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穿梭两界,我的身后是钢铁洪流 > 第 897 章 远中近三策

这场风暴,来的如此莫名其妙又猝不及防。

以至于一开始,赤冕帝国的朝廷和诸夏联盟的政府双方都还没意识到,在这片万年帝国的疆域上,即将发生一场什么样的动荡。

翎羽星系这场被帝国定义为“暴乱”的小骚动,很快被地方守备军团镇按了下去,但由此点燃的火焰,在帝国的荒原上急速蔓延。

事件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力,传播速度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夏国的政工干部们都是千挑万选出来,能力强,觉悟高,水平无懈可击。但想实现枷骨的改造,仍需要反复的沟通,诉苦,启发,教育……前后迁延数月,才能完成一部分人的启发。

所以哪怕训练营工作已经近乎完美,这种效率就严重影响了他的推广速度。

但,这种黄色小故事不同,它天然就在民间有着超强的传播力。

就好像你听到的某些颜色秘闻一定会迫不及待分享给你的室友。

在帝国的城乡四野,一张照片甚至不用照片,几句粗俗的俚语,一个猥琐的手势,瞬间就可以实现一传十十传百的指数级扩散。

这种时候,此前捆在枷骨身上的,赤冕帝国关于修来世的枷锁,反过来成了推波助澜的帮凶。

道理很简单,既然相信有来世,那么死对枷骨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这一世没了就没了呗,还有下辈子呢,万一,轮回转世到夏国人的地盘上了呢。

赤冕帝国的地方,继续秉承了丧事喜办,欺下瞒上的行事风格,先出动地方军团进行镇压,在全副武装的帝国部队面前,枷骨们只能选择四下逃散。

但社会秩序中缺失了如此大的一块基石,必然会导致体系运转的失灵。

在过去,不管枷骨们的社会地位如何低下,他们终究是这个帝国生产环节中必需的一环,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环。

从矿山到工厂,从农田到林地,几千亿枷骨们用劳动力喂养着帝国的上层,以至于帝国的老爷们把这种廉价当做理所当然。

当枷骨们大面积的脱离这个社会结构的时候,高高在上的老爷才忽然惊觉,并不是一个农夫一季的产出就只值几千帝国币,一个工厂奴工的价值就等于几百大元。

能用钱衡量,是因为对方愿意接受你的规则而已。

垃圾开始淤塞城市的街巷,污水渐渐漫过府衙的门口。

终于,问题被端到了帝国的朝堂之上。

首先,按照帝国的传统,先得找罪魁祸首。

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都怪夏国。

夏国是帝国近期一切祸乱的根源,这些卑劣无耻的家伙,正面战场打不赢帝国,就使出了这种下三滥的卑劣手段。

帝国的大臣们群情激愤,怒不可遏。

在铺天盖地的声讨之中,帝国皇帝陛下莱西拉姆,暴躁的敲击着黄金座椅的扶手。

“我现在不想听你们再说夏国夏国夏国,我需要有人告诉我,怎么办?”

“怎么解决?”

重臣们开始顾左右而言他。

开什么玩笑,皇帝陛下最擅长的就是知人善任,通常情况下遇到问题,那是谁提议,谁负责。

若是碰上地方贪腐,大灾小乱这种有油水可沾的活儿,大家还能积极为国分忧,但是真碰上如此大事,就只能自认能力不足,惭愧莫名了。

眼看着黑锅在大殿中飞了好一会儿无人接,只能是守序庭庭长不若沧河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陛下,老臣愚钝,不及陛下之万一,但身为阁老,责无旁贷。”

“若要平息各处动乱,老臣有远中近三策。”

“远策执行最为艰难,见效最慢,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枷骨之乱,根源不在枷骨,而在夏国。”

“若是不能将诸夏联盟这个祸源拔除,今日平息了事态,明日风波又起,帝国上下疲于应付,不是长久之计。”

“因此,远策便是尽起大军,将夏国势力彻底逐出我赤冕势力范围,再缓缓归拢局面。”

虽然庭长大人比较刁滑,没说什么上中下三策,但懂行的一听就知道,这就是通常上中下三策中的上策,正确,但极难实现,属于完美参考对象,摆在上方仅供瞻仰。

帝国内部早就做过了无数次推演,若是能把夏国干掉,早就动手了,哪里还至于拖到现在。

莱西拉姆阴沉着脸,一秒钟都没有浪费,直接开口催促道:“继续说!”

不若沧河微微躬身:“中策,那就是出动禁军,肃清地方。”

“我与锋刃会布衣公爵大人评议过,若要完全弹压各处地面,在当前事态不继续扩大的前提下,大约需要出动九个到十个圣典禁卫军团。”

“如果后续各地方情况继续恶化,秩序糜烂,或许还要再加三四个圣典军团……”

中策,一般都是考虑了各种情况后的最优解,不若沧河给出的中策也是如此。

地方之所以控制不住局面,是帝国长期“强干弱枝”的传统政策,生生把各个地方的守备军团养废了,若是禁军出动,处置这些枷骨乱民自然不在话下。

而且,虽然从表面计算,调动这么大规模的禁军,理论上都可以和夏国人打一场决战了,但对手不同,损耗自然不同。

十个军团拉去赤冕和诸夏前线,能回来几个不好说,若是从地方上剿一趟匪回来,说不定还能胖上一圈,人均实力大涨。

但,中策存在的问题也不小。

赤砂和巡天前线,已然成了帝国的吞金巨兽,若是在赤冕国内再进行如此大规模的用兵,军费如何解决?

按照帝国的传统,禁军出动,要拨付和开支的费用可是相当不少。

比如出征筹备阶段,就有开拔费、点卯费、旗幡织造费、军械整备费、出征宣告费……

行军途中,有营盘安顿费、蚊虫驱散费、夜巡照明费、水源净化费……

作战环节,有军械维修费、军功核验费、战报加急费、斩获防腐费……

五花八门,琳琅满目。

比如,出发前,集合日期,点将日期,出征日期这三个日期,就得请专门的神官来测算天机,确定日子,这就是战前堪舆费。

有战前,自然还有战中堪舆费、战后堪舆费,这都不能省,万一日子选的不好,打输了算谁的?

再比如,大军行动需格外谨慎,得有贯穿全程的军情保密费,这个保密费不但将士们有,给大军供应军械的工匠、输送物资的商人、翘首企盼的家属、沿途服务的妓家……不都得安排保密?保密费用可不能省!

如此林林总加起来,大的费用名目就超过六十项。

要不怎么跟夏国打到现在,已经算得上是国战了,才动了三个军团呢?

若是执行中策,这钱,怎么解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