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走人生路之我是小厂医 > 第644章 新的建议

重走人生路之我是小厂医 第644章 新的建议

作者:我是小木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3:49:05 来源:小说旗

说到这里,李唐站了起来:“行啦,你们也赶紧抓紧时间休息吧,这都一点多了,我回去再想想,明天早上过来下处方。

不出意外,这个孩子三天内应该不会再犯。对了胜波,明天早上你们科室开早会的时候,记得给同志们都叮嘱一下,让大家都多注意注意这个孩子。

另外,那个针灸手法你们可以给下边人教,但是一定要嘱咐清,什么时候在假人脑袋上练到闭着眼睛都能扎好了,才能考虑下一步,告诉他们,谁如果敢随便就在患者身上做试验,我绝对让他这辈子都没办法行医。”

“是”

看着李唐严肃的面容,关小泽,肖胜波,周夏英三人忙不迭的应道。

他们很清楚,其他无关大雅的事情,跟这位老师随意开玩笑问题都不大,可一旦涉及到正事上面,尤其是医术上,那绝对是一丝不苟,谁敢胡来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

等再回到家,时间都已经来到了凌晨三点钟,一边琢磨着给那个孩子的方子该怎么开,一边冲澡,这一耽误,又是半个小时过去了。

都躺到床上了,李唐看着一直在床边哼哼唧唧转来转去的煤球,有些疑惑,不知道这家伙是想干什么,干脆又坐起来,打算看看这家伙这是怎么了,为什么这么反常。

见他坐起来穿上了拖鞋,煤球又伸着爪子扒拉了他几下。

这次他看明白了,煤球是叫他跟着来呢。

见状,李唐站起来跟在煤球身后,来到了一楼客厅,打开了灯。

当他看到煤球跑到食盆跟前,然后转过头直勾勾的瞅着他,看着那空空如也的饭盆,他这才猛然间意识到,酿的,今晚忘喂它了,难怪这家伙这么反常,原来是饿的不行了。

本来那会儿第一次回来就应该先喂它吃饭,然后再带出去,当时因为茶馆发生的事情让他压根就没想到这个,紧跟着又去医院,这下更是忘的一干二净。

看着煤球那幽怨的小眼神,李唐额头上汗都快流下来了,这家伙,要是被三月知道他今天忘记喂狗了,指定又得跟他闹。

下午他们走的时候打电话,三月还专门叮嘱过,就这还是忘了。

咧了咧嘴,李唐转身往厨房走去,啥也别说了,赶紧给做饭吧,得亏这家伙不会说话也不会打电话,要不然恐怕早就把状告到三月那里去了。

看到男主人理解自己的意思了,煤球跟在身后那尾巴摇的叫一个欢实。

冰箱里还有昨天给炖好的半只鸡,拿出来热一下就可以,他拿起小锅接了半锅水,放到天然气炉子上,打着火,开始烧水。

从柜子里取出来一把挂面,再从冰箱里取出来两个鸡蛋,几片白菜叶子,全乎。

家里买的挂面不少,都是专门给煤球买的,偶尔小三月也会吃一点,他和宋小慧是坚决不吃这玩意,想吃面的话,自己和点一擀就行,很快的,挂面免谈。

非常简单的饭,十来分钟就好了,倒进食盆里后,煤球乖乖的蹲坐在一旁,等待着主人的下一步命令。

“吃吧吃吧”李唐伸手摸了下煤球的脑袋,示意它赶紧吃。

“吧唧吧唧吧唧……”

造的那叫一个香,把蹲在一旁看它吃饭的李唐都给整饿了。

一大盆面再加半只鸡,风卷残云般的就被干完,再喝点餐后水,然后煤球就滴溜溜的跑到一楼卫生间里去了,等再出来的时候,嘴里叼着一个毛巾,跑过来放到主人的手里。

李唐接过毛巾,给它擦了一下嘴,又让它放回到卫生间里,然后回身从茶几下面那一层拿过来一块抹布,将食盆周围擦了擦,这下才拿着食盆走进厨房冲洗干净,让已经过来的煤球重新叼回原处。

把这些全部忙乎完,时间也已经都四点多了,看着客厅里挂在墙上的钟表,他叹了口气,得,今晚干脆不睡了。

于是,他直接走到沙发那里坐了下去,给自己点上一根烟,开始认真考虑起该怎么给那个孩子开处方。

见男主人又坐到沙发上了,煤球有那么一瞬间的愣神,它甚至还特意跑到落地窗帘那里扒拉开窗帘看了眼外边,见外边确实乌漆嘛黑的,有些疑惑的跑回到沙发那里。

“嗯……嗯……”

听到煤球哼唧,李唐伸手拍了下它的脑袋:“行啦,睡你的吧,我想点事情,别打扰我。”

煤球听懂了,顺势往地毯上一趴,将脑袋担在男主人的脚背上,闭上了眼睛。

感觉到它脑袋的重量,李唐低头看了眼,也没管它,重新抬起目光,微眯起了双眼。

一人一狗,一个思考事情一个睡觉,房间里迅速的安静了下来,只留下墙上钟表秒针走动时的声音。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沉思中的李唐忽然就清醒过来,扭头看了眼窗户方向,见还是一片漆黑,又回头看了眼墙上的表,已经六点钟了,便起身活动了下身体。

坐在那里两个小时一动未动,让他感觉骨头都僵硬了不少。

上二楼卫生间清理了一下卫生,再换上一身运动服,等他下到一楼的时候,煤球已经坐在门口的地垫上。

看到他下来,煤球起身欢快的摇起了尾巴。

有时候李唐都怀疑,这家伙的狗皮下是不是钻着一个人,要不然怎么能这么通人性。

刚刚进入四九的省城,清晨六点多还是非常冷的,从温暖的房间刚一出来,李唐忍不住的打了个哆唆。

煤球已经撒腿跑到绿化带边上去清理自己的卫生了。

等它清理完自己肚子里那点东西,李唐拿起他专门放在小院儿里的小铁锨,在绿化带里挖了个坑,将那点东西翻了下去,全当给地施肥了。

平时小三月在家也是这样处理。

等收拾干净,一人一狗就在院子里开始了晨跑。

院子里住的人虽然不多,但到了六点多也就基本上都起来了。

有的在自家门前的小院儿里打打太极拳,活动活动筋骨,也有如同他一样,在院子里散步、慢跑的。

大家见面后也就是点个头打个招呼,只要没有工作上的事情,很少有人会选择结伴同行,都是自己锻炼自己的。

今早就不同了,刚跑了两圈,碰到同样出来慢跑的李玉昆后,李唐就被叫住了。

“我凌晨四点多起夜,怎么看到你家灯还亮着呢?”

李玉昆住的二号楼跟李唐住的这栋小楼距离比较近,中间就隔了一片小树林。

白天肯定互相看不到,但晚上有点灯光的话,还是能瞅见的。

“那会儿我刚回来。”

“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我们医院收治了一个从外地过来的特殊病人,是个还不满一岁的婴儿,得的婴儿惊风,情况比较严重,值班室把我叫过去了。”

“有生命危险吗?”

“肯定有,但我会尽自己最大努力的。”

“你可以的。”

李玉昆十分肯定的说到。

听到那么小的孩子生那么严重的病,总是能让人不自觉的就紧张起来。

“谢谢你的肯定。”李唐笑着点了下头。

“对了,我记得你不是去四九城开会了么,什么时候回来的?”

“昨晚上回来的,我叫你是想跟你说件事儿。”

“我就知道,说吧,什么事儿还要让你晨练的时候都惦记着。”

“关于省里想成立一家商业银行的事情,你应该已经知道了吧?”

见李玉昆提到的是这件事儿,李唐有些诧异的偏过头看了他一眼。

“知道,怎么?上边已经审批了吗?”

“原则上上边是支持的,而且,上边还给了一个选项。”

“选项?什么选项?”

“一就是按照省里请示的,由省府指导,省资管公司独资控股的一家地方性商业银行。”

“嗯,这个我知道,那另外一个选项是什么?”

“由你们集团出资,成立一家新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发放全国性金融牌照。”

我勒个大去!

李玉昆的话让李唐直接就停下了慢跑的脚步。

“玉昆同志,你的意思是,上边允许我们集团像九二年的四九城钢厂那样,自己成立一家可以面向全国的商业银行?”

“对”

“这……这……”

这是李唐完全没想到的。

发放全国性的金融牌照,那就意味着到时候可以在全国各个城市设立分支机构。

地方性的商业银行以后多如牛毛,能面向全国的金融机构就是二十年后可都不多啊。

“你是怎么考虑的?”李唐将问题抛回给了李玉昆。

“站在我个人角度而言,我是希望你们集团出面成立一家新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

李玉昆没有打太极拳,干脆利索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但这件事情我还没有跟铭城同志汇报,他怎么考虑的我还不知道,当然啦,其他人的意见也很重要。”

“呼……”

李唐轻轻的吐出了一口气,思考了一会儿点点头说道:“我肯定支持省里的决定,但就像你说的,如果站在我个人角度,我也希望能由我们集团出面来成立。

其实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省里将全省的城市信用社一整合,由我们公司出资,省里凭城市信用社的资产入股,在这个基础上,新成立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这是我个人的意见。”

吃独食?

不会的,这个独食又吃不到他自己嘴里,他何苦去费那个劲,把省里拉上,这符合大家共同的利益。

当然,最终新银行必须由集团主导,他可不想新银行到时候成为某些人的提款机。

李玉昆微笑着点了点头。

李唐后边补充的这个方法,他怎么可能没想到,之所以没说,就是想看看这位会不会把什么都揽到他们集团去。

还不错,跟他预料中的差不多。

他刚一上任就积极推动这件事情,肯定是想要政绩的,如果真的被秦药集团吃了独食,那他又何苦来哉。

“等会儿上班以后我去铭城同志那里汇报这次开会的情况,你的意见我会转达的。

李唐同志,我再问句闲话啊,咱俩私下里随便聊聊。”

“嗯,你说。”

私下里随便聊聊?呵呵,李唐才不相信这些人说的话能是随便聊聊。

这些人说的每一句话,什么时候不是经过深思熟虑,大有深意的。

跟他们说话是最费劲的,每次都不知道要死多少脑细胞。

“乔总他们的秦岭集团,有没有考虑过上市的问题?”

来了!这个问题终于来了!终于有人问出来了!

不过,他也对第一个问到他这里的人竟然是李玉昆,而感觉到有些意外。

可也无所谓了,谁问都一样。

“考虑过,他们有打算把公司重组,将公司现在的一部分业务分拆出来,单独成立一家管理公司,用来上市。”

“准备在哪里上市?”

“玉昆同志,你不会是想让他们去老美或者港岛上市吧?”

李唐忽然就想明白了。

“不不不,我是希望他们在国内上市的。”

那就是有人想让他们去其他地方上市,至于为什么?可以因为的原因多了,总而言之都是从利益出发。

“他们公司的事情我都不问的,不过我会把玉昆同志你的意见代为转达一下。”

“哈哈,什么意见不意见的,就是咱俩闲聊,你啊,太敏感了。”

呵呵,我信你个鬼,糟老头子坏得很!

“哎,我才想起来,咋没见你家三月,去他爷爷那边啦?”

看到独自跑回来的煤球,李玉昆来回瞅了瞅,有些好奇的问到。

“跟他妈妈还有姥姥姥爷一起回秦山去看他太爷爷了。”

“我说呢,咋感觉今天院子里的空气好像都变得沉闷了些,唉,咱们这个院子啊,小孩子都不愿意来,说是没意思。

我问我们家老大的孩子,问他为什么不喜欢到我这里来,他说每次来爸爸妈妈都要叮嘱他,到了那边不要乱跑,不要大声喧哗,他嫌麻烦,所以就不想来了。”

“确实”李唐深有感触的点了点头:“咱们这个院子生活气息确实少了些。”

“也多亏有你家三月和这只狗,给咱们院子增色不少。”

“哈哈哈……好,等三月回来我就告诉他,让他以后每天挨家挨户讨好吃的去,谁不给就坐谁家门口哭,给院子里多增加一些生活气息。”

“小孩子的哭声也好,笑声也罢,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

“玉昆同志,我觉得吧,那小孩子如果是自己家的,哭声可能就不动听了,听多了就是头大,让人上火!至于别人家的孩子哭,你只要别在我面前吵到我,爱咋哭咋哭。”

“呃……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我听他们都说,医院里儿科的护士大夫最难干,是不是?”

“没错,孩子嘛,不舒服了就哭,就喊,成人的话不管怎样都会克制点。

对于我们中医大夫来说,感觉最麻烦的病人就是婴幼儿,不会说话,或者说不清的,望闻问切里问直接就废了,得不到病人自己本身最直观的感受,就纯粹得靠医生自己的经验了。

西医现在好多了,生病了是吧,说不清哪里不舒服是吧,各项检查一开,一项一项过,总有一项适合你。

说儿科大夫不好当,其实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家长给的压力太大。你想想啊,现在一家都是一个孩子,宝贝的跟什么似的,孩子生病了,几个大人围在身边转,都心疼的不得了。

到了医院,那就认为医生是神仙,必须药到病除,但凡拖沓几天没好,必然会横眉冷对,就说你是庸医。

而且,随着医改的更加深入,这种矛盾只会越来越多,不止是儿科,其他科室也一样。

现在有很多病人和家属,看到医生给开那么多检查,第一反应不是自己的病会不会很严重,是不是很难判断病因,才需要做这么多检查,第一反应是这家伙心真黑,又在这儿骗我多花钱呢。

不否认,肯定有这种人存在,但我也相信,大部分医生应该都是想把病查清楚,可是……唉……”

说到这里,李唐摇了摇头。

矛盾已经开始凸显了,前些年那种和谐的关系逐渐开始烟消云散。

当然啦,这肯定只是一小部分人,可有的时候就是因为这一小部分人,不管是医生还是患者,传出去后就会被无限放大,有时候即便是个例,传着传着就变成普遍了。

没办法,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这么庞大的基数下,无论发生点什么事情,其实都不新鲜。

听完李唐的话,李玉昆也没再说什么,二人并排又走了一会儿,才分开各回各家。

作为省府领导,这些事情他怎么会不知道,可他管不过来,也管不了,这种改变不是因为省内的政策出问题,有时候他也鞭长莫及。

而且,他还清楚的记得,现如今开始凸显的这些问题,早在好几年前,甚至十年前,李唐就已经预测到过。

唉,改革都是在摸索中不断调整的,只希望以后能调整的越来越好。

……

医院里,昨晚过来的那对小夫妻和他们的孩子,已经被转到了普通病房,这是一个双人间,另外一张病床暂时没安排病人,他们二人可以先在那张病床上休息。

算是特殊照顾吧,住院部每个楼层都会刻意空出两个病房,以备不时之需。

“老公老公……”刚给孩子喂完奶,正哄孩子睡觉的年轻女人忽然轻声叫道。

一宿没睡的年轻男人躺在另一张病床上休息呢,听到妻子的叫声,一翻身就坐了起来。

“怎么了?”

“你快看电视,你看这人是不是昨晚给孩子看病的那个大夫。”

每间病房都配的有电视,此刻电视里的秦省电视台正在重播昨晚的新闻,正好放到李唐昨天早上去慰问离退休老干部时的场景。

夫妻俩看着电视中那张跟他们记忆中一般无二的容貌,听到电视里介绍这个人是谁后,二人不约而同的转头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睛中看到了一抹惊愕之色。

“他就是秦药集团的董事长啊!”

“呃……老婆你知道秦药集团?”

“知道啊,我那会儿脸上这里有一点斑,你还记得不。”

“哦,我想起来了,你抹的那个药就是秦药生产的。”

“对,我们村东头张大爷的老伴,十年前就查出来得的癌症,当时医生让动手术,还说动手术也未必能活多久,后来他们去看中医,那个大夫给推荐的秦药生产的一种什么药,这些年一直吃,现在人还活的好好的。”

“吃这么多年,那得花多少钱啊?”

“不贵,那个药一点也不贵,听他们说十年前就是几毛钱一支,好像一个星期还是几天才喝一支,现在就算涨价,我估计也涨不到哪里去吧。”

“那确实不贵。”男青年听了后点了点头。

“对了老公,人家医院给你安排临时工作了,随后你要好好给人家干啊。”

“这你放心,人家对咱这么好,我肯定要对得起人家的好心。”

跟以前一样,针对困难户,附院依然会给安排一份临时工作,这样一来,既能解决一个人吃饭住宿的问题,挣到的钱也基本上能覆盖孩子的住院费和药费。

如果给开的处方上都是些特别便宜的药,兴许最后还能攒到钱呢,之前就有人攒到过。

但这个困难不是你嘴说困难就行的,必须向医院提供详细信息,医院自会安排当地的人去调查,以证实你所言非虚。

不是不相信,而是有的人就会哭穷。

医院前两年就碰到过这种人,看穿衣打扮确实像是穷人,让在这里住院,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自己没钱,可医院派人过去一打听才知道,穷个屁啊,这人就是不爱打扮,九几年就能开上进口皇冠车的人,怎么可能是穷人。

把当时给他申请贫困照顾的大夫给恶心坏了。

只能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