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一九九零 > 第108章 意想不到

重生一九九零 第108章 意想不到

作者:余生五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33:23 来源:小说旗

华伦集团在科安区的土地已经落实,尹超凡带领的建筑工程公司立马进驻了,开始建造纺织批发市场。王葱考虑到有些局办的事情要协调,他跟王灿灿一汇报,与科安区陈国富书记和区长李小泉打了个招呼,把颜丽丽从山昌县调了过去,作为青年后备干部培育对象,先去科安区担任区长助理,主抓华伦集团的跟进服务工作。

颜丽丽来到了科安区,跟王葱工作地也不远。颜丽丽很高兴,带着保姆张阿姨和小明明来到了越州市区。王葱工作迟了或者有时间了,也会去颜丽丽那边看看,这样他们交往倒比在山昌县多了起来。

王灿灿经常见不到王葱身影,有时候早出晚归的,在单位里才能见上一面,“王葱,好几天晚上不见你回来住了,你去哪里了?”

“我上省城和山昌县去了。”王葱只好这样答道。

“又在省城买了房子了?”王灿灿笑着问道。

“不是我买的,是俞美珍买的。”王葱笑嘻嘻答道。

“那还不是一样的。”王灿灿白了王葱一眼。她对王葱越来越忙有点关心,让王葱注意劳逸结合别太累了。

王葱很感谢,“谢谢王老师,我知道的。趁着现在年轻,多干点工作,多做点贡献,以后说不定没现在这样有精力去工作的。”

“这倒也是。哦,你前几天提出的全市金融机构改革方案我和沈书记都看了,觉得可行,你就放心大胆干吧。我们支持你。”王灿灿说着,想到了一事,补充了一句。

“谢谢王老师和沈书记支持了!现在只有先把金融行业搞灵活了,其他行业才会有更多活力,要不然金融部门都暗箱操作,这不利于活跃地方经济。不少手中有权的,还会以权谋私犯错误。”王葱笑着说道。

“嗯,可以的。你就按你的思路去实施,有些政策上面的瓶颈,我和沈书记再来想办法,我们设法向省里和京都争取一些政策,要尽快把越州各项经济指标提升出来,让地方经济有良性循环的政策保障。”王灿灿鼓励着,让王葱发挥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尽可能落实下去,这样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变化是有利的。虽然目前有些国家政策限制着发挥,有些老干部对王葱还是有些看法。但王葱做的工作,促进了越州地方经济的发展,这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在沈远东和王灿灿的力挺下,反对的声音这才慢慢少了下来。

王葱现在做的工作都游走在政策的边缘,有些是国家还没明文出台的,用沈远东的说法是令无禁止皆可行,他让王葱大胆做事情。

在两大主力的支持下,王葱的步子自然大了一点起来,做事也雷厉风行,对倚老卖老的局办领导干部向领导班子提出撤换了几个,让几个年轻能干的副职顶了上去。这样一来王葱在局办之中更有了威慑力,推行一些决策也变得顺风顺水了一些。

山昌县袁长顺当时提议喝拉菲酒的提议,在王葱脑海中一直印象很深。在王葱的提议下,越州市出台了关于领导干部接待和招待标准的限制方案,规定酒桌上面最多放置国产茅台酒,限制人均招待标准,不能超标准招待,一时之间各局办瞎报销胡乱招待的费用降了下来,财政负担减轻了不少。

在王葱的提议下,越州市首创了全国首家大中专毕业生创业贷款机制试点,成立了全国首家小额贷款机构,专门服务大中专毕业生和创业者。为此还特此在劳动局单独划出一个机构,成立了一个大中专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这样一来,大中专毕业生的创业激情被激发了出来,纺织小企业和小商户涌现了不少。科安轻纺批发城那些商铺虽然贵,买的买,租的租,还没建造完毕,已被订购一空了。

俞伯水和俞美珍听了可乐坏了,给王葱打来了电话,跟科安区陈国富书记和区长李小泉再接洽谈判,再在科安江的对面拿了几千亩地,计划再建两个大型专业市场和配套的商住楼。

沈远东和王灿灿听了也很高兴,说这事得鼓励,自从华伦集团来投资之后,全国各地的纺织商户都往科安区来了。

各种各样的配套建设日渐局促,急需加大各种投入拓宽道路等配套建设了。有些路政工程,华伦集团愿意介入替代建管部门建设,既不用政府出资也不用政府出面,可以坐享其成。沈远东听了,自然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说几千亩不够,可以再多给一些,以优惠换财政投入。

陈国富和李小泉见沈远东他们都支持,自然给政策给土地给优惠,都不在话下了。也不用王葱出面,颜丽丽几通电话,下面涉及到的部门都一路绿灯协助了。

华伦集团建设的面积越来越大,拿的土地也越来越多了。

俞伯水有一点做得很好,他每到一个地方,把赚到的钱拿一部分出来捐款给当地着名的学校,不是建教学楼就是搞奖学金,这种方式得到了俞美珍和王葱的支持,也赢得了省内各级领导的赞赏。不仅仅省里领导见了高兴,京都领导听了也称他是爱国的。俞伯水开始被授予不少荣誉奖状,并有了国内的荣誉职位,成了西州省在深港的代表,任西州省老乡会会长。这样一来,俞伯水在国内做事和往来,都更便捷了不少。

俞伯水和俞美珍在王葱建议下,他向省领导提出了要在西塘江华伦大厦边上再圈些地,要投资建个华伦商学院,用于培养国内着名的企业家,给予国际上通行的EmbA学历认证证书。省领导听了俞伯水和俞美珍的方案报告,觉得有点意识超前,这有利于把全国的企业家吸引到自己省里来生活学习和交流,觉得是挺不错的项目,就大笔一挥,又批了一大块地给华伦集团。

华伦集团在山昌和越州两个地方的投资已收回投资款,产生了巨额的利润,便放手在华伦商学院上面砸进去了不少钱。本来想这个项目可能赚不了多少钱,或许只能在土地增值上面获得些利益。谁知几十万的学费,全国各地居然有上千个企业家要来报读这EmbA学历证书班,还有些企业家子弟都纷纷来打听是不是可以就读。

俞伯水和俞美珍暗暗称奇,都跟王葱说,这倒实在是意想不到的事情。

“今后还有你们更想不到的事情会出现呢。”王葱笑着说道。

“还有什么?”俞美珍好奇地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