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一九九零 > 第120章 脑子真是好使

重生一九九零 第120章 脑子真是好使

作者:余生五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33:23 来源:小说旗

王葱总是有让人难以忘却的魅力,经他疏导引导,每次投资总是能让徐真仪她们斩获巨大的收益,也是徐真仪深爱他的原因之一。

徐真仪很快来到了西州省,跟王葱见面深入交流之后,率团队到访金东市。

她看了华伦集团关于金东投资项目分析报告,表示对华伦集团项目组开展的认可。就项目的开展,她认为可以加大投资规模。

金东市市郊紫龙溪道教圣地边上的旅游集散中心地块打造商贸步行街,她兴趣一般般。

对金义县小商品市场的升级换代工程,她饶有兴趣,提议扩大投资规模,建设有具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会展中心。分设几个展馆,可容纳几千个国际展位,配国际会议厅、商务中心、咖啡吧等,可以承接不同规模的国际国内展会。并提议每年召开国际小商品博览会活动,以吸引全世界的眼球。

东恒县投资一个影视城,她觉得也不错,可以加大投资力度,分几期建设,建设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以吸引更多影视作品的创作。而且她觉得这个地方山清水秀,也是一个宜居的地方。新建一个宜居城镇,她很愿意多投一些。

“第一个项目我们跟投,第二个项目我们来主导,第三个项目我们加倍投入。”徐真仪跟她的投资团队说着,然后转身过来询问王葱的意见,“你觉得怎么样?”

王葱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没有作回应。他对这三个项目的提议,在来之前跟徐真仪都分析过利弊,至于投多投少,规模要多大,就让徐真仪她们自己把握决定了。

罗汉桥见王葱出面,三个重大工程项目又扩大了规模,自然高兴,走上前来紧紧握住王葱的手,表达了对王葱引进投资商的感谢。

徐真仪考察完之后,也是留下团队跟华伦集团配合继续完成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随后就和王葱回真仪别苑去了。她欠了三潭书斋不少作品,要赶回去创作一些出来,好跟书斋老板沙小新交差。

徐真仪的画不错,寥寥可数的几笔,就能刻画出一个惟妙惟肖的抽象人物出来,再配上她独有的落款,甚有异国风情意境。

三潭书斋每天来来往往游客颇多,总能卖掉几幅,节假日的时候卖掉更多。

徐真仪本就玩玩,创作的数量较少,到后来经常断货了。沙小新没有法子,只能把价格一涨再涨,然后把往期的作品照片挂在墙上让人预定,等徐真仪来西州湖畔的时候再交单。

徐真仪后来见书画要的太多,渐渐失去创作乐趣,便让沙小新把价格涨了一次又一次,这才慢慢少了下来,恢复了她自由的状态。

沙小新有点叫苦连天,价高卖得少了,他收益不见上涨了。王葱见了连忙让王大山给他介绍了几个美女画家合作,沙小海这情绪才稳定了一些。

王葱见徐真仪作品挺有意思,他提议搞个首届华韩书画作品交流展,以便促进华韩文化交流。

徐真仪对他这个提议大为赞赏,抱住他又亲了一口:“欧巴,你的脑子真是好使,经常有异于常人的想法迸发出来。”

徐真仪回韩城之后,跟韩城市长朴俊植一说,让韩城真知美术馆的朴真知组织一批书画家和作品,筹备起第一届华韩文化交流书画展。

这边王葱跟赵文君一汇报,赵文君让文化厅出面主办了首届华韩书画作品全国征集活动,一下子引起全国书画家瞩目。

大韩韩城市长朴俊植的交流报告,随后递到了京都李晓东办公桌上了,李副部长跟宋斌部长一商量,立马回应朴俊植,表示热烈欢迎和给予大力的支持。

俞美珍听王葱说了这个活动也很高兴,说让在港湾的黄老爷子画几幅参与,顺便能拐就再拐买几幅来。

王葱一听,黄老爷子参与,那意义又不同了,变成多地参与的书画展了。

王葱再次跟赵文君和钱诚一汇报沟通,她们都对王葱当时提议进行华韩文化交流的想法表示了肯定和赞许,并说了京都两部已批准联合发文进行全国征集书画作品的通告。

王葱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念头,居然起到了蝴蝶效应,促进了多地的文化交流,不禁暗暗得意了一番。

趁着高兴,王葱用毛笔行草体写了一首闲文诗:

“华韩港虽异,文化总相宜。

璀璨夺目聚,处处有情谊。”

他写好后把它寄给了徐真仪,徐真仪收到后甚是开心,打了电话过来,把王葱好好夸了一番,说她回去之后总是要想起他。

她们刚分开不久,总是觉得在一起的时间是那么的短暂。在一起了,哪怕不讲一句话,两只手握一握,也是无比的忘我。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王葱轻声念叨,无比感慨。幸好他工作时间比较忙,没有更多时间去考虑他的感情问题。

越州的住房制度创新改革,在王葱总体的规划设想下,张弛从地方建设局抽调了一些年轻的骨干,组建了几个小组,落实了一些相关方案,针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反复论证。

对即将要在各个县市区实施的安居乐业工作项目,王葱在工作会议上强调,“从土地征用,到投产建成,再到各单位职工申购,如何落实公平、公正分配,每一步细节问题都要考虑得很成熟,不能出现任何纰漏。要把这个民生工程项目,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要完善,完善,再完善。落实,落实,再落实。要确保今后在国内其他各地可以直接复制,让其他地区不用专门跑过来考察学习就可以简单上手。”

王葱见这帮年轻人专注地看着自己,他激昂地继续说道:“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关注着我们,我们每一步完善,就是避免了以后其他地区可以少走一步弯路。我们每一步的成果,都会带给更多人得益。这是一次跨时代意义的工作,是一生之中难得遇到有纪念意义的工程,大家有没有信心做好呀?”

“有!”青年干部总是有激情,被王葱一激励,都觉得这工作是自己的使命,是值得骄傲的工作,都信心倍增地齐声表态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