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野性迸发的女人 > 第917章 竭泽而渔

野性迸发的女人 第917章 竭泽而渔

作者:独立寒冬冷飕飕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21:30:26 来源:小说旗

在城里买了一些纸钱以及上供的供品,车队就朝郑家屯驶去。

前边是墨绿色的军用吉普车,接着是赵玉娘的黑色轿车,后边是绿色的军用卡车。

卡车上是全副武装的解放军战士,他们各个精神抖擞,生龙活虎。

之所以对赵玉娘的安全保卫搞得这么正式,不是省委领导和蒋正涛贾文龙小题大做,而是因为赵玉娘实实在在得罪了大量的胡子以及现在国民党领导的匪帮。

那些残害百姓,与人民为敌的土匪很大一部分都被赵玉娘领导的剿匪部队所剿灭。

他们的家人和朋友对赵玉娘是恨之入骨。

车队来到郑家屯村口,前边的吉普车停下接受检查。赵玉娘问冯淑兰:“进郑家屯还要检查吗?”

冯淑兰回答说:“我也不太清楚。”说完冯淑兰下车走向村口站岗的民兵。

看冯淑兰下车,赵玉娘也跟着下车,她是想走走看看。看看郑家屯的一草一木,她对这里太熟悉了。不是故乡胜似故乡。

这时,冯淑兰走近那两个站岗的民兵,正要掏证件,其中的一个民兵说:“不用检查了,我认识你,你不是兰子吗?”

冯淑兰看着那个民兵笑着说:“你是二黑子吧?”

二黑子笑着说道:“你还认识我?”

“从小一个屯子长大的能不认识吗!”

他们在说话的时候,赵玉娘走近他们,突然赵玉娘对二黑子他们背的步枪非常感兴趣。

便走近他们说道:“把你的枪给我看看!”

二黑子当然认识赵玉娘便摘下背着的步枪递给赵玉娘,赵玉娘接过一看,这是一支崭新的三八式步枪。

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并且非常新,连枪身上的烤蓝都还在。

赵玉娘哗啦一声拉开枪栓,看了看枪膛,又把枪栓合上问道:“你们都配备这种步枪?”

“是啊!”

“也都这么新?”赵玉娘问道。

“是啊!”

赵玉娘没有说什么,便把枪还给了二黑子。

上了车赵玉娘问冯淑兰说:“民兵都配备这么好的步枪?”“没有,只有郑家屯的民兵。”冯淑兰果断地回答说。

赵玉娘更加疑惑,便问道:“郑家屯特殊吗?”

冯淑兰明白了赵玉娘的意思,便回答说:“你不用担心,这和你没关系,不但和你没关系,就是和蒋正涛贾文龙都没关系。别看他们是郑家屯长大的。”

赵玉娘听了冯淑兰的话,笑着说:“那和你有关系了,赵嘉明是公安局长。”

冯淑兰看着赵玉娘说道:“娘你可真逗,赵嘉明芝麻的小官儿,有这么大的能量?郑家屯走出去的哪一个不比他的官大,不说你的两个儿子,就说现在的省委书记郑天龙不就是咱郑家屯的吗!连屯子的名字都是郑家的。”

“他就给他的家乡搞特权,给民兵配备这么好的武器?”面对赵玉娘的疑问冯淑兰说道:“这还用他搞特权吗?拍他马屁的人多了,手下的知道郑家屯是省委书记的老家,都争着抢着往郑家屯用劲。

“你没看到都没有儿童团站岗了,村子里新建了学校,孩子们都去上学了。”

“建学校让孩子们上学是对的,也是正事。”

冯淑兰笑着说:“是正事,也是好事,但附近十里八村的只有郑家屯有学校,其它的村都得往这里跑。”

赵玉娘听了沉默不语,她看着窗外的景物,陷入沉思之中。

冯淑兰接着笑着说:“也不一定是拍省委书记的马屁,这个屯还有省厅厅长,省军区司令员。”

“还有剿匪委员会主任。”赵玉娘冷冷地说道。

冯淑兰讪笑着说:“也不能排除吧!总之郑家屯的建设确实很好,比其它的村子强多了。村民都说多亏屯子里出了这么多的大官儿,我们才这么幸福。”

“皇宫门前趴着的狗都是三品官;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些话说得还真有点道理。”

听了赵玉娘的话,冯淑兰接着说:“别说皇宫前的狗了,那年我和爷爷奶奶从关里逃荒过来,路过一家地主,他家门前的狗就朝着我们这些逃荒的乱叫。还朝我们的身上扑,一个人急了,就打了狗一棍子,那家主人出来就不让了。把那个打狗的人一顿暴打。”

赵玉娘听了冯淑兰的叙述没有再说什么。

车子在颠簸的土路上上行驶,赵玉娘随着车子的摇晃看着窗外。她看到河边有一群光着屁股的小男孩在用水桶掏水坑里的水,她觉得奇怪,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就让车子停下来。

车停了,赵玉娘下车,其他人也都陆陆续续下车,赵玉娘在前朝那群孩子走去。

那些光腚的孩子看来了这么多的女人,还都穿着黄色的军装,都不好意思地钻进草丛。有的来不及钻入,就搂着水桶挡住**。

赵玉娘看这些孩子难为情了就随口说道:“连毛还没长呢,知道害羞了。”赵玉娘很随便的一句话,冯淑兰听了有点不好意思。

由于赵玉娘的身份地位以及她的年龄,说这种话确实很让人意外,冯淑兰只是有些不好意思。

可身后的李影和几名女卫兵就更加难为情了,她们各个羞得满脸通红。

赵玉娘发现自己说的话有失分寸,便不再说什么了。但他看到那些孩子都不动了,便扭头沿着河岸走了。

孩子们看她们走了,便又忙乎起来。赵玉娘偷眼看着他们。原来,这些孩子把水坑入水口用泥土憋上,然后把坑里的水往外掏。

水越来越少,可以看到鱼在水里跳跃。孩子们便抓水里的鱼,水少好抓,很快他们就抓了很多。

“竭泽而渔”,这个词在赵玉娘的头脑显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