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开天辟地之崛起 > 第40章 萧大门主的才学

开天辟地之崛起 第40章 萧大门主的才学

作者:畅享心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21:09:32 来源:小说旗

见到萧大门主假装佯怒,铁十三哈哈大笑道:

“我们,我们天门,日后必将成为一个传奇。”

又过了半个时辰,狗头铡打造完成。

“因为时间的关系,那个狗头看样子在明天正午之前是出不来了。”

萧炎亲手试了试狗头铡,铁十三在一旁解释道。

萧炎微微一笑,没关系,我有办法。

他转头跟小萝卜头说了两句后,没多久小萝卜头就抱过来几根老榆木。

萧炎详细的丈量了尺寸后,就用一把短剑开始雕刻。

短短一刻钟,那节原木就一端就出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狗头。

原木中空,正好扣在铡刀的把手上面,严丝合缝。

这还不算,萧炎又给铡刀做了一个三十公分高的底座,看上去敦实无比。

左右看了看,萧炎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门主,要不然刷点漆上去。”

跟班小萝卜头一句话,顿时点醒了萧炎。

朱红色的漆料拿来后,他就亲手刷了上去。

就在萧炎忙活的身后,铁十三坐在一旁说道:

“门主,蒸汽机我还没哟搞懂,可你的那个火炮设计可真是太厉害了。”

“我测算了一下,配合上火药的爆发力,这简直就是大杀器。”

“想来一般的四品五品强者,都架不住一炮轰的吧。”

萧炎一点也不谦虚:“你所看到的火炮还不算什么,这都是我临时拿来充数的。”

“你要是看到二代火炮的图纸,炮弹不再是实心的铁疙瘩,当中还可以存放炸药或者燃烧液。”

“几炮下去,能够覆灭一座安平县城。”

南宋军队研发全世界最早的火炮,即投石机,扔的是火药包。

之后,中国就已经发明出了火炮。

这可是真正意义上的大炮,拥有200米的射程。

当时正值蒙古骑兵纵横欧亚的时候,南宋就已经靠火炮抵御蒙古人。

钓鱼城大战,宋朝军民一炮干死蒙古大汗,这是有历史性意义的一件大事。

南宋的襄阳城,抵抗了蒙古骑兵好几年,这其实主要是火炮的功劳,宋朝士兵当时利用火炮,极大杀伤了蒙古骑兵。

(公元1259年),南宋造突火枪。

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

其中的“子窠”,就是世界上最原始的子弹,由瓷片、碎铁和石子等

到了明代,火药技术大发展。

明代有专门的火器营,负责火器的研究和打造。

明朝发明的火铳,是当时世界上第一种步枪。

明朝军队装备的火铳数量动辄上万,当时明朝就是凭借着火器,才在万历朝鲜战争中大败东瀛人。

不过因为萧炎的到来,让这一切又有所改变。

提前了,技术也更加的先进。

铁十三研究完火炮的设计之后,对萧炎可是大加赞赏,还不停的追问二代火炮的设计方案。

他的那个样子,谦虚无比,就跟小学生似的。

无他,有知识的人就是这么值得人钦佩。

萧炎一边刷漆,一边给铁十三讲解火炮的原理。

至于二代,他到没有提。

还没学会走,就想跑,那怎么行。

到了后来,他还将火药的配比,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铁堂主,你们铸造堂还需要大量的人手。”

“我们天门需要大量的火炮来强大自身。”

“尤其是内燃机面世后,咱们天门将拥有世界上第一个机械化的工厂。”

萧炎的一番美好愿景,让铁十三深深的沉浸在其中。

“行,明天我就广收门徒,招他个五十人,不,一百人。”

萧炎哈哈大笑道:“一百人怎么够,先照着五百人招,不怕人多。”

萧炎指着宅院后方的空地,对铁十三说道:

“看到那里了没有,我计划着专门围起来,给你们铸造堂专用。”

“另外,以前你们炼铁的效率太低了。”

“等下我给你画个炼铁炉的图纸,保证让你的效率提高几十倍。”

好家伙,就因为萧炎这句话,铁十三愣是整宿拉着萧大门主询问,一夜没睡。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这一夜,萧炎为铁十三打开了铸造界的大门,让他沉浸在孜孜不倦的学习当中。

也因此,让其对萧炎有了更深的了解,被铁十三视为天人。

什么叫生而知之,这就是生而知之。

天门门主,大才!

清晨十分,一夜未睡的萧炎,就见到马灵儿一大早就在清洗衣服。

看着马灵儿皱眉的样子,萧炎就走了过去。

原来,是马灵儿的衣服上,沾染上了血迹。

可她用清水无论如何,也是清洗不掉。

见到萧炎过来,马灵儿苦笑道:“幸好这段时间,我又定制了一批门派服装。”

“要不然这些血迹都洗不下去,今天都没衣服穿了。”

今日午时,天门要开公审大会,马灵儿十分注重天门的形象。

萧炎微笑的说道:“你这么洗,血渍污渍肯定是洗不下去的。”

宋代时就出现了一种人工合成的洗涤剂,是将天然皂荚(又名皂角、悬刀、肥皂荚,通称皂角)捣碎细研,加上香料等物,制成桔子大小的球状,专供洗面浴身之用,俗称「肥皂团」。

宋人周密「武林旧事」卷六「小经纪」记载了南宋京都临安已经有了专门经营「肥皂团」的生意人。

明人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录了「肥皂团」的制造方法:「肥皂荚生高山中,树高大,叶如檀及皂荚叶,五六月开花,结荚三四寸,肥厚多肉,内有黑子数颗,大如指头,不正圆,中有白仁,可食。十月采荚,煮熟捣烂,和白面及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腻润,胜於皂荚也。」。

可是普通人家,根本就买不到这种洗涤剂,更别说如今还是战乱年代了。

萧炎看了看时间还早,就开口道:“我叫你制作一种物品,名叫肥皂,专门清洗污渍用的。”

“有了它,这些都不是事。”

“你去给我准备点石灰石或者生石灰,火碱,猪油什么的,我们这就动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