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八零成了哥哥们的小福包 > 第1092章

重生八零成了哥哥们的小福包 第1092章

作者:墨裳影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1:43:19 来源:小说旗

一个多小时后, 检查的结果出来了,同安伊伊猜测的一样,孩子除了是六指症外,其余都正常。

这倒是让两位民警松了口气的同时,也替女孩子难过。

这是怎样的父母才舍得把才生下来的孩子给扔了,还不是扔去福利院门口,而是直接丢垃圾房里,也真够绝情的,之前还以为是得了什么疑难杂症, 人家可以说是个健康的小婴儿。

因为做笔录,安伊伊也知道了为首那男人的名字,原来他是梧桐街派出所的老大,叫骆羽生,平时也不需要他来巡逻,但其中一个手下家中突然有事,他便暂时顶替过来,没想到竟然遇到这种事。

跟着骆羽生的那位下属叫潘明,据说是新来的,所以才派来这一片巡逻。

孩子暂时没有问题,骆羽生带去了所里。

下一步就是寻找孩子的亲生父母。

很快他们就问到了垃圾房附近打扫的清洁工王婶子,据王婶子回忆,昨天夜里五点不到,正是他们上工的时候,她因为家里有病人需要用钱,让她对待工作不敢有半点马虎,处处要做的比其他同事好一些, 连来的时间都比规定时间早半个小时到。

也就是早上上班时间五点,她总是四点半就到,等其他人到的时候,她已经扫了几条街了。

那天她刚扫完一条街,转至梧桐街路口时,便看到有个黑影鬼鬼祟祟的从垃圾房出来,很是疑惑,毕竟平时没人进垃圾房,除了装运工人,寻常人丢垃圾都是从窗口丢进去完事,进门那是不可能的。

王婶子虽然疑惑,但也没多想,倒是黑影在转弯时突然回了头,也是那一回头,灯光打在了黑影脸上,让王婶子依稀看清了黑影的脸。

现在想来,怕就是去丢孩子的。

而骆羽生从孩子襁褓上的脏污判断,小婴孩差不多也是昨夜五点左右落下的污渍,这下子,他们推断那个鬼鬼祟祟的黑影估计跟小婴孩有关系。

因为垃圾房附近没有监控,这让他们寻起来非常麻烦,好在王婶子提供了这条重要线索。

既然他那个时间点经过了路口,红绿灯处平时拍照违规车辆,如今倒是派上了寻人的用处,联系了交警大队,那边听说是查案需要,不敢耽搁,立马查起那个路段的监控出来。

王婶子因为是目击证人,便被带去交警队指认,在看到打印出来监控中的那个露脸黑影时,她立马就认出是对方了。

“就是他。”

对方看上去是花甲年纪,是个瘦老头,脸上没有几两肉,背有些驼,很好辨认。

根据这一信息,户籍档案这边很快查到了瘦老头的个人信息。

此人姓张,六十六岁,曾是那家妇幼保健院的看门大爷,退休后被返聘,但不再看门,而是负责打扫太平间。

得到这一消息,很快骆羽生就带着人去妇幼保健院找到了张大爷,也很是巧了,这家医院便是小婴孩来检查的医院。

看到后勤科的医生带着民警过来,张大爷吓得嘴唇不停哆嗦,眼睛渐渐失去神采,甚至是陷入绝望,张大爷不知道事情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被带走调查的张大爷,从小最怕的就是这种神圣的职权部门,才到门口,看到那个庄严肃穆的警徽,吓得他一进去便什么都招了。

也是可笑,连一帮见多识广的警察都目瞪口呆,就为了一百块钱,张大爷就答应帮忙把孩子混进太平间,太平间是做什么的是个人都知道,把个才出生,各项体征都正常的小孩送去太平间,这是得有多狠心才做得出来。

骆羽生严肃的看着张大爷,看得张大爷一大把年纪了,“哇”的一声就哭蹲下。

“我也不想的,是他们给的钱多,一百块是我十天的工资了,不吃不喝才能攒一百块。”

“那你就没想过那孩子还是个活的?”

“当时孩子抱我面前时,她没有哭,他们说孩子得了重病没法治了,就算治了也是孩子遭罪。”

我在这里几十年,也的多了,知道她没有说假话,的确有时候长痛不如短痛。

骆羽生都不知道是恨张大爷的愚蠢,还是同情张大爷了,人家明明是在骗他,偏他还信了。

“既然送太平间,孩子又为何在垃圾房里?”

说到这儿,张大爷一声悠悠的叹息。

“我趁着无人的时候,把孩子送到了太平间里,不想孩子突然就“哇哇”大哭起来,我吓坏了,这哪里是要死的孩子?我慌忙抱着孩子去寻那一男一女,却怎么也寻不到。

我怕这事要是被人知道了,我肯定得丢工作,便想出了个办法,半夜出门把孩子丢去了垃圾房,全看她的造化了,我多放了一床小被子包着小婴儿,就怕她冻到。希望好心人看到了收养她。”

说完,张大爷虚脱无力的瘫倒在地上。

这真是个可怜又可恨的老人,骆羽生到底还是给下属使了个眼色,把老爷子扶坐凳子上,毕竟地上凉。

问清来丢娃娃的是一男一女,男的三十多岁的样子,女的六十多岁的样子,猜测这是一对母子。

也不知道产妇知不知道她用命生下来的孩子,差点被人送去太平间里。

太平间有监控,但不是每个地方都有监控,那一男一女正好避开了监控的位置。

线索再次断在这里。

但骆羽生没有放弃,想到去各大医院排查,而最近的妇幼保健院便成了最先被排查的一家。

出示了证件,骆羽生很快从产科主任那里拿到了最近一个月新生儿的数据等信息。

但奇怪的是,竟然查不到有六指婴儿的登记信息,事情再次陷入僵局。

而孩子在所上,被户籍科新来的女同志照顾得很好,所上来了这位小可爱,大家都新奇得不得了,父爱母爱泛滥成灾,都偷偷给小可爱买东西,奶粉小被子小衣服奶瓶等应有尽有。

看到这一幕,骆羽生觉得自己更应该找到小孩的爸妈,了解真相,让孩子有一个温暖的去处。

再次来到妇幼院,休息回来的刘护士见到有人在单位里调查,一打听,立即就想到什么,她不敢隐瞒,赶紧把自己所知道的跟骆羽生说。

一个星期前我们的确接生了一个小女婴,她其中一只手便是六指。

刘护士不知道是不是她知道的那个六指婴儿,但她尽量把知晓的告知。

当时我也在场,医生还安慰那对夫妇,这个可以做手术,等做完手术,孩子就跟正常的一样,不必担心。

但貌似孩子的父亲没有听进去,当时是避开产妇说的,毕竟产妇才生产完,怕操心影响到她身体。

后来也不知道那位父亲是怎么想的,竟然找到当时的主治医生,就是为其妻接生的林医生,要求别在病历上写六指,林医生不解,当时跟他好一阵解释,告诉他病历上写的话没有坏处,又不是在出生证上写,但父亲坚持,并以跳楼为要挟,林医生没办法,只得按照孩子父亲的意思,没有写六指。

骆羽生明白了,难怪新生儿信息里没有这个特征的婴孩。

得了这条线,骆羽生很快找到林医生。

得知来意,林医生二话不说,非常配合的翻找起档案来。

也幸好林医生多年来有个习惯,就是只要经她手看过病的病人,她都会在自己的私人本上做记录,很快找到了那个新生婴儿的信息。产妇刘春花,家属王顺,没有电话,有家庭住址,是个一百多公里开外的小村庄。

骆羽生立马联系了当地警方,为了不出意外,骆羽生甚至带着同事,连夜开车下去。

榆钱村

因为有了当地派出所的接应,带着他们很快找到了王顺家。

他家在村尾,据说是全村最穷的人家,是那种最苦,但却最穷的。

还好王顺家还在没睡觉,说明来意,来开门的老太太脸色一下子就变了,而且“碰”的一声把门给关了。

这让骆羽生明白,提前布置是对的,看这难啃的骨头。

这个时候,当地派出所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老太太,请开门,我们有很重要的事来问你儿子。”

大概是里边的王顺听到了门口的动静,连忙跑出来。

开门后一看,正是王顺,而王顺突然就蹲在门槛处哭了起来,跟个孩子似的。

骆羽生这才发现,王顺也是六指儿。

骆羽生哭诉:“我也是没办法的。我就是六指儿,我不希望我闺女也是六指儿,会遭人嘲笑的。

你们不知道啊,我们祖祖辈辈都不待见六指儿,说是六指儿命运坎坷,是不祥之兆,谁叫要是生了个六指儿,小的说来是运气不佳,诸事不顺,大的来说就是丢了性命,所以我们都很忌讳六指儿。

我,我小时候就因为是六指儿,被人嘲笑,被人欺凌,放学路上被人用石子追着打,说我是妖怪,是煞星,让我滚出榆钱村。”

而孩子的母亲刘春花,此时才知道自己十月怀胎,幸辛苦苦生下来的孩子,不是丈夫所谓的难产缺氧死了,害得她郁郁寡欢,自责的要命,原来是这个混蛋说谎话骗她,赵春花气得摁着丈夫打,好脾气的她此时愤怒得想杀了这个自以为是的男人。

赵春花打累了便瘫坐地上,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骆羽生他们才知道,这个女人的处境当时的确凶险,生完孩子就晕倒了过去,再醒来人就在家了,中间根本连孩子一面都没见着。

赵春花气得要命,当即就提出跟王顺离婚。

王顺吓傻了,他没想到孩子丢了,媳妇也不想跟他过了。

王大娘见事情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偏,也后悔了,当即也不拿长辈的乔,“噗通”就跪在了儿媳面前。

原来是老太太提的主意,她是主谋是同伙,她哭诉家里困难,孩子生了六指命不会好,再加上做手术要钱,他们家没有钱的,还不如丢了,指望下一胎。

没办法,这都是穷惹的祸。

骆羽生以及下属看着家徒四壁的破房子,也不知道如何批评这位愚昧的老太太了。

老太太回来就后悔了,一晚上的噩梦连连,梦到孙女责怪她,醒来枕巾都湿了。

老太太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她是真的后悔了。

“同志,对不起,我现在宁可用我这条老命换我孙女的命,都怪我,老糊涂了啊!”

老太太哭天抢地的,赵春花一时也心软了,老太太虽然在这件事上做错了,但平时待她像亲闺女一样。但她不会原谅老太太,那是一条命,是她的孩子。

在这剑拔弩张之际,骆羽生亮出底牌,“孩子还活着,如果你们要,就去接孩子回来,如果不要,我们就替你们送去福利院去。”

真可谓峰回路转,一家人都不敢相信,孩子竟然还好好的,老太太哭的更凶了,哭着哭着就笑了。

最终,夫妻二人跟着去把孩子接了回来,因着孩子母亲原谅了丈夫和老太太,这事算是私了,便也不惩罚那对母子了,但适当的教育批评还是要有的。

医院这边得知孩子父母来把孩子接走了,让通知孩子父母,等孩子一岁以后可以带来医院,他们可以免费为孩子做切割手术。

算是意外惊喜。

夫妻二人为了感谢骆羽生等人,特地去做了锦旗送过去,再三感谢,并请求民警给取个名字。

骆羽生推辞不过,便略思索了下,“不如就叫王平安吧,愿他一世平平安安。”

夫妻二人一听,高兴坏里,显然及其喜欢这个名字。

再三感谢,临走时,民警们凑钱给孩子买了很多东西,夫妻二人推辞不过,只得收下。

安伊伊了解了夫妻二人在农村种地每年收入一千块都不到,便介绍他们去当地火车小站做临时工,给人煮煮饭打扫卫生等,每人每月还有近五百的收入,夫妻二人高兴得连连感谢。

这下子钱的问题便也不用担心了。

走的时候还给他们买了好几箱奶粉带回去,夫妻二人感动得泪涟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