会说话,否则肯定竖起蹄子鄙视:累断腿的是老子!

王睿翔老爷子算是真正体会了一把表格的妙用,比单纯的文字描述形象、直观了很多。办事员们的效率很高,五六天的功夫已经采样完毕,王老爷子奋战了一个通宵,整理成了一页页的图表,类似后世ppt,可惜没有投影仪,没法放大了看。

第二天一早,唐俭收到了老王的报告,他混这么久朝堂了,还是第一次收到这种形式的报告,有点懵逼,不过确实直观明了。老唐虽说吊儿郎当,对工作不怎么上心,但有一个优点:不抢手下的功劳。

有了唐俭的力荐,老王算是露脸了,站在朝堂之中侃侃而谈:“在我们民部有效的抽样调查结果中,普通百姓家女子13岁临盆的,难产的占比36%、孩子未能站住的占比25%、难产致死的占比14%;富家女这个比例分别为28%、17%和8%。女子15岁以后临盆的,普通百姓家难产的占比23%、孩子未能站住的有比16%、女子难产致死的占7%;富家女的三个比例分别为17%、7%和3%。年龄是一个重要参考,另外身高越高,难产比例越低。据灞县伯之前猜测,年龄越大,身体越能长开,生产会相对安全,从此次数据来看,臣深以为然。”

这份数据出乎很多人意料。李二爷之前是鼓励早婚的,晚婚更是要打家长板子。晋宇当初只谈晚育,而且很明确的表示晚婚和晚育是两码事,但朝堂上的诸位都不是傻子,有几个男人能管住自己下半身?都完婚了,碰巧的当月就能怀孕,但是这个真不敢提,提出来就是扇李二爷的大嘴巴子,这不是找死吗?

大朝会后,李二爷留六部九卿开了个小会,想听听这帮肱骨之臣的看法,侯君集此时还不知道晋宇在外面给他挖坑,兴致高昂,结结实实的给他扣了个妄议朝政的帽子。晋宇去官的原因,李二爷没道理和一个小弟解释,他还以为晋宇之所以去官是因为他上次指派人打的小报告见效呢,所以这次表现的非常积极。

民,有时候只是蝼蚁,只是一堆数字,没什么具体意义,只有恰逢其会的时候拿出来做个筏子,让某些人赚个名声。但李二爷还是很重视民生的,这种重视往往继往开来的一代枭雄才会有切身体会,像开弓射大雕的北蛮子就算了,在他们眼里,民只是两脚羊,是存粮,闹饥荒时的军粮。

犯忌讳的事情没人愿意去做,魏征倒是敢去做,但他不在六部九卿之列。一帮人除了侯君集逮住晋宇猛批外,其他人都做鹌鹑状,一声不吭。李二爷有点腻歪,挥挥手结束小会,郁闷的去找长孙皇后了。

“陛下又遇到不遂心的事了?”长孙皇后笑眯眯的对李二爷问道。

“还不是归唐那臭小子。”李二爷来到长孙皇后寝宫后,精神微松,“观音婢还记得他前阵子说的那个晚育吧?民部今天拿出了统计数据,还真让他说准了,晚育更有利。”

“那臣妾先恭喜陛下了!”长孙皇后朝李二爷一福,“陛下不是一直为大唐人口不足犯愁吗?既然知道原委了,以后肯定会有更多的子民供陛下驱使,在陛下带领下开创一代盛世!”

“道理朕都懂。”李二爷也是既喜也苦,“观音婢莫非忘了朕登机之初就定下了‘男二十不娶,女十五不嫁,治其罪’的法诏了?”

“臣妾没忘,但那也只能说陛下是‘好心办了错事’。”长孙皇后非常注意斟酌用词,生怕伤了李二爷的自尊心。

“就怕有人在背后说朕急功近利。”李二爷脸带苦笑,摇头道。自己登机后一直兢兢业业,但“总有刁民想害朕”的情况一直存在,只是势微不显罢了,一旦自己势弱,肯定会有人跳出来造反,这一点李二爷一点都不怀疑。

“臣妾倒觉得归唐说的一句话更贴切。”长孙皇后略一沉思,继而笑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他还说这和孔圣人说的欲速则不达一个道理。”

“让观音婢这么一说,朕心里好受多了。”李二爷还是头一次听到这种俏皮话,没有贬义的意思,规劝的意味更浓一些罢了。

“陛下之前曾说过‘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改一下婚姻嫁娶的年龄也是陛下疼惜百姓的体现,强过那些文过饰非的昏君百倍千倍!”长孙皇后见自己劝说奏效,又继续说道。她的想法没那么复杂,就是在背后默默支持自己夫君做一个顶天立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明君,开创一代人人称赞、一骑绝尘的盛世!

“哈哈,朕知道了!”李二爷开怀一笑,“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之所以不惜颜面推翻自己之前的法诏,就是因为朕真正在意子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