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苍槐 > 第114章 小拜年

苍槐 第114章 小拜年

作者:槟榔屿岛的林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00:16:13 来源:小说旗

天降瑞雪爆竹响,辞旧迎新又一年。过年的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着,雪花飞舞,这就是——浓浓的年味儿。

四五点钟,巧珍在如雷贯耳的鞭炮声中醒来,那声音连成一片,一个接着一个,在空中回荡……

昨夜的一场大雪洋洋洒洒地落下,清新冷冽的空气扑面而来,屋顶上像涂了一层白白的,厚厚的蛋糕,地面上厚厚的积雪尚未融化,雪地里留下了过往路人的一串串的脚印,可这依旧阻挡不了从外打工的人,大包小包拿着东西回家过年的脚步。

大年初一,也叫“鸡日”,拜年是最重要的习俗。在北方,这一天一大早,人们就会早早地起床洗漱,巧珍也不例外。

她起了个大早,走进灶房,系上围裙,开始给孩子们做饺子,直到把面和好,包完饺子后才叫醒俊芳俊红准备起床吃饭。

“俊芳俊红,快起床吃饺子了!”巧珍满脸欣喜地看着被窝里俩人熟睡的模样。

“穿上新衣服吃饺子啦!”她们在母亲的声音中惊醒。

谁知,巧珍刚拿出来碗筷,准备用漏勺盛饺子的时候,却发现这瓷碗突然从中间一分为二,各烂了一半儿,咣哩咣当地掉在了地上,这声音听起来格外刺耳。

“这是什么寓意?大过年的,真晦气,她赶紧说了一声岁岁平安。”

于是,她拿起了笤帚轻轻地扫着。她想起了学斌,也不知道他今天吃饺子了吗?

这时,外面开始热闹起来,村里的人也会纷纷笑逐颜开,走出家门,开始迎春纳福。

在村门口,邻里街坊之间见了面,他们总会互相祝福,道声过年好,恭贺新年的声音在空中不绝于耳。

天色渐亮,登门拜年的人也越来越多。有的独来独往,有的结伴而行,他们喜气洋洋前去给长辈拜年,说一些吉祥祝福的话语之后,就会收到长辈给的压岁钱。

那络绎不绝的拜年人,构成了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给,拿着。这过年了,也给你们两个压压岁,希望你们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巧珍给俊芳和俊红每人各发了1元钱。

“我们也祝福妈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姐妹二人接过妈妈发的压岁钱兴奋地说着。

外面,那些悠闲地老人凑到了一块儿开始推心置腹,他们乐呵呵地笑着,唠叨家常,叙述着过去一年的陈年往事。

中年男人也从外面干活回来了,穿着时髦的衣服,聚集在一起,叼着烟,畅谈着过去工作上的喜悦悲伤,描绘着未来大干一场的美好愿景。

抹着红嘴唇的小媳妇们,三五成群在聚集一起,也不再畏惧寒冷,天南海北地畅聊,所言之处,不时传来阵阵盈盈笑语。

小孩子们则穿着各式各样的新衣服,比一比,看一看,谁的更漂亮!

“俊红,早上吃饺子的时候,你在饺子里面吃到硬币了吗?”俊芳穿上了好看的衣服,兴致勃勃地来到了俊红面前。

“硬币?饺子里还有硬币?”俊红听到饺子里有硬币,显出一副吃惊的样子。

在春节过年吃饺子的时候,巧珍也会把硬币放到饺子里,是一种风俗。吃到硬币饺子寓意着,会在新的一年里财源广进,好运连连。

“包饺子的时候,妈妈特意放进去的,你不知道吗?”俊芳见妈妈在包饺子的时候,把两个伍分的硬币洗干净后放在了小碗里。

没有啊!我吃了一碗饺子,一个都没有吃到。”俊红惊讶地说着。

“我吃住了一个,另一个被妈妈吃住了。”俊芳在妹妹面前嘚瑟着,不由自主地偷偷乐呵。

明天就是大年初二了,巧珍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这一天,在农村也被称为“迎婿日”,她想起往年初二这天,她与学斌一起带着孩子们回娘家给自己爹娘拜年的情形。

她们会提前备上一份足够数量带着红胭脂的白面馒头;条件宽绰的还会另加一块猪肉礼条、附带着几样菜:海带,粉条,白菜之类的。

除了带这些礼物之外,她还会准备点红包,给弟弟家的小辈们发放。

可学斌还是没有回来,只好自己带孩子们去了。

“你们穿戴好了没有?天气不好,一会儿得早点出发,去你外公外婆家拜年。”巧珍准备着去爹娘那里拜年要带的礼物,见收拾的差不多了,赶紧喊起了俊芳俊红。

“哦,太好了!又可以挣压岁钱了!”她俩在屋里欢呼雀跃着。

“姐姐,你看我穿这衣服好看吗?我的脸洗干净了吗?”俊红觉得今天得把自己打扮得漂亮点,还要擦上大众牌的雪花膏,那味道真好闻,让自己香喷喷的。

“好看,好看。哎呀,你让开一下,让我把头发再重新绑一下。”俊芳也是生怕哪一点没有收拾好,又从上到下认真检查了一遍。

“走吧!两个小美女。我们先在路上走着,你爸爸回不来,到时让你三舅骑自行车提前接我们,与咱们汇合。”说罢,巧珍自己也赶紧换过衣服,拿上钥匙准备去锁门。

她们去往爹娘家的那条路上,成群结队多为步行,往来拜年者连续不断。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无论是男的,还是女的,他们个个身穿洁净的衣裳,心中的喜悦之情,无不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太阳慢慢探出了脑袋,路上的积雪还未完全融化,路面上四处泥泞,屋檐上的雪慢慢地滴在泥土里。

那崎岖不平的山路,那凛冽刺骨的寒风,完全挡不住他们拜年的脚步。

他们深知,此时此刻,前方的亲人正站在高高的山坡上焦急地等待,他们默默地在站在村头,正朝着儿女回家的方向不时张望;他们知道,亲人们早已备好满满的一桌美味佳肴正在等待着自己品尝!

那个时候,走亲拜友去拜年,距离远的骑自行车,距离近的主要靠步行。从唐家庄村到周山村,巧珍总会上午九点前风尘仆仆从家里出发,走到娘家的时候已经中午快12点了。

第一顿是饺子,第二顿饭是炒上平时不舍得吃的肉菜,再变着花样摆上几盘,下午四五点钟,吃罢二顿饭后高高兴兴返回。

那时拜年,不能行空,娘家需要还礼,多少就行,看自己心意。

每次离别,爹娘总是把大包小包的蔬菜,瓜果,粮食给自己留着,一袋一袋地装好。他们总说自己有,其实巧珍知道,是爹娘舍不得吃,走的时候,说啥都要让自己带上。

在爹娘的目光中,她走向回家的路,她不时的挥着手,让爹娘回去,只是那深邃的目光,一直通往她看不到的地方,才肯离去。

她的心里充满了无尽的惆怅,那是对爹娘的不舍。

她多想陪爹娘好好聊聊,哪怕住上一夜也好,可是,娘总会说,回家吧!出嫁的女儿拜节不能留下来住爹娘家,改天再来,巧珍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去。

这就是血浓于水的骨肉情,不管多远,常回家看看,这样的风俗民情也在这个小山村一代代传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