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唐逍遥侯 > 第三百四十五章 搞事情?

大唐逍遥侯 第三百四十五章 搞事情?

作者:工具超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21:02:04 来源:小说旗

李恪属于第一批与晋宇相熟的皇子,来晋家庄混了顿美食,还顺带从晋宇手里抠走两桌菜肴,又给晋宇扔下个任务,自个屁颠屁颠的回去交差了。

李二爷守孝的日子早已结束,吃点喝点不算啥。也得亏了这不冷不热的天,若是天热,即便是李恪要,晋宇也不敢给。半天的功夫,馊了咋办?李二爷一家拉个肚子。他也担不起这个责任啊!

“归唐这小子手艺不赖嘛,这菜的味道比御厨做的都要好。”李二爷一边吃的开怀,一边笑骂,“你说这臭小子是不是藏私了?为何有些菜式朕都没见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归唐传授厨艺的时候哪有什么海参?”长孙皇后揽袖拾壶给李二老板斟满酒,“再说,极西之地也没咱大唐物产多,恐怕有些菜式也是归唐后来才琢磨出来的。”

“观音婢言之有理。”李二爷点头,算是认可了长孙皇后的说法,“前阵子在朝堂上讨论如何安置归唐,虞国公死活不同意归唐做司农寺少卿。朕事后又琢磨了一下,不去司农寺也好。若是安置在司农寺,世家门阀总有借口理所当然的染指。朕打算将归唐安置到内府,让归唐直接对皇室负责,这样操作余地大一些。”

“还是陛下考虑的周全。”长孙皇后不接茬,也正是她远离朝政的态度,让李二爷越发珍惜。

“朕已经让归唐着手整理如何推广种植良法的折子,想必过几天就会递上来。”李二爷倒是啥事也不瞒着长孙皇后,“最让朕忧心的还是世家门阀,朕打算让舅舅重新修撰《氏族志》。”

“总会有办法的,这也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事,陛下切勿过甚忧心。”长孙皇后知道世家门阀掣肘皇权,但她也没啥好办法解决此事,难不成一刀杀了干净?

李二老板两口子蜜里调油说闲话的时候,晋宇正在抓耳挠腮的写计划书。李恪醉眼迷离的扔下一句“父皇要看老师对推广种植良法的想法”,没等晋宇细问就跑了,留下一脸懵逼的晋宇。

想法?这个范围有点广啊!李二老板又是给爵位、又是给钱的,来恭贺的豪门世家也说什么试验田啥的,一下子就把晋宇给带歪了……他压根就没想到李二老板只是想让他把目前的种植法子无偿分享一下……

这也难怪,后世看的那些小说,哪个有点权势的不巧取豪夺?半匹红绡一丈绫充炭值的事情不少,不过人家权贵还自认良善呢,只是要了你的炭,又没拉你的牛,何况老子是给钱的!哪有不公平?

虽说晋宇只碰到一个程姓老不要脸的,不过稳妥起见,晋宇还是打算写好这份计划书。

想提高作物产量,首先要有良种,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是需要人工引进、改良、培育的。

太空育种?不太现实,不过倒是可以搞搞气球,也许这年头太空辐射大,不用飞那么高就可以呢?

还有就是人工辐射育种,即便放射源不好找,那也要试试,夜明珠啥的随便来几颗,个头越大越好……

秋水仙素不好提炼,那就直接用秋水仙好了,浓度、配伍可以慢慢摸索,但实验器材还是需要的,没有玻璃材质的,起码也要瓷器吧?陶器就别哪来糊弄人了……

育种需要地,这个也要写上,三五亩肯定不够,往大了要……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这年头没有化肥,农家肥也是个问题。人的不够,只能靠牲口的来凑,又牵扯到了养殖业……牲畜也是需要改良的,而且还要培养专门的兽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即便解决了良种、农家肥的问题,还要提高耕作效率。拿着木?去刨地?那能比刀耕火种先进多少?

为了提高大唐百姓亩产,需要开展以上工作,那总不能自己一个人干吧?总要指派些人手做些辅助工作吧?

种试验田,总要配些人手和耕牛、器械吧?即便没编制,也要给些名额、钱财啥的招聘临时工吧?

人多了总要配个办公场所吧?办公用品要配齐吧?人这么多,总要有个食堂吧?骑马上班的多,总要有个停车场吧?……

哪有高产作物,引进一些可好?岭南、越南啥的应该有高产稻种吧?买点回来搞搞杂交总行吧?公费出差的费用要给备出来吧?

还有人手问题,现在的读书人能下地的不多,书呆子是坚决不能要的,能从农家招些机灵的小伙子做学徒吧?学成后总能去各道宣讲吧?

再说育种,也不能都局限在粮食上,果蔬也算啊!山地上不打粮食,但可以种些耐旱的水果。百姓能进食的选择多了,谁还一门心思怼着高粱面猛啃?

还有沙地、盐碱地啥的,总能找出些合适的物种进行耕作吧?远了不说,花生就很适合沙地嘛!盐碱地不好洗,挖个坑种莲菜嘛,荷叶能当包装纸用,莲子也是药材,莲藕就更不用说了,能在秋冬源源不断的产出。

对了,挖个坑还能养鱼,这养鱼投入也不高,但收益也不错,若是再改良、杂交一下,长的再快点、肉质再鲜嫩些,相信收益会更高的,对吧?

不能所有的劲都对着良田使,也要充分开发、提高非良田的使用率、产出比吧?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大唐百姓的生活水平想不提高都难!不过,丑话也要说在前面,这是个慢工程,三五年才能有点起色。还别嫌慢,这年头家家户户自留种,像后世那种买一茬种,种一茬的情况是不存在的,起码交通条件就不允许,最多小范围的推广。更多的,还是要照着可以自留种的方向去。

当然了,晋宇手里也有杀手锏,家里囤的玉米、土豆可以小范围推广一下,勉强能让人惊喜一下。

再就是大白菜了,在晋宇老家叫“冬菜”、“半年菜”,顾名思义就是能吃一冬、半年的菜!

贞观四年的时候,晋宇发现这年头只有个头较大的小白菜,没有大白菜,贞观五年曾把杂交的概念说给了李承乾,后来就没了下文。

小白菜不难找,辣疙瘩也常见,只是一个长于南方,一个长在北方,生长时见面不容易,所以晋宇去年的时候人工干预了一下,种子已经有所不同了,等今年种下去,肯定会有异变产生。若真能培育出大白菜,龙颜肯定要大悦一下,至于白菜能不能结球,晋宇就不强求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