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苍槐 > 第460章 致富不忘百姓,深挖群众文化

苍槐 第460章 致富不忘百姓,深挖群众文化

作者:槟榔屿岛的林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5 00:16:13 来源:小说旗

曾经当着巧珍的面说过生不让养,死不让葬的唐有才也早已化作一堆白骨,尘归尘,土归土。而今,董秀娥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向巧珍道歉,为过往犯下的罪行深深忏悔,只是,这一次,她再也没有醒来。

巧珍看到董秀娥的躯体在自己怀里,生命的火焰即将熄灭,这是每一个生命从出生走向死亡必须要面对的不可逆转的宿命,这是生命的结局,也是注定无法改变的事实。

董秀娥无憾的表情和唐有才离去的时候一样安详。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她怎么没有往这方面去想太多呢!一句对不起,迟到了这么多年......

巧珍第一次和董秀娥的距离贴的这么近,看着她时而熟悉时而陌生的脸,她的内心有一种深深的孤寂与惆怅,她知道人已离去,今后再也无法相聚。

这世间总有太多的遗憾,当你得到了星星,那就会失去月亮,巧珍没有想到婆婆会在临死之际给自己道歉,这让她感到震惊,那颗心也随着董秀娥的离去,而隐隐作痛。

尘封的思绪凌乱的结成了一张网飘向过去,回忆让巧珍再次把往事记起,经历过太多的喜怒哀乐,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心酸,有过甜蜜的相聚,也有痛苦的诀别,最难忘的,从来不想把它记起,只是痛过之后,就已经慢慢学会忘记。

结婚四十年来的风风雨雨,不容易。巧珍眼角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滚下面颊。她哭,哭自己曾经浮浮沉沉的命运。

她叹,叹生活中背负的沉重与压力,可是,磨难并未让巧珍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轻易放弃,一次次倒下,又突破重围,在逆境中顽强站起。

她不是英雄,却披荆斩棘,一往直前,尝过了颠沛流离的苦楚,在通往成功的阶梯上,才发现每一个困难显得微不足道。

大自然的生老病死,巧珍无力改变,她知道活着的人总会记住死去的人,甚至永远会把他们珍藏在心中的某个角落。

想着曾经陪伴自己的亲人一个个离自己而去,巧珍突然觉得心中连可以说话的人都没有了,巧珍突然觉得心中空落落的,连心脏也开始变得沉重,好像世界上只剩了她一个人,就像在梦中的自己一样,找不到东西南北,没有人去理会她。

巧珍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事业上,这样才能减轻思念亲人的痛苦,业余时间,她依然没有停止学习的步伐,保持创新,与时俱进,把握机遇,以市场为价值导向,逐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大力包装烧饼品牌文化,提高工作人员的凝聚力,坚持诚信为本,加强与顾客、合作伙伴的密切联系,共同发展,合作共赢,推动了芝麻焦盖烧饼健康稳定发展,成为了享誉中原食品行业的龙头老大。

芝麻焦盖烧饼有了巧珍专业的技术做支撑,更多的加盟店纷纷加入,每天从外地慕名而来预定烧饼的也比比皆是,每天不用为担心各个分店没有客源而发愁。

财富近在咫尺,芝麻焦盖烧饼的香气只要一飘出来,巧珍的店里总是簇拥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移动着脚步,独特的口味让顾客百吃不厌,很多老客户又带动新的客户,客似云来,日进斗金。

她把芝麻焦盖烧饼当成自己一生奋斗的事业,靠着自己的手艺,脚踏实地,勇往直前,赢得了人生的财富。

巧珍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从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在一步一步摸爬滚打中靠烧饼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在商海中风生水起,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事业上的巨大成功,让巧珍成了乡里的能人、优秀致富能手。可是,当她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的时候,回到家里,却没有人和她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尤其是晚上一个人躺在床上,那种孤单总是如影随形,像刀子一样深深刺痛着她的心。

从店里回家的路上,巧珍看到县里面公园里的老年人在健身、休息、娱乐,有的在抖空竹,有的在打太极,还有的在健步走,三三五五的人群,看上去年过八旬的老人,精神状态十足,原来,老年人的生活也可以这样丰富多彩。

想起董秀娥临死之前,那次想要去村里看戏,这样一个小小的要求,最后却没有兑现,巧珍的内心有残缺不全的遗憾。

想起自己当姑娘那阵在村里文艺宣传队也算是个苗子,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是在舞台上坐花轿,唱戏曲,可以塑造不同的戏剧形象,也算是独一无二的风采。

巧珍寻思着想做点什么?虽然物质上的生活已经让见过她的人羡慕,但是精神上的追求又极度空虚,既然可以带动村里的妇女姐妹们跟着自己打烧饼,让她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赚钱,为什么不发挥自己的文艺特长去丰富村里人的业余文化生活?

自己的生活不仅充实了,也会带动更多兴趣爱好者参与进来,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一个人好起来,也要心中想着老百姓。

人生能有几回搏?今日不搏何时搏?一个人选择过什么样的人生,都来源于内在的抉择。

人生太短,一转身就是两个世界,有太多的话来不及说,却再也没有机会,也有很多事要等着自己不做,如果不做,会空留遗憾。

巧珍畅想着,村里聊天室之前传播包罗万象的消息也不了了之,更多的小媳妇们跟着巧珍,日子也慢慢维持住了温饱。

村里难得会在正月的时间请戏班子唱戏,电影放映的越来越少了,如果把群众的文化生活调动起来,这对群众而言也是精神上的盛宴。

既然烧饼可以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它的品牌更加吃香,远近闻名。群众文化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如何调动村里群众的积极参与,这也是她目前要思考的一个难题。

巧珍坐在桌旁,苦思冥想,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