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开天辟地之崛起 > 第174章 中州变化

开天辟地之崛起 第174章 中州变化

作者:畅享心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21:09:32 来源:小说旗

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在众人的合力下,直升机终于平安落地。

只不过,发动机那里飘起了浓重的黑烟。

直升机,超载了。

看着从天上下来心有余悸的众人,萧炎朗声说道:

“我宣布,史上第一架直升机今日天门试飞成功,让我们尽情的欢呼吧。”

现场的众人刚刚经历了一场天空危机,此刻哪里还有兴致欢呼。

他们一个个用幽怨的眼神,看着那大吹特吹的萧大门主。

不过听他那么一讲,好像今日还真的成功了。

直升机是做什么用的,当然是飞天了。

虽然今日降落的方法有些难看,不过他们天门的确是让直升机上天了。

这么想来,试飞成功这个词还真没错。

只是吧,过程有点刺激。

要说如今的中州,当真是日新月异,人们接受新鲜事物也非常的快。

满大街的自行车,让人们实现了短途的交通便捷。

交通部修建的平整马路,还是四车道的,让一辆辆拖拉机在上面奔跑如飞。

额,假如二十五迈的速度算是快的话。

偶尔的时候,还能看见几辆大卡车满载着货物,虽然只能拉五吨。

各家各户的小孩也有了事情做,那就是每天喊着“号外号外”,向过往的行人兜售今日的天门日报。

下雨了,中州百姓也使用上了折叠的雨伞,和塑料的雨衣。

就连城镇中的人,大多也都换上了皮鞋,洋气的穿着便捷的服装。

尤其是中州第一纺织厂,出产的布料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羽绒制品的服饰,更是成为了蒙古和金朝那边兑换的热门。

一车车稀有矿产送来,一车车纯棉布料、羽绒制品、粮食、火腿肠等食品被送走。

进入六月,天气逐渐炎热,家家户户都吹上了空调。

各大工厂,棚顶都挂着吊扇。

汴梁城,不仅通了电,上个月还通了自来水。

水厂的抽水泵24小时不停的抽取地下水,输送到自来水管之前还会过滤一遍。

自从有了卫生的自来水,小孩子闹肚子的都少了。

用中州老百姓的话来说,如今的日子,比当今的皇帝还要舒服。

第二天,天门日报就报道了史上第一架直升机的事情。

上面是这样描述的,本世纪最强发明,天门的直升机试飞测试成功,飞机成功的实现了飞天一刻钟,人类距离征服广阔的蓝天不远了。

根据萧炎年前的天门规划,上百的工厂如今已经超过六成投入了生产。

科技的进步,直接改变了中州百姓的生活。

因为工厂数量的增加,工业升级也带来了一波技术革新。

就比如,杨小弟带领的新材料研发实验室,就位天门贡献了若干项新技术。

尤其是几十种新型钢的出现,彻底弥补了天门原材料的短板。

最直观的,就是发动机的体积变小了,动力更加强劲,那架直升机就是最直接的证明。

在萧炎的指导下,中州750挎斗子摩托车也已经面世。

第一批三百辆,全都被给了执法堂。

每当有驾驶着挎斗子摩托巡逻的执法弟子,行驶在大街上腰杆都拔的笔直。

天门弟子,就是这么牛逼。

挎斗子的出现,不但解决了执法堂弟子的速度,更是押解犯人的交通工具。

灵活机动的挎斗子,得到了执法堂弟子的一致好评。

天门学院,如今在中州三府都开设了学院,这半年来招收了足有万名学员。

不过天门学院有个特色,那就是学员们的学习,都是在工厂里一边操作一边学习。

用萧大门主的话来说,只有实践加理论,才能让学员们更加迅速的吸收所学习的知识。

学而致用,这才是学习的本质。

还真别说,他这一套邪门歪法还真歪打正着,天门当中出现了一批天赋异禀的工程师。

他们分布在各个天门工厂当中,为天门的工业贡献者自己一份光和热。

而这一天,萧炎就将工业部一种高层,以及成绩优秀、或有着突出创新千名学员,集中到了天门总部。

偌大的紫宸殿,密密麻麻做了不下千人。

这千人,也代表了如今中州最强科技类人才。

为了保护众人的安全,执法堂几乎全员出动。

个别重要的工作人员,执法堂还为其贴身配备了护卫。

萧炎还是非常民主的,他将紫宸殿改成了类似大会堂的样子,主席台下面都是座位。

主席台正中央,是门主大人的位置。

他的两边,则是各位工业部的骨干。

萧炎坐下后,下面的众人当即停止了交流,偌大的会场寂静无声。

萧炎笑呵呵的跟大家打了招呼,就进入了今日的整体:“我宣布,今日我安排的课题,就是我们工业部以及学院学子们的主要研究方向。”

“凡是这几项课题有突出贡献者,都将受到天门的嘉奖。”

“我们工业发展下一步的课题,就是;”

“一、研究V8、V12缸发动机,不但体积要小,输出功率还要高。”

“二、变速箱的研究,四档、五档变速箱,将成为日后的主流。”

“三、传动操控系统,如何让直升机真正的飞起来。”

“四、无线电传输设备,真正实现超远距离通讯(永不消失的电波)。”

“五、电路板、仪表盘的制作与应用。”

“六、通讯技术,如何通过声音转换为电压信号,在度转换的方式,最终实现远程通话。”

萧炎将上述六项,分别写在了主席台后面的黑板上,而后笑呵呵的面对下方说道:

“下面,根据各位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分别分为六个攻坚小组。”

“接下来,我们的目标就是实现上述研发内容。”

这半年来,天门已经是第三次组织这样的研讨会议。

每一次的会议上,萧炎都会提出一些全新的课题,让众人进行攻关。

前两次,重点都是工业升级方面的内容。

而这一次,则涉及到了通讯、电路等方向。

参会的人员素质高,效率快,很快千人就分成了六个课题小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